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79.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4%[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586.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6%[23] - 基本每股收益0.59元/股,同比增长34.09%[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3%,同比增加1.02个百分点[24] - 利润总额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7%[23] - 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6.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9%[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79.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4%[3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7%至16.90亿元,2024年同期为13.66亿元[100]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8%至1.34亿元,2024年同期为1.15亿元[10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9.5%至1.09亿元,2024年同期为0.91亿元[10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3.2%至0.998亿元,2024年同期为0.749亿元[10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4.1%至0.59元/股,2024年同期为0.44元/股[103] - 公司净利润为1.02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6303万元增长63.3%[105] - 营业利润达1.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6%(上年同期7379万元)[10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3.69亿元,同比增长26.43%[37] - 信用减值损失为-8036.32万元,同比恶化313.64%[37] - 管理费用为2960.13万元,同比下降30.30%[37] - 研发费用为5106.96万元,同比增长3.72%[37] - 销售费用为1526.67万元,同比增长4.63%[3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313.6%至-0.80亿元,2024年同期为-0.19亿元[10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至0.51亿元,2024年同期为0.49亿元[101] - 资产减值损失1716万元,同比减少68.5%(上年同期5444万元)[105]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204.78万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1亿元,上年同期为-1204.78万元[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8.36万元,同比下降380.86%[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1亿元,同比改善6.23亿元(上年同期-1205万元)[107]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20.21亿元,同比增长49.3%(上年同期13.54亿元)[107]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12.32亿元,同比下降3.9%(上年同期12.82亿元)[107] - 支付的各项税费6239万元,同比增长17.6%(上年同期5306万元)[107] - 收到税费返还630万元,同比减少93.5%(上年同期9685万元)[107] - 支付职工薪酬1.281亿元,同比增长10.9%(上年同期1.155亿元)[10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612万元,同比减少20.1%[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万元,同比由正转负[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1510万元,同比减少8.4%[111]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1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11] - 分配股利及利息支付98.4万元,同比减少13.3%[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1.36亿元,同比减少9.5%[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同比改善9.7%[1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2.4亿元,同比增长294%[111] - 期末现金余额13.37亿元,较期初8.54亿元增长56.5%[109]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3.7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7.07%,同比增长57.84%[39] - 应收款项显著增长至7.2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24%,同比上升95.08%[39] - 合同负债激增至11.3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2.4%,同比增长99.28%[40] - 短期借款减少至0元,同比下降100%[39][40] - 应付账款增长至10.2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0.27%,同比增加47.03%[40] - 负债合计增至32.5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64.23%,同比增长32.58%[40]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502,759,995.55元,从869,207,140.03元增至1,371,966,135.58元[92]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351,645,356.28元,从369,844,950.32元增至721,490,306.60元[92] - 存货较期初增加285,095,718.22元,从1,415,852,774.34元增至1,700,948,492.56元[92] - 预付款项较期初减少262,257,746.98元,从692,232,738.66元降至429,974,991.68元[92] - 应收票据较期初减少126,261,902.73元,从152,514,676.03元降至26,252,773.30元[92] - 公司总资产从421.9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06.77亿元人民币,增幅20.1%[93][95] - 流动资产增长23.8%,从340.18亿元人民币增至421.09亿元人民币[96] -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99.3%,从5.70亿元人民币增至11.35亿元人民币[93][97] - 应付账款增长47.1%,从6.99亿元人民币增至10.27亿元人民币[93] - 货币资金增长77.3%,从7.21亿元人民币增至12.79亿元人民币[96] - 存货增长20.0%,从13.19亿元人民币增至15.83亿元人民币[96] - 应收账款增长82.6%,从3.49亿元人民币增至6.37亿元人民币[96] - 预付款项减少38.1%,从6.83亿元人民币降至4.23亿元人民币[9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2.9%,从16.30亿元人民币增至16.78亿元人民币[95]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16.4%,从1.12亿元人民币增至1.30亿元人民币[93]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31.8%至32.14亿元,2024年同期为24.38亿元[98]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2.2%至4.54亿元,2024年同期为4.05亿元[98] 业务运营与风险 - 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国产化研发替代初见成效[29] - 公司矿用车产品部分零部件依赖国外采购且出口多国面临国际环境风险[49] - 公司进出口业务以美元等外币结算面临汇率风险[50] - 公司原材料成本受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存在价格波动风险[50] - 公司存在长期应收账款和不合理存货导致的"两金"占用风险[51]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控股子公司北方采矿在澳大利亚投资90万澳元形成长期股权投资[44] - 主要子公司内蒙古北方智行采矿机械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841.81万元人民币[47] 关联交易 - 公司与控股股东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及其附属企业的采购关联交易金额为891.82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与集团兄弟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及其附属企业的采购关联交易金额为1.181亿元人民币[65] - 公司向控股股东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及其附属企业的销售关联交易金额为6.15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向集团兄弟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及其附属企业的销售关联交易金额为1518.43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关联交易总额为1.4226亿元人民币[65] 财务公司与存款 - 公司在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20亿元人民币[69] - 公司在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存款利率范围为0.37%至1.21%[69] - 公司在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期初存款余额为8.4948亿元人民币[69] - 公司在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期末存款余额为13.2778亿元人民币[69] - 公司获得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授信总额为25亿元人民币[71] 