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8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5.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9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6.8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72%[20]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同比下降50.0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0%,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80%至23.808亿元,主要因业务增长及铜价上涨[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8.8%至23.81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7.15亿元(2024年半年度)[130] - 净利润同比下降42.0%至1093.7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886.9万元(2024年半年度)[1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3.0%至1085.9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903.5万元(2024年半年度)[131] - 母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为-626.9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盈利176.7万元(2024年半年度)[1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48%至23.096亿元,与收入增长及铜价上涨同步[35]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3.02%至1122.7万元[3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5%至23.10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6.56亿元(2024年半年度)[13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0%至1122.7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785.0万元(2024年半年度)[130]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58.7%至3.94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0.86亿元(2024年半年度)[133]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80亿元,同比增长22.3%[13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21亿元,同比增长43.5%[1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18.48%至324.5万元[37] - 加工行业收入占比98.62%,同比增长41.36%至23.48亿元[37] - 铜管加工产品收入占比78.76%达18.75亿元[37] -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制品制造及新能源技术服务业务[156][157]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77.24%至14.302亿元,占营业收入60.07%[3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2030年前实现可再生能源消费全面替代[32]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进行风险管控[62] - 公司存在财务成本压力上升风险将优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63]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通过主业经营和资本工具提升投资价值[67]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1]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3.2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13.25%至-2.03亿元[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4亿元有所改善[1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5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982万元有所改善[1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68亿元大幅下降[136]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32万元大幅增长[139]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07万元有所改善[1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3.6%至27.57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26.62亿元(2024年半年度)[13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9%至28.85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28.30亿元(2024年半年度)[135]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5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5亿元增长263%[139] - 母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052万元增长438%[1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895万元增长63.7%[13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24.9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9.2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微增0.08%[20] - 货币资金3.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2.74个百分点至15.25%[42] - 应收账款9.54亿元,占比38.32%,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42] - 应收款项融资激增至1.07亿元,占比上升3.93个百分点至4.29%,主因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2] - 存货增长至2.15亿元,占比上升2.5个百分点至8.63%,主因原材料及产成品增加[43] - 应付票据大幅增至2.95亿元,占比上升7.77个百分点至11.84%,主因银行承兑汇票开具增加[4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约397万元[12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4亿元增长13.6%[122]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8亿元大幅增长67.8%[122]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347万元增长106.3%[12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18.