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福港(01447) - 2025 - 中期业绩
新福港新福港(HK:01447)2025-08-25 16:5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期内收益为2,319,015千港元,同比增长16.8%[3] - 公司期内毛利为53,066千港元,同比增长29.0%[3] - 公司期内经营溢利为19,738千港元,同比增长3.8%[3] - 公司期内除税前溢利为9,854千港元,同比下降15.4%[3] - 公司期内溢利为8,021千港元,同比下降32.8%[3] - 公司应占权益股东溢利为8,294千港元,同比下降29.5%[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07港仙,同比下降29.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319,015千元,同比增长16.7%[16][17] - 公司除税前综合溢利为9,854千元,同比下降15.4%[16][17] - 基本每股盈利0.0207港元(2024年:0.0294港元),同比下降29.6%[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整体收益为2,319.0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986.17百万港元增长16.76%[30] - 整体毛利从0.41亿港元增加0.12亿港元(29.00%)至0.53亿港元[45]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从0.118亿港元下降至0.083亿港元[51] - 公司整体收益从19.86亿港元增加3.33亿港元(16.76%)至23.19亿港元[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融资成本为9,884千港元,同比增长34.2%[3] - 公司所得税支出为1,833千港元,同比增加1,545千港元[3] - 公司行政开支为34,705千港元,同比基本持平[3] - 期内折旧费用为9,581千元,同比增长17.7%[16][17] - 融资成本为9,710千元,同比增长35.6%[16][17] - 未分配总部及公司开支为32,333千元,同比增长0.6%[16][17] - 除税前溢利计算中融资成本为988.4万港元(2024年:736.6万港元),其中银行贷款利息960.4万港元(+37.0%)[18] - 员工成本总额1625万港元(2024年:1811.1万港元),同比下降10.3%[18] - 折旧费用总额1194.7万港元(2024年:1075.6万港元),其中使用权资产折旧964.2万港元(+29.3%)[18] - 当期香港利得税支出160.9万港元(2024年:退税33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9] - 融资成本从0.074亿港元增加至0.099亿港元[49] - 行政开支保持稳定,约为0.347亿港元[48] - 雇员薪酬总额为2.79亿港元,香港地区雇员1044人[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一般楼宇分部收益为1,733,045千元,同比增长8.1%[16][17] - 土木工程分部收益为519,382千元,同比增长72.2%[16][17] - 其他分部收益为66,588千元,同比下降17.5%[16][17] - 一般楼宇工程业务收益达1733.0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74.73%[36] - 土木工程业务收益达519.38百万港元占总收益22.40%[36] - 建筑署物业保养工程(屯门元朗)确认收益89.8百万港元[37] - 一般楼宇业务收益从16.04亿港元增加1.29亿港元(8.06%)至17.33亿港元[41] - 土木工程业务收益从3.02亿港元大幅增加2.18亿港元(72.13%)至5.19亿港元[42] - 其他服务收益从0.81亿港元下降至0.67亿港元,占总收益比例从4.06%降至2.87%[43] - 渠务署污水处理设施机电工程项目原订合约金额约为557.6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收益130.5百万港元[3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持有以人民币及英镑计值的现金结余,但无重大外汇风险[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手头项目原订合约总金额从180亿港元增加至190亿港元[31] - 手头项目的未完成价值从127亿港元下降至108亿港元[31] - 新获香港房屋委员会马鞍山公营房屋项目合约金额约46.94亿港元[39] - 古洞北公共租住房屋项目合约金额4620.0百万港元[33] - 西北九龙填海区公共房屋项目合约金额2407.0百万港元[33] - 启德地盘2B5及2B6公共房屋项目合约金额2624.0百万港元[33] - 启德地盘2B3及2B4公共房屋项目合约金额2494.0百万港元[35] - 路政署沙田西贡离岛道路保养合约金额1077.4百万港元[35] - 香港房屋委员会非公营设施工程合约金额1497.0百万港元[33] - 九龙东道路保养合约金额789.4百万港元[35]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70.853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1.739百万港元下降2.8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2.709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4.970百万港元减少1.16%[6] - 合约资产大幅增长至1,305.101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92.468百万港元增加19.46%[6] - 银行借款增至440.000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0.000百万港元大幅上升46.67%[6]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32.653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80.212百万港元下降5.40%[6] - 流动资产净值为312.964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6.075百万港元减少0.98%[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32.014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857百万港元下降19.68%[6] - 资产净值为363.150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1.129百万港元下降2.15%[7] - 储备为323.208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30.914百万港元减少2.33%[7] - 非控股权益为-58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5千港元出现显著恶化[7] - 综合资产总值为1,771,699千元,同比增长7.9%[16][17] - 综合负债总额为1,408,550千元,同比增长10.8%[16][17] - 物业厂房设备购置支出349.2万港元(2024年:197.1万港元),同比增长77.2%[22] - 应收贸易账款19898.1万港元(2023年末:27786万港元),较期初下降28.4%[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270.9万港元(2023年末:19497万港元),基本保持稳定[23]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款项总额83265.3万港元(2023年末:88021.2万港元),同比下降5.4%[23] - 90天内应收贸易账款账龄占比95.7%(19037.5万港元),显示良好回款能力[23]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0,311千元略微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8,783千元[24]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4.4亿港元,较2024年末3亿港元增加46.7%[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27亿港元,较2024年末1.95亿港元下降1.2%[53] - 资产负债比率达121.16%,较2024年末80.83%大幅上升49.9个百分点[58] - 流动比率为1.22,较2024年末1.25略有下降[54] - 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8.17亿港元,较2024年末8.74亿港元减少6.5%[57] - 资本开支为34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97万港元增长77.2%[59] - 股本为3.6315亿港元,较2024年末3.7113亿港元减少2.2%[52] - 金融机构授予公司的履约保证金额从385,344,000元增加至402,361,000元[28] 股息和资本分配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每股3.0港仙)[25] - 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总额达16,000,000元,已于2025年6月派付[26]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为每股3.0港仙)[77]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4] 企业管治 - 公司主席陈麒淳兼任董事总经理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69] - 公司未设立独立内部审核部门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D.2.2条[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寇志晖博士缺席2025年5月22日股东周年大会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1.5条[71] - 董事会确认所有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2] - 公司要求可能知悉内幕消息的员工遵守证券交易限制[7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76] 其他重要内容 - 期内无重大收购出售及资本承担事项[61][64]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披露事件(截至公告日期)[75]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