併网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 总併网装机容量达13,692兆瓦,较2024年末12,639兆瓦增长8.3%[4] - 附属公司总发电量11,514,751兆瓦时,同比大幅增长51.7%[7] - 太阳能发电站数量增至187个(2024年末:166个),装机容量7,958兆瓦[4][8] - 风力发电站数量增至39个(2024年末:38个),装机容量4,432兆瓦[4][8] - 储能电站从1个增至3个,装机容量350兆瓦,发电量125,208兆瓦时[4][8] - 联营公司併网装机容量862兆瓦,发电量1,088,710兆瓦时[4][8] - 公司附属及联营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4,544兆瓦,总发电量12,603,461兆瓦时,发电收入449.4亿元人民币[10] - 併网装机容量从10,045兆瓦增至13,692兆瓦,增幅36.3%[15] 各类发电业务表现 - 风力发电量达5,177,066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1,179小时[8] - 太阳能发电量4,863,871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616小时[8] - 水力发电量1,348,606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1,416小时[8] - 水力发电开发权预计容量约5吉瓦[6]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从32.72亿元人民币增至40.86亿元人民币,EBITDA从26.86亿元人民币增至32.76亿元人民币[15] - 净利润从2.92亿元人民币微增至2.93亿元人民币[14] - 电力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9.45亿元,同比增长40.6%[39] - 电价补贴收入为人民币11.41亿元,同比下降3.1%[39] - EBITDA为人民币32.76亿元,同比增长22.0%[39]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93亿元,同比增长0.3%[39] - 公司总收入为4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从32.72亿元增至40.86亿元)[63][64] - 太阳能发电业务收入为2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从21.68亿元降至21.61亿元)[63][64] - 风力发电业务收入为1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7%(从7.47亿元增至15.29亿元)[63][64] - 水力发电业务收入为3.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从3.57亿元降至3.30亿元)[63][64] - 公司除所得税后溢利为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从2.92亿元增至2.93亿元)[63][6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7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300万元大幅增长424.2%[41] - 期内溢利总额为人民币2.9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92亿元基本持平[41][43]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73亿元,同比增长424.2%(从人民币0.33亿元)[7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融资成本略降至人民币10.99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1.05亿元减少0.5%[16]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79亿元,同比增长11.2%[31][3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16.83亿元,同比增长52.8%[39]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0.99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9] - 融资成本为10.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5%(从11.05亿元降至10.99亿元)[63][70] 债务和融资活动 - 加权平均年利率从3.73%降至3.17%,主要因低利率再融资及基准利率下降[11] - 发行两期永续中期票据共150亿元人民币,派息率分别为2.47%和2.38%[11] - 通过国寿合约获私募永续中期票据150亿元人民币,派息率3.285%,其中118.4亿元已用于营运资金及还款[12] - 通过安联合约获私募永续中期票据105亿元人民币,派息率3.30%,其中44.2亿元已用于营运资金及还款[13]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达人民币695.57亿元,人民币借款占比82.2%达人民币571.53亿元[20] - 公司成功发行人民币4.5亿元永续中期票据,年派息率为3.30%[52] - 公司获得长期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15.65亿元[52] - 公司从京能集团及其附属公司获得贷款总额约人民币68.15亿元,其中即期部分5.99亿元,长期部分62.16亿元[52] - 公司计划利用京能集团未动用信贷担保额度筹集约人民币51.96亿元新融资[52] - 永续中期票据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50亿元),扣除发行成本后净额约人民币14.95亿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49.83亿元)[85] - 永续中期票据派息率首两或三年分别为年利率2.47%及2.38%(2024年12月31日:年利率3.00%、2.90%、2.49%、2.88%及2.33%)[85] - 京能发展通过私募永续中期票据募集资金人民币10.5亿元,固定派息率为年利率3.30%[87]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695.42亿元,其中非即期部分人民币507.58亿元,即期部分人民币187.84亿元[88]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降至3.17%(2024年12月31日:3.73%),加权平均年期为5.45年(2024年12月31日:5.67年)[90] - 京能发展计划通过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规模约人民币20亿元[95] - 银行借款新增所得款项人民币143.6亿元,偿还银行借款人民币136.2亿元[89] - 