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5.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3%[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635.38万元,同比下降11.93%[50] - 营业收入45.16亿元,同比下降11.93%[7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1.9%至45.16亿元,去年同期为51.28亿元[173] - 利润总额5.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2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3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48.76万元,同比下降45.30%[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4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342.46万元,同比下降52.48%[5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同比下降45.61%至4.03亿元[28] - 净利润同比下降46.3%至4.05亿元,去年同期为7.54亿元[174] - 净利润同比下降34.6%至8.19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2.52亿元人民币)[17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6.15%至0.28元/股[24]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2.83%至0.25元/股[2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6.2%至0.28元/股,去年同期为0.52元/股[17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4.53个百分点至4.35%[24]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5.22个百分点至3.86%[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6.57亿元,同比下降14.98%[7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0%至16.57亿元,去年同期为19.48亿元[173] - 研发投入合计64,875.5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4.36%,同比增长23.07%[5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9%至5.23亿元,去年同期为4.40亿元[17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1%至9.45亿元,去年同期为10.07亿元[173] - 财务费用9758.79万元,同比大幅上升176.69%,主要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减少[7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6.7%至9758.79万元,去年同期为3526.97万元[17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5%至7.20亿元,去年同期为6.52亿元[173]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上升12.6%至9.50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8.44亿元人民币)[18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4.6%至7095.26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08亿元人民币)[1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原料药业务拥有美国DMF文件86个及其他境外批文102个[30] - 原料药业务成功实现亿元级项目落地和多个千万级重大项目突破[50] - 公司是全球主要心血管类原料药供应商,精神障碍类及神经系统类原料药全球市场份额显著[43]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对特色原料药实行1-2年库存一次性生产以降低换产成本[3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635.38万元,同比下降11.93%[50] - 公司他达拉非片政府订单中标[55] - 公司首个总代产品布南色林保持快速增长[54] - 华海大药房正式开业并签约3个外研合作项目[54] - 国内制剂新获批产品12个,新产品申报11个,申报批生产19个[60] - 美国制剂获得ANDA文号2个[60] - 原料药通过审评审批15个,完成新产品注册申报15个[60] - 生物药获得临床批件3个[60] - 公司制剂业务占营业收入61.85%[99] - 公司通过境外子公司普霖斯通实施制剂自主研发、生产和注册,并通过寿科健康进行自营销售[40] - 公司拥有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67] - 公司持续推进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性的高端原料药和高端复杂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67][70] - 公司已建成无菌原料药车间、多肽原料药车间、抗肿瘤/高活固体制剂车间等多个高端生产车间[71] - 公司国内制剂销售网络实现全国覆盖,涵盖等级医院、基层医疗、连锁药店及电商渠道[72] - 公司制剂产品线涵盖心脑血管类、精神类、神经类等治疗领域,形成丰富且均衡的产品矩阵[72] - 公司原料药研发以上海科胜、奥博生物等为研发方阵,推动原料药研发全面发展[68] - 公司制剂研发以华武生物、华奥泰生物等为创新药研发方阵,以杭州研究院等为复杂仿制药研发方阵[68] 研发与创新进展 - 生物药在研项目20余个中12个进入临床阶段[32] - 创新药HB0034项目针对银屑病适应症已完成关键临床试验[33] - 公司HB0034产品获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立项,将成为首个上市创新药[44] - 新增专利授权29项(中国16项,海外13项)[62] - 新增专利申请42项(中国29项,国外5项,PCT申请8项)[62] - 创新产品HB0034完成关键性临床试验,2025年8月纳入CDE优先审评[61] - HB0017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关键III期临床试验患者随访接近收尾[61] - 公司已有多款创新多抗分子进入不同的临床开发和临床前研究阶段[6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自营出口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最重要的出口方式之一[39] - 公司107个产品获得美国ANDA文号,91个产品通过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4] - 45个制剂产品在国家集采及接续采购中中选[44] - 公司在全球设立40多家分子公司,原料药销售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73] - 公司与全球超千家制药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主要市场头部客户覆盖率近90%[73] - 公司境外业务采用美元结算并受汇率波动影响[100] - 公司从欧盟等地以美元采购部分资源[100] - 公司面临贸易环境变化及关税政策风险[10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内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约29,762.7亿元,同比持平[47] - 国内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约4,050.9亿元,同比下降0.9%[47] - 公司面临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涉及技术难度大、投资大及审批周期长等不确定性[94] - 公司面临质量管控风险,需应对国际GMP标准提升和地缘合规性审计挑战[95] - 公司面临安全环保风险,需符合危险化学品行业新规及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96] - 公司面临集采政策导致仿制药价格承压及盈利收窄的风险[97] - 公司通过多元销售结构和创新营销应对带量采购冲击,扩大终端市场覆盖[97] - 公司面临原料药产品价格波动风险[99] - 公司通过新产品研发和业务转型降低原料药价格波动影响[99]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数量10家[10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52%[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1.52%,主要因销售收款减少及市场推广费增加[78][7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29亿元,同比上升278.13%,主要因定向发行股票及子公司融资现金增加[78][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1.5%至3.70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2.98亿元人民币)[18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8.6%至44.34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48.53亿元人民币)[18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上升15.8%至16.27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4.05亿元人民币)[1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7.99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流出8.15亿元人民币)[18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入5.29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流出2.97亿元人民币)[18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至15.85亿元人民币(期初:14.78亿元人民币)[18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5.4%至7.66亿元[1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10.6%至32.76亿元[183]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长71.6%至5.43亿元[1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2亿元,较上年同期-8.46亿元有所改善[183]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激增863%至1.74亿元[1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5.3%至13.92亿元[183][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14.4%至8.20亿元[18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1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38%[23] - 报告期末总资产212.