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7亿元增长26.5%[122]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9.3%至2490.68亿元(2088.48亿元→2490.68亿元)[123][124] - 流动负债大幅增长62.2%至1035.09亿元(638.20亿元→1035.09亿元)[124] - 短期借款增长12.2%至44.52亿元(39.67亿元→44.52亿元)[123] - 应付票据激增247.1%至2.95亿元(0.85亿元→2.95亿元)[123] - 应付账款增长110.6%至1.97亿元(0.93亿元→1.97亿元)[123] - 投资性房地产增长11.1%至189.55亿元(170.63亿元→189.55亿元)[123] - 固定资产增长14.7%至228.50亿元(199.20亿元→228.50亿元)[123] - 在建工程减少26.7%至36.39亿元(49.66亿元→36.39亿元)[123]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56.0%至701.16万元(1593.16万元→701.16万元)[126] - 母公司其他流动负债激增至19.26亿元(上期无此项)[127]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主要子公司精艺万希报告期净利润为585.48万元,营业收入为1.61亿元,总资产为3.57亿元[57] - 主要子公司芜湖铜业报告期净利润为914.70万元,营业收入为7.28亿元,总资产为7.61亿元[57] - 子公司精艺万希净利润同比增长10.35%至5,854,844.94元[58] - 子公司精艺销售亏损收窄62.25%至-1,749,229.07元[58] - 子公司芜湖铜业净利润同比下降31.44%至9,147,015.56元[58] - 子公司飞鸿国际净利润同比增长36.58%至3,279,898.23元[58] - 孙公司上海万希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187.73%至1,247,033.57元[58] - 子公司芜湖万希净利润同比下降78.30%至790,172.50元[58] 担保和承诺事项 - 公司为子公司精艺万希铜业提供最高额保证担保额度5000万元[97] - 公司为子公司精艺万希铜业提供另一笔最高额保证担保额度1000万元[97]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96]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06,125万元[9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77,888.99万元[99]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06,125万元[99]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51,468.99万元[99] - 广东精艺销售有限公司获得最高额保证担保额度38,750万元,实际发生24,920万元[98] - 广东精艺销售有限公司获得抵押及连带责任担保额度38,750万元,实际发生30,970万元[98] - 广东精艺销售有限公司获得连带责任担保额度5,000万元,实际发生5,000万元[98] - 广东精艺销售有限公司获得连带责任担保额度3,000万元,实际发生3,000万元[98] - 芜湖精艺铜业有限公司获得连带责任担保额度1,000万元,实际发生999.99万元[99] - 芜湖精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连带责任担保额度2,100万元,实际发生2,100万元[99]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00,625万元[10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63,263.29万元[101]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00,625万元[10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38,343.29万元[101]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206,750万元[101]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141,152.28万元[101]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89,812.28万元[101]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66.35%[101]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45,844.29万元[10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长期履行避免同业竞争义务[76]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任期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76] - 公司股东承诺承担潜在所得税补缴风险(税率差最高15%)[77] 投资和金融工具 - 报告期内获得政府补助209.76万元人民币[24] - 投资收益为-117.3万元,占利润总额-10.95%,主因为低风险银行承兑汇票贴现[40] - 信用减值损失达-493.5万元,占利润总额-46.09%,主因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40]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9.3万元[46] - 报告期投资额7800万元,同比下降8.77%[48] - 公司持有证券代码19675的21上实01债券,初始投资成本为9000万元,期初账面价值为8095.77万元,本期出售金额为750万元,实现收益169.16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7514.92万元[50] - 衍生品投资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合约期初金额为152.02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20.93万元[52] - 衍生品投资本期购入金额为535.27万元,售出金额为544.17万元,期末金额为122.19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90%[52] - 衍生品投资类型为套期保值,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主要用于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52] - 衍生品投资存在价格波动风险、信用风险及内部控制风险,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期货套期保值内控体系[5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54]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200万元[104]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107.03%,主因税收优惠及应税所得减少[3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22,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13%[109]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50,294,000股,占总股本比例99.87%[109] - 股份总数保持250,616,000股,无变动[11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542户[111] - 控股股东南通三建持股75,184,700股,占比30.00%,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且处于质押状态[111] - 股东徐汉生持股7,826,125股,占比3.12%,报告期内增持1,837,600股[111] - 股东上海上阳投资持股5,450,200股,占比2.17%,报告期内增持4,456,700股[111] - 南通三建控股所持全部股份存在质押,数量为75,184,700股[111] - 报告期末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111] - 徐仲敏持股1.98%共计497.24万股,为第四大股东[112] - 陈敏持股1.40%共计350.33万股,为第五大股东[112] - 单飞持股1.33%共计334.18万股,为第六大股东[112] - 财达证券持股1.22%共计306.8万股,为第八大股东[112] - 南通三建控股持有7518.47万股无限售条件股份,为最大流通股东[112] - 公司股份总数由251,432,000股变更为250,616,000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81.6万股[15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合同纠纷涉案金额为9374.68万元[82]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另一合同纠纷涉案金额为914.98万元[82] - 公司未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7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8]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9]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0]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事项[8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高管黄裕辉、卫国、杨翔瑞因未如实披露失信情况被广东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及出具警示函措施[83][84] - 公司控股股东三建控股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85] - 公司闲置厂房与办公楼出租获得租金收入1021.44万元[95] - 公司脚手架出租获得租金收入284.53万元[95] - 公司对外租用土地和仓库产生租金成本511.52万元[95]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86]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87]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55]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56] - 受限资产总额3.56亿元,含银承保证金2.17亿元及抵押资产1.39亿元[47]
精艺股份(00229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