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6,581千港元,同比下降20.8%[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期间溢利为36,18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6,319千港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11,24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7,969千港元[3] - 公司本期溢利为2805.4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4881.9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4] - 持续经营业务为本公司拥有人带来1575.5万港元收益,相比去年同期亏损3469.8万港元有显著改善[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36.197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6.645百万港元[18]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16,935,000港元,2024年亏损35,469,000港元[31] - 期内溢利28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880万港元改善7690万港元[65] - 公司总收入为36.58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0.8%[18]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6,19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6,645千港元[3] 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为23,033千港元,同比下降14.9%[2] - 公司毛利为13,548千港元,同比下降29.2%[2] - 财务成本为4.362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5%[18] - 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支出408.2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支出28.0万港元,财务成本总额436.2万港元[24]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2647.8万港元,其中薪金及福利2254.5万港元,退休计划供款172.9万港元[26] - 使用权资产折旧506.7万港元,物业及设备折旧45.5万港元[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支付开支为220.4万港元,同比增长36.0%[56] - 整体毛利率为37.0%,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65] 各业务线表现 - 包装产品业务收入为32.70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2%[18] - 莱茵衣藻产品业务收入为3.87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7.7%[18] - 财务投资业务分部业绩为68.076百万港元,主要来自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8] - 放贷业务利息收入为0.1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9.6%[18] - 莱茵衣藻产品业务分部亏损15.150百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18.9%[18] - 包装产品业务分部亏损4.993百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88.1%[18] - 包装产品销售额为3270.8万港元,莱茵衣藻产品销售额为387.3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3658.1万港元[21] - 放贷业务利息收入为17.5万港元,同比下降89.6%(去年同期为167.5万港元)[21] - 包装产品业务收入3270万港元,同比下降21.2%,分部亏损500万港元[66] - 财务投资业务实现上市投资公允价值收益3160万港元,非上市投资公允价值收益3570万港元[67] - 莱茵衣藻产品业务收入390万港元,分部亏损1520万港元[68] - 二维码业务收入1600万港元,分部亏损810万港元[69] - 已终止经营业务(威道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602.1万港元,同比下降40.3%[61]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805.3万港元,同比下降37.1%[61]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813.2万港元,同比收窄34.9%[61]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行政费用为1238.3万港元,同比下降35.2%[61] 资产和投资变动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2.232亿港元,相比去年底9590.2万港元增长132.9%[5]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1.975亿港元,相比去年底2.03亿港元下降2.7%[5] - 存货减少至1723.2万港元,相比去年底2458.5万港元下降29.9%[5] - 应收贸易账款减少至1227万港元,相比去年底2228.4万港元下降44.9%[5] - 分类为持作销售资产新增2894.5万港元,去年底此项为0[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亏损净额5.235百万港元[18] - 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686.9万港元,非上市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565.0万港元[22] - 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从2024年95,902,000港元增至2025年223,237,000港元[34] - 公司新增对公司J的非上市股本投资23,000,000港元[34] - 公司持有上市投资约5870万港元及非上市投资约1.646亿港元[82] - 重大投资威华达控股公允价值为5864.7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9.56%[82] - 非上市投资FreeOpt Holdings公允价值为5288.5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8.62%[82] - 非上市投资Tre 29 Investment公允价值为4063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6.63%[82] - 威华达投资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1.9468亿港元[82] - FreeOpt Holdings投资报告期内产生利润9757.3万港元[82] 负债和借款情况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492,672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3,930千港元恶化28.3%[6][8] - 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9,31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9,559千港元,增长14.8%[6] - 应付董事及股东款项合计122,455千港元,占流动负债总额的19.9%[6][8]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156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481千港元,减少48.2%[6]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300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344千港元,减少54.9%[6] - 公司存在人民币60,000千元贷款需协商展期,原到期日为2025年6月7日[8] - 其他应付账款及预提负债从49,697千港元降至38,488千港元,减少22.6%[6] - 分类为持作销售资产直接相关的负债新增39,338千港元[6]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366,125千港元增加至393,372千港元,增幅为7.4%[41] - 有抵押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每月0.37%至0.6%,较2024年末的0.29%至0.63%有所变化[42] - 有抵押其他借款利率为每月0.42%至1%,2024年末无此类借款[42] - 集团楼宇按揭账面值1954.6万港元(人民币1813.7万元),较2024年末2089.5万港元下降6.4%[43] - 租赁土地按揭账面值6153.5万港元(人民币5647.4万元),较2024年末6126.2万港元微增0.4%[43] - 机器按揭账面总值3584.8万港元(人民币3290万元),较2024年末3689.4万港元下降2.8%[43] - 其他借款账面总值2206.3万港元,以多家附属公司股份抵押[43] - 应付董事/股东款项为无抵押免息债务,需按要求偿还[44] - 公司持有现金结余115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102%[71] - 未偿还银行借款5820万港元,其他抵押借款2210万港元,无抵押借款3.131亿港元[71] - 已抵押楼宇1950万港元、租赁土地6150万港元及机器3580万港元[73]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152.6万港元,相比去年底1631.7万港元下降29.