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药玻(60052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山东药玻山东药玻(SH:600529)2025-08-25 18:4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23.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89%[21] - 基本每股收益0.5593元/股,同比下降21.89%[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0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5%,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2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0%至23.74亿元[7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3.74亿元,同比下降8.2%[125] - 净利润3.71亿元,较去年同期4.75亿元下降21.9%[127] - 基本每股收益0.5593元/股,同比下降21.9%[12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3%至19.70亿元[130] - 净利润同比下降18.5%至3.28亿元[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16.23亿元,同比减少7.2%[125] - 研发费用9567万元,同比增长23.2%[125]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6.28%主要因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减少[7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6%至0.93亿元[13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9.0%至0.42亿元[130]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9%至13.05亿元[13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5.8%至0.58亿元[131]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61.92%至4883.91万元[71][72]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63.2%至0.48亿元[13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9.16%至2.99亿元[7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9.1%至2.99亿元[1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28.1%至45.74亿元[1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9.4%至2.767亿元[136]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基本持平为21.40亿元[136] -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4.7%至13.54亿元[136]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16.9%至3.58亿元[1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13.1%至43.14亿元[13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99.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62%[21]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下降83.28%主要因待抵扣进项税减少[73]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38.92%至9788.17万元[7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01.4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9.75亿元人民币,降幅为1.6%[117][118][119] - 货币资金减少1.11亿元人民币,从10.65亿元降至9.55亿元,降幅10.4%[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230万元人民币,从17.25亿元降至16.92亿元[117] - 存货增加2.63亿元人民币,从12.79亿元增至15.41亿元,增幅20.6%[117] - 固定资产减少9500万元人民币,从35.71亿元降至34.76亿元,降幅2.7%[117] - 应付账款减少2.31亿元人民币,从9.04亿元降至6.73亿元,降幅25.5%[118] -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2740万元人民币,从7046万元增至9788万元,增幅38.9%[118] - 未分配利润增加1.59亿元人民币,从39.75亿元增至41.34亿元,增幅4.0%[119]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5530万元人民币,从9.50亿元降至8.95亿元[121] - 母公司存货增加2.59亿元人民币,从11.68亿元增至14.28亿元,增幅22.2%[121] - 货币资金及流动资产总额53.55亿元[122] - 固定资产31.72亿元,较期初减少2.3%[122] - 应付账款10.20亿元,较期初减少14.8%[122] - 未分配利润34.06亿元,较期初增长3.5%[1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8.5%至8.26亿元[1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5.4%至7.65亿元[1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2.0%至80.08亿元[139] 业务运营和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43] - 公司对煤炭、石英砂等原料进行冬季储备,储备量为两个月用量[4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玻璃窑炉点火后通常不能停产[44] - 对标准规格产品适度备货以有效利用产能[4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业务保持增长,模制瓶和日化食品瓶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48] - 公司采用"十四大采购方法论"和"一物料一策略"精准采购模式优化采购成本[50] - 公司第二期精益生产工作使客户投诉率、设备故障停机率等核心指标实现突破性进展[52] - 公司推进日化瓶自动装盒装箱及码垛项目,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53] - 公司投资建设高档轻量玻璃瓶自动化立体库,拥有3.3万个库位和6台堆垛机等自动化设备[54] - 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产能2025年上半年基本达到预期目标[54] - 年产5.6亿只预灌封注射器扩产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基本到位,仅一条进口清洗硅化包装线未到货[55] - 公司实现预灌封注射器关键组件活塞、护帽、鲁尔锁等小批量自主配套[55] - 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56] - 公司参与2025版中国药典12种通则的起草工作[5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培训累计参训6300余人次[63] - 公司通过脱硫废灰利用和更换脱硝剂等措施使吨玻璃环保成本明显下降[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推进配料设施改造项目大幅减少无组织排放[62] - 公司2025年初制定环保目标及绩效考核细则并签订环保责任书[59] - 公司所有窑炉已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标准[59] - 公司通过自动配料和全密封处理显著改善现场作业环境[62] -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 - 公司与齐鲁制药、辉瑞制药等大型制药企业保持长期合作[66] - 公司产品涵盖玻璃瓶、丁基胶塞和铝塑组合盖完整产业链[66] - 公司通过ISO9001、ISO14001等十余项国际体系认证[67] - 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91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3项[84] 行业监管和政策环境 - 药包材行业监管体制于2016年由注册审批制转为关联审评审批制[26] - 2019年国家药监局明确原辅包关联审评通过标识为"A"[27] - 2016年政策要求注射剂包装由低硼硅玻璃向中性硼硅玻璃转换[28] - 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将中硼硅药用玻璃列为鼓励类项目[28] - 2019年修订药品管理法明确原辅包与药品一并审评[28] - 2012年要求药品企业根据特性选择保证质量的包装材料[28] - 2015年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指导原则[28] - 药包材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不早于2016年8月10日可转入登记平台[27] -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负责行业自律和标准制修订工作[26] - 国家药监局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标准管理及注册管理[26] -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数量超过3个的集采不再选用未通过产品[8] - 2025版中国药典发布58个药包材检测方法通则[13] - 2025年1月发布药包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全生命周期覆盖[12] - 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需开展一致性评价保证与参比制剂质量一致[7] - 2025年3月起所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需执行新版中国药典要求[14] - 药包材标准变更仅涉及满足药典要求的更新可在年报中体现[15] - 健全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标准体系促进满足一致性评价要求[9] -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明确三类标准关系及原料药辅料包材标准管理[10] - 药品抽检探索性研究以风险早发现早防范为根本目的[11] - 药包材行业监管体制从注册审批转为关联审评审批[32] 原材料和能源成本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石英砂和纯碱价格下降,硼砂价格因关税影响上涨[43] - 报告期内高热值煤炭价格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位运行[43] - 天然气和电等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4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药包材行业拥有逾千家生产企业,其中药用玻璃企业众多[33] - 公司是国内药用玻璃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与格雷斯海姆、肖特、正川股份、力诺药包、沧州四星等大型企业共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34] - 公司产品规格逾千种,涵盖模制瓶、管制瓶、安瓿瓶、棕色瓶、丁基胶塞、铝塑盖及塑料瓶等完整包装体系[36] 