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中期财报
律齐文化律齐文化(HK:00550)2025-08-25 16:43

广告业务表现 - 核心广告业务收益为1380万港元,同比下降18.4%[4] - 中国内地数字广告业务通过深圳律齐与深圳京基合作开展[7][9] - 实体Recruit杂志分布于港铁站、商业区及劳工处就业中心等高频区域[6][8] - 电子版Recruit杂志提供免费在线访问以扩大覆盖范围[6][8] - 集团重点探索抖音等中国内地数字平台发展机会[13][17] - 公司积极拓展中国内地广告市场,重点关注抖音等数字平台[29][33]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382.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5.0万港元下降18.4%[120] - 公司广告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695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382.9万港元,降幅为18.4%[135][138]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分部溢利为166.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3万港元大幅增长467.2%[120]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9.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0.6万港元下降84.8%[120] - 公司广告分部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0.5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4万港元增长25.0%[120] 非广告业务表现 - 医疗及保健产品业务自2023年起终止,2024年上半年零收益[14][18] - 电子商务业务2024年上半年零收益,处于战略评估阶段[15][19] - IP开发设计业务因文件问题自2023年9月起暂停新业务开发[20] - 医疗保健产品销售分部自2023年7月起录得零收益(2023年上半年:37.3万港元)[39][43] - 电子商务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录得零收益(2023年上半年:290万港元)[45] - IP开发设计服务自2023年9月起停止发展新业务[25] - 医疗保健产品子公司KK Wecheck自2023年7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39][43] - 电子商务分部收入从1H2023的290万港元降至1H2024的零收入[49] - 公司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分部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37.3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收入[120] - 公司电子商務分部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290.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收入[120] - 公司确认其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为广告、销售医疗及保健产品以及电子商務[117] 收入与利润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2020万港元下降31.6%至2024年上半年的1380万港元[37][41] - 广告服务收益在2024年上半年为1380万港元,同比下降18.4%[38][42] - 集团毛利从1H2023的1420万港元下降23.3%至1H2024的1090万港元[47][51] - 除所得税前亏损从1H2023的1000万港元改善25.0%至1H2024的750万港元[57][64] - 公司上半年营业额1382.9万港元,同比下降31.6%[86] - 公司上半年毛利润1088.1万港元,毛利率78.7%[86] - 公司上半年净亏损747.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96.6万港元亏损收窄25.0%[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382.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22.3万港元下降31.6%[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整体分部溢利为154.8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分部亏损190.7万港元[120] - 公司总营业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2022.3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382.9万港元,降幅为31.6%[135][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分部溢利为154.8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亏损190.7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47.1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亏损996.6万港元收窄25%[124]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7,47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662,000港元减少22.7%[148] 成本与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1H2023的620万港元下降18.8%至1H2024的510万港元[54][61] - 行政开支从1H2023的1640万港元下降14.8%至1H2024的1400万港元[55][62] - 融资成本从1H2023的3.4万港元增至1H2024的5.7万港元[56][63] - 公司未分配企业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834.3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944.2万港元,增幅为13.2%[124] - 财务费用中租赁负债利息为57,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000港元增长67.6%[140] - 雇员福利开支大幅下降至4,08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40,000港元减少67.9%[14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49,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3,000港元增长141.7%[142]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5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40,000港元下降34.2%[142] - 存货成本确认为2,948,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28,000港元下降5.8%[142]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从2023年上半年的85.5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92.2万港元,增长7.8%[182]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为3180万港元(2023年末:3000万港元)[58][65] - 流动比率从2023年末的4.5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5[58][65] - 净资产从2023年末的1.143亿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6140万港元[58][65]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末的115.60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63.413百万港元,降幅达45.2%[90] - 公司净资产从2023年末的114.305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4年中的61.446百万港元,降幅为46.2%[90] - 