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60.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10.9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55%[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增长11.11%[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增长11.11%[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增长100.0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2%,同比增加0.25个百分点[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7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3.55%[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上升100%[2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9,762.57万元,同比增长14.03%[2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682.41万元,同比增长14.77%[29] - 营业总收入609,762.57万元,同比增长14.03%[7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682.41万元,同比增长14.77%[7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3%至60.98亿元[76]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42%,同比增加1.00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8.18亿元占营业收入13.42%同比增加23.20%[34] - 研发投入总额为8.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0%[5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42%,较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5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66%至46.76亿元[7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20%至8.18亿元[76] - 研发费用增加因引进技术人才及加大新材料开发投入[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笔电类锂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6.93%[30] - 公司手机类锂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43.28%[30] - 其他消费类锂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79.81%[31] - 消费类电芯PACK自供比例44.43%同比上升3.68个百分点[31] - 汽车低压锂电池出货量超70万套[32] - 行业无人机电池营收同比增长200.05%[33] - 子公司浙江冠宇总营业收入9.73亿元同比增长139.8%[34] - 公司消费类电池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清洁电器电动工具等[40] - 动力类电池产品应用于汽车低压系统行业无人机电动摩托车等[40] - 储能类电池产品应用于家用储能通讯备电工商业储能等[40] - 公司电脑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41] - 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因规模不足持续亏损[61] - 子公司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收入为551,736.24千元,成本为228,422.42千元,毛利率约为58.6%[98] - 子公司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营业利润为-18,883.45千元,营业利润率为-3.4%[98] 研发与技术进展 - 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4496人[39] - 数码电池电解液技术使电池循环寿命提升30%以上循环寿命大于1000次低温-20℃环境下放电容量保持率提升50%以上[43] - 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43] - 新一代快充电池能量密度提升4%以上[43] - 高温电池技术使电池SOC使用寿命可达3年以上[43] - 蓝牙电池整线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50%-70%[6] - 蓝牙小电池快充倍率提升约1.0C-2.0C[6] - STP技术胶纸内嵌方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约0.5%-1.0%[7] - 全自动异形叠片技术模切精度提升50%-60%[8] - 全自动异形叠片技术叠片精度提升40%-60%[8] - 全自动异形叠片技术整体成本降幅10%以上[8] - 多极耳卷绕技术使电池内阻降低60%-80%[9] - 多极耳卷绕技术3C充电温升降低6℃-8℃[9] - 多极耳卷绕技术5C充电恒流充入比提升30%-40%[9] - 柔性自动线单机换型时间≤2小时[10] - 公司硅材料粘结剂技术使电池循环膨胀率较上一代进一步降低,提升循环寿命,该技术已完成开发[11] - 动力电池电解液技术使产品具备15年以上日历寿命,该技术已导入量产[13] - 工业无人机电池快充及高功率技术已导入量产,提升快速充电和高功率放电能力[14] - 第二代12V磷酸铁锂启停电芯已导入量产,第三代开发完成,第四代研发目标为低温功率性能提升50%-60%,设计寿命15年[15] - 高能量密度扣式电池技术使能量密度提升10%以上,整线生产效率达20PPM,该技术已成功应用[17] - 手机电池秒充技术已完成技术发布并获得客户验收通过,实现高能量密度和超高导电率[20] - 公司BMS产品功能安全技术达到ISO26262:2018标准最高等级"ASILD"级别认证[21] - 非对称加密和压缩功能技术已导入量产,有效避免程序篡改[22] - 公司开发出第一代高能量密度兼顾高功率技术的三元体系48V电芯产品[23] - 公司开发出第一代钠离子启停电芯产品,丰富启停电池产品矩阵[24]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726个,获得授权725个[50] - 公司本期新增申请发明专利264个,获得授权27个[50] - 公司承担广东省科技厅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于2025年3月提前验收[48] - 项目团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3件,其中已获授权21项[49] - 公司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9篇,SCI期刊收录率达100%[49] - 公司获得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可靠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47] - 公司2021年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电脑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47] - 公司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140个,本期新增18个[50] - 第八代超快充锂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28.51万元,本期投入694.78万元,累计投入694.78万元,能量密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约5%[55] - 第七代闪充锂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566.83万元,本期投入2,075.83万元,累计投入2,075.83万元,电池容量提升20%[55] - 第六代高安全锂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136.00万元,本期投入1,068.36万元,累计投入1,068.36万元,电池容量提升30%,能量密度提升1%以上[55] - 第二代高能量密度消费类锂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300.00万元,本期投入1,396.17万元,累计投入1,396.17万元,目标能量密度达950Wh/L[55] - 第十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919.00万元,本期投入2,611.00万元,累计投入2,611.00万元,能量密度达840Wh/L以上,支持快充2C,循环寿命≥1000次[55] - 第三代动力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744.7万元,本期投入2,821.17万元,累计投入4,099.07万元,BEV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支持12分钟快充,循环寿命≥10,000次[56] - 研发项目总投入金额24,195.04万元,本期总投入10,667.31万元,累计总投入11,945.21万元[56] - 研发人员数量从3,366人增至4,496人,同比增长33.6%[58]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从32,229.97万元增至39,429.28万元,同比增长22.3%[58]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2.25%,团队结构年轻化[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已披露可能面对的风险因素[3] - 公司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1.03亿台同比增长8.6%[30]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5.86亿台同比增长0.1%[30]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降至1.40%,较2023年5.41%显著放缓[60] - 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收入2024年同比下降4.04%[60] - 智能手机电池收入2024年同比下降5.17%[60] - 德阳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03亿元,目前建设暂停[88][89] - 公司报告期内注销两家储能相关子公司,对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98] - 公司新增认定赵伟、钟季为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邹啸天离职[100] - 