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33%[2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25.03%[2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222.07%[21] - 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68.67万元[2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15.38万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69.52万元[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3%,同比增加2.42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1%,同比增加2.76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股,上年同期为-0.50元/股[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33%至9.49亿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扭亏为盈至6568.67万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3769.52万元人民币[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产生2799.15万元人民币收益[26][27]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7815.38万元人民币[2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87.33%[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68.6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为7815.3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56] - 营业收入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稳步增长[5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33%,实现扭亏为盈[85] - 营业收入94914.95万元同比上升87.33%[94][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68.67万元[9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7.3%至9.49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5.07亿元(2024年半年度)[186] - 净利润由亏损6564万元(2024年半年度)转为盈利6569万元(2025年半年度)[187] - 基本每股收益由-0.50元/股(2024年半年度)改善至0.50元/股(2025年半年度)[18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0%至7.57亿元[189] - 营业利润同比改善由亏损1350万元转为盈利7450万元[189] - 净利润同比改善由亏损1422万元转为盈利7524万元[18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改善由-0.11元/股增至0.57元/股[1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29%,同比减少22.67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3.98%至2.68亿元人民币[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22.67个百分点至28.29%[24] - 营业成本50891.99万元同比增长93.26%[95] - 税金及附加427.03万元同比增长195.12%[95] - 所得税费用275.72万元同比增长373.51%[95] - 营业外支出32.56万元同比增长252.56%[95]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93.26%[96]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952.11万元[9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至2.68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2.58亿元(2024年半年度)[18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1%至6375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5396万元(2024年半年度)[186] - 财务费用改善至-230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182万元(2024年半年度)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8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3.3%至5.09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2.63亿元(2024年半年度)[18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7%至1.78亿元[189] - 资产减值损失扩大至-1649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012万元(2024年半年度)[1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6.44%至6638.68万元人民币[23][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876.04万元[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0856.46万元[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38.68万元同比上升76.44%[9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6.5%至6639万元[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57.0%至9.55亿元[19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增长84.3%至6.02亿元[1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53.9%至68.42亿元[1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210.86万元,同比下降97.38%[1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达38.66亿元,同比增长41.88%[1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达39.19亿元,同比增长37.95%[195] - 收回投资收到现金38.52亿元,同比增长42.14%[195] - 投资支付现金达39.10亿元,同比增长37.90%[195]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672.87万元,同比增长87.05%[1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信号链芯片销售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53.66%[57] - 电源管理芯片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57] - 综合毛利率46.38%,较上年同期减少1.65个百分点[57] - 信号链芯片产品毛利率50.37%,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毛利率38.12%[57] - 信号链产品毛利率50.37%电源管理产品毛利率38.12%[90] - 公司主营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包括LDO、ADC、DAC等[10][11]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基站、物联网等市场[10][11] - 公司产品涵盖信号链、电源管理、数模混合等品类,包括放大器、数据转换器、接口、隔离等[44] - 公司产品覆盖工业、新能源和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和医疗健康等应用领域[44] - 运算放大器带宽为10kHz至20MHz,静态电流0.3µA至3.5mA[48] - 高边电流检测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大于90dB,支持最高共模电压150V[49] - 比较器转换时间达3.5ns,低功耗比较器静态电流小于200nA[49] - 视频滤波器支持1080P分辨率,模拟开关导通阻抗低至0.5欧姆,开关速度达100MHz[49] - 高速模数转换器分辨率8/10bit,采样速率50MSPS;高速数模转换器输出速率125MSPS[49] - 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分辨率12-16bit,采样速率500kSPS;高精度数模转换器分辨率12-24bit[49] - 电流和功率监控芯片输入共模电压最高36~120V,分流电阻电压误差±10uV以内,温漂25nV/℃[50] - 工业级电池管理模拟前端采集精度全温±5mV,17通道,工作电压最高75V,通道耐压±80V[50] - 汽车级电池管理模拟前端采集精度全温±3mV,18通道,高压120V车规工艺,支持ASIL-D功能安全等级[50] - RS232收发器抗ESD能力12kV,RS485收发器ESD保护15kV,LVDS收发器支持400M信号发送接收[50] - 汽车传感器网络收发器方案支持节点间距离15米,最大17个节点,总长度80米通讯[51] - 低功耗线性稳压器支持输入电压2.4-42V,输出电流达800mA,静态电流低至1.4µA[51] - 低噪声线性稳压器输出噪声小于10µV,电源抑制比达90dB,输出电流支持300mA至3A[51] - 车规级线性稳压器通过AEC-Q100 Grade1测试,输出电流达1A[51] - 电压基准芯片温漂系数低至1.5ppm/℃,初始精度±0.05%,长期稳定性低于10ppm/1000h[51] - 