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0%至15.84亿元人民币[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至15.84亿元人民币[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0.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2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9.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6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3元/股,同比下降32.81%[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03元/股,同比下降93.8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60%,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040%,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2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3亿元[32]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42.6%至5191万元人民币[125] - 净利润同比下降35.9%至5269万元人民币[12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3.3%至5260万元人民币[125]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至9.34亿元人民币[127]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2.0%至3835万元人民币[1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6.48%至4060.33万元人民币[45]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上升98.32%至-245.30万元人民币[45]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5%至15.69亿元人民币[12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6.5%至4060万元人民币[12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4%至1.39亿元人民币[124] - 研发费用基本持平为1.19亿元人民币[124]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至-24.5万元人民币[124]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0.0%至1188万元人民币[125] - 利息费用同比增长97.2%至1072万元人民币[1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软磁材料市场年增速保持在8%-10%[24] - 软磁材料高频铁损需降低30%以上[25] - 公司数据中心领域业务预计年增长超50%[27] - 公司磁性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3%[32] - 蓝宝石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6%,其中衬底片销售额同比增加40%,大尺寸晶片销售额同比增加60%[35] - 粉体材料压机设备销售额同比增加117%,其中伺服压机占比提升至46%[35] - 光伏行业市场需求下行导致整体销售额下降及大额逾期账款[35] - 成功研发并量产8英寸掺铁钽酸锂晶体,填补市场空白[38] - 成功开发双工位/三工位蓝宝石截断机及多款新型伺服电动压机[39] - 完成4款新设备开发(含双工位、三工位蓝宝石单线截断机)[66] - 开发SX系列伺服电动压机等新型粉末成型设备[66] 各地区表现 - 天通银厦子公司净利润为5567.31万元[57] - 天通新环境子公司净利润为1832.78万元[57] - 天通凯立子公司净利润为582.96万元[57] - 天通凯巨子公司净利润为940.06万元[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428.61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941.15万元[26] - 公司成功制备12英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2025年6月)[28] - 推进"年产420万片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项目"建设[33] - 2025年4月成功制备8英寸光学级钽酸锂晶体,6月成功制备12英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38] - 构建以ISO9001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设计开发到售后全流程[41]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风险包括全球消费信心不足和供应链外移可能削弱传统市场份额[58]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生产成本骤增并挤压利润空间[60] - 技术迭代风险如新型替代材料产业化可能对软磁材料市场形成替代效应[60] - 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需求收缩可能导致软磁材料产能利用率不足[60] - 智能装备业务因光伏产能过剩面临应收账款回款风险[63] - 人力资源体系变革项目完成阶段性落地实施,提升组织效能[73]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67.92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0.89%[21] - 预付账款同比激增152.83%至5832.93万元人民币[47] - 存货同比增长14.05%至14.25亿元人民币[47]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7.06%至34.65亿元人民币[47]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13.13%至12.97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总资产达117.50亿元[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22亿元[32]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1.41%[32] - 公司减持亚光科技509.83万股,成交金额3627.18万元[56] - 天通优能科技因股权稀释丧失控制权对公司产生正向投资收益[58]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6,513,620股,占总股本1,233,434,416股的1.34%[68] - 新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介于2500万元至5000万元,已累计回购7万股(占总股本0.0057%)[68] - 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67] - 2024年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8%[69] - 新增募投项目"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项目"实施主体和地点,不涉及资金规模变更[67] - 公司货币资金为18.57亿元,较年初23.16亿元下降19.9%[117] - 应收账款为20.01亿元,较年初20.13亿元基本持平[117] - 存货为14.25亿元,较年初12.50亿元增长14.0%[117] - 固定资产为34.65亿元,较年初29.60亿元增长17.1%[117] - 在建工程为12.97亿元,较年初14.93亿元下降13.1%[117]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16,583,620股,占总股本1.34%[112] - 公司总资产从1164.47亿元增至1175.03亿元,环比增长0.9%[118][119] - 短期借款从7.41亿元增至8.91亿元,环比增长20.3%[118] - 应付账款从14.79亿元降至14.19亿元,环比下降4.1%[118] - 货币资金从17.75亿元降至13.38亿元,环比下降24.6%[120] - 应收账款从7.40亿元微降至7.27亿元,环比下降1.7%[120] - 其他应收款从9.56亿元大幅增至15.37亿元,环比增长60.8%[120] - 长期股权投资从23.73亿元增至24.35亿元,环比增长2.6%[121] - 合同负债从0.35亿元增至0.77亿元,环比增长118.8%[121]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64.48亿元增至64.76亿元,环比增长0.4%[122] - 未分配利润从5.54亿元增至5.60亿元,环比增长1.0%[122]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43.9%至7253万元人民币[125] - 投资收益由负转正至307万元人民币[125] - 信用减值损失恶化至-2618万元人民币[125] - 资产减值损失恶化至-1213万元人民币[125]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大幅改善至7172万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其他综合收益转正为1902万元人民币[125][1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8.8%至13.77亿元[1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60.9%至-5568万元[1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4.9%至6.01亿元[1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13.7%至9.21亿元[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24.5%至16.55亿元[13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160.9%至2.22亿元[13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572.9%至9.19亿元[133]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现金下降45.1%至109万元[133]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2%至3.29亿元[131] - 税费返还收入同比下降42.3%至2177万元[1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80.68亿元[135] - 综合收益总额为7122.07万元[136]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减少5390.11万元[136] - 普通股投入减少所有者权益5097.41万元[136] - 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2677.23万元[137] - 