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变化 - 营业收入35.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0%[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10%至35.77亿元人民币[45] - 营业收入从38.93亿元下降至35.77亿元,降幅8.1%[99] - 营业收入为25.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03] - 利润总额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6%[21] - 净利润从4.02亿元增长至4.43亿元,增幅10.3%[100] - 净利润为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0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3.66亿元增长至4.43亿元,增幅21.1%[10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1.08%至0.3831元/股[23] -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1.08%至0.3831元/股[23] - 扣非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1.27%至0.3815元/股[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164元/股增长至0.3831元/股,增幅21.1%[10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0.50个百分点至4.97%[23] -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0.57个百分点至4.9501%[23] - 综合收益总额为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104]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48,207,372.20元[123]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21,079,498.47元[12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5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4.44亿元[114] - 综合收益总额为3.5905亿元人民币[11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36%至30.05亿元人民币[45] - 营业成本为2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03] - 研发费用从1.40亿元下降至1.11亿元,降幅20.6%[99] - 研发费用为0.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6%[103] - 财务费用大幅改善,从支出1473万元转为净收益3465万元,降幅335.17%[45] - 利息收入为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0%[103] - 货币资金利息收入从2526万元增长至5814万元,增幅130.2%[100] - 报告期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变动[43] - 报告期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导致研发费用变动[43] 现金流量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3.85%[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73.85%至4.67亿元人民币[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10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1.66亿元改善至2.29亿元[110] - 报告期销售收现较上年同期增加、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37亿元,同比减少7.8%[11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2.04亿元,同比增长17.3%[110]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减少至1.11亿元,同比下降93.2%[1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5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出12.93亿元[10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9亿元,同比扩大28.2%[110] - 报告期购建长期资产支付增加,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4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6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取得借款12.18亿元[107] - 报告期项目贷款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8%[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94亿元,较期初减少16.6%[11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27.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42%[2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180.5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1279.98亿元人民币,增长8.4%[91][92][93] - 公司总资产从102.32亿元增长至110.17亿元,增幅7.7%[96][97]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5.18%至25.13亿元人民币[46]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26.5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25.13亿元人民币,下降5.2%[91]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2.4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2.89亿元人民币,增长17.7%[9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3.9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10.84亿元人民币,增长177.4%[95]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增长124.54%至4.04亿元人民币,主要系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 - 应收款项融资从2024年末的1.8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末的4.04亿元人民币,增长124.5%[91] - 在建工程同比大幅增长66.44%至21.87亿元人民币,主要系HPPO项目在建工程款增加[46] - 在建工程从2024年末的13.1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21.87亿元人民币,增长66.4%[91]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11.31%至9.35亿元人民币,主要系权益法确认上海亨斯迈聚氨酯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51] - 长期股权投资从30.84亿元增长至38.99亿元,增幅26.4%[9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3.94亿元下降至2.78亿元,降幅29.4%[96]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57.96%至9.32亿元人民币[46]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5.9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9.32亿元人民币,增长57.9%[92]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11.4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末的8.07亿元人民币,下降29.3%[92] - 其他应付款同比大幅增长242.38%至12.43亿元人民币,主要系已宣告未支付的应付股利增加[46] - 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末的3.63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末的12.43亿元人民币,增长242.4%[92]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51.9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54.65亿元人民币,增长5.1%[93] - 应付票据从6.29亿元增长至10.71亿元,增幅70.4%[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9.0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47%[22]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159,553,213.59元至5,142,550,880.78元[123][124]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98,825,003.19元至4,656,101,932.17元[125][126] - 未分配利润增加1.345亿元人民币[1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6.91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51.99亿元[113]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2.267亿元人民币[121]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616,282,847.56元,较期初增长1.2%[124]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149,299,577.58元,较期初增长1.1%[126] - 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6.8508亿元人民币[121]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6195.68万元人民币[118] - 实收资本保持11.564亿元人民币不变[117][121]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1,156,399,976.00元[123][124][125][126]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约1,690,000,000元[123][124][125][126] - 资本公积减少2984.18万元人民币[118][121] - 盈余公积保持5.803亿元人民币不变[117][121]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和使用均为1439万元[116] - 专项储备提取1069.45万元人民币[120] - 本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43亿元[115] - 对股东分配利润2.3128亿元人民币[11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采用HPPO工艺生产环氧丙烷[13] - 公司生产特种树脂TPVC,包括医用高聚合度树脂和汽车底涂专用料[13] - 烧碱年产能为102万吨[31] - 液氯年产能为60万吨[31] - 二氯乙烷年产能为72万吨[31] - 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为48万吨[31] - 公司烧碱合并产能达到102万吨并实现产销平衡[41] - 公司是上海地区唯一的氯碱企业,在园区内通过管道输送销售烧碱,运输成本优势明显[41] - 沪桂两地聚氯乙烯实现满产满销,并打开了东南亚PVC出口市场[41] - 2025年上半年烧碱电耗指标刷新近年最优水平[35] - 广西基地启动千吨级POP中试放大项目[41] 关联交易和投资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81.52万元人民币[26] - 参股公司上海亨斯迈聚氨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02,236,868.72元,营业收入达2,857,015,306.89元[59] - 子公司广西华谊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8,472,418.36元,营业收入为1,871,763,492.03元[59] - 上海氯碱新材料贸易有限公司净利润1,562,353.69元,营业收入329,600,339.86元[59] - 证券投资组合总价值为人民币67,253,491.68元,其中股票投资包括上海银行(26,340,905.89元)、中毅达(25,618,320.00元)和申万宏源(11,927,520.00元)[56] - 证券投资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总额55,725,813.22元,占投资组合82.8%[56] - 关联交易金额最高为向广西华谊能源化工采购材料3,951.7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1%[68] - 关联销售商品总额为28,838.06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0.07%[69] - 向控股股东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11,597.38万元,期初减少12,707.00万元[71] - 联营企业上海亨斯迈聚氨酯有限公司关联销售金额为13,874.07万元,占比0.04%[69] -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中,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5,193.19万元,期初为3,470.85万元[72] - 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109,969.89万元,较期初增加70,225.57万元[72] - 在上海华谊集团财务公司的存款期末余额为78,618.30万元,利率范围为0.42%-2.10%[74] - 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公司提供资金1,054.99万元,较期初增加657.68万元[71] - 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关联销售金额为882.39万元[69] - 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关联销售金额为3,988.54万元,占比0.01%[69] - 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化工供销有限公司关联销售金额为870.54万元[69] - 关联方上海华谊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额度为人民币15亿元,贷款利率范围为2.11%至3.10%[76] - 关联方贷款期初余额为人民币1.212187亿元,本期发生贷款金额为人民币8.406984亿元[76] - 关联方贷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9.619171亿元[76] - 上海华谊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授信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实际发生额为人民币9.619171亿元[7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4,173户[83] - 第一大股东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38,805,647股,占总股本46.59%[85] - 第二大股东ISHARES CORE EMERGING MARKETS ETF持股8,220,609股,占总股本0.71%[85] - 第三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526,194股,占总股本0.56%[86] - 第四大股东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 STOCK INDEX FUND持股6,349,390股,占总股本0.55%[86] - 第五大股东VANGUARD INTERNATIONAL TOTAL STOCK INDEX FUND持股5,370,897股,占总股本0.46%[86] -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总股本为1,164,483,067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61.67%[128] - 大股东以股抵债减少股本8,083,091元,注册资本变更为1,156,399,976元[128] - 2009年完成股改后全部股本1,156,399,976股转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8] 风险与合规 - 公司面临氯碱市场供应过剩风险,PVC产能扩张导致烧碱产量被动增加[60] - 房地产行业需求复苏缓慢,PVC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增长乏力[60] - 两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64] 利润分配政策 - 报告期内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6] - 报告期未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无送红股、派息及转增计划[63] 会计政策和估计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单项重要性标准为金额超2,000万元或占比超10%[138] - 重要在建工程单项预算标准为大于5,000万元[138]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判定标准为净资产占合并净资产5%以上[139] - 重要合营/联营企业投资标准为账面价值超1亿元或占净资产2%以上[139]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含5家子公司[130] -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25年8月26日[129] - 公司经营周期为12个月[136] - 追加投资取得同一控制下被投资方控制权时,原股权在合并日与同控孰晚日间损益变动冲减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14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43] - 购买日之前持有非同一控制下被购买方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3]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3] - 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3]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一揽子交易时,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44]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4]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4]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低风险投资[146]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三类[1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并计入当期损益[15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6]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缺乏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57] - 公司对应收款项、合同资产等按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年以内损失率为5%[160] - 1至2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及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160] - 2至3年及3年以上账龄的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率分别为50%和100%[160]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3]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62] - 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162]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162] - 合同资产按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同一合同下与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165] -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减记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68] - 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报[169] - 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173
氯碱化工(60061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