电源时序控制器功耗低至100µA,支持多通道时序控制[51] - 同步降压转换器静态功耗70μA,支持4.5V-36V宽输入电压[52] - 升压稳压器支持输入电压1V-80V,输出电压1.8V-80V,输出电流100mA-3A[52] - 单节锂电保护芯片功耗低至0.6µA,过充电压检测精度±15mV,过电流检测精度±1mV[52] - 多节锂电保护芯片过充电压检测精度±20mV,过电流检测精度±3mV[52] - 推出138dB高共模抑制比仪表放大器及16bit高精度电流输出DAC等工业产品[59] - 推出75V输入反激式转换器及超低静态电流降压变换器等车规级电源产品[60] - 用于5G基站的64通道模拟前端AFE已量产[60] - 产品覆盖工业控制、新能源和汽车、信息通信等七大领域[67] - 高精度电池保护产品研发投入8936.99万元,达国际一流水平[78] - 高可靠性车规电源产品研发投入1.576亿元,达国内领先水平[78] - 高性能高可靠性接口产品研发投入1.620亿元,支持CAN-FD功能[78] - 高精度高性能模数转换器研发投入8949.68万元,具24bit高分辨率[78] - 公司开发8GHz增益带宽积的超高带宽放大器技术[72] - 公司实现100fA超低偏置电流放大器技术,属国内首创[7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29%,同比减少22.67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3.98%至2.68亿元人民币[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22.67个百分点至28.29%[24] - 公司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力度和效率,充实产品型号并保持市场竞争力[4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68亿元,同比增长3.98%,占营业收入28.29%[61] - 研发技术人员520人,占公司总员工62.95%,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0.58%[61] - 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78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81项[61][66] - 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14项,实用新型专利14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86项[61] - 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62.95%[67] - 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研发技术人员60.58%[67] - 研发投入总额为2.685亿元,同比增长3.98%[7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29%,同比下降22.67个百分点[76]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8个,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81个[74]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31个,新增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2个[7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68496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29%[8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2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62.95%[8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717786亿元,平均薪酬为32.71万元[83]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为56.54%(294人)[84]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3.65%(227人)[84] - 高性能模拟前端项目投入2亿元,累计投入1.381189亿元[23] - 超低功耗超高精度单节电池保护产品投入3037.62万元,累计投入2930.01万元[24] - 高性能多串电池管理产品投入2841.44万元,累计投入2937.18万元[25]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36.76%、50.69%、47.32%[87] - 高性能通用放大器项目预算17,000.00千元,累计投入1,755.73千元,完成进度14,858.12千元[7] - 高压大电流开关型稳压器项目预算18,000.00千元,累计投入1,096.91千元,完成进度16,236.06千元[8] - 控制器网络收发器和系统基础芯片项目预算2,000.00千元,累计投入269.92千元,完成进度269.92千元[9] - 低成本高性能通用放大器项目预算6,000.00千元,累计投入967.25千元,完成进度967.25千元[10] - 宽输入电压范围高性能开关型电源稳压器项目预算4,500.00千元,累计投入730.81千元,完成进度730.81千元[11] - 高压多通道模拟开关项目预算5,000.00千元,累计投入568.27千元,完成进度3,169.26千元[12] - 高压高性能放大器项目预算1,500.00千元,累计投入139.48千元,完成进度1,329.45千元[13] - 高压高性能驱动产品项目预算18,000.00千元,累计投入1,599.62千元,完成进度4,297.04千元[14] - 高压高性能信号传输转换器项目预算13,000.00千元,累计投入2,207.77千元,完成进度11,086.46千元[15] - 特殊信号处理放大器项目预算12,000.00千元,累计投入1,620.06千元,完成进度10,709.96千元[16] - 公司核心技术涉及BCD工艺和CMOS技术[10] - 拥有21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覆盖全产品线及特定应用领域[68][69][70][71] - 高压放大器技术实现高压摆率和轨到轨输出[70] - 氮化镓驱动技术实现小于1ns开启/关断时间[71] 资产、负债与资本结构 - 总资产同比增长1.13%至62.71亿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46%至53.78亿元人民币[23] - 货币资金及理财余额约36.50亿元[57] - 存货账面余额47653.1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10255.68万元占比21.52%[89] - 商誉金额68464.48万元占总资产10.92%占净资产12.73%[89] - 应收票据期末金额2159.9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39.55%[98] - 预付款项期末金额7914.9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61.92%[98] - 境外资产规模26068.5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16%[101] - 银行理财产品期末余额231960.34万元[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1.55万元[108] - 公司产业投资基金期末已投资金总额为20,300万元,占协议总额22,400万元的90.6%[109] - 苏州芯阳基金投资10,000万元,持股比例34.6%,报告期亏损341.8万元,累计收益399.53万元[109] - 昆桥二期基金投资6,400万元,持股比例5.6%,报告期收益809.4万元,累计亏损832.9万元[109] - 深圳鲲鹏元禾基金投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6.63%,报告期收益688.3万元,累计收益4,971万元[109] - 上海华科致芯基金承诺投资3,000万元,实际出资900万元,持股比例9.71%,报告期亏损99.4万元[109] - 子公司思瑞浦微电子科技(上海)总资产160,496.51万元,净资产136,057.66万元,报告期亏损676.73万元[112] - 子公司深圳市创芯微微电子净利润3,403.38万元,营业收入16,788.86万元,净资产34,976.23万元[112] - 子公司思瑞浦微电子科技(香港)净资产为负3,192.57万元,报告期亏损1,557.06万元[112] - 公司货币资金为10.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99亿元下降21.1%[1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3.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28亿元增长9.0%[177] - 应收账款为2.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6亿元增长25.8%[177] - 存货为3.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86亿元下降3.1%[177] - 在建工程为4.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18亿元增长11.4%[177] - 预付款项为791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2187万元增长261.8%[177] - 应收票据为215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636万元增长239.4%[177] - 公司总资产从6,200,892,230.41元增长至6,271,059,480.45元,增加70,167,250.04元[178][179] - 流动资产从2,540,773,753.24元下降至2,447,615,362.69元,减少93,158,390.55元[182] - 货币资金从750,920,507.30元下降至645,377,744.58元,减少105,542,762.72元[182] - 应收账款从462,611,981.00元下降至347,939,012.87元,减少114,672,968.13元[1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085,290,909.59元增长至1,133,630,668.38元,增加48,339,758.79元[182] -
思瑞浦(68853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