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4.5%至人民币92.50亿元(2024年:96.81亿元)[3][4] - 期内利润同比下降26.5%至人民币20.40亿元(2024年:27.76亿元)[3][4] - 经调整纯利同比下降26.3%至人民币20.41亿元(2024年:27.68亿元)[3] - 每股基本收益同比下降25.6%至人民币0.32元(2024年:0.43元)[3]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68亿元人民币下降4.4%[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9.25亿元,同比下降4.5%[40]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9.25亿元,同比下降4.5%[9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2.039亿元,同比下降26.5%[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04.1百万元,同比下降26.3%[10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5.2%至人民币52.68亿元(2024年:45.75亿元)[4] - 财务开支净额同比增加29.9%至人民币5.57亿元(2024年:4.28亿元)[4]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41.3%至人民币4.85亿元(2024年:8.27亿元)[4]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1770万元,同比下降17.6%[93]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300万元,同比下降37.1%[94] - 财务开支净额为人民币5570万元,同比增长29.9%[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酬总成本为人民币377.3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40.6百万元)[119] 毛利率和净利率变化 - 毛利同比下降22.0%至人民币39.81亿元(2024年:51.07亿元)[3][4] - 毛利率下降9.7个百分点至43.0%(2024年:52.7%)[3] - 经调整净利率下降6.5个百分点至22.1%(2024年:28.6%)[3] - 毛利为人民币3.981亿元,同比下降22.0%[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纯利率为22.1%,去年同期为28.6%[103] 学历高等教育服务表现 - 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03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7.80亿元人民币,下降2.9%[12] - 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80亿元,同比下降2.9%,占总收入84.3%[40][41] - 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799亿元,同比下降2.9%[92] - 学历高等教育服务预收款项从人民币9.537亿元降至1.862亿元,降幅80.5%[32] 教育科技与服务表现 - 教育科技与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58亿元人民币大幅降至2025年同期的0.95亿元人民币,下降39.7%[12] - 教育科技与服务收入为人民币0.95亿元,同比下降39.7%,占总收入10.3%[40] - 教育科技与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540万元,同比下降39.7%[92] - 教育科技与服务收入约人民币95.4百万元[53] 医养服务表现 - 医养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0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0.5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22.7%[12] - 医养服务收入为人民币0.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2.8%,占总收入5.4%[40] - 医养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970万元,同比增长622.8%[92] - 医养业务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人民币49.7百万元[71] 其他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55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同期的0.53亿元人民币,下降3.9%[12] - 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为人民币0.51亿元,同比下降50.1%,占总收入5.5%[40] - 终身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0.45亿元,同比下降21.2%,占总收入4.8%[40] - 报告期内教育资源输出业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0.6百万元[65] - 报告期内终身教育业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44.8百万元[66] 招生与在校生情况 - 公司三所大学2025/2026学年招生学额总数超2.1万人,同比增长6.0%[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所大学在校生人数合计近5.8万人,同比增长1.8%[48] - 大连学院2025/2026学年总招生学额9,742名,同比增长5.3%[50] - 成都学院本科招生学额6,300名,同比增长8.6%[50] - 广东学院本科招生学额2,631名,同比增长19.3%[50] - 大连学院在校专科生人数2,255名,同比增长74.9%[51] - 成都学院在校专科生人数515名,同比减少62.9%[51] - 广东学院专升本在校生3,597名,同比增长3.2%[51] - 公司总在校生人数57,791名,同比增长1.8%[51] 教育合作与培训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60所院校开展专业共建与产业学院合作,覆盖在校生近1.8万人[65] - 报告期内为43家机构客户交付53个培训项目,其中政府与国企事业单位培训项目数量占比81%[67] - 报告期内参培学员3,600余名,长期合作超3年以上客户比例占比26%[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软教育在线"累计注册用户232.8万人[68] - 公司成功获批2个国家级与2个省级培训资质[67] - 依托超80余个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级培训资质开展业务[67] - 报告期内向22所客户院校交付了99个平台软件与教学内容、实训室产品[65] 医养业务运营详情 - 睿康心血管病医院门诊与急诊接待量超2.8万人次,住院与手术量超5800人次[73] - 睿康心血管病医院平均占床率为45%,住院与手术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加34%[73] - 睿康口腔医院报告期内门诊接待量超1.0万人次[75] - 睿康之家颐养院规划50个房间及59张床位,截至2025年6月30日入住率达88%[76][77] - 睿康之家颐养院入住老人中80岁以上占比92%,主要为半失能及以上照护等级[77] - 凤凰学院报告期内招生360余人,其中50岁以下学员占比18%,50至70岁学员占比70%[70] 投资与资产收购 - 以人民币30百万元收购熙康云舍约4.2255%的权益[79] - 向熙康云舍出资人民币45百万元[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熙康云舍约9.9341%的权益[79] - 收购熙康云舍4.2255%权益对价为人民币30.0百万元,并追加出资人民币45.0百万元[115] - 公司以人民币108.53百万元对价收购佛山市两处地块土地使用权[117] 科技园与平台建设 - 大连园区建成辽宁省第一个民办高校省级大学科技园[85] - 大连园区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85] - 佛山园区18MALL创业园和华南东软IT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5] - 成都园区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重点打造产教研用多元平台[85] - 依托三所学校的科技园形成“三地、三园、三平台”运营体系[84] - 2025年6月正式上线沈阳市城市级智慧养老平台“盛情康养”[82] - 大连市城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已进入内测阶段即将上线[8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3.6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73.55亿元人民币略有增长[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16.6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中的14.56亿元人民币,下降12.5%[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68.78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中的142.87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07.8%[6] - 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从2024年末的62.9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68.85亿元人民币,增长9.3%[6]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50.4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50.68亿元人民币,增长0.5%[7] - 