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下降15.3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9.31%[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8.48%[21]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同比增长9.38%[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4%,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下降15.37%[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增长9.31%[4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37%至9.14亿元,上年同期为10.80亿元[52] - 合并营业收入从10.80亿元降至9.14亿元,下降15.3%[133] - 净利润从1.46亿元增至1.58亿元,增长8.4%[134]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2元增至0.35元,增长9.4%[134] - 母公司营业收入从4.62亿元降至4.30亿元,下降6.9%[136] - 净利润同比增长27.7%至1.68亿元(2024年半年度:1.32亿元)[137]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0%至1.81亿元(2024年半年度:1.40亿元)[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为4992.72万元,同比增长1.31%[49] - 财务费用为负5595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5958万元超过利息支出312万元[13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4%至1726万元(2024年半年度:1422万元)[137]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3.8%至1246万元(2024年半年度:867万元)[137]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营业收入达5.57亿元[44] - 高端智能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为0.70亿元[45] - 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达2.61亿元[47] - 新能源行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86%至2.61亿元,毛利率提升3.41%至33.95%[54]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47%至5.57亿元,毛利率微升0.84%至22.03%[54] - 公司子公司威达精铸具备年产3000万件精密铸造件的生产能力[33] - 公司子公司上海拜骋新能源储能锂电池包产品已拓展至园林工具智能家电便捷交通工具等领域[33] - 公司子公司苏州德迈科开发出智能存储、智能监控、智能输送和智能货运站4大核心智能物流技术[38] - 公司年生产钻夹头8,000万只[42] - 公司产品供给安海、TTI、东成、百力通、麦太保、美的、宝时得、小米、Radio Flyer等行业名企[39]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钻夹头、电动工具开关、粉末冶金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58]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0.06%至5.47亿元,毛利率提升1.97%至22.58%[54] - 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19%至3.234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8.05%至5257.28万元[69] - 威达(越南)制造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07%至1.244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61.07%至1371.11万元[70] - 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总资产8.557亿元,净资产6.7458亿元,营业利润5981.08万元[69] - 威达(越南)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3.0503亿元,净资产8589.63万元,营业利润1777.43万元[70] - 公司产品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3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38%[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6.38%至1.92亿元[4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亿元,同比下降65.48%[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亿元,同比下降787.85%[4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86.4%至1.92亿元(2024年半年度:1.03亿元)[1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146.4%至8.91亿元(2024年半年度:3.62亿元)[14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收入下降18.6%至9.19亿元(2024年半年度:11.30亿元)[1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56亿元,同比改善36.5%(从-1.9008亿元)[142]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8.528亿元,同比增长90.4%(去年同期4.477亿元)[14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至1亿元,同比下降60%(去年同期2.5亿元)[14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20.6%至6.77亿元(期初:8.38亿元)[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98亿元,较期初6.033亿元减少27.1%[14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38.7%至7.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75个百分点[57] - 短期借款减少79.2%至1.15亿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到期归还[57] - 在建工程增长292.7%至7258万元,主要因上海拜骋三期建设项目投资[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83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11万元[60] - 货币资金从期初11.62亿元减少至期末7.12亿元,下降38.7%[1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8.01亿元增至期末9.83亿元,增长22.7%[127] - 短期借款从期初5.53亿元大幅减少至期末1.15亿元,下降79.2%[128] - 应付账款从期初5.08亿元减少至期末3.89亿元,下降23.4%[128] - 存货从期初5.75亿元增至期末6.20亿元,增长7.8%[127] - 在建工程从期初1848万元大幅增至期末7258万元,增长292.6%[128] - 应收账款从期初6.14亿元减少至期末5.40亿元,下降12.1%[127]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4.85亿元增至期末16.08亿元,增长8.3%[129] - 总资产从期初51.08亿元减少至期末47.45亿元,下降7.1%[128] - 负债总额从期初14.43亿元减少至期末10.27亿元,下降28.8%[129] - 公司总资产从495.53亿元减少至458.98亿元,下降7.4%[131] - 货币资金从9.24亿元减少至4.40亿元,降幅达52.4%[1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8.01亿元增至9.83亿元,增长22.7%[130] - 短期借款从4.50亿元大幅减少至1.00亿元,降幅达77.8%[131] - 未分配利润从14.67亿元增至16.00亿元,增长9.1%[132] 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519.88万元[25] - 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1787.64万元[25] - 投资收益2672万元占利润总额14.47%,主要来自合营联营企业投资收益[56]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8.2%至9378万元(2024年半年度:8669万元)[137]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48.1%至4864万元(2024年半年度:888万元)[13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41.40%和40.30%[35] - 高档数控机床目标到202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34] - 数控机床下游应用中汽车占比约40%航空航天占比约17%[35] - 电动工具行业呈现无绳化锂电化大功率化小型化智能化一机多用化趋势[30][31][32] - 无绳类电动工具在全球电动工具产品销售占比逐渐提升[30] - 中国电动工具产业成为世界最主要生产国国产品牌替代外资品牌进程加快[3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39] - 公司拥有电动工具领域全球高端客户群包括史丹利百得TTI博世牧田等[33] - 公司拥有"PEACOCK"、"孔雀"、"WEIDA"、"济一机"、"DEMAC"等行业知名品牌[40] - 公司上榜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0] - 子公司苏州德迈科新签订单1.45亿元,同比增长19.86%[46] - 报告期投资额1.