公司半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02]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完成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及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的股份登记及上市流通[103][104]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中有2家企业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105] - 公司报告期内向慈善机构捐赠155万元用于乡村振兴等工作[10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238.6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8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77%[21]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095,315.66万元[64]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83,785.8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08%[66] - 存货账面余额为295,314.1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2,228.85万元,跌价准备占比7.53%[68]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775,922.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2.51%[69]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31%[69] - 存货同比大幅增长44.32%至27.31亿元[78] - 在建工程同比激增102.83%至38.23亿元[78]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06.16%至17.90亿元[78] - 境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6.90%,规模达16.47亿元[80] - 受限资产总额达66.4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49亿元受限[82]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1.6亿元,上年同期为0[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0.6亿元人民币(降幅70.6%)[91]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94亿元人民币,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50.27万元人民币[9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新增1.6亿元人民币投资,期末余额达2.83亿元人民币[91] - 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4.95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101.36万元人民币[91] 关联方与承诺事项 - 公司控股股东为珠海普瑞达投资有限公司[12] - 公司子公司包括珠海冠宇电源有限公司、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12]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离职后半年内及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后6个月内有效[108] - 核心技术人员及其配偶股份限售承诺自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之日起4年内有效[108]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徐延铭等多方承诺长期有效,涉及股份限售、分红及关联交易解决等事项[108][109]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包括珠海普瑞达二号等共10家实体承诺长期有效[108][109] - 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长期有效[108] - 公司珠海冠宇承诺长期有效[108][109] - 实际控制人徐延铭个人承诺长期有效[108][109] - 宁波汇锦诚及其一致行动人安义汇嘉等承诺长期有效[109] - 分红承诺由公司和实际控制人徐延铭等作出并长期有效[109] - 关联交易解决承诺涉及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等共10家实体[109]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普瑞达二号等)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自2020年11月起长期有效[110] - 宁波汇锦诚、安义汇嘉等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自2020年11月起长期有效[110] - 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自2020年11月起长期有效[110] - 珠海冠宇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自2021年3月起长期有效[110] - 实际控制人徐延铭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自2022年5月起长期有效[110]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普瑞达二号等)关于再融资的承诺自2022年5月起长期有效[110] - 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再融资的承诺自2022年5月起长期有效[110] - 珠海冠宇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承诺自2023年4月起至计划终止日有效[11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自2023年4月起至计划终止日有效[110] - 珠海普瑞达、珠海普瑞达二号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自2021年8月起长期有效[110] - 公司承诺若欺诈发行将回购全部新股[119] - 公司及管理层承担招股说明书虚假陈述连带法律责任[118] - 公司未履行摊薄回报措施时需公开道歉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20]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干预经营且不占用公司资金[121][132] - 控股股东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按市场化原则操作[126] - 董事高管承诺薪酬制度与摊薄回报措施挂钩[128] - 持股5%以上股东关联交易承诺持续有效期间[130] - 公司未履行承诺时需停发相关人员薪酬及分红[133] - 公司实行上市后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124] - 实际控制人督促关联企业避免资金占用[132] - 实际控制人未履行承诺时公司有权停发其薪酬津贴并扣减现金分红[135] - 控股股东未履行赔偿责任时公司有权扣减其现金分红[136] - 持股5%以上股东未履行赔偿责任时公司有权扣减其现金分红[137] - 董事及高管未履行承诺时公司有权停发薪酬并扣减现金分红[138] - 所有主体因未履行承诺所获收益均归公司所有[135][136][137][138] - 珠海普瑞达承诺全额补偿ATL争议事项可能产生的赔偿费用[149] - 珠海普瑞达二号承诺全额补偿MAXELL案件可能产生的赔偿费用[149]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使用募集资金归还关联方借款[150]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151] 诉讼与仲裁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诉讼公司需赔偿损失6,084,196.15元[153] - 新宁物流诉讼公司需支付4,424,242.56元及其利息[153] - ATL针对公司提起21起专利侵权诉讼其中12起已撤诉[154] - 公司及重庆冠宇电池起诉ATL专利侵权涉及5个案件其中2起已撤诉[154] - ATL诉讼中3个案件一审败诉公司已上诉[154] - 新宁火灾案计提预计负债8,373.79万元[65] - 重大诉讼中ATL案件涉及金额未披露但仍在审理过程中[153]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公司及外部投资人按投前估值30.753亿元人民币对浙江冠宇增资,合计增资金额不超过9亿元人民币[157] - 浙江冠宇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增资交割并办妥工商登记[157] - 公司向浙江冠宇提供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借款额度,期限3年,利率参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158] - 公司及子公司向浙江冠宇及其子公司提供额外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借款额度,期限3年[159][160]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报告期实际损益为-520.31万元人民币[92] - 外汇掉期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4.95万元人民币,期末账面价值占净资产比例6.5%[92]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总投资额9040万元人民币,累计利润影响9387.27元人民币[94][95] - 重庆冠宇电池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235.89万元人民币,总资产50.39亿元人民币[97] - 冠宇电源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9962.41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8.37亿元人民币[97] - 衍生品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34.95万元人民币[92][93] - 募集资金总额为53.36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21.04亿元,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净额30.57亿元[169][17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43.
珠海冠宇(688772)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