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8.6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6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58.6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同比下降188.24%[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5元/股,同比下降188.24%[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0483.26万元,同比下降8.63%[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7.99万元,同比下降188.64%[2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63%至5.05亿元[3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6%至5.05亿元(2024年半年度:5.53亿元)[121]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1338万元(2024年半年度:盈利1509.5万元)[122]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2024年半年度:0.17元)[123]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3%至5.08亿元(2024年半年度:5.54亿元)[124]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944.95万元(2024年半年度:盈利667.41万元)[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62%至4.13亿元[35]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5.6%至5.27亿元(2024年半年度:5.59亿元)[12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2%至2998.8万元(2024年半年度:3067.2万元)[122]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减少3.2%,从9313.09万元降至9011.83万元[12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53.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9.14%[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49.14%至-6153.75万元[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469.95万元恶化至-6153.75万元,同比下降149.2%[127][12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10.4%,从5.85亿元降至5.24亿元[127] - 收到的税费返还大幅增长818.5%,从99.04万元增至909.63万元[12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下降15.5%,从6.61亿元降至5.59亿元[12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1.38%至-4.42亿元[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正1.91亿元转为负4.4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31.3%[128]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从16.47亿元降至15.76亿元,减少4.3%[130] 金融资产和负债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936.3万元[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5.652亿元,期末数为9.718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30.67万元[4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为5480.82万元,期末数为6622.70万元,本期减资处置金额为608.11万元[44][45] - 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为6.200亿元,期末数为10.381亿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9.825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5.607亿元[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9.50个百分点至43.98%[4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2.62个百分点至13.76%[41]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3.04亿元,较期初8.40亿元下降63.8%[1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显著增长至9.72亿元,较期初5.65亿元增加71.9%[114] - 母公司货币资金降至2.17亿元,较期初5.44亿元下降60.1%[11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2.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19] - 应收账款增至3.79亿元,较期初3.46亿元增长9.5%[114] - 存货增至1.38亿元,较期初1.30亿元增长6.7%[114] - 流动资产总额降至18.30亿元,较期初19.37亿元减少5.5%[114] - 资产总计降至22.10亿元,较期初23.09亿元减少4.3%[115] - 应付账款降至0.61亿元,较期初0.88亿元下降30.5%[115] - 合同负债降至0.62亿元,较期初0.69亿元减少10.9%[115] - 未分配利润降至2.08亿元,较期初2.41亿元减少13.7%[11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45.05万元,较期初下降0.16个百分点,主要因未到期票据减少[42]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2179.94万元,较期初增长0.36个百分点,主要因供应商未发货金额增加[4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6088.27万元,较期初下降1.04个百分点,主要因生物制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结算[42] - 库存股期末余额为2599.51万元,较期初增长0.34个百分点,主要因本期股份回购[42]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323.26万元,较期初下降0.67个百分点,主要因存款利息到期[42]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4.2%至5987万元(期初:7898.9万元)[119] - 应交税费同比下降82.2%至188.1万元(期初:1054.9万元)[119]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22.7%至1.33亿元(期初:1.72亿元)[119] 自主品牌业务表现 - 自主品牌业务实现20%以上增长,收入占比提升[27] - 公司提供生命科学产品SKU超990万种,其中自主品牌SKU超38万种[28] 客户和订单表现 - 公司累计服务客户超30000家,覆盖科研人员超10万名[31] - 自有电商平台注册用户超15万名[31] - 2025年上半年业务订单量超10万笔[31] 运营效率提升 - 清关效率提升40%以上[32] - 产品效期管理精度达99.9%[32] 员工结构 - 本科以上员工占比84.53%,硕士以上占比29.80%[32]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15.95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4.551亿元,使用比例为91.20%[49] - 线上营销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0796亿元,投资进度53.57%[51] - 线下营销及服务网络升级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158亿元,投资进度100%[51] - 蛋白及抗体试剂研发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429亿元,投资进度52.96%[51] - 爱必发研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555亿元,投资进度85.9%[51] - 线上营销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073亿元[51] - 线下营销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158亿元[51] - 蛋白及抗体试剂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5.429亿元[51] - 爱必发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555亿元[51] - 线上营销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99.8万元[51] - 蛋白及抗体试剂研发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345.11万元[51] - 实验室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4亿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4.09亿人民币,投资进度为95%[52] - 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451亿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955.82万人民币,投资进度为65.91%[5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5,000万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5,000.11万人民币,投资进度为100%[5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总额为28.393亿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21.62亿人民币[52] - 