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02亿元[1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3亿元[13] - 营业收入19.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4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2.4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3.1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10.89%[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672.19万元,同比下降10.05%[38] - 主营业务收入196,570.56万元,同比下降10.38%[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7.40万元,同比增长82.48%[3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672.19万元,同比下降10.05%[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40万元,同比增长82.48%[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53.17万元[72] - 公司营业收入197,672.19万元,同比下降10.05%[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40万元,同比增长82.48%[8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0.1%至19.77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21.98亿元人民币)[158] - 净利润同比下降8.7%至1122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228万元人民币)[15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2.5%至287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57万元人民币)[15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至5.23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5.40亿元人民币)[162]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8.2%至32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795万元人民币)[16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0%至0.02元/股(2024年半年度:0.01元/股)[1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0.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9%[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34%,同比增加0.48个百分点[23] - 利息支出增加1021.69万元人民币[26] - 研发费用为6594.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42]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4%[42] - 公司利息支出增加1,021.69万元[72] - 研发费用6,594.49万元,同比增长4.87%[8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至6594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6288万元人民币)[159]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0%至5241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4481万元人民币)[159] - 研发投入总额为6594.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7%[5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4%,较上年增加0.48个百分点[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液化石油气业务收入下降2.3亿元人民币[26] - 液化石油气产品销售额为3.6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51%[40] - 液化石油气产品收入下降2.3亿元人民币[40] - 精细化工产品销量2.05万吨,同比增长53.41%[41] - 精细化工产品销售额2.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40%[41] - 磷化学品销售额1.4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85%[41] - 磷化学品毛利率同比增加0.73个百分点[41] - 改性塑料板块销售额128,617.47万元,毛利率从14.54%增长至15.36%[39] - 公司进入液化石油气产品生产加工领域,2025年2月获成品油试生产许可[39] - 改性塑料产品应用于节日灯饰、汽车、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39] - 公司掌握从化工原料到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提供定制化新材料解决方案[33] - 公司拥有国内外优质客户,合格供应商认证周期为一至两年[50] - 公司产品应用于节日灯饰、汽车、新能源电池、家电、光学显示、电线电缆、汽油添加剂、防火涂料、改性塑料、电解液、颜料等领域[5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无卤阻燃剂化学合成与复配应用技术、阻燃改性塑料制备技术、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技术、液化石油气加工技术[52] - 高聚合度结晶Ⅱ型聚磷酸铵技术代表产品为聚磷酸铵系列阻燃剂,型号包括APP222H、APP224等,主要应用于防火涂料、涂层[53][54] - 三嗪有机物制备技术采用一步法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且采用水相体系不对环境造成影响[54] - 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技术中,通过表面接枝改性处理使产物产率和纯度均达到90%以上[54] - 公司通过自主设计的自动化PLC生产系统确保产品品质稳定性[54] - 公司采用外循环冷却系统控制反应釜内的放热反应热量[54] - 公司采用有机次磷酸盐、聚磷酸盐及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复配优化阻燃效率,显著提升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性能[55] - 公司八溴醚体系阻燃聚丙烯通过美国UL认证,成为圣诞灯饰领域标杆产品[55] - 公司优化PS扩散板生产工艺,通过调整螺杆组合及配方比例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55] - 公司自主设计导光板热压模具及激光涂纹工艺,大幅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能源损耗率[55] - 公司采用双螺杆多层共挤方式生产PE透气膜,使挤出量大幅增加且产品品质更优异[56] - 公司多聚磷酸生产增设精密过滤装置,100%去除0.01um及以上颗粒且油雾密度控制在0.01ppm/wt[56] - 公司五氧化二磷生产工艺实现产品纯度大于99.90%[56] - 公司通过物料配比优化开发粘接树脂,解决多层共挤包装膜边角脱层问题[56] - 公司年产16万吨异辛烷装置通过工艺调整提升产品辛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56] - 公司拥有年产10万吨MTBE装置的核心技术,产品进入中石化系统用作国六汽油调和组分[57] - 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及单项冠军产品(2024年,阻燃聚丙烯)[57] - 聚酰亚胺二酐单体国内销售额450万元,截至20250818累计销售2573kg[64] -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国内销售额430万元,产品牌号包括G30KB、G3G等[64] - 阴离子交换膜产品国内销售额300万元,产品型号为AEMemr® PAW-1-60[64] - TAHQ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2025年3月开始中试,截至20250818已完成订单200kg[64] - ODPA升级产品在研,TCA工艺计划9月份开始中试[64] - 功能单体MCDA和HQPDA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64] - 高色域光学扩散板研发投入500万元,实现LGE量产,色域达DCI-P3 93%以上[65] - 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研发投入400万元,较传统材料减重10%且力学性能提升40%[65] - 碳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工艺优化使成本降低30%以上[66] - 高强度阻燃聚丙烯蜂窝板研发投入320万元,承载强度达5kg下沉量≤40mm[66] - 项目累计新增销售额1000万元,新增利税100万元[66] - 拉伸强度达到250MPa以上,弯曲强度达到350MPa以上[65] - 阻燃性能达到A0或A2级别[66] - 落球冲击试验通过1kg钢球500mm高度跌落无破损[66] -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研发项目总投入306万元,已完成基础研究及中试,部分客户应用评估中[67] - 低翘曲玻纤增强聚丙烯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项目总投入300万元,累计支