重大合同与订单 - 与沃克沃思矿业签订的首批矿用车采购合同金额为6450万美元,预付款比例为20%[74] - 截至2022年12月,首批合同矿用车产品已全部交付并完成验收,款项已全部收回[74] 股东变动与减持 - 股东特沃上海于2024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及2025年2月12日减持股份49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9%[77] - 特沃上海持股比例从20.16%降至17.26%[77] - 特沃上海计划于2025年4月17日至7月16日减持不超过510万股(占总股本3%)[78] - 特沃上海于2025年4月30日至5月7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70万股(占总股本1%)[79] - 特沃上海持股比例从17.26%降至16.26%[79] - 特沃上海于2025年6月4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15万股(占总股本1.26%)[80] - 特沃上海持股比例从16.26%降至15%[80] - 截至2025年6月11日,特沃上海累计减持510万股(占总股本3%),持股比例从17.26%降至14.26%[81]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6,341,499股,占比27.26%[85] - 特沃(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减持8,500,000股,期末持股24,250,000股,占比14.26%[85] - UBS AG增持3,740,687股,期末持股3,855,908股,占比2.27%[85] -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华能信托·沃诚1号新进持股3,400,000股,占比2.00%[85]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86]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巴根离任董国俊和赵新春新任副总经理[54][55]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半年度未制定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息0元转增0股[56]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数量为1家[58] 诚信与合规状况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无债务违约[61] 受限资产情况 - 受限资产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3521.63万元人民币[42] 境外资产情况 - 境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0%[41] 所有者权益构成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6.3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4.58亿元[113] - 综合收益总额1.0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9980万元[114]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70,000,000元[117][118][121] - 资本公积为403,931,070.93元[117][118][121]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69,623.26元[118] - 专项储备减少585,358.06元[118] - 盈余公积为536,584,409.05元[117][118][121] - 未分配利润为401,311,445.55元[1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520,293,976.38元[121] - 少数股东权益为122,401,991.48元[12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42,695,967.86元[12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74,898,028.50元[118]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7亿元人民币[123][124][125] - 资本公积为4.12081亿元人民币[123][124] - 其他综合收益为负204万元人民币[123][124] - 专项储备为837.11万元人民币[123][124] - 盈余公积为5.8412亿元人民币[123][124] - 未分配利润为4.04833亿元人民币[123][12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77365亿元人民币[123][12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2917亿元人民币[124]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5372万元人民币[12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65.11万元人民币[125] 股权结构沿革 - 公司初始股权结构为北方重工持股7107万股占比41.81%,TEREX持股4278万股占比25.16%,公众股东持股5500万股占比32.36%[130] - 2018年TEREX以7.803072亿元对价转让25.16%股份给上海特沃[130] - 2020年北方重工转让850万股给中兵投资,后者持股比例达5%[132] - 2021年中兵投资减持34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3%[132] - 2022年上海特沃减持340万股,持股比例从25.16%降至23.16%[132] - 2023年上海特沃两次减持493万股(340万+153万),持股比例从23.16%降至20.26%[132] - 2024年上海特沃减持170万股,持股比例从20.26%降至20.16%[133] - 2024年末上海特沃减持153万股,持股比例从20.16%降至19.26%[133] - 2025年上海特沃累计减持850万股(340万+510万),持股比例从19.26%降至14.26%[1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方重工持股4634.15万股占比27.26%,上海特沃持股2425万股占比14.26%,中兵投资持股510万股占比3%[134]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4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48] - 处置子公司时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及商誉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8]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一揽子交易时需整体作为丧失控制权交易处理[148]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9]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时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9] - 合营安排中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15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51]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处置境外经营时转入当期损益[152]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三类计量方式[153] - 金融负债包含需单独分拆的嵌入衍生工具[15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15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156]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7]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8]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159]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159]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61]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162] - 应收票据按银行承兑汇票、兵财商业承兑汇票、其他商业承兑汇票组合分类并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62] - 应收款项融资仅按银行承兑汇票组合分类并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62] -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关联方组合、非关联方组合、备用金及保证金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62]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64][165] - 存货发出采用标准成本计价,期末分摊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164]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均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64] - 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处理方法与金融工具减值处理方法一致[166]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净额时计提减值准备[167] - 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且需重新列报可比会计期间终止经营损益[16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购买日合并成本确定[171] - 追加投资实现控制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为原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171] - 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享有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171] - 联营/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时计入当期损益[171] - 权益法下按应享净损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北方股份(600262)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