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下降4.7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9.14%[21]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同比增长2.94%[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7%,同比上升0.72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9%至13.02亿元[39] - 公司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3.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35][136] - 半年度净利润为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13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至5.49亿元[140]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8%至1.39亿元[140] - 净利润同比增长43.2%至1.27亿元[1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23%至10.11亿元[40] - 销售费用同比激增156.84%达4456.5万元[40] - 营业成本为10.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136] - 销售费用大幅增长至445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9%[136] - 研发费用增至374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136] - 财务费用为-575.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36] - 销售费用同比激增362.6%至3741.7万元[140]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94.1%至150.8万元[14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5亿元,同比下降19.05%[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扩大281.47%至-5.3亿元[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9.1%至1.65亿元[1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3.18亿元[14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83.0%至1.54亿元[1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64.5%至3.39亿元[14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8.6%至3530.5万元[1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327亿元,同比扩大251.1%[1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1.086亿元,上年同期为负6.162亿元[1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888亿元,期末余额为2.631亿元[145]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7.842亿元,同比激增14,859.1%[145]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3.061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9,478.8%[14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811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0.7%[14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82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4.5%[145] 业务线表现 - 设备销售分部毛利率提升12.83个百分点至42.28%[42] - 燃气运营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8.64%至6.44亿元[42] - 主要天然气子公司净利润为2,284.45万元,营业收入为6.44亿元[63] - 通用设备制造子公司净利润为495.66万元,营业收入为6,996.72万元[63] - 能源技术开发子公司净亏损为946.66万元[63] - 设备销售在手订单总额达24.42亿元[68] 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采用"装备制造+气体运营"双引擎模式,涵盖天然气液化装置及空分装置等深冷技术装备[28] - 2024年在唐山新建的精制氪氙气体装置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及航空航天领域[28] - 公司板翅式换热器出口至53个国家和地区[30] - 公司拥有8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5项,另有75项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61项)[35] - 公司产品出口至54个国家和地区[36] - 公司为电子气项目提供数十套高致密性板翅式换热器,客户包括英特尔、三星、美光、台积电等芯片巨头[33] - 公司在煤化工领域是少数具备煤制气净化、液化环节成熟业绩的企业[31][34] - 公司具备氪氖氙氦等稀有气体制取技术,是国内少数具备该能力的公司之一[33] - 公司拥有多套乙烯装置深冷分离冷箱系统业绩,并具备国内最大规模装置运行业绩[32] - 公司具备高纯度氢大规模制取的技术和业绩,参与中科院大型氢液化项目[32] - 公司是天然气液化制备环节的绝对龙头企业[32] - 公司通过ASME U钢印、NB R钢印、欧盟PED/CE等全球标准认证[36] -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外订单占比近40%[69] 资产与投资活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22亿元[48]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增长273.03%至4856.24万元[52] - 高纯电子气体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1,690.45万元[53][54] - 稀有气体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79,594.84万元[53][5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3.22亿元,累计投资收益为215.53万元[56] - 委托理财总额为4.2亿元,其中银行理财3亿元、信托理财1.2亿元[59] - 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15.53万元[56] - 报告期内购入金融资产8.88亿元,售出7.81亿元[56] - 浙江富阳农商银行存款余额4.57亿元,利息收入510.92万元[100] - 期末理财余额2000万元,信托余额1.2亿元[100] - 5000万元信托理财于2025年6月19日收回本息[100] - 100万元开放式理财于2025年2月11日收回本息[10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97亿元,较期初8.00亿元下降50.4%[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2亿元,较期初2.13亿元增长42.0%[126] - 存货期末余额4.01亿元,较期初3.72亿元增长7.9%[12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21.31亿元,较期初24.85亿元下降14.3%[126]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18亿元,较期初7.05亿元下降54.9%[131]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2亿元,较期初2.13亿元增长42.0%[131]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增长至6.22亿元占总资产13.99%[4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7597.39万元[70] - 账龄超一年应收账款37669.69万元占比48.55%[7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22亿元,较期初6.10亿元增长2.0%[126] - 应收账款为2.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9%[133] 债务与合同负债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0.82亿元,较期初1.16亿元下降29.3%[127]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7.27亿元,较期初7.81亿元下降6.9%[127] - 合同负债为5.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133] 股东权益与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1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54%[2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11.64亿元,较期初11.07亿元增长5.1%[128] - 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及转增股本[7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439亿元[147] - 未分配利润为13.679亿元[147] - 资本公积为13.901亿元[147]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金额为10,761.46元[149]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使用金额为9,183.31元[149] - 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额为1,500.91元[149] - 公司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金额为1,600.82元[149] - 公司盈余公积弥补亏损金额为36,893.91元[149]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5,483.49元[151] - 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49,745,100.00元[151]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4,064,377.73元[151] - 