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从2023年末的59.625百万港元锐减至2024年中的14.237百万港元,降幅达76.1%[89] - 公司储备从2023年末的23.198百万港元转为2024年中的负29.661百万港元,变动幅度巨大[90]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从期初的30.081百万港元增加至期末的31.787百万港元,增长1.706百万港元[9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3年末的84.92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37.466百万港元,降幅55.9%[89] - 流动资产净额从2023年末的30.67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中的25.947百万港元,降幅15.4%[89] - 公司分部资产从2023年末的5068.8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1364.5万港元,降幅为73.1%[122] - 公司集团总资产从2023年末的12429.8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7388.6万港元,降幅为40.6%[12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的364.8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中的2554万港元,增幅达600%[128] - 公司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从2023年末的5962.5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中的1423.7万港元,降幅为76.1%[1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3年6月的3,292,000港元降至2024年6月的332,000港元,下降89.9%[153]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3年末的1,878,000港元降至1,562,000港元,下降16.8%[159]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5,087,000港元大幅下降至607,000港元,降幅达88.1%[15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704.8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826.6万港元,增长17.3%[161] - 应计开支从2023年12月31日的602.8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691.8万港元,增长14.8%[161]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2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134.8万港元,增长32.2%[161]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2万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6.8万港元,下降63.9%[176] 投资活动与公允价值变动 - 公司持有京基金融国际1.72%股权,公允价值从5787万港元降至1273.14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513.86万港元[70] - 公司持有中国宝力科技1.60%股权,公允价值从90.35万港元增至115.83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收益25.48万港元[70] - 公司持有Frugl Group 2.09%股权,公允价值从85.12万港元降至34.74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0.38万港元[70] - 证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从5962.47万港元降至1423.71万港元,期内公允价值总亏损4538.76万港元[70] - 证券投资组合占集团总资产19.3%,占集团净资产23.2%[70] - 其他全面收益项下股本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538.8万港元[86] - 公司本期全面开支总额为52.859百万港元,其中其他全面开支达45.388百万港元[95] - 对联营公司投资成本为16,044,000港元,应占收购后亏损2,122,000港元[156] - 公司出售11,574,000股京基金融股份,总代价约950万港元[188][192] - 京基金融股份平均售价为每股0.82港元[188][192] - 公司出售联营公司奥洛瑞全部权益,代价995万港元[191] 现金流变化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0.65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负22.794百万港元显著改善[92] - 投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603百万港元,主要得益于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1.5百万港元[92] 资本与股本结构 - 公司总发行股份4.555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半年内无变动[74] - 公司股本从89,323千港元增至91,107千港元,增幅为2.0%[96] - 股份溢价从162,310千港元增至165,102千港元,增幅为1.7%[96] - 投资重估储备从80,302千港元增至176,561千港元,增幅高达119.8%[96] - 累计亏损从190,732千港元扩大至198,609千港元,增加7,877千港元[96] - 归属于权益股东的总额从195,683千港元增至285,666千港元,增长46.0%[96] - 非控股权益从445千港元减少至141千港元,下降68.3%[96] - 权益合计总额从196,128千港元增至285,807千港元,增长45.7%[96] - 已行使购股权产生股本增加1,784千港元及股份溢价增加2,796千港元[96] - 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公平价值变动为96,259千港元[96] - 本期间亏损为9,662千港元[96]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量为455,534千股,股本总额为9110.7万港元[163] 运营与战略举措 - 公司正在中国设立工厂,预计2025年7月开始运营[32][34] -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预计将显著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32][34] - 2024年上半年未宣派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情况相同[165][168] - 资本承担从2023年12月31日的243.2万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0港元[166][169] - 2024年上半年从关联公司获得租金收入16.2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0[172][178] - 报告期后公司以19,001港元对价处置多家子公司,包括Beyond Noble和Smart Path[185] - 公司出售Beyond Noble全部股份,代价19,000港元[193] - 公司出售Smart Path全部股份,代价1港元[193] - 公司因认购协议争议对另一公司提起诉讼(高院案件2024年第241号)[196] - 公司及子公司起诉前董事违反信义义务(高院案件2024年第281号)[195][199] - 公司已完成争议股份处置并获法院批准终止相关诉讼[197][200] 市场环境与风险因素 - 全球通胀压力、利率高企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广告需求[4][5] - 招聘广告需求疲软导致广告量显著同比下降[5][8] 地区表现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香港市场,2024年上半年为1382.9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022.3万港元下降31.6%[131][138] 盈利能力指标 - 集团毛利率从1H2023的70.2%提升至1H2024的78.7%[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