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韵股份(60372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龙韵股份龙韵股份(SH:603729)2025-08-22 20:1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56亿元,同比增长23.99%[2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9%至255,920,973.79元[3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559亿元,同比增长24.0%[78] - 母公司营业收入2.366亿元,同比增长27.3%[80]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公司拓展业务导致客户业务量增加[23] 净利润和收益指标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9.50万元,同比下降81.26%[22][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下降77.78%[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4%,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725.47万元[22] - 利润总额为-1329.65万元[22] - 净利润亏损1496.6万元,同比扩大79.1%[79]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271万元,同比扩大40.2%[80]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497.42万元[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亏损1.470亿元,同比扩大81.2%[80] - 综合收益总额为净损失1497.42万元[89]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2272万元,主要受其他综合收益亏损7929元影响[9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36.41%至237,723,021.55元[36][3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2.99%至3,752,988.59元[36][37]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4.51%至18,192,721.15元[36][37]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46.71%至3,055,056.36元[36][38] - 营业总成本为2.676亿元,同比增长27.2%[78] - 营业成本为2.377亿元,同比增长36.4%[78] - 研发费用为305.5万元,同比增长46.7%[78] - 母公司营业成本2.340亿元,同比增长40.2%[80]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6.41万元,同比流出增加621.89%[22][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同比扩大621.89%至-10,264,136.61元[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026万元,同比扩大622.0%[83][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963亿元,同比增长108.7%[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99.7%,从1.69亿元增至3.38亿元[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增长109.6%,从1.92亿元增至4.01亿元[8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35.1%,从1.45亿元增至3.40亿元[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743.4%,从39.05万元增至719.69万元[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净流出520.07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921.53万元[8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818.40万元,去年同期为净增加486.33万元[86] - 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800万元,同比减少68.6%[8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73.14%至7,937,230.42元[40] - 合同负债同比上升279.52%至9,377,643.72元[40] - 预付款项同比上升33.33%至32,657,626.12元[4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上升168.27%至54,343,836.07元[40] - 货币资金从2955.24万元降至793.72万元,降幅达73.1%[71] - 应收账款从1.98亿元增至2.20亿元,增长11.2%[71] - 预付款项从2449.45万元增至3265.76万元,增长33.2%[71] - 短期借款从7609.08万元增至8113.80万元,增长6.6%[72] - 应付账款从9139.90万元增至1.00亿元,增长9.7%[72] - 合同负债从247.09万元增至937.76万元,增长279.5%[7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2025.74万元增至5434.38万元,增长168.2%[72] - 长期借款从4133.99万元降至0元,降幅100%[72] - 未分配利润从1.22亿元降至1.07亿元,减少12.7%[7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459.51万元降至641.11万元,降幅56.1%[74] - 总资产为6.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7%[22] - 总资产为9.621亿元,较期初增长1.9%[75] - 流动资产为2.774亿元,较期初增长7.0%[75] - 应付账款为1.023亿元,较期初增长14.1%[75] - 未分配利润为2.002亿元,较期初下降10.6%[7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94万元,同比减少72.5%[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减少71.5%,从2256.77万元降至641.11万元[86]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5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21%[22] - 未分配利润减少1561.66万元,从1.22亿元降至1.06亿元[88][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562.46万元,从3.72亿元降至3.56亿元[88][89]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368,288,323.05元[9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人民币371,534,969.03元[96]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人民币8,333,685.58元至122,260,806.59元[93][96] - 资本公积增加人民币512,007.69元至91,900,615.24元[93][96]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人民币98,556.96元至31,813,974.60元[93][96] - 少数股东权益为负人民币3,246,645.98元[96] - 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稳定为人民币93,338,000.00元[96] - 专项储备及盈余公积未发生变动分别为人民币16,273,285.98元和48,494,858.58元[9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8,235,128.62元[93] - 其他权益工具投入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人民币883,251.68元[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233亿元,较期初减少2.364亿元(降幅3.7%)[99][100] - 2025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922万元[99]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增长1729万元(增幅2.7%),期末达6.47亿元[100][101]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盈利1678万元,但其他综合收益亏损9.86万元[100]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51.2万元,主要来自其他项[100][101]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9333.8万元[99][100] - 资本公积维持在2.998亿元水平[99][100] - 盈余公积保持4666.9万元未变动[99][100]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末的2.069亿元增至2025年初的2.238亿元[99][100]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为9333.80万股,注册资本为9333.80万元[10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02,838.49元[25] - 政府补助金额为215,240.48元[25]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857,170.87元[26] - 其他营业外支出为-15,266.08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225.00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2,559,758.76元[26] 投资和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亏损406.4万元,同比扩大91.4%[79] 业务和战略信息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字化营销全案服务、广告媒介代理及酒类销售业务[30]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城镇快消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2%[29] - 2025年选择维稳经营策略的企业占比达61.3%[30] - 46.4%的企业将增利润列为核心目标[30] 管理层和治理信息 - 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经营目标实现[45] - 公司董事张霞于2025年2月20日因个人原因离任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48] - 公司于2025年3月14日股东大会选举周衍伟为新任非独立董事[48]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显示每10股派息0元、送红股0股、转增0股[49] - 控股股东段佩璋、方小琴持续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52] - 