公司利润分配金额为57,000,037.50元[151]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金额为77,889.00元[14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2,956,418,909.14元[15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077,036,929.57元[154]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26,668,087.43元[154] - 母公司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746,443.12元[154] - 母公司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7,796,510.12元[154]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147,472,092.77元[154] - 母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388,563,312.36元[15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1,435,519.70元[152]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6,623,107.08元[152] - 盈余公积余额为155,288,524.44元[154]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85,713,000元,股份总数385,713,000股[159] - 公司对所有者的分配金额为77,142,600元[155] - 其他权益变动减少69,346,089.88元[155]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3,017,567,062.94元[156]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077,036,929.57元[155]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8,468.84元[157] - 公司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金额为735,000.00元[157] - 公司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的分配金额为57,000,037.50元[157]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和使用金额均为1,903,190.55元[158]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144,148,074.53元[15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额919.59万元,主要含政府补助147.82万元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7.83万元[25][26] 商誉 - 商誉账面余额4.49亿元[72] - 2024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24亿元[72] - 当前商誉账面价值1.25亿元[72] 关联交易 - 与关联方山东昌通能源销售天然气交易金额3,492.87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6.28%[91] - 与关联方杭州远盛安装工程购买安装劳务交易金额1,202.53万元[91] - 共同对外投资河北瑞尔泰电子特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报告期末总资产11,151.79万元净资产5,834.09万元净利润-306.23万元[94] 股权结构与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900股至1689.84万股,占比4.38%[111][11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900股至3688.15万股,占比95.62%[111] - 股份总数保持3857.13万股不变[112] - 高管锁定股年解除比例为25%[112][113] - 股东方俊杰300股限售股份全部解除[113] - 股东劳国红限售股份减少600股至207.89万股[11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681人[115] - 浙江中泰钢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21,418,709股,持股比例为31.48%[115] - 股东章有虎持股数量为21,374,482股,持股比例为5.54%[11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5,575,313股,持股比例为4.04%,报告期内增持12,848,756股[115] - 股东邵明霞持股数量为5,550,500股,持股比例为1.44%[115] - 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量为5,377,650股,持股比例为1.39%[115] - 浙江中泰钢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章有春与股东章有虎为一致行动人[116]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浙江中泰钢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21,418,709股人民币普通股[116] - 股东邵明霞通过信用交易账户持股5,214,800股[11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19]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8名员工包括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持有5,377,65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39%[79] - 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于员工合法薪酬及自筹资金[79] - 董事长章有春持有800,000股占股本总额0.21%[79] - 总经理章有虎持有707,650股占股本总额0.18%[79] - 董事会秘书周娟萍持有100,000股占股本总额0.03%[79] - 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并于2025年5月9日完成股份非交易过户[7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报告期内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78]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变动[76] - 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75]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7] 会计政策与重要性标准 - 公司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涵盖金融工具减值、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及收入确认等关键领域[163]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6月30日[165] - 公司以资产总额0.5%作为单项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在建工程、其他应付款及合同负债的重要性判定标准[1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重要性标准为超过资产总额10%[168] - 境外经营实体及子公司重要性判定标准为资产总额超过集团资产总额15%[168] - 承诺事项重要性标准为金额超过资产总额10%[169] - 或有事项重要性标准为损益超过资产总额0.5%[169] -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重要性标准涉及金额超过资产总额10%的发行/投资/并购事项[169] - 现金等价物界定为持有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75] - 金融资产分类包含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8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18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1]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按损失准备金额或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的较高者[182]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4] - 金融资产转移被转移部分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4]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185]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185]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抵销条件时以净额列示资产负债表[188]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89][190][191]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89][190][191]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89][190][191] - 应收账款3-4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89][190][191] - 应收账款4-5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0.00%[189][190][191] - 应收账款5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0%[189][190][191] - 其他应收款及合同资产各账龄段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应收账款一致[189][190][191] - 存货计价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94]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95] - 持有待售资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孰低计量[197]
中泰股份(30043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