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康农牧(02419) - 2025 - 中期财报
德康农牧德康农牧(HK:02419)2025-08-22 21:4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16.95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0] - 公司营业收入116.954亿元同比增长24.3%[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1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17] - 公司客户合约总收入同比增长24.3%,从2024年上半年的9,407,08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695,381千元[137] - 公司总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4.3%至116.9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4.07亿元人民币)[141][143]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为12.73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6%[10] - 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为人民币1,273.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63.1百万元大幅增长[48] - 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12.731亿元同比增长250.6%[31] - 公司除税前利润为13.60479亿元人民币[8] - 公司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3.60367亿元人民币[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3.60474亿元人民币[126] - 期内利润为13.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1%[117]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3.32元人民币[8] - 基本每股盈利为3.3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117]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26.8%至3.32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54元人民币)[1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0.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0%[117] - 可呈报分部毛利同比增长66.5%至20.9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57亿元人民币)[141]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2.4%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42] - 经营利润为15.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7%[117]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利润为0.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8%[117]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04.7百万元,同比增长15.1%,主要因雇员薪酬及保险费用增加[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1.2百万元,同比下降32.3%,主要因银行借款利率下降及贷款减少[47]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32.2%至1.5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23亿元人民币)[143][145] - 2025年上半年员工薪酬总额为人民币7.908亿元,同比增长17.0%[69]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增长154%至14,028千元,其中薪金及花红占比98%[187] 各业务线表现 - 家禽板块及屠宰食品板块出现小幅亏损[10] - 公司生猪板块收入达人民币9878.8百万元,同比增长32.6%[32] - 销售生猪及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6%,从2024年上半年的7,449,257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878,752千元[137] - 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6%至98.7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4.49亿元人民币)[141] - 生猪分部毛利同比增长108.1%至21.3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23亿元人民币)[141] - 公司家禽板块收入为人民币1335.5百万元,同比下降13.5%[38] - 销售家禽及相关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3.5%,从2024年上半年的1,543,403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35,498千元[137] - 家禽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3.5%至13.3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5.43亿元人民币)[141] - 家禽分部毛损为0.5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毛利:1.92亿元人民币)[141] - 公司辅助产品板块收入为人民币481.1百万元,同比增长16.1%[39] - 销售辅助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6.1%,从2024年上半年的414,42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81,131千元[137] - 辅助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至4.8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14亿元人民币)[141] 生产和销售数据 - 生猪销量位居全国上市猪企第四,黄羽肉鸡销量位列全国第三[10] - 公司生猪销量511.74万头同比增长27.1%[31] - 公司生猪销量511.74万头,同比增长27.1%[32] - 公司黄羽肉鸡销量4270.33万羽同比上涨7.2%[31] - 公司家禽销量4270.33万羽,同比上涨7.2%[38] - 公司屠宰生猪24.9万头同比增长18.5%[31] - 公司商品猪售价2032.7元/头,同比增长3.5%[32] - 公司家禽平均售价为12.88元/公斤,同比降低20.9%[38] - 黄羽肉鸡平均售价同比下降明显[30]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 - 公司录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人民币87.3百万元[43]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8.36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5.8%[65]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产生净收益人民币8730万元[65]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8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9%[117]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93.9%至0.8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4.28亿元人民币)[143] - 公司生物资产总额从2024年初的人民币49.23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8.36亿元,增幅达38.9%[151] - 2025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人民币8729.5万元,其中种猪公允价值收益人民币2.49亿元[151] - 所有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均属第三级别,采用重大不可观察参数进行估值[154][156] - 市场价格和重置成本增加10%将使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人民币6.68亿元,减少10%将使公允价值减少人民币7.11亿元[158] 资产负债表项目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截至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5,055.2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12.5%[5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90.78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679.338亿元人民币,增长3.4%[1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9.19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05.522亿元人民币,增长12.5%[121] - 公司流动生物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4.94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19.887亿元人民币,增长1.0%[121] - 公司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00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7.590亿元人民币,下降9.9%[121]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858.53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59.383亿元人民币,增长11.7%[122]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70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7.337亿元人民币,增长61.0%[122][126] - 公司计息借款(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8590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0.42139亿元人民币,下降5.7%[121][12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2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5488亿元人民币,增长210.8%[121] - 