公司承诺持续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变化以提升抗风险能力[45]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不包括对子公司)余额合计为0元[60]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000元[6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000元[60]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为1,000元[60]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8%[60] - 为股东、实控人及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0元[60]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0元[60]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金额为0元[6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229户[63] - 第一大股东段佩璋持股23,094,300股,占总股本24.74%[65]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事项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54]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已通过临时公告披露[5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53] - 重大担保情况以人民币万元为单位披露[59]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计提及核销标准设定为单笔金额≥100万元[110] - 重要应付账款认定标准为账龄超1年或逾期且金额≥100万元[110]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判定标准为净资产占比≥集团净资产10%[110] - 重要合营/联营企业判定标准为投资额≥1000万元或净资产占比≥10%[110] - 公司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108] - 记账本位币采用人民币[109] - 企业合并审计等中介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11][112] - 非同一控制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2] - 合并报表编制需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116][117]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列为少数股东损益[11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并将子公司期初至报告期末收入、费用、利润及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11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仅将购买日至报告期末收入、费用、利润及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119] - 处置子公司时,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及现金流量纳入合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且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1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对应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19]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20]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原持股比例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2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25] - 外币业务按业务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货币性项目按当日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处理[126] - 金融资产分类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2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管理业务模式兼具收取合同现金流和出售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及未偿付本金利息支付[130]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且该指定不可撤销[131] - 金融负债分类包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转移形成的金融负债及特定财务担保合同[133] - 混合合同中嵌入衍生工具需分拆处理的三个条件:经济特征与主合同不紧密相关、单独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义、混合合同非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4] - 金融资产重分类仅在公司改变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时进行,且所有金融负债不得重分类[135] - 金融工具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36] -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分别采用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种方式[137]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适用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及贷款承诺等[139]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三阶段计量:第一阶段按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三阶段针对已发生信用减值资产[14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投资)的损失准备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减少账面价值[141] - 银行承兑汇票组合和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不计提坏账准备[146]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账龄组合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46]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账龄组合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7%[147]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账龄组合2-3年及以上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47]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4%[147]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2%[147]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88%[147]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3-4年及以上预期信用 loss率为100%[147] - 合同资产账龄组合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48] - 合同资产账龄组合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7%[148] - 长期债权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其他债权投资"科目列示[153] - 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科目列示[153] - 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一年内到期债权投资在"其他流动资产"科目列示[153]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极示[153] - 交易性金融负债及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在"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列示[15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列示,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68][169] - 存货跌价准备在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并计入当期损益[170][171] - 持有待售资产需满足可立即出售及一年内完成出售的条件[176]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需计提减值损失[177] - 持有待售资产后续公允价值回升时减值损失可在原计提范围内转回[178] -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不再满足持有待售条件时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179] - 终止经营需满足独立业务或地区处置条件并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损益[180]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支付现金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确认[181][182] - 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82] - 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2]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投资比例抵销后确认投资收益[185] - 丧失重大影响时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6] - 持有待售的权益性投资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孰低列示[187]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7] - 权益法核算下其他综合收益按比例随处置转入损益[187]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8]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5.00%,年折旧率4.75%[191]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3年,残值率5.00%,年折旧率31.67%[191]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