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9.93亿元,同比增长5.4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12.42万元,同比增长41.38%[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241元/股,同比增长41.7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1%,同比上升1.53个百分点[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328.55万元,同比增长37.21%[20] - 营业收入99,323.53万元同比增长5.47%[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12.42万元同比增长41.38%[4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7%至9.93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微增0.74%至8.14亿元[52] - 营业总收入2025年半年度为9.93亿元,较2024年同期9.42亿元增长5.5%[177] - 净利润2025年半年度为0.80亿元,较2024年同期0.57亿元增长40.2%[17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5年半年度为0.81亿元,较2024年同期0.57亿元增长41.4%[17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至8.168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7.175亿元(2024年半年度)[180] - 净利润大幅增长277.8%至1.367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0.362亿元(2024年半年度)[181]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67.3%至1.573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0.428亿元(2024年半年度)[180]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41.8%至1.0241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0.7223元(2024年半年度)[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9.05%至2636.37万元[52] - 财务费用变动47.91%,主要因上期美元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收益[52]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30.90%至2224.42万元,因母公司利润总额增加[52] - 研发费用2025年半年度为0.26亿元,较2024年同期0.22亿元增长19.1%[17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3%至0.264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0.221亿元(2024年半年度)[180] - 所得税费用增长200.3%至0.202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0.067亿元(2024年半年度)[18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亿元,同比增长911.9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改善911.97%至5.18亿元[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4.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578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8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3.0%至8.04亿元[18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49.8%至3.14亿元[186]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95.2%至4411万元[1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正流入1.08亿元转为净流出[186]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34.9%至9.38亿元[1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5.183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负0.638亿元(2024年半年度)[183][1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22.9%至10.478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8.521亿元(2024年半年度)[1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负34.063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正12.188亿元(2024年半年度)[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49.8%至1.828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1.220亿元(2024年半年度)[18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28亿元,较期初减少13.6%[1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22.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07%[20]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5.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83%升至24.48%,增长12.65个百分点[60] - 应收账款减少至5.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9.68%降至22.90%,下降6.78个百分点[60]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2.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08%升至12.72%,增长9.64个百分点[60] - 在建工程增加至3605.5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20%升至1.58%,增长1.38个百分点[60]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至8121.1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16%升至3.57%,增长1.41个百分点[61]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2.77亿元,较期初19.28亿元增长18.1%[17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57亿元,较期初2.28亿元增长144.3%[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37亿元,较期初2.81亿元增长20.0%[17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90亿元,较期初0.59亿元增长388.1%[17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3605.57万元,较期初376.93万元增长856.6%[17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21亿元,较期初5.72亿元下降8.9%[171] - 存货期末余额为2.52亿元,较期初2.78亿元下降9.3%[17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48亿元,较期初2.06亿元增长20.1%[17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5.93亿元,较期初14.99亿元增长6.3%[17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03亿元,较期初2.06亿元增长143.8%[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37亿元,较期初2.81亿元增长20.0%[17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90亿元,较期初0.59亿元增长388.1%[17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92亿元,较期初4.86亿元增长1.3%[17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0.89亿元,较期初0.37亿元增长138.8%[174] - 2025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5.93亿元人民币[192] - 2025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92亿元人民币[192] - 2025年上半年末未分配利润为2.48亿元人民币[192] - 2025年上半年末资本公积为11.66亿元人民币[192] - 2025年上半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为8121.18万元人民币[192] - 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增长6.2%至15.92亿元[1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21亿元[1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热熔压敏胶产品毛利率18.11%,其中国内毛利率20.54%高于国外的16.35%[55] - 公司产品生物可降解率达92.67%,生物基含量达89%[50] - 新一代尿显胶等新产品对收入不构成重大影响[38] - 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6%占整体收入比重59.73%[41] 各地区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6%占整体收入比重59.73%[41] - 产品远销俄罗斯德国英国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37] - 海外市场由汉高富乐与波士胶三家主导[45] - 公司在波兰建立生产基地在土耳其设技术服务实验室[46] - 波兰工厂资产规模4.28亿元,占公司净资产26.86%,报告期内净亏损1076.97万元[62] - 聚胶欧洲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076.97万元人民币[93] - 聚胶欧洲子公司营业收入为19344.90万元人民币[93] - 聚胶欧洲子公司总资产达42761.83万元人民币[93] - 波兰工厂因国际局势影响未达预计效益,部分需求转由广州工厂供应[80] - 波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076.97万元,累计效益-595.26万元[77] - 波兰项目因国际局势影响未能实现预计效益,部分需求转由广州工厂供应[78] - 