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下降56.50%[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9亿元同比扩大103.44%[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06亿元同比扩大123.67%[17] - 基本每股收益-0.82元同比下降100.00%[17] - 利润总额亏损2.12亿元同比扩大110.56%[17] - 稀释每股收益-0.82元同比下降100.00%[1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50%至6.15亿元[3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6.15亿元,同比下降56.5%[11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为2.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0.95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22.4%[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股,较2024年半年度-0.41元/股亏损扩大100%[121]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1.6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0.52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210.4%[12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3.4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0.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0%[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4.76%至5.29亿元[32]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58.81%至3351.79万元[3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7.51%至1824.28万元[32] - 营业总成本为7.86亿元,其中营业成本5.29亿元[119] - 研发费用从5616万元降至1824万元,大幅减少67.5%[119] - 财务费用增至3352万元,其中利息费用3081万元[119] - 研发费用为1824.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561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5%[123] - 财务费用达2955.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480.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7%[12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4.46亿元同比扩大185.67%[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4.46亿元[3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8.5%,从19.52亿元降至8.10亿元[1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额同比下降37.0%,从22.45亿元降至14.14亿元[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从-1.56亿元扩大至-4.46亿元[1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225.1%,从3.77亿元增至12.27亿元[1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47.5%,从2.32亿元增至3.42亿元[127] - 母公司销售商品现金收入同比下降66.0%,从14.41亿元降至4.90亿元[13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下降19.8%,从31.70亿元降至25.42亿元[130]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186.7%,从3.50亿元增至10.05亿元[130]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激增2403.8%,从465万元增至1.16亿元[1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98.6%,从3846万元降至54万元[1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92.28%至13.53亿元[33] - 货币资金为351.75百万元,较期初343.79百万元增长2.3%[110]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353.26百万元,较期初703.80百万元增长92.3%[111] - 应收账款为899.23百万元,较期初912.21百万元下降1.4%[110] - 应付账款降至317.78百万元,较期初704.43百万元下降54.9%[111] - 流动资产合计1,628.95百万元,较期初1,684.96百万元下降3.3%[110] - 资产总计2,106.31百万元,较期初2,181.60百万元下降3.5%[110]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降至15.30百万元,较期初60.01百万元下降74.5%[111] - 货币资金从1.43亿元降至1.18亿元,减少17.6%[115]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2.79亿元,较期初6.21亿元增长106%[116] - 应收账款从9.47亿元降至8.49亿元,减少10.4%[1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27亿元降至2.22亿元,下降48%[112] - 未分配利润为-11.78亿元,较期初-9.71亿元进一步恶化[112] - 负债合计从19.81亿元增至21.05亿元,增长6.3%[112] - 金融资产投资总额期末为113,346,134.47元,较期初下降0.8%[38] - 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2,195,363.34元,较期初下降13.4%[38] - 其他金融资产期末价值为111,150,771.13元,较期初下降0.5%[3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发布MediaMuse智能工具链操作系统并接入多AI模型[24] - AI技术应用使视频制作效率提升近50%[25] - AI替代70%实景拍摄工作使成本降低60%[25] - 旗帜传媒子公司净资产为负311,524,524.11元,净利润亏损5,705,825.07元[40] - 辰木海川传媒子公司实现净利润6,049,034.18元,营业收入180,672,621.63元[40] - 辰木海川传媒子公司自4月起并表对公司营收和利润产生贡献[41] 公司治理和股权变动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长沙市国资委[23] - 湘江集团通过司法拍卖获得公司18.8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2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重大变动,包括总经理苏同离任[47] - 2025年2月完成第六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48] - 2025年5月副总经理伍俊芸因工作安排辞职[49] - 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持有47.65百万股流通股,占比最高[102] - 苏同直接持有32.09百万股流通股,并通过一致行动人间接持股[102] - 控制权变更于2025年2月11日完成,新控股股东为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105] - 公司于2017年8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48]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与湖南华年文旅签署数字文旅战略合作协议[24] - 公司与控股股东湘江集团签署3亿元商业合作框架协议[67] - 公司2025年度预计接受关联方提供租房及物业服务400万元[68] - 公司2025年度预计接受关联方提供劳务3100万元[68] - 公司2025年度预计向关联方提供劳务4000万元[68] - 公司2025年度预计接受关联方贷款50000万元[68] - 报告期内实际接受关联方租房及物业服务13.18万元[68] - 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共同投资4.02亿元设立合资公司,其中现金出资2.05亿元持股51%[70] - 公司向关联方申请3000万元保理融资额度[72] - 控股股东为公司10亿元融资提供担保,公司支付年担保费率1%[73] - 公司签订深圳租赁合同,租赁收益为3174.69万元人民币[75] - 公司签订上海租赁合同,租赁收益为1.56亿元人民币[75] - 公司为控股股东湘江集团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反担保,担保起始日2025年3月17日[78] - 公司为控股股东湘江集团提供另一笔5000万元人民币反担保,担保起始日2025年3月17日[78] - 公司为控股股东湘江集团提供国内信用证贷款反担保5000万元人民币,起始日2025年3月21日[78] - 公司为控股股东湘江集团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反担保5000万元人民币,起始日2025年5月19日[78] - 公司为控股股东湘江集团提供480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反担保,起始日2025年3月19日[78] - 公司为控股股东湘江集团提供1.52亿元人民币贷款反担保,起始日2025年6月[78] - 所有对外担保均未设置抵押物[78] - 所有对外担保均未逾期且未履行完毕[78] - 公司控股股东湘江集团提供多笔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包括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人民币5,000万元(两笔)、工商银行长沙枫林支行人民币10,000万元、中国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分行人民币10,000万元、长沙银行湘江新区支行人民币10,000万元(两笔)、光大银行长沙万家丽路支行人民币10,000万元[79]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人民币1,089,546,250元,占净资产比例高达255.12%[80]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人民币89,546,250元,报告期内发生额为人民币47,000,000元[80] - 公司为股东及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达人民币1,000,000,000元[80]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为人民币89,546,250元[80]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人民币876,015,211.10元[80] 