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益同比下降18.4%至706.51万美元(2024年同期:866.15万美元)[6]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8.66百万美元下降至7.07百万美元,降幅为18.4%[43][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10万美元,同比下降18.4%[89][90] - 毛利同比下降4.5%至408.77万美元(2024年同期:428.01万美元)[6] - 公司毛利率为57.9%,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91][93] - 期内亏损同比扩大至1579.81万美元(2024年同期:1514.56万美元)[6] - 公司分部业绩总亏损为13.20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2.33百万美元扩大7.0%[43][44]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5.81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15.15百万美元扩大4.4%[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5,697,825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4,929,101美元有所扩大[66] - 期内亏损1580万美元,同比扩大70万美元[98][103]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5%至530.40万美元(2024年同期:538.23万美元)[6] - 研发开支530万美元,同比下降1.5%[94][99] - 销售及分销开支90万美元,同比上升29.3%[95][100]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2.6%,从494.55万美元增至507.64万美元[57] - 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增长180.9%,从17.92万美元增至50.35万美元[57] - 员工成本总额为508万美元,占总收益比例72%[122][126] - 存货减值拨备转回56.27万美元变为计提14.12万美元减值[57] 各业务线表现 - 视密卡分部收益为5.64百万美元,智慧感知分部收益为1.40百万美元,其他业务分部收益为29千美元[43] - 投资分部未产生收益[43][44] - 视密卡分部实现盈利1.50百万美元,智慧感知分部亏损1.16百万美元[43] - 投资分部亏损12.98百万美元,其他业务分部亏损0.57百万美元[43] - 视密卡业务收入为57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80.3%,与2024年同期持平[73][76] - 智慧感知业务收入为140万美元,同比下降36.4%,占总收入的19.7%[81] - 智能感知业务收益为140万美元,同比下降36.4%,占总收益19.7%[83][90] - 集成电路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零(2024年同期:70万美元)[82][85] 各地区表现 - 欧洲市场视密卡销售额同比增长2.1%,占视密卡总销售额的81.4%[73][76] - 新兴市场视密卡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88.4%[73][76] - 国内市场视密卡销售额同比下降25%[73][76] 资产和现金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2.5%至1478.05万美元(2024年末:1907.15万美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9.07百万美元减少至14.78百万美元,减少22.5%[47]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0万美元,较2024年末的1910万美元下降22.5%[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0万美元(2024年末:1910万美元)[104] - 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减少12.7%至6886.09万美元(2024年末:7885.17万美元)[10]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减少20.4%至1168.09万美元(2024年末:1466.37万美元)[10] - 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总额为1170万美元,较2024年末的1470万美元下降20.4%[110][114] - 对芯行纪科技投资公允价值为1042.9万美元,占总资产比例7.8%[111][117] - 可报告分部资产从108.68百万美元降至95.60百万美元,减少12.0%[44][4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增长38.7%,从314.87万美元增至436.82万美元[51] - 超过365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激增94.1%,达到257.85万美元[53] 负债和权益变化 - 总负债从20,611,200美元减少至18,540,049美元,降幅为10.0%[11] - 流动负债从7,184,247美元下降至5,882,652美元,降幅为18.1%[11] - 贸易应付款项从912,879美元减少至536,344美元,降幅达41.2%[1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下降41.2%,从91.29万美元减少至53.63万美元[55] - 租赁负债总额从1,331,029美元增加至2,337,846美元,增幅达75.6%[11] - 租赁负债为230万美元,较2024年末的130万美元增长76.9%[105][108] - 递延收入从13,392,803美元减少至11,469,026美元,降幅为14.4%[11]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0,589,095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4,660,942美元,降幅为12.2%[11] - 保留盈利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611,531美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6,913,706美元,降幅达29.8%[11] - 股份溢价从102,271,300美元略微下降至101,854,720美元,减少0.4%[11] - 非控股权益从1,472,780美元减少至1,373,366美元,降幅为6.7%[1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无银行借款[105][108] - 流动比率为415.6%(2024年末:405.9%)[104]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1860万美元,流动比率为415.6%[107]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亏损净额大幅增至282.78万美元(2024年同期:收益0.04万美元)[6] - 公司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大幅增至279.9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62万美元亏损[49] - 联营公司亏损份额约1020万美元,被投资公司重估损失约280万美元[98][103] - 政府补助收入同比下降22.1%,从263.33万美元减少至205.02万美元[49] - 所得税抵免13.7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98美元所得税支出大幅改善[62] - 使用权资产大幅增加79.1%至235.47万美元(2024年末:131.47万美元)[10] - 总资产减少11.9%至1.33亿美元(2024年末:1.51亿美元)[1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51.20百万美元下降至133.20百万美元,降幅为11.9%[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5美元,与2024年同期相同[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24,931,990股[66] 股息和分配 - 支付年度股息41.66万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63] - 公司于2025年6月支付了与2024年度相关的股息416,580美元[64] - 董事会不建议为2025年上半年支付任何中期股息[64] - 公司未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140][1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半导体行业中人工智能推动强劲增长,汽车和工业设备长期趋势稳固,消费电子仍有恢复空间[129][131] - 视密卡业务将推广新标准及研发新产品以开拓海外新区域客户,国内将争取国密工程卡新订单[129][132] - 有线电视网关项目将完成企业客户订单交付并启动消费者客户试点,加速各省市广电有线专案进度[129][132] - 智慧感知业务中压感产品准备量产工艺及可靠性认证,新能源产品规划车规测试,大健康产品规划医疗认证[133][136] - 光感雷达优化产线以提升产能效率及良率,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以拓展国内外市场[133][136] - 其他业务将加速开发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并满足客户定制需求[134][137] - 将加大工商储产品推广力度,完善测试认证并促进示范项目建设以增进客户关系[134][137] - 生产环节将加强厂家沟通以缩短订单生产周期,争取后续批量订单[134][137] - 公司在中国内地持有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人民币5000万元(相当于700万美元)[105][108] - 资本承担为7万美元[106][10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务由黄学良先生一人兼任,偏离了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款[149] - 公司认为双重职务安排为集团提供了强大而一致的领导力[149] - 董事会包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独立观点[149]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学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和陈莹女士[153][156]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关重远先生和蔡靖先生[153][15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俊杰先生、胡家栋先生、金玉丰先生和张敏女士[153][156]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50][15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152][1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外聘核数师审阅[151][15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3] - 公司员工总数181人,其中176人位于中国内地[122][126]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不少于25%公众持股量[142][146] - 公司中期报告将通过港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和公司官网(www.smit.com.cn)发布[153][156]
国微控股(0223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