墨西哥生产基地项目已暂停,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实际投入资金[78] - 公司暂停墨西哥生产基地投建项目[146] - 海外销售及原料采购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101]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以马来西亚林吉特、美元结算[101] - 公司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或地区[98] - 2025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不断调整[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生产与投资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中[41][43][46] - 报告期投资额15.93亿元,较上年同期7.95亿元增长100.43%[67]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本期投入3221.76万元,累计投入3353.40万元,项目进度27.76%[69] - 年产12万吨卫生用品高分子新材料制造及研发总部项目投资进度达97.51%,累计投入23,832.06万元[77] - 卫材热熔胶产品波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投入21,549.46万元,超预算100.17%[77]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实际投入7,005.252万元,完成率100.08%[77]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52,952.02万元,累计实际投入52,386.77万元[77] - 超募资金投向波兰生产基地增加投资4,881.75万元[77] - 年产12万吨新材料项目预计2024年0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7] - 波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0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7] - 年产12万吨卫生用品高分子新材料项目于2024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8] - 截至2025年6月末,产线切换尚未全部完成[78]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总额调整至人民币12,080.17万元,其中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11,007.41万元[79] - 卫材热熔胶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102] - 年产12万吨卫生用品高分子新材料制造及研发总部项目已于2024年第二季度末达预定状态[102] - 卫材热熔胶产品波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102]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1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10.54亿元,募集资金净额9.62亿元[74][75] - 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1.68亿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35亿元[74]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86.83%[74]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1.51亿元[74][76]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3480.39万元,现金管理余额1.16亿元[76] - 超募资金用于归还银行贷款78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94亿元[76]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4881.75万元,占比5.07%[74] - 募集资金净额总额48,070.27万元[77] - 所有项目可行性均未发生重大变化[77]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96,220.43万元[78] - 超募资金总额为48,150.16万元[78] - 使用超募资金7,8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占该用途总额的100%[78] - 使用超募资金6,6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8] - 使用超募资金4,881.75万元对波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增加投资,总投资额调整为21,512.19万元[78] - 波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原计划投资16,630.44万元,调整后增幅达29.4%[7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及利息合计人民币12,837.92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暂未确定用途的超募资金为人民币5,023.08万元[79]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人民币15,562.00万元[79] - 波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结余资金人民币0.50万元转入基本户[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5,080.39万元[79]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中募集资金部分为人民币11,600.00万元[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动等风险因素[3] - 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大[96] - 公司面临人口负增长导致中国市场萎缩的风险[94]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毛利率和存货价值[96] - 公司通过固定式规模化采购获取更优惠价格[97] - 公司通过替代配方调整实现成本控制[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发展战略 - 公司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卫材热熔胶生产企业之一[35] - 公司为行业内四大主要卫材热熔胶提供商之一[35] - 公司通过投建全球供应链基地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95] - 技术研发团队规模40人,已获得23项专利(含3项发明专利)[49] - 聚胶波兰工厂获得LEED银奖认证,中国总部工厂获得LEED金奖认证[117] - 公司通过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获评"广州市绿色工厂"[117] - 公司总部工厂采用光伏发电及设备节能改造减少碳排放[117] - 公司购买国内绿色电力证书以抵消工厂碳排放[11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80,417,822股,扣除已回购股份851,300股后为79,566,522股[4] - 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曙光[1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聚胶欧洲、聚胶新加坡等[11] - 控股子公司包括聚胶土耳其(持股68%)和聚胶墨西哥(持股99.99%)[11] - 公司客户包括金佰利、宝洁、恒安等国际知名企业[11] - 公司总股本由80,000,000股增加至80,417,822股,增幅为0.52%[151]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归属41.7822万股,占归属前总股本0.52%[151][152]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34,543,821股增至34,570,619股,占比由43.18%降至42.99%[150]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45,456,179股增至45,847,203股,占比由56.82%升至57.01%[150] - 公司回购股份851,300股,占当时总股本1.06%,回购金额23,274,489.45元[153] - 监事余刚树离任导致1,575股限售股份解除锁定[151][156] - 董事及高管逄万有、周明亮分别新增限售股7,047股和9,163股[156] - 聚胶企管持有首发限售股12,956,907股,占比16.11%[150][156] - 境内自然人持股由21,586,914股增至21,613,712股,占比由26.98%降至26.88%[150] - 激励对象中陈曙光、刘青生、范培军分别归属59,594股、37,582股、37,582股限制性股票[156]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完成,可归属数量为41.7822万股,涉及激励对象36名[157] - 公司于2025年5月19日完成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发行价格为16.31元/股,发行数量为417,822股[15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952户[159] - 控股股东广州聚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6.11%,持股数量为12,956,907股[159] - 股东淄博富丰泓锦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9.87%,持股数量为7,941,145股[159] - 实际控制人陈曙光持股比例为8.44%,持股数量为6,786,472股,报告期内增持59,594股[159] - 实际控制人刘青生持股比例为7.94%,持股数量为6,387,939股,报告期内增持37,582股[159] - 实际控制人范培军持股比例为6.64%,持股数量为5,336,170股,报告期内增持37,582股[159] - 股东郑朝阳持股比例为4.29%,持股数量为3,448,422股,报告期内减持800,000股[160]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数为851,300股,未纳入前10名股东列示[160] - 董事及高管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合计增持201,026股[163]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37名激励对象261.70万股,授予价格17.44元/极[110] - 2024年预留部分授予6名激励对象38.37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整为16.80元/股[111]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进一步调整为16.31元/股[112] - 作废18.5578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因离职作废10万股,因业绩未达标作废8.5578万股[112] - 2024年度净利润
聚胶股份(30128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