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18.31万元人民币[23]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1367.46万元人民币[23]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6.84%至722.72万元[7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54.65%至644.74万元[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44.74万元[77] 股东信息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截至报告期末为77,076户[109] - 最大股东山东鲁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29,380,980股,占总股本19.50%[111] - 第二大股东华宝中证医疗ETF持股22,035,836股,占总股本3.32%[111]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持股14,991,496股,占总股本2.26%[111] - 中证500ETF持股9,855,214股,占总股本1.49%[111] - 中信证券持股7,233,263股,占总股本1.09%[11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916,711股,占总股本1.04%[111] - 中国人寿保险产品持股6,276,879股,占总股本0.95%[111] 利润分配和股利政策 - 拟分配现金股利总额1.86亿元人民币,每10股派发现金2.80元[6]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11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3.63%[83] - 2024年度末期派发现金红利2.12亿元,中期派发现金红利1.99亿元[83] - 2025年中期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8元,总股本663,614,113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85,811,951.64元[91]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2.12亿元[140]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人民币265,445,645.20元[15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86,649.47万元,净额为184,232.03万元[99]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8,406.73万元,整体投入进度58.84%[99]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9,632.35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5.23%[99] - 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18,002.96万元[101] - 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本年度投入8,631.85万元[101] - 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累计投入43,158.34万元,投入进度36.57%[101] - 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本年实现效益7,375.84万元[101] - 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累计实现效益35,446.04万元[101]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末余额为7.5亿元人民币[105] - 公司获授权使用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的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05]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 - 2025年上半年披露定期报告2份,其他公告64份[85] - 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召开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5月15日参加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85] - 2025年5月16日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89] - 第十一届董事会聘任总经理1名、常务副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6名(含董事会秘书及财务负责人)[90] - 第十一届监事会选举陈茂斌为监事会主席[90] - 2025年8月23日董事会提交取消监事会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86] 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 公司4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93] - 2025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帮带村收入90余万元[94]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编制 - 公司属制造业-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为玻璃瓶胶塞瓶盖等产品[158]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持续经营[159] - 公司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160]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65]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66] - 重要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金额大于200万元或占账面余额0.2%[167] - 重要应收款项实际核销标准为金额大于200万元或占坏账准备总额5%[167]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金额超过2000万元或占账面余额5%[16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全部子公司[17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子公司自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并调整期初数及比较报表[17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调整期初数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报表[174] - 购买少数股权或不丧失控制权处置股权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74] - 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时处置日收入费用利润及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175]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75]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区分一揽子交易非一揽子交易分别处理[176]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对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77] - 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共同承担负债及共同产生收入费用[17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79]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180] -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使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利息计入当期损益[1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两项特定条件[18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时,除股利外利得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5] - 金融负债分类包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等四种类型[186] - 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导致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7]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后较高者计量[188]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需满足三项条件之一,包括合同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189]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9]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时终止确认,合同条款实质性修改需确认新负债[190]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损益[190]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1] - 公司回购部分金融负债时,按继续确认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在回购日公允价值比例分配整体账面价值[191]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合同资产、债务工具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191] - 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公司仅确认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作为损失准备[192] - 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采用简化计量方法,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2]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3]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发生减值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3] - 应收票据按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分为两个信用风险组合[197]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划分信用风险特征[199] - 公司按照款项实际发生月份起算应收账款账龄[200] 所有者权益和综合收益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75.345亿元人民币[1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35.78亿元人民币[1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26.871亿元人民币[1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752亿元人民币[1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2.654亿元人民币[1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变动为-192.11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