公司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310.397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14.286亿元,增长1.3%[31] - 即期借款部分从人民币62.972亿元增至68.845亿元,增长9.3%[31] - 非即期借款部分从人民币247.424亿元减少至245.441亿元,下降0.8%[31] - 公司合约负债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0.183亿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190亿元,降幅78.5%[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489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095亿元,降幅15.8%[32][3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456.4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人民币208.4百万元[106] - 金融机构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3142.9百万元,其中固定利率借款648.7百万元,浮动利率借款2494.2百万元[106] - 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510.9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235.4百万元[108] - 流动比率为0.79,较2024年末的0.89有所下降[108] - 资产有息负债率为43.1%,较2024年末的44.0%略有改善[112] - 资本负债比率为138.0%,较2024年末的139.7%小幅下降[113] 税务相关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8,543千元,其中当期中国大陆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63,435千元,递延所得税收益为人民币19,650千元[2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预提股息预扣税准备金为人民币21,000千元,适用税率为5%(2024年:10%)[20]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主要为25%,部分附属公司享受15%-20%优惠税率[19] - 香港业务本期无应税利润,未计提利得税拨备[17] 资本开支与投资活动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本期购入成本为人民币150,085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70,751千元),同比下降59.5%[28] - 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331.2百万元,主要用于校园升级和扩建[114]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期内购置人民币900万元,处置人民币5000万元[33] -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范围为0.84%至2.76%(2024年底:0.84%至3.01%)[32] - 所有金融资产均以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无第一级或第二级计量[33][34] - 公司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1.43亿元,全部归类为第二级可观察输入数据[3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中期股息[137]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最少公众持股量[138]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符合适用会计准则[14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阅[142]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139][140] - 刘积仁博士因股份质押事项未严格遵守标准守则A.3(a)(i)和B.8段规定[141] - 公司采取补救措施包括每年至少为董事提供一次标准守则强化培训[141]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42]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件影响公司或其附属公司[144]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6] 融资与贷款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242亿港元(约7.775亿元人民币)[133]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51.4%(3.996亿元人民币)用于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135]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37.5%(2.914亿元人民币)用于偿还商业贷款[135]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11.1%(0.865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35] - 2021年将原定用于收购其他学校的0.599亿元人民币(占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8%)重新分配用于偿还商业贷款[133] - 2024年将原定用于收购其他学校的1.00亿元人民币(占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12.9%)重新分配,其中0.934亿元用于偿还商业贷款,0.066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34]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大连思迪科技、大连新迪科技和大连芮迪科技获得兴业银行大连分行人民币3.255亿元并购贷款[141] - 东控第一质押公司127,465,000股股份给兴业银行大连分行[141] - 东控第二质押公司120,000,000股股份给兴业银行大连分行[141] 人力资源与团队 - 公司拥有2,270名全职教师和1,047名兼职教师[120] - 全职教师中95.3%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120] - 全职教师中47.1%具备企业工程实践经验[120] - 医护团队共277人,其中全职医生团队42.9%拥有10-20年从业经验[120] - 公司拥有3,918名全职雇员,其中59%为全职教师[120][121] 市场前景与战略 - 2023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人民币7.1万亿元,占GDP的6%[123] - 预计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达人民币3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0%[123]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在2024年底首次突破3亿人[123] - 致力于构建"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融合生态体系[127] 附属公司信息 - 大连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17日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46]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立于2004年为集团经营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146] - 广东东软学院成立于2003年为集团经营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146] - 大连东软产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14日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46] - 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3日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48] - 东软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21日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148] - 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于2021年12月31日注册成立为公司附属心血管专科医院[149] - 大连睿康卓美口腔医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30日注册成立为公司附属口腔专科医院[149] - 大连熙康云舍康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8日注册成立集团持有其9.9341%权益[150] - 报告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49]
东软睿新集团(0961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