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36%[62] - 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风险,主要原材料为圆钢、钢板等钢材[71] - 公司产品出口以美元、欧元结算,存在汇率波动风险[73] - 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4年12月21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75]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自动化改造等措施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用工成本[71] 研发和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7项,实用新型专利407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著作权70项[41] - 公司正在申请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4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总经理变更为杨明燕(2025年2月18日聘任),原总经理刘友财离任(2025年2月17日)[78] - 公司财务负责人变更为曹原培(2025年2月18日聘任),原财务负责人张明明离任(2025年2月17日)[78]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变更为陈杰(2025年2月18日聘任),原董事会秘书张红江离任(2025年2月17日)[78] - 公司于2025年2月18日注销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已到期未行权的134,829份股票期权[80] - 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108] - 公司总股本由期初的445,666,839股增至期末的445,703,339股,增加36,500股[116] - 公司回购股份5,171,400股,占总股本比例1.16%,回购金额59,987,055元[115]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7,538,190股,占总股本比例3.93%[112]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428,165,149股,占总股本比例96.07%[112] - 山东威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0,332,591股,占总股本比例35.97%[117] - 徐祥芬持股5,331,400股,占总股本比例1.20%[117] - 顾杰持股4,24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95%,报告期内减持700股[117]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信用债券投资基金持股3,84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86%[117]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新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3,21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72%[118] - 王建辉持股2,988,400股,占总股本比例0.67%,报告期内减持1,454,760股[118] - 控股股东山东威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5.97%股份[159]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8]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63]及衍生品投资[64]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66]且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65]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7]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86]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0] - 公司作为原告已结案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22万元[91] - 公司作为原告未结案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153.77万元[91] - 公司作为被告已结案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33.02万元[91] - 公司作为被告未结案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322.58万元[91] - 日常关联交易采购商品金额1882.77万元占获批额度5000万元的37.66%[93][94] - 委托理财发生额103357万元未到期余额94357万元[107] - 股份回购累计回购517.14万股成交金额5998.71万元[109] -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使用自有资金未出现逾期[107]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担保及重大合同事项[105][107]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1家(威海威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81]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披露规定[162] - 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期为2025年8月23日[161] - 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167]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按经营环境自主决定[168] - 合并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含所有子公司[173] - 持续经营评估未发现重大怀疑事项,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16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合并报表视同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即以目前状态存在进行调整[17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子公司经营成果自控制权取得日起纳入合并报表[175] - 非同一控制下分步合并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5]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76] - 处置子公司股权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5] - 共同经营中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77]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流动性强的投资[178]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列示[180]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计量方式[18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184] - 公司指定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7]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摊余成本计量,交易费用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除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外,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9] - 金融工具减值基于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包括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和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191][192] -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信用风险分类,上市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非上市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参照应收账款政策计提损失准备[194]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年以内损失率5.00%,1至2年10.00%,2至3年30.00%,3至4年80.00%,4至5年及5年以上100.00%[195][196] - 其他应收款按信用风险变化情况计量损失准备,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已显著增加或已发生信用减值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196] - 公司对单项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200] - 公司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200] - 公司以单项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197] - 公司基于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如逾期信息和信用风险评级进行分类[197] - 当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时采用单项计提损失准备[198] - 不再合理预期收回金融资产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199] - 已减记金融资产后续收回作为减值损失转回计入当期损益[199] - 信用风险评估参照应收账款相关会计政策处理方法[197] - 对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采用简化计量方法[200] -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200]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重要性标准为金额超过500万元[170]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总资产占比10%以上或利润总额占比10%以上[170] - 重要合营/联营企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占净资产5%以上或投资收益占净利润10%以上[170]
山东威达(00202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