股东承诺和减持安排 - 湘江集团承诺在未来3个月内增持股份至第一大股东地位[54] - 湘江集团承诺长期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54] - 湘江集团承诺避免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54] - 湘江集团承诺规范关联交易并以公允价格进行[54] - 原控股股东苏同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55] - 实际控制人苏同及关联股东姜香蕊、华扬企管锁定期满后2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的25%[56] - 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56] - 东方富海基金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完毕且价格不低于发行价[56]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书面通知并公告[56] - 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所有且可扣留等额现金分红[56] - 实际控制人苏同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56][57] - 若出现竞争业务情况将优先向公司出让相关企业权益[57] - 关联交易需遵循公平公允原则并履行审批披露程序[57] - 禁止占用公司资金或要求违规担保[57] - 关联交易优先通过独立第三方市场方式进行[57] - 原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24个月内不谋求公司控制权,有效期至2025年1月23日[58] - 原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对董事会换届等提案不提出反对意见[58] 诉讼和监管事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近十二个月新增累计诉讼仲裁8笔,涉及金额合计56,771,224.10元[61] - 公司与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告合同纠纷案,诉讼本金金额为43,227,268.00元[61]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42025002号),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60] - 公司对2021年至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60] - 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60] - 公司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合同纠纷案,涉及金额38,953,744.10元,已调解结案[63]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苏同被处以600万元罚款,杨宁被处以300万元罚款[64]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84,119,908.84元,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09,266,500元[82] - 超募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31,945,588.26元(实际募集低于预期)[82]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118,752,836.72元[82]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31.47%[82] - 智慧营销云平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75.28万元,仅占计划总额1.88亿元的3.05%[83][84] - 创新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投入7600万元,实际投入0元,进度为0%[8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13亿元,完成进度100%[84] - 募集资金总额3.77亿元,累计实际投入1.19亿元,总体使用进度31.47%[84] - 品牌新零售网络运营建设项目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3.5亿元,实际仅募集到1.8亿元[84] - 创新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1亿元和自筹资金0.1亿元[85] - 区块链技术和RCS终端应用未成为互联网营销主流方向导致研发项目调整[86] - 网络直播营销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影响品牌代运营业务发展[84] - 募集资金先期投入尚未进行置换[88] - 外部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变化导致多个募投项目未达计划进度[83][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余额为24,166.00万元[89] - 2024年1月批准使用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5年1月13日全额归还[89] - 2024年8月批准使用2,366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5年6月20日全额归还[90] - 2024年9月批准使用1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5年6月20日全额归还[91] - 2024年9月批准使用8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5年6月20日全额归还[93] - 2025年1月批准使用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到期归还[93] - 2025年6月批准使用16,166.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到期归还[9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自2021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影响进展缓慢,使用进度不及预期[95]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73%同比下降51.95个百分点[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8.06%[17] - 总资产21.0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45%[17]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799,994.93元[1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080,759.51元[19]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2,478.04元[19]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753.17元[1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891,479.31元[19] - 众泰汽车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39,379.84元[38] - 信用减值损失达3.6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3.80亿元人民币略有改善[12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3393.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665.1万元人民币亏损收窄79.6%[120][123] - 投资收益亏损1702.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盈利13.5万元人民币大幅恶化[120]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99.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51.0万元人民币增长32.0%[1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减少2.052亿元[134] - 其他综合收益总额为-2.088亿元[134]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744.57万元[134] - 未分配利润减少2.052亿元[134] - 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2.533亿元不变[133][137] - 资本公积保持10.954亿元不变[133][137] - 盈余公积保持1.355亿元不变[133][137] - 其他权益工具库存储备减少207.24万元[134] - 专项储备增加159.47万元[137]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为84.88万元[137] - 公司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81,675,692.83元[138]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86,340,625.60元[13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1,139,781.99元[139] - 公司本期所有者权益减少101,206,526.38元[138]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93,627,554.09元[142] - 母公司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97,969,090.36元[144] - 母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97,969,090.36元[144]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62,526,867.34元[145] - 母公司本期所有者权益减少162,526,867.34元[1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35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5237.36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实收资本为2.53亿元人民币[146][157] - 公司资本公积为9.41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盈余公积为1.35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5.52亿元减少至5.00亿元人民币[146][147]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9567.54万元人民币[147] - 公司注册资本为
华扬联众(60382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