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出售金融资产所得款项总额2412.8万港元[25]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54,000港元,2024年支出1,352,000港元[32] - 2025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总值2,316,000港元,2024年为1,431,000港元[32] - 出售山西固定资产获得现金对价约1481.7万元人民币[78] - 出售威道国际30%股权获得现金对价533.3万港元(相当于500万元人民币)[79] - 拟进一步出售威道国际70%股权现金对价1386.7万港元(相当于1300万元人民币)[79] - 公司投入1440万港元用于购入厂房及设备,已全额使用[91] - 公司投入5870万港元用于研发及二维码业务运营资金,已全额使用[91] - 公司投入320万港元购买运输设备及物资,另有340万港元预计2025年使用[91] - 公司发行40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净筹资3960万美元(约3.094亿港元),其中1.725亿港元已全额用于二维码业务发展[92] - 公司3080万港元企业运营资金已全额使用[92] - 公司2020年3月新股认购净筹资4988万港元,已全额用于集团运营资金[92] - 公司2020年4月新股认购净筹资4998万港元,已全额用于集团运营资金[92] - 公司2020年7月新股认购净筹资1998万港元,70%(约1399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券利息,30%(约599万港元)用于运营资金[92] - 公司2021年4月新股认购净筹资2818万港元,已全额用于集团运营资金[92] 应收应付账款变动 - 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28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270千港元,降幅达44.9%[35][36]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备从15,035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852千港元,降幅为81.0%[35] - 账龄超过3个月的应收贸易账款从3,754千港元减少至1,872千港元,降幅为50.1%[36]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净值从15,424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652千港元,降幅达82.8%[37]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12,528千港元减少至6,735千港元,降幅为46.2%[39] - 账龄超过3个月的应付贸易账款从4,962千港元减少至798千港元,降幅达83.9%[39] - 其他应付账款及预提负债总额从49,697千港元下降至38,488千港元,降幅为22.5%[40] 其他收入和收益 - 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74,814千港元,同比大幅改善[2] - 其他收入净额7481.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76.1万港元)[22]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期间亏损为8,13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500千港元[3] - 已终止经营业务为本公司拥有人带来562.9万港元亏损,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271.9万港元有所收窄[4]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5,692,000港元,2024年亏损12,500,000港元[31]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首2,000,000港元盈利税率8.25%,超出部分税率16.5%[27]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27]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11,000港元,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326,000港元[29] 每股数据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40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1.71港仙[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60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1.26港仙[3] 权益和资本结构 - 公司权益总额为负6,16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负40,642千港元改善84.8%[6] - 亏损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642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6,167千港元[6]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681.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85万港元有大幅提升[4] - 法定股本12.5亿股(面值0.04港元),对应5000万港元;已发行2.8056亿股,对应112.238万港元[47] 购股权计划 - 2024年9月30日授予2.79亿份购股权,行使价0.20港元[50] - 2020年10月8日授予470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0.40港元[50] - 2020年11月16日授予689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0.60港元[50] - 2022年4月25日授予1431.475万份购股权,行使价1.34港元[50] - 2020年授予的雇员购股权总数1020万份,行使价0.6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51] - 2020年授予3名顾问的购股权总数5000万份,行使价0.6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51] - 2022年授予的雇员购股权期內失效/注销511.55万份,占原授予总数1160.6万份的44%[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行使购股权数量为530.925万份,极2024年末的756.85万份减少30%[52] - 2024年授予董事购股权总数1180万份,行使价极0.2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53] - 极2024年授予雇员购股权总数5120万份,行使价0.2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53] - 2024年授予14名服务提供者购股权总数2.16亿份,行使价0.2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53] - 2024年授予的所有购股权总数2.79极份,行使价均为0.2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53] - 服务提供者获授购股权数量区间为100万至2000万份,共计14名[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4年授予的购股权均不可行使[54] - 2024年9月30日授予购股权公平值为873.2万港元,每股公平值范围0.0921至0.1097港元[55] - 2022年4月25日授予购股权公平值为692.9万港元,每股公平值范围0.451至0.545港元[55] - 2020年11月16日授予购股权公平值为2540.7万港元,每股公平值范围0.348至0.386港元[55] - 2020年10月8日授予购股权公平值为1273.1极港元,每股公平值范围0.255至0.283港元[55] 公司治理和董事变动 - 公司董事变更贾文杰及胡国华自2025年6月13日股东周年大会起退任[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杜成泉自2025年6月6日起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98] - 非执行董事田宇泽女士自2025年6月6日起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98] - 董事会主席由王亮担任[98] - 执行董事包括王亮及杜东[98] - 非执行董事包括陈辉、田宇泽及张乐乐[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张荣平、夏其才及杜成泉[98] 其他重要事项 - 按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3658.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620.2万港元),同比下降20.8%[25] - 公司未建议就2025年中期派发股息[30] - 公司完成收购透云物联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金额为人民币5500万元(约6300万港元)[91] - 公司出售威道国际7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300万元[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共有465名全职雇员[81] - 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发布于香港交易所及公司网站[98] - 财务资料发布于香港交易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官网(www.touyunbiotech.com.hk)[98]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98]
透云生物(0133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