专项储备本期增加47.68万元[138]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10.86万元[138] -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减少37.11万元[137] - 资本公积增加292.71万元[136] - 未分配利润变动2546.40万元[135]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2.33亿元人民币[139]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45.82亿元人民币[13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1.27亿元人民币[1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80.22亿元人民币[139]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为3754.02万元人民币[139]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80.59亿元人民币[13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166.49万元人民币[140]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1000万元人民币[140] - 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9800.86万元人民币[141] - 专项储备减少72.44万元人民币[142]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233,434,416.00元[143][145][146][147]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4,599,355,485.29元[145]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1,839,772.37元[145]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559,585,977.27元[145]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6,475,658,018.20元[145]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6,952,223.75元[145]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6,772,253.24元[145]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入减少资本-2,927,093.40元[145] - 公司其他项目导致资本公积增加6,400,007.04元[145] - 公司上年同期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589,817,261.86元[146] - 公司注册资本为1,233,434,416元,股份总数为1,233,434,416股[148] - 蓝宝石晶体制造项目累计投入9.63亿元,进度达56%[52] - 募集资金总额2345百万元[98] - 募集资金净额2324.696百万元[98] - 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53.2496百万元[98]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150.7717百万元[98] - 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项目投入进度30.02%[100] - 新型高效晶体生长及精密加工智能装备项目投入进度40.75%[101] - 使用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104]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9,206户[109] - 第一大股东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29,561,810股,占总股本10.50%[111] - 第二大股东潘建清持股57,306,180股,占总股本4.65%[11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593,985股,占总股本0.86%,报告期内增持888,518股[11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322.155百万元[96]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372.155百万元[96]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4.62%[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拥有知识产权727件,其中发明专利270件(含PCT专利9件),另有155件专利在申请中[37] - 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13项、团体标准8项[37] - 公司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13项、团体标准8项[70] - 公司拥有知识产权727件,涵盖主要产品和生产环节[70]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企业数量为5个[76] - 公司向困难员工及养老服务中心发放慰问金并开展健康护航计划惠及员工及家属200余人次[78] - 公司年捐赠图书及学习用品价值1万余元覆盖50名儿童[78] - 公司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参与志愿者100余人次[78] - 公司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覆盖员工300多名[78] - 公司山茶油帮扶项目预估每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00余万元[80] - 公司投资建设日产2吨冷轧(浓香型)生产线共富工坊[80] - 公司承诺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82] - 公司最近三年现金累计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82]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初总额为289,289.51元,已于报告期内全额偿还,期末余额为0元[84] - 关联方水电费代收代缴业务导致资金占用,公司已于2025年4月完成整改并全部结清[84] - 与上海挚锦科技诉讼涉及货款及违约金合计403万元,目前处于鉴定完成待二次开庭阶段[88] - 与楚雄市驰创商贸诉讼涉及欠付货款2,295.65万元,双方已于2025年7月达成调解[88] - 楚雄诉讼调解方案约定被告分13期支付货款1,710.95万元,分期履行至2026年8月31日[88] - 楚雄诉讼调解方案另约定被告分3期支付质保金518.15万元(需提供等额银行保函)[88] - 楚雄诉讼案件受理费78,292元及保全费5,000元由双方各承担一半[88]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多起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均已在临时公告披露[86][87] - 与合盛硅业下属公司的设备买卖合同履约纠纷案已通过公告披露(编号2025-030)[86] - 所有诉讼事项均未形成预计负债,对公司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88] - 涉及诉讼请求支付欠付货款及逾期利息金额为220.5万元[89] - 一审判决被告需支付工程款1673.93万元及利息107.35万元[89] - 诉讼相关费用包括保全费5000元及诉讼费合计7.11万元[89] - 二审调解被告需一次性支付工程款1673.93万元[89] - 二审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金额为7230.87元[89]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关联交易未披露事项[93][94]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存在未履行法院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90] - 日常关联交易涉及采购销售及房屋租赁多类业务[91][92] - 重大担保情况适用但未披露具体金额数据[95] - 诉讼案号涉及(2025)苏0113及(2024)苏0706等多地法院[89] - 公司重要应收账款核销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157] - 重要境外经营实体判定标准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超过集团总额15%[157]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判定标准为单项超过资产总额5%[157] - 重要在建工程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157]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使用当地货币[156] - 公司营业周期较短,以12个月作为流动性划分标准[155]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短期投资[160]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1]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159]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6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16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4] - 金融负债后续计量分四类: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形成/财务担保合同/摊余成本计量[164][165]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收取现金流量权利终止或转移满足准则规定[165]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8]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分三个层次: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输入值/不可观察输入值[168]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较高者[165] - 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6.00%[172] - 应收账款账龄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5.00%[172] - 应收账款账龄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00%[172]
天通股份(60033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