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96%[23] - 货币资金16.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6%,占总资产比例7.69%[81] - 应收账款31.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4%,占总资产比例14.90%[81] - 存货35.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5%,占总资产比例16.89%[81] - 使用权资产1.19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299.75%,主要因外部租赁增加[81] - 公司在建工程重大项目总投资100.54亿元,累计已投入48.64亿元[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5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28亿元下降10.4%[86] - 应收款项融资公允价值减少1.39亿元,期末账面价值1.54亿元[8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负债总额约112.6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约56.99亿元,非流动负债约55.61亿元[161]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15.37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16.36亿元[165]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29.43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31.68亿元[165] - 公司存货从2024年底的34.13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35.93亿元[165] - 公司固定资产从2024年底的63.53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68.40亿元[165] - 公司在建工程从2024年底的21.88亿元略降至2025年6月底的21.02亿元[165]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6079万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7558万元[165] - 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从2024年底的2.93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1.54亿元[165]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从2024年底的84.83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88.99亿元[16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261,354,969.92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1,265,898,469.48元,增加1,004,543,499.56元(约5.0%)[166][167] - 公司短期借款从2,110,004,519.44元减少至2,046,137,446.69元,下降63,867,072.75元(约3.0%)[166] - 公司应付账款从990,263,122.70元增加至1,127,771,446.49元,增长137,508,323.79元(约13.9%)[166] - 公司长期借款从2,511,674,048.00元微增至2,518,092,895.00元,增加6,418,847.00元(约0.3%)[166]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5,555,380,857.68元增长至5,964,868,473.87元,增加409,487,616.19元(约7.4%)[167]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736,147,759.99元增加至839,579,687.63元,增长103,431,927.64元(约14.0%)[169]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124,741,995.82元减少至2,046,542,694.25元,下降78,199,301.57元(约3.7%)[169]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7,226,987,920.54元增加至7,372,912,572.27元,增长145,924,651.73元(约2.0%)[170]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1,829,003,663.88元减少至1,558,301,680.10元,下降270,701,983.78元(约14.8%)[170] - 母公司应付债券从1,882,139,923.12元增加至1,929,375,392.98元,增长47,235,469.86元(约2.5%)[170]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9.4%至95.35亿元,去年同期为87.16亿元[171] - 负债合计同比下降7.6%至72.20亿元,去年同期为78.16亿元[17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11.4%至89.78亿元[186] - 未分配利润增加7.4%至55.54亿元[186] - 综合收益总额为4.08亿元[186]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从上年期末的1,482,507,116.00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1,466,755,454.00元,减少15,751,662.00元[187][188] - 资本公积从上年期末的1,296,393,171.86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1,169,994,899.11元,减少126,398,272.75元[187][188] - 未分配利润从上年期末的4,724,639,528.27元增加至本期期末的5,474,780,731.08元,增加750,141,202.81元[187][1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期末的8,076,851,901.19元增加至本期期末的8,802,460,428.42元,增加725,608,527.23元[187][188] - 少数股东权益从上年期末的174,263,039.08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161,843,317.86元,减少12,419,721.22元[187][18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期末的8,251,114,940.27元增加至本期期末的8,964,303,746.28元,增加713,188,806.01元[187][188] - 综合收益总额为754,866,146.3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749,098,773.01元[187]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347,505.38元,本期使用125,356.72元,净增加222,148.66元[18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1,575,172.00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1,870,802.50元[18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62,701,600.01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162,069,198.18元[188] - 实收资本从年初14.67亿元增至期末14.97亿元,增长2.08%[191][192]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87.16亿元增至期末95.35亿元,增长9.38%[19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125.49亿元增至期末139.51亿元,增长11.18%[19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达8.19亿元[191] - 资本公积从年初16.91亿元增至期末20.43亿元,增长20.81%[191] - 库存股从年初3.00亿元减少至期末1.00亿元,下降66.65%[191] - 其他综合收益亏损从-634万元收窄至-556万元,改善12.38%[191] - 所有者投入资本净增加5.82亿元[19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55亿元[192] - 对股东分配利润1575万元[192] 投资与金融资产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2826.71万元[26]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3285.97万元[26] - 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269.98万元,占期初股票投资账面价值21.5%[86][89] - 理财产品投资期末归零,本期出售/赎回金额7531万元[86] - 君实生物股票投资公允价值收益1479.15万元,期末账面价值7558.11万元[89] - 盟科药业股票投资公允价值收益1104.88万元,期末账面价值5208.74万元[89] - 共同药业股票投资公允价值收益685.94万元,期末账面价值5715.16万元[8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改善至3269.98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6720.83万元人民币)[178] 子公司与联营企业表现 - 临海市华南化工子公司净利润4692.12万元,营业利润5182.01万元[89] - 浙江华海医药销售公司净利润1.70亿元,营业收入15.10亿元[90] - 华海(美国)国际有限公司净
华海药业(60052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