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同比变化) - 营业收入为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7%[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09%[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2%[17] - 利润总额为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63%[17][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0%[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增长42.42%[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增长42.42%[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7%,同比增加1.42个百分点[1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2907百万元,同比增加21.67%[45]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19.8963百万元,同比增加44.09%[4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29百万元同比增加21.67%[10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19.90百万元同比增加44.09%[10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7%至4.87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4.01亿元(2024年半年度)[190] - 净利润同比增长44.1%至2.19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52亿元(2024年半年度)[19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2.4%至0.47元/股(2025年半年度)对比0.33元/股(2024年半年度)[192] - 综合收益总额为2.227亿元,同比增长44.2%[194] 成本与费用(同比变化)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34%,同比减少0.74个百分点[18]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4549.75万元,较上年同期4035.94万元增长12.73%[8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9.34%,较上年同期10.08%减少0.74个百分点[8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7%至4549.7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4035.9万元(2024年半年度)[19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5%至5132.6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5610.8万元(2024年半年度)[190] - 财务费用显示净收益3115.6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净收益3026.4万元(2024年半年度)[190]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58.4%至693.9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667.2万元(2024年半年度)[190] 业务线表现(猪用疫苗产品) - 公司猪用疫苗产品线包括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适用于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根除净化,具有TK毒力基因缺失和高安全性[27] - 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采用耐热保护剂技术,免疫原性强且安全性高[27] - 猪传染性肠胃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WH1R株+AJ1102-R株)针对变异毒株,抗原含量高且质量稳定[27] -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WH株)采用先进抗原培养技术,抗原含量高,抗体水平高且维持时间长[28] - 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灭活疫苗(TJ株)采用国内优势毒株,抗原含量高,免疫力持久且快速产生特异性保护抗体[29] - 猪瘟病毒E2蛋白重组杆状病毒灭活疫苗(WH-09株)采用悬浮培养技术抗原量高,高效纯化后抗原纯净,抗体持久且保护期长[30] - 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抗原谱广,工艺先进抗原含量高,采用进口佐剂效果倍增且一针多防[30] - 猪用疫苗产品覆盖生猪生长周期大多数疫病(强制免疫类除外)[67]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猪伪狂犬病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用于规模化猪场净化[67] - 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灭活疫苗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针对冬春季节呼吸道问题[67] -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与灭活疫苗针对流行性腹泻变异病毒[67] 业务线表现(禽用及宠物疫苗与诊断试剂) - 禽用疫苗包括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LaSota株+WD株),采用地方流行毒株和抗原合理配比,一针防两病[31] - 宠物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SAD株)每头份抗原含量8IU,纯化工艺优良且低致瘤性,不含抗生素可用于幼犬和孕犬[32] - 诊断试剂非洲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混合抗原,准确性高、灵敏度高、重复性高且检测时间早[32] 研发投入与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323.95万元人民币[21] - 2025年上半年获得4项新兽药注册证书[46] - 公司疫苗生产工艺实现2000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抗原表达量、纯度及内毒素去除率显著提高[50] - 攻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2500L大型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工艺,抗原含量高且稳定[50] - 完善猪伪狂犬病毒5500L大型反应器全悬浮低血清培养工艺,血清使用量大幅下降[50] - 公司已获得57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及93件国家发明专利(其中70件为独有专利)[56] - 公司共获得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6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6] - 公司2025年打造AI合成生物学创新平台,提升疫苗设计及生产工艺优化效率[54] - 公司建立病毒悬浮培养技术平台实现无血清/低血清培养,提高病毒培养滴度和抗原稳定性[76] - 公司通过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平台提高单位体积细菌密度和抗原含量[76] - 公司建立高效纯化技术平台提高抗原纯度至杂质蛋白含量低于3%[76] - 公司研发多联多价疫苗包括猪瘟-伪狂犬二联活疫苗、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德尔塔冠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76] - 公司201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重大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77] - 公司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8件,获得授权93件,其中2025上半年新申请2件获得授权1件[78] - 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9.3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金额为40.54亿元人民币[83][85] - 宠物疫苗及诊断试剂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687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19.7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077.01万元人民币[83] - 非洲猪瘟检测试剂及疫苗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336.6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926.62万元人民币[83] - 禽新城疫、禽流感等禽类疫苗研究及诊断试剂盒项目预计总投资1.998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482.3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5025.27万元人民币[83] - 猪用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及诊断试剂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1.5257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061.3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5152亿元人民币[84] - 种猪新品种(系)育种、选育研究项目核心群种猪达100公斤日龄约为151天,缩短了8天;料重比约为2.35,降低了0.3[84] - 疫苗大规模生产工艺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36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344.2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232.79万元人民币[84] - mRNA疫苗技术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58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8.61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8.61万元人民币[85] - 亚单位抗原高效表达技术开发与规模化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25.1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25.19万元人民币[85] - 佐剂创制与评价体系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98.91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98.91万元人民币[8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35人,较上年同期的292人增加43人(增长14.7%)[8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844.3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411.28万元增加433.1万元(增长18.0%)[87]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8.4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26万元增加0.23万元(增长2.8%)[87]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62.98%(博士7.16%,硕士55.82%)[87]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38.21%(128人),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6.87%(157人)[87] - 