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8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4]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6.6%至人民币839.20亿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32.48亿元,同比增长13.1%[20] - 毛利为16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4] - 期内溢利为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8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5.3%至人民币89.06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618元[27] - 每股基本盈利为1.617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39.2亿元同比增长6.6%[59] - 期内溢利90.4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率10.8%[66]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为19.38%,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3][4] - 净利率为10.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3][4] - 员工成本同比下降11.8%至人民币164.68亿元,其中薪金及花红下降10.6%至人民币140.00亿元[22] - 折旧及摊销费用同比下降2.5%至人民币18.75亿元[22]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4.2%至人民币28.66亿元,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3] - 服务成本676.5亿元同比增长8.0%主要因外包成本增加[60] - 行政开支44.5亿元同比下降9.2%收入占比降至5.3%[65] - 整体毛利率19.38%较去年同期20.46%下降1.08个百分点[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6.468亿元[85]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表现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63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6,324.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占总收入75.4%[41] - 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63.247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47] - 住宅社区收入36.06319亿元人民币(占比57.0%),同比增长10.2%[47] - 住宅社区在管面积3.210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4%[47] - 商业及写字楼收入11.48136亿元人民币(占比18.2%),同比增长29.8%[48] - 公共及其他物业收入15.70296亿元人民币(占比24.8%),同比增长9.4%[49] - 住宅社区平均物业管理费单价升至2.47元/平方米/月,同比增加0.14元[51]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632.5亿元占比75.4%同比增长13.1%[59] - 来自保利发展控股项目的物业管理收入3,546.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45][46] - 第三方项目管理收入2,778.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43.9%[45][46] 非业主增值服务业务表现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8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1%[4]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4.4%至人民币86.31亿元,其中案场协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下降12.7%至人民币74.75亿元[20]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8.63081亿元人民币(占比10.3%),同比下降16.1%[5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86.3亿元同比下降16.1%毛利率降至11.21%[59][6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下降6.84个百分点受地产行业调整影响[63] 社区增值服务业务表现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12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7%[4]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7%至人民币120.41亿元,其中按时点确认收入下降12.7%至人民币35.33亿元[20]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12.041亿元人民币(占比14.3%),同比下降3.7%[54]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120.4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9.93%[59][63] 其他业务收入 -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4.8%至人民币7.16亿元,主要因罚款收入增长130.1%和政府补贴下降48.2%[21] - 其他收入净额1.5亿元同比增长7.7%[6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亏损同比增长7.6%至人民币5.23亿元[21]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93.9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90.695亿元人民币,其中商誉增加971万元至64.964亿元[28]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28.158亿元大幅增长39.4%至2025年中的39.262亿元[29] - 贸易应收款项中第三方应收款从23.456亿元增长39.8%至32.805亿元,关联方应收款从5.801亿元增长42.5%至8.264亿元[29] - 一年内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93.1%微降至93.1%,金额从26.221亿元增至36.547亿元[30] - 信贷亏损拨备覆盖的贸易应收款项从1.2837亿元增至1.809亿元,拨备覆盖率从4.4%略升至4.4%[2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7.541亿元略降至26.111亿元,其中第三方应付款从26.683亿元降至24.65亿元[32][33]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9.0459亿元增至9.6413亿元,主要增长来自代业主支付的款项从5.4638亿元增至5.959亿元[31]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4,568.9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6.8%[6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11,624.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2.0%[67] - 资产负债率为42.93%,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75个百分点[67]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0,055.6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87%[6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3,926.2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110.3百万元[71]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611.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5.2%[73]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726.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35.7%[75] - 公司无借款或银行贷款[76] 业务拓展和项目情况 - 公司合同管理面积996.1百万平方米,在管面积833.7百万平方米,覆盖191个城市[40] - 来自保利发展控股集团的合同管理面积360.7百万平方米,占比36.2%[42][43] - 第三方合同管理面积635.4百万平方米,占比63.8%[42][43] - 第三方新拓展项目单年合同金额1,406.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43] - 新拓展存量住宅项目单年合同额931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9%[47] - 新拓展商业及写字楼项目单年合同金额5.101亿元人民币[48] 股本和股权激励 - 公司股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内资股转H股1.93667亿股,内资股从4亿股减至2.06333亿股,H股从1.53333亿股增至3.47亿股[34]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有157.9776万股归属予激励对象,40.738万股失效[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限制性股票余额为184.8652万股,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26.78港元[36] - 限制性股票于2025年6月30日持有1,848,652股,价值62,013千元人民币[38]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费用为4,24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7%(2024年同期:14,974千元)[38] - 2025年上半年冲回股份支付费用22,647千元人民币,因业绩条件未达成(2024年同期:无)[39] 资金使用和风险管理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5,218.2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4,123.0百万港元[79] - 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95.2百万港元[79] - 公司升级数字化及智能化管理系统计划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609亿港元,占修订后总额5.0%[81] - 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计划动用所得款项净额9.393亿港元,占修订后总额18.0%[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10.952亿港元[81] - 公司数字化升级项目实际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040万港元[81] - 运营资金用途实际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5.747亿港元[81] - 公司未计提重大或然负债[82] - 公司以外币计值的银行存款及应付款项面临外汇风险[83] 股息和利润分配 - 公司宣派2024年度股息人民币73.70亿元,同比增长33.5%[2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7] 人员和组织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0,310名雇员,较2024年同期的31,840名减少4.8%[85] - 公司执行董事为吴兰玉及姚玉成[97]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刘平及刘智慧[9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小军、谭燕及张礼卿[97]
保利物业(0604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