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20.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0%[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74%[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76元/股,同比增长4.29%[3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276元/股,同比增长4.29%[3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7%,与上年同期持平[33] - 总资产为57.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54%[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91%[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57%[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4.30%[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3.25%[107]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20.42亿元,同比增长2.57%[158] - 营业成本为13.64亿元,同比增长0.85%[158] - 销售费用为1.77亿元,同比增长13.52%,主要因市场营销推广增加[158][162] - 管理费用为2.34亿元,同比增长18.47%[158] - 所得税费用为1229.36万元,同比下降61.90%,主要因暂时性差异带来税务收益[1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0亿元,同比增长39.74%,主要因销售收到现金增加[1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1亿元,同比扩大540.39%,主要因支付投资项目款[158] - 软胶囊产品收入为9.47亿元,同比增长6.47%[160] - 片剂产品收入为1.89亿元,同比增长33.37%[1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软胶囊销售量达40.257亿粒,同比增长9.57%[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片剂销售量达10.469亿片,同比增长42.93%[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功能饮品销售量达9879.32万瓶/袋,同比增长41.05%[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软胶囊库存量达4.1亿粒,同比增长51.74%[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粉剂销售量575.77吨,同比下降36.38%[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制造费用2.855亿元,同比增长10.91%[139] - 报告期投资额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85%[172]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成本中材料成本为9.174亿元,占总成本67.25%[139] - 公司外部采购原辅料金额达9.542亿元[138]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218,729.48元[38] - 政府补助收入2,832,445.85元[3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失99,878.69元[38] - 其他营业外支出2,656,340.49元[38] - 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收益2,465,626.39元[38]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531,527.72元[38]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162,431.61元[3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收益1,629,164.25元[3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销售模式为合同研发生产(CDMO),包括ODM、CDM和OEM三种模式[135][136][1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境内业务销售收入8.18亿元,同比下降1.63%[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境外业务销售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5.58%[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欧洲事业部增加百万欧元级客户2家[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欧洲事业部推出新产品12项[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取得3项保健食品注册证书和16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15] - 2025年上半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递交发明专利申请13项,累计发明专利授权22项,专利申请43项,覆盖全球4个国家[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取得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7项[116] - 胶原小分子肽吸收率是其他实验组胶原蛋白肽原料的1.5-3倍[116] - 2025年上半年取得7项发明专利,其中中国5项、日本1项、美国1项[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112项保健食品注册证书及301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31] - 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新增3项保健食品注册证书和16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31] - 公司获得3项保健食品注册证书和16项备案凭证(2025年1-6月)[133][134] - 公司拥有94项发明专利和413项保健食品批文[144] - 公司拥有6000+成熟产品配方和2000+原料储备[146] - 公司检验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证书[147] - 公司质量控制体系获得中国海关AEO高级认证等全球主要食品质量控制体系认证[147] - 公司拥有15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4项,2025年上半年新增7项发明专利[153][154] - 公司首个自主益生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ONE获得美国GRAS安全认证[118] - 自主发表重磅论文3篇,研究主题涵盖抗衰迷思、肠道健康和代谢健康[119] 各地区表现 - 全球布局中国、欧洲、美国生产基地,并扩展东南亚产能以降低关税影响[10] - 公司于2023年1月收购美国Best Formulations控制权,存在跨境整合风险[15] - 2016年收购Sirio Germany,积累境外制造工厂管理经验[15] - 公司在中国汕头、上海、马鞍山,德国法尔肯哈根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有五大研发中心[144] - 公司汕头总部研发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营养健康食品国际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144] - 境外资产中Sirio Germany等净资产规模5.54亿元,占公司净资产20.82%[167] - 境外资产Best Formulations净资产规模3.8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14.45%[167] - 子公司安徽仙乐净利润171,113,443.50元,占总资产比例约10.25%[193] - 子公司Best Formulations净亏损86,944,009.95元,营业收入461,724,486.54元[193] - 仙乐香港控股净利润17,111,425.89元,净资产554,482,846.24元[193] - 新设美国销售公司Enipure Nutrition LLC.[19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7]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举行电话会议与机构投资者交流[196] - 公司通过巨潮资讯网披露投资者关系信息[196]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举办网上业绩说明会[196] - 电话会议讨论公司发展战略及市场竞争优势[196] - 会议涉及2024年度战略落地成效及经营情况[196] - 公司于2024年12月13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197]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197]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98] - 公司副总经理郑丽群于2025年4月16日卸任董事会秘书[200] - 刘若阳于2025年4月16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200] 风险因素 - 商誉账面价值为4.353185亿元人民币,占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7.05%[16] - 公司出口业务以外币结算为主,面临汇率波动风险,采用锁定汇率等方式对冲[11] - 原料种类丰富,价格波动可能影响产品毛利率和生产交付[12] - 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属强监管领域,公司设有专业法规部门应对政策风险[7] - 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坚持大客户策略和多渠道覆盖销售策略[9] - 