存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0,06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75,904千元,降幅9.9%[16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21千元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488千元,增幅210.7%[161]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0,49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83,141千元,增幅66.3%[164] - 衍生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4,95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6,629千元,降幅50.9%[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91,95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055,223千元,增幅12.5%[16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44,82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2,072千元,增幅11.7%[167] - 计息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85,90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42,139千元,降幅5.7%[170] - 一年内到期的计息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72,58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63,139千元,降幅13.6%[171]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94,478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6,215千元,降幅1.0%[173]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3千元,增幅4,225.0%[174] - 递延收益减少2.2%至806,204千元,期内新补助29,598千元,计入损益减少47,995千元[175] - 股本保持稳定,普通股数量388,876千股,金额388,876千元[176]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同比增长14.9%,从2024年上半年的1,512,794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739,147千元[129]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扩大66.5%,从2024年上半年的260,462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33,695千元[129]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扩大135.7%,从2024年上半年的314,918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42,335千元[1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同比下降39.9%,从2024年上半年的937,295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62,881千元[12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55,22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489,545千元增长44.9%[129] - 公司购置于联营公司的投资为28,650千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项投资[129] 财务比率和资本结构 - 公司权益回报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31.7%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4.2%[51] - 公司有息负债净资产比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163.9%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69.9%[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人民币1,878.0百万元,同比增长81.7%[55] - 公司银行贷款年利率区间从2024年末的2.55%-5.39%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4.05%[56] - 公司净债务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253.2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50.4百万元,净债务权益比率从26.2%改善至15.1%[58] 资本开支和投资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566亿元,同比增长114.5%[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人民币8.207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8%[64] - 资本承担中已订约未拨备金额为820,696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4.8%[18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525亿港元,已动用7.271亿港元[109] - 拓展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业务已动用3.81亿港元,占该用途总分配额(4.763亿港元)的80.0%[109] - 研发投入及信息技术系统已动用0.303亿港元,占该用途总分配额(0.953亿港元)的31.8%[109] 合作农户与养殖效率 - 合作农户户均代养费达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1] - 公司新式农场户均代养费达0.8百万元,同比增长15.5%[37] - 合作农户的PSY(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提升至27头[11] - 公司致力于协助中小养殖户提升400-600元/头的养殖效率[16] - 多产5头仔猪能使农户增收2000元以上[17] - 公司服务目标为1700万个中小养殖户[16] - 中国养猪农民平均规模超过2000头/年[1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的ELY配套系相比市场主流DLY配套系提前10天以上出栏[14] - 单头肉猪通过ELY配套系可增收超100元[14] - 每头母猪年增效2000元以上通过精液生产供给体系[14] - 饲料成本控制技术体系包含低蛋白日粮等技术[74] - 若中国平均养殖效率达丹麦PSY35头水平可年节约1800万吨粮食并减少排放约1.1亿吨[14] - 育肥综合料比降低0.3可减少饲料耗用约2500万吨并减少排放约0.8亿吨[14] 风险管理 - 公司未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外币波动风险[68] - 公司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生猪售价波动风险[74] - 公司利用生猪期货对冲降低经营风险[76] - 人民币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敏感度:预期回报率变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利润±1,779千元[181] - 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增加5,780,000千元,出售6,011,733千元,期末余额523,319千元[182] - 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减少240千元,期末余额为零[1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下半年家禽市场需求将增加[76] - 公司聚焦中国西南及华南地区提升养殖效率和扩大市场份额[76] - 公司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提升屠宰业务运营效率[76] - 公司持续投资ESG计划,包括"百村百万"工程[76] - 公司将成都、眉山及宜宾作为扩大区域市场份额的核心基地[76] - 公司在宜宾投资5000万元建设生猪养殖技术实训中心[13] 股息和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不宣派中期股息[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宣派股息3.49988亿元人民币[126] - 派付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349,988千元,2025年中期无股息派付建议[179]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额大幅增长:向股东控制公司采购804,797千元(同比增长106%),向联营公司销售33,352千元[188] - 关联方贸易应付款项增长424%至82,837千元,计息借款减少至2,000千元[189] - 公司与特驱农牧修订饲料供应年度上限至人民币21.9亿元[85] - 公司与华西希望签订新饲料供应协议,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85] - 公司修订新津希望饲料供应协议年度上限并延长至2026年[85]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公司完成29,524,269股内资股转为H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59%[82] - 董事长王德根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内资股119,400,900股(占内资股51.62%,占总股本30.70%)[87] - 德康控股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内资股119,400,900股(占内资股51.62%)及H股11,666,269股(占H股7.40%)[92] - 张强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内资股131,316,098股(占内资股56.78%,占总股本33.77%)及H股11,666,269股(占H股7.40%)[92] - 陈育新先生直接持有H股44,626,889股(占H股28.32%,占总股本11.48%)[92] - 光大系关联实体(含光控麦鸣/光控汇领/光大深圳等)合计持有内资股38,398,864股(占内资股16.60%,占总股本9.87%)[92] - 王德辉先生通过实益拥有及受控法团持有内资股11,553,841股(占内资股5.00%)及H股5,596,243股(占H股3.55%)[87] - 中央汇金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内资股38,398,864股(占内资股16.60%,占总股本9.87%)[92] - 公司总已发行股本为388,875,636股(含内资股及H股)[91] - 员工持股平台众诚金宜持有9,469,072股股份,同创德恒持有1,723,413股股份[91] - 除披露外无其他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