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弘讯科技(60301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弘讯科技弘讯科技(SH:603015)2025-08-25 18: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22]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6] - 营业总收入为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26] - 营业收入435,984,964.57元,同比增长1.04%[77] - 利润总额为2970.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1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2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4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21%[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41%[56] - 净利润为2776.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12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2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127] - 公司净利润为1560.07万元,同比下降65.6%[131] - 营业利润为1379.74万元,同比下降68.7%[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78,098,383.07元,同比增长1.21%[77] - 销售费用24,939,055.87元,同比增长15.82%[77] - 财务费用20,718,541.44元,同比激增3,776.07%,主因新台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增加[76][77] - 研发费用36,154,388.00元,同比增长8.94%[77] - 研发费用为3615.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127] - 财务费用为207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75.8%[127] - 支付职工现金1.04亿元,同比增长13.4%[133] - 营业总成本为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12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注塑机控制系统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居首,是国家单项冠军产品[48] - 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归属于"C40仪器仪表制造业"及"C4011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分类[48] - 公司新能源业务包括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的电磁线圈电源及快速逆变器,应用于核聚变领域[46][47] - 公司数字化业务提供tmIoT物联网云平台及橡塑行业数据中台TPD,服务于塑料加工和泛工业行业[46] - 驱动系统类产品涵盖油压伺服系统、全电伺服系统总成(0.1KW至130KW)及中低压解决方案(100KW至1500KW)[48][49] - 公司折弯机系统解决方案支持3-10轴高端精密控制,采用EtherCAT/CAN通讯总线[49] - 公司储能系统应用于工商侧光伏储能和新能源车充电场景[47] - 公司电源解决方案涵盖粒子加速器磁铁电源,应用于癌症治疗的强子疗法领域[47] - 公司产品包括逆变器和驱动器,应用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产氢设备及二氧化碳减碳设备[47] - 新能源电源转换系统功率规格在100KW至MW不等[53] - 储能系统采用锂系与非锂系电池,配合BMS及EMS确保安全运行[54] - 自动化板块营收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7] - 掌握储能系统、充放电系统和电网平衡管理等核心技术解决方案[69][71] - 塑料机械控制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行业首位,头部企业客户覆盖率约60%[73] - 构建"天-空-地"三位一体农业数据采集体系实现全链路精准管控[62] - 公司主要产品为塑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塑料网络管理系统及相关零组件[151]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中印度市场收入占海外收入比重超过六成[59] - 意大利子公司EEI营业收入5044万元,同比增长16%[63] - 台湾弘讯报告期营业收入102,771,266.42元,净利润-12,825,469.28元[84] - 子公司台湾弘讯账面汇兑损失较大[56] - 境外资产1,006,422,258.21元,占总资产比例46.50%[81] - 弘讯软件公司净利润为345.74万元[87] - 台湾弘讯公司净亏损为1,282.55万元[87] - 德塔贝斯公司净利润为3,338.59万元[87] - 广东弘讯净亏损为354.09万元[87] - 意大利EEI公司净亏损为98.55万元[87] - 马来西亚弘讯处于筹建期尚未投入注册资本[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中国注塑机出口均价4.35万美元/台,较2019年提升27%[37] - 欧盟绿色复苏计划总预算7500亿欧元,意大利获1910亿欧元[39] - 意大利国家复苏计划预算增至1944亿欧元,2026年底前实施完成[39] - 欧盟REPowerEU能源计划预计到2027年带动2100亿欧元投资[40] - 欧盟设定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45%,光伏装机600GW、风电480GW[40] - 欧盟要求2030年至少3000万辆零排放汽车上路,2035年所有新车零排放[41] - 欧盟目标2030年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进口1000万吨,总计2000万吨[42] -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设定2030年电解槽年产能100GW目标[42] - 欧盟要求2025年起公路网络每60公里设150kW快速充电站[41] - 2030年欧盟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减少90%[41] - 全球聚变领域累计融资规模突破92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新增融资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93%[45] - EEI成功完成MAXBESS储能产品认证并推动系统集成商转型[63] - 中标意大利科研中心磁体电源项目并积极竞标ENEA新项目[64][65] - 磁体电源项目合同金额80万欧元,预计2025年交付[64] - 核聚变项目高精度电源系统订单金额360万欧元,预计2025年底交付[65] - 下游行业需求减弱及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88]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推高出口成本[88]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研发人员占比45.2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7.72%[69]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0余项[69] - 边缘层实现毫秒级响应与数据预分析[6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17%[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784,186.65元,同比下降57.17%[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78.42万元,同比下降57.2%[1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2,632,524.08元,同比大幅增长382.10%,主因短期理财产品到期收回[76][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263.25万元,同比增长382.2%[13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3亿元,同比转负[13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05亿元,同比增长13.8%[133]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49亿元,同比下降32.9%[1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5%至21.70亿元(2024年半年度:23.21亿元)[1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9.7%至29.47亿元(2024年半年度:32.65亿元)[1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17.7%至-7772.66万元(2024年半年度:-9446.23万元)[1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45.0%至1.12亿元(2024年半年度:7728.66万元)[13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锐减58.4%至5400万元(2024年半年度:1.299亿元)[136][13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22] - 总资产为2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22] - 公司总资产从2,142.91亿元增至2,165.34亿元,增长1.0%[119][120] - 货币资金为407,991,884.50元,较期初增长6.6%[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503,220.05元,较期初下降94.6%[118] - 应收账款为303,486,374.04元,较期初增长19.1%[118] - 存货为350,250,547.01元,较期初增长7.8%[118] - 流动资产合计1,215,427,545.48元,较期初下降2.3%[118] - 固定资产为479,976,317.68元,较期初增长4.4%[118] - 长期股权投资为42,425,845.97元,较期初增长6.9%[118] - 短期借款从23.07亿元降至17.43亿元,减少24.4%[119] - 应付账款从10.55亿元增至11.82亿元,增长12.0%[119] - 合同负债从15.18亿元降至9.75亿元,减少35.8%[119] - 长期借款从24.63亿元增至26.66亿元,增长8.2%[119][120] - 货币资金(母公司)从16.37亿元降至14.81亿元,减少9.5%[122] - 应收账款(母公司)从26.90亿元增至30.74亿元,增长14.3%[122] - 存货(母公司)从18.09亿元增至19.30亿元,增长6.7%[122] - 其他综合收益从0.19亿元增至0.69亿元,增长261.7%[120] - 未分配利润从40.29亿元增至41.09亿元,增长2.0%[120] - 负债合计为4.