来自金融机构贷款新增所得款项人民币21.52亿元,偿还贷款人民币19.03亿元[89] 财务比率和偿债能力 - EBITDA利润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80%,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张导致[21] - 债务对EBITDA比率改善至19.5倍(上年同期:22.7倍)[22] - 营运现金流对净债务比率升至3.5%(上年同期:2.7%)[22] - 利息保障比率提升至2.98倍(上年同期:2.61倍)[22] - 资本负债比率降至71.5%(上年末:73.5%),净债务人民币638.48亿元[24]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人民币69.34亿元,显示短期偿债压力[51] 资产和现金流 - 应收账款及票据增至人民币8.81亿元,对应装机容量8,492兆瓦,较上年末增长49.3%[19] - 电价补贴应收款增至人民币96.27亿元,其中中国项目补贴达人民币90.21亿元[19] - 现金存款达人民币56.94亿元,其中人民币现金占比73.1%[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3.98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51.95亿元增长3.9%[45] - 总资产为人民币1056.27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024.69亿元增长3.1%[45]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54.60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26.60亿元增长12.4%[47] - 公司总资产为105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从1024.69亿元增至1056.27亿元)[63][64] - 公司总负债为801.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从798.09亿元增至801.67亿元)[63][64] - 电价补贴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96.45亿元,同比增长29.2%(从人民币74.65亿元)[79] - 应收款项及电价补贴应收款项总额增至人民币105.26亿元,同比增长30.7%(从人民币80.52亿元)[79] - 未开发票应收款项及电价补贴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104.60亿元,同比增长30.7%(从人民币80.02亿元)[81] - 超过三年的未开发票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34.72亿元,同比增长65.6%(从人民币20.96亿元)[82] 股息和每股数据 - 宣派股息人民币1.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96亿元略有下降1.5%[4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7.87分,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48分,同比增长431.8%[4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7.87分,同比增长431.8%(从人民币1.48分)[74] - 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7.87分,同比增长431.8%(从人民币1.48分)[74]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1.98亿股,同比下降1.7%(从22.36亿股)[74] - 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00港仙,总计约港币2.20亿元(相当于人民币1.93亿元)[78]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22.34亿股,面值港币1.00元[83] - 公司通过股份合并将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由约223.34亿股调整至约22.34亿股,每股面值由港币0.10元变为港币1.00元[86] - 公司持有库存股份3450万股[97] 地区和市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为3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从31.23亿元增至39.18亿元)[66] - 客户A贡献收入2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从21.65亿元增至28.33亿元)[68] - 应收账款中74.5%来自国家电网,17.9%来自内蒙古电力附属公司[29] 风险管理和未来展望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波动及外币计值银行存款和借款[59] - 公司使用交叉货币掉期将浮动利率外币借款转换为固定利率人民币借款以降低风险[59] - 公司现金流利率风险主要与浮动利率金融负债相关[59] - 公司可再生能源项目预计在未来产生足够经营现金流入以支持持续经营[53] - 公司持有已完成并网的太阳能、风力、水力及储能电站,预计将产生经营现金流入[52] - 公司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25.25亿元,主要用于建设总容量约1.6吉瓦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站[52] 其他财务数据 - 货币换算差额产生收益人民币1.9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1.34亿元[43]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695.42亿元,其中人民币187.84亿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47][51]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的30.5%由发电设备、担保按金等资产抵押[30] 人力资源 - 全职雇员人数达1,918人,较去年同期增加62人[31] 公司治理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主席张平先生及卢振威先生[104]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刘国喜先生、苏永健先生、李浩先生、黄蛟先生及王成先生[10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靳新彬女士、朱剑彪先生、曾鸣先生及刘景伟先生[104]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