公司累计取得57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其中与华中农大合作研发取得39项[169] - 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活疫苗研究项目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37万元[169]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工程活疫苗研究项目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373万元[169] - 猫三联灭活疫苗研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919万元[169] - 公司研发项目总投入1241.47万元,累计投入1.57亿元[170] - 猫三联活疫苗研发投入111.58万元,累计投入654.73万元[170] - 犬细小病毒疫苗研发投入68.37万元,累计投入465.10万元[170] - 狂犬病灭活疫苗研发投入66.85万元,累计投入602.27万元[170]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试剂盒研发投入27.73万元,累计投入187.74万元[170] - 鸡新城疫四联疫苗研发投入13.81万元,累计投入134.95万元[170] - 猫三联抗原检测试纸条研发投入55.58万元,累计投入211.42万元[170] -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研发投入43.71万元,累计投入346.88万元[170] -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发投入34.57万元,累计投入257.96万元[170] 技术与创新成果 - 新兽药从立项研究到获得证书通常需要5至10年[43] - 公司所有生产线均通过新版兽药GMP(2020版)验收[43] - 公司201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负责猪流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H1N1亚型灭活疫苗中间试制,参与建立3项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58] - 公司2014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研究,申报2个产品生产文号并规模化生产[58] - 公司201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负责猪链球菌病三价灭活疫苗中间试制,参与建立2项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58] - 公司主导研制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并开发gB蛋白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获201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8] - 公司完成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WH株)临床试验及生产工艺研究,实现规模化生产[58] - 公司主导完成禽流感病毒检测试纸条生产工艺研究[58] - 公司主导完成猪乙型脑炎活疫苗(SA14-14-2株)中试和产品申报,实现规模化生产[58] - 公司主导完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研究,实现规模化生产[59] - 公司主导完成副猪嗜血杆菌病灭活疫苗临床试验及中试,实现规模化生产[59] - 公司主持承担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5项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60] - 公司已取得80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其中50余项为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而来[64] - 公司主持或参与了21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包括11项主持和10项参与项目[61][62] - 公司承担了5项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2015年)和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2023年)[61][62] - 公司承担了4项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8-2022年)[61][62] - 公司2023年新增主持3个项目: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领域项目和湖北省重点研究计划项目[62] - 公司2025年将主持2个新项目:湖北省重大科技项目和湖北省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重大专项[62] - 公司与华中农大、哈兽研等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负责中试及产业化研究[62] - 公司研发团队涵盖预防兽医学、动物医学等6个专业领域,管理层具备丰富行业经验[64] - 公司开发出世界首个猪丁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及国内首个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活疫苗[65][66]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企业[65] - 掌握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8项行业领先工艺技术[70] -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已获批转基因安全证书[73] - 公司mRNA疫苗开发技术平台已构建PEDV S基因mRNA疫苗并在动物水平验证免疫效果[74] - 公司建立新城疫(VII)-禽流感(H9)二联灭活疫苗及新城疫(VII)-禽流感(H9)-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74] 销售与市场策略 - 公司直销客户标准为母猪存栏量5,0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36] - 公司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二[44] - 公司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44] - 猪伪狂犬疫苗市场份额连续八年排名第一[44] - 猪支原体肺炎疫苗市场份额连续五年国内排名第一[44] - 猪胃肠炎、腹泻二联疫苗市场份额连续五年国内排名第一[44] - 针对大型养殖集团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开展驻场技术指导[52] - 对中型养猪场实施"一户一册一方案"战略合作,通过技术论坛增强客户粘性[52] - 对小型养殖户(存栏母猪500头以下)开展"仔猪四种疫苗"及"母猪八大疫病"主题活动[52] -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数百个重点养殖县[68] - 销售体系采用直销+经销模式服务各类养殖企业[68] - 诊断中心提供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增强客户粘性[69][70] - 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70] - 公司收入约95%来源于猪用疫苗销售[94]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2023年兽用生物制品行业销售额达162.76亿元,毛利率57.46%,资产总额597.75亿元[38] - 2018-2023年兽用生物制品销售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4.13%,由132.92亿元增至162.76亿元[38] - 2023年猪用生物制品销售额71.54亿元占比43.95%,禽用64.02亿元占比39.33%[3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存栏42,447万头增长2.2%[39] - 2023年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大型企业27家占比15.25%,前10名企业销售额73.57亿元占行业45.2%[39] - 2023年兽用疫苗占生物制品销售额超85%,猪禽疫苗合计130.24亿元占比83.84%[40] - 非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占比从2015年40%提升至2023年68.18%[41] - 动保行业研发投入从2009年4.44亿元增至2023年20.11亿元,研发费用率从8.57%升至12.4%[41] - 2023年动保企业研发人员中硕士占比12.5%,博士占比1.6%[41] - 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9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594.82百万元占总资产13.00%较上年末增长9.45%[103] - 应收账款293.70百万元占总资产6.42%较上年末下降12.27%[103] - 预付账款6.21百万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117.37%[103] - 存货143.14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3.97%[10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448.39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33.00%[103] - 在建工程171.82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7.74%[105] - 境外资产146.56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20%[10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20亿元增长29.1%[110]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26.71万元,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为9047.24万元[110] - 本期新增金融资产投资3.26亿元,出售/赎回金额为2.08亿元[110] - 公司货币资金为5.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43亿元增长9.46%[1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达9.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20亿元增长29.11%[182] - 应收账款为2.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35亿元减少12.26%[182] - 存货规模1.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6亿元增长13.78%[18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4.48亿元,较期初6.69亿元减少32.99%[182] - 固定资产6.89亿元人民币,
科前生物(68852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