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8.04852亿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12.0786亿人民币,投资进度为100%[52]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为103.16388亿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110.51亿人民币,投资进度为94.1%[52]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总额为131.2124亿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189.11亿人民币[52] - 总投资承诺金额为159.551亿人民币,实际投入金额为145.510亿人民币[52] - 公司于2023年4月25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延期议案[5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外部环境导致设备采购及安装周期延长,进度未达预期[5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5.96亿元[53] - 超募资金为13.12亿元[53] - 超募资金中12.08亿元用于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基地项目[53] - 超募资金中11.21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3] - 超募资金中1.25亿元用于现金管理[53] - 线上营销网络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3] - 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3] - 蛋白及抗体试剂研发技改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南京优宁维[5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结余募集资金利息收入1,056.04元转入公司一般账户[5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现金管理产品未到期金额合计1.95亿元[54] - 公司2022年批准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8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54] - 公司2023年批准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1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54] - 公司2024年批准使用不超过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12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54] - 公司2025年批准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15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54] 现金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9]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减少53.8%,从4071.77万元降至1880.28万元[12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97.99亿元[133]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0,717,729.96元[136] - 对股东的利润分配为19,719,985.64元[140] - 公司本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40.72亿元[142]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7.01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30.37万元[24] 受限资产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为504.86万元,其中质押定期存款为503.49万元[46] 股份回购和股东变化 - 股份回购计划金额1500-3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调整至43.77元/股[93][99] - 前次股份回购累计支付2598.71万元,回购92.76万股占总股本1.07%[99] - 限售股解禁数量4539.78万股,占解禁前总股本52.38%[9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564.98万股,比例从52.38%降至34.32%[97]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564.98万股,比例从47.62%升至65.68%[97] - 境内法人持股全部解禁477.9万股,占解禁前总股本5.51%[9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冷兆武持股比例为33.09%,持有28,674,000股,其中21,505,500股为限售股[104] - 公司实际控制人许晓萍持股比例为10.36%,持有8,980,200股,其中6,735,150股为限售股[104] - 阳卓投资持股比例为5.51%,持有4,779,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104] - 泰礼投资持股比例为4.54%,持有3,933,288股,报告期内减持1,142,400股[104] - 公司股东总数为11,396户,无优先股股东[10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927,600股,未计入前10大股东[104] - 冷兆文持股比例为2.32%,持有2,009,800股,其中1,507,350股为限售股[104] - 许晓华持股比例为1.10%,持有955,800股,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104] - 何朝军持股比例为0.69%,持有600,000股,报告期内增持181,600股[104] - 梁国林持股比例为0.54%,持有470,689股,报告期内增持82,000股[104] 公司投资和基金参与 - 公司参与投资基金认缴出资额由2500万元变更为1891.888万元,降幅24.32%[87] - 投资基金总规模由37000万元缩减至28000万元,降幅24.32%[87] 租赁支出 - 2025年1-6月租赁支出总额370.19万元,其中房租租赁355.42万元占比96.01%[90] - 设备租赁支出14.77万元占租赁总支出的3.99%[90] 公司发展历史 - 公司2015年增资引入上海泰礼投资1800万元[147] - 公司2015年增资引入周洁投资800万元[147] - 公司2015年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至1500万元[147] - 公司2015年7月31日经审计账面净资产为5248.88万元,按1:0.2858比例折股为1500万股[148] - 2017年5月股东转让股份单价为30元/股,总转让数量33.3万股[149] - 2017年5月定向增发166.67万股,发行价30元/股,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1666.67万元[150] - 2017年9月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333.33万元,转增后注册资本增至5999.99万元[150] - 2019年5月定向增发500.0003万股,认购价20元/股,增资后注册资本增加500万元[151] - 2021年IPO发行2166.6668万股,发行价86.0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8.65亿元[152] - IPO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2.69亿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5.96亿元[152] - IPO后注册资本增加2166.67万元,总注册资本增至8666.67万元[152] - IPO增加资本公积15.74亿元,累计实收股本8666.67万元[15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冷兆武和许晓萍夫妇[153]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默克、赛默飞、丹纳赫和艾万拓等国际品牌[61] - 公司存在毛利率波动风险,受行业竞争和产品业务结构调整影响[61] -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主要客户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院[62] - 公司存在存货减值风险,因需求预测不准确或储藏不当可能导致库存滞销[62] - 公司产品效期通常为6-12个月以上,少量产品为1-2个月[62] - 公司面临供应商合作终止风险,可能导致个别品牌收入和毛利率下滑[6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折旧和摊销可能导致公司未来业绩下滑[63] - 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存在无法收回风险,若自主品牌产品未达预期销售规模[63] - 公司从美国进口产品面临成本上升风险,受关税政策调整影响[64] - 境外采购以美元、欧元、英镑结算,汇率波动直接影响采购价格和销售业绩[64] - 公司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技术服务水平及市场竞争力[64]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63]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当期亏损超过期初份额部分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6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调整合并财务报表期初数和比较报表项目[16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纳入合并报表,购买日前股权按公允价值重计量[164] - 处置子公司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5] - 分步处置子公司时若属一揽子交易,前期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66][16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8]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部分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74]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等三类[176] - 金融负债包含需单独分拆
优宁维(30116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