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2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4%[1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5,503,220.05元,同比下降94.58%,主因理财产品减少[80] - 应收账款占期末流动资产比例为24.97%[8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32亿元,同比增长9.1%[1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5亿元(2024年半年度:7751.79万元)[1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4.1%至14.02亿元(期初:13.54亿元)[139] - 未分配利润增加801.86万元至4.11亿元[139]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22.3%至-272.13万元[13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421,930,826.74元[14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410,897,866.51元[14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为69,114,089.26元[14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减少45,439,654.95元[143] - 公司2024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381,770,691.31元[14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5,600,735.52元[14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03,850,827.53元[148]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01,521,172.54元[148] - 综合收益总额为45,319,307.29元[149]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186,207,629.83元[14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424.3万元人民币[25] - 非经常性损益461万元,上期为-427万元[56] 股东信息和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RED FACTOR LIMITED(简称RED公司)[14] - 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将在30天内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95] - 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承诺在股份回购义务触发之日起6个月内按市场价格完成回购[95] - 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减持前需提前3个交易日通知公司并公告[96] - 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承诺长期避免与公司发生同业竞争行为[96] - 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承诺长期规范关联交易并遵循公允原则[96] - 公司董事熊钰麟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96] - 公司董事熊钰麟承诺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96] - 公司董事熊钰麟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96]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8]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规担保情况[98]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088户[110] - 公司总股本为404,312,400股,由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推算[112] - 第一大股东RED FACTOR LIMITED持股161,131,400股,占比39.86%,其中质押60,000,000股[112] - 第二大股东宁波帮帮忙贸易有限公司持股55,957,900股,占比13.84%,其中质押32,000,000股[112] - 公司注册资本为40,421.90万元[150] - 公司股份总数为40,421.90万股[150] - 公司于2015年3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50]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1,210,588.23欧元[102] - 关联债权债务年化拆借利率为2.71%[102] - 公司对外出租厂房租赁资产涉及金额为5,113万元人民币[105] - 租赁收益为441万元人民币[10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100,600.00元人民币[107]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5,011,364.33元人民币[107] - 公司担保总额为25,011,364.33元人民币[107]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77%[107]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17,142,040.00元人民币[107]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57]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56]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5]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6]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类别初始确认金额[16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7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8]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时终止确认[179]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按估值技术确定,输入值分层使用[180]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按类型组合计提,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分别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85]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按账龄组合计提,1年以内损失率5%,1-2年20%,2-3年80%,3年以上100%[187] - 应收款项融资坏账准备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未来经济预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89] - 其他应收款按款项性质分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包括政府款项、买方信贷代偿款等组合[189]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90]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直接出售存货按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194]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193] - 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81] - 第三层次输入值包括不可观察的利率、股票波动率等不可观察输入值[183] - 满足法定抵销权且计划净额结算时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净额列示[184]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合并对价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9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支付合并对价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97] - 控制类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联营合营类采用权益法核算[198]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时按四项原则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98] - 非一揽子交易中处置股权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9] - 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200]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200] - 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原持股比例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200] -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200] - 一揽子交易中丧失控制权前每次处置价款与账面价值差额确认其他综合收益[200] - 公司已制定稳健会计政策并足额计提坏账准备[88] - 信用减值损失-1373.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