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管理风险为经营首要风险,公司拥有30年行业经验[6]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全球营养健康食品零售规模2024年达1,915亿美元,三年CAGR为5.8%[46] - 预计2026年全球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达2,268亿美元[46] - 中国营养健康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2602亿元人民币[52] - 2019-2024年行业复合年增长率为6.3%[52] - 中国人均营养健康食品消费金额低于215元/年[52]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自2017年起加速提升[51] -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迈过50000元人民币门槛[51] - 成熟市场(如美日澳)人均消费金额超430元/年[52] - 全球成熟市场2019-2024年CAGR保持4-6%[52] - 行业预计维持中高个位数复合增长率[52] - 新消费市场呈现全年龄段客群扩容趋势[63] - 线上与线下新零售成为核心销售渠道[60] - 美国营养健康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630亿美元,同比增长4.8%[74] - 美国营养健康食品电商渠道市场份额达1/3,同比增长超10%[74] - 超60%消费者将"科研背书"列为首要选购标准[70] - 3/4美国消费者使用膳食补充剂,超90%使用者认为其对健康至关重要[74] - 行业呈现长青市场与新消费市场双轨并行发展格局[71] - 心脑健康、代谢和骨骼关节类产品属于典型长青市场[65] - 抗衰、益生菌等赛道新消费属性更强[65] - 直销渠道通过转型升级保持稳定市场竞争力[68] - 药店渠道依托"蓝帽子"认证和药师团队建立信任[68] - 消费者月均补充剂支出呈现同比增长趋势[74] - 美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中软糖已成为第一大剂型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75] - 2024年欧洲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达315亿美元同比增长6.6%[79] - 欧洲电商渠道市场份额约30%且同比增速达10%[79] - 2024年韩国及澳新市场规模超94亿美元同比增长5.6%[81] - 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近20%预计十年内将增长至30%[81] - 澳大利亚约50%消费者患慢性病且75%家庭使用补充剂[81] - 韩国电商渠道占比达60%2024年同比增长8%[81] - 东南亚市场规模超110亿美元预计未来三年增速达8.4%[84] - 东南亚线下渠道主导市场份额超60%且电商保持两位数增长[84]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电商渠道份额超20%并保持两位数增长[81] - 营养健康食品CDMO行业头部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不足20%[126] - 中国市场中小品牌增速显著超越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25] 研发和标准参与 - 公司近三年参与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修订8项,行业标准起草制定4项,团体标准起草制定9项[104] - 公司近三年参与美国药典(USP)标准制定5项,其中已有13项标准正式发布[104] - 公司参与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修订8项,行业标准起草制定4项,团体标准起草制定9项[144] - 公司参与美国药典(USP)标准制定5项,其中13项标准已正式发布[144] 资产和投资 - 公司及子公司在境内拥有9项国有土地使用权,总面积234,406.1平方米[152] - Sirio Germany在德国拥有2项土地所有权,总面积45,006平方米[152] - 货币资金减少至5.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9个百分点至10.10%[166] - 应收账款增至7.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73个百分点至13.03%[166] - 存货增至5.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1个百分点至10.09%[166] - 固定资产增至16.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74个百分点至29.49%[166] - 短期借款激增至1.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09个百分点至3.09%[1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仅40.53万元,较期初大幅减少[169][175]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91.55亿元,使用比例达90.34%[177]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23,5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4,000万元[187] - 期末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6,000万元,均为银行理财产品[187] 募集资金使用 - 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9,585.63万元,期末累计投入61,922.69万元,投资进度达99.58%[181] - 软胶囊车间技术改造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531.66万元,期末累计投入9,736.17万元,投资进度达92.45%[181] - 软胶囊车间技术改造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985.36万元,累计实现效益5,459.07万元[181] - 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233.2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41,785.23万元[181] - 数字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7,372万元,期末累计投入6,041.68万元,投资进度达81.95%[181] - 数字化建设项目本报告期投入317.12万元,该项目不适用效益考核指标[181] - 三个承诺投资项目均未发生重大变更且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81]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01,340.86万元,实际投入93,936.34万元,投资进度92.69%[182] - 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项目延期至2026年3月1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182] - 数字信息化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182] - 软胶囊车间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已如期建成投产并产生效益,但仍有部分尾款未支付[182] - 募集资金实际投入总额91,552.11万元,占承诺投资总额的90.34%[182] - 可转换公司债券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13,851.57万元,完成率100%[182] - 超募资金实际投入金额为0万元[182] - 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项目延期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和技术革新导致投入进度放缓[182] - 数字信息化建设项目延期原因为系统复杂度高且需谨慎评估供应商能力[182] - 公司于2024年8月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议案[182] - 公司调减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项目投资规模后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83] - 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本金7404.52万元,利息2445.16万元,合计9762.76万元[183] - 软胶囊车间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利息802万元[183] - 公司终止华东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10531.66万元募集资金投向软胶囊车间技术升级改造项目[183] - 公司使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7922.53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83] - 公司2025年度使用不超过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理财产品,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储于专项账户[183] - 公司预留327.91万元用于支付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项目合同尾款[183] - 公司预留874.55万元用于支付软胶囊车间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合同尾款[183] -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适用,单位万元[184] - 软胶囊车间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736.17万元,投资进度达92.45%[185]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涉及金额10,531.66万元,从华东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转向软胶囊项目[185] - 软胶囊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985.36万元,达到预计效益[185] - 马鞍山生产基地扩产项目调减建设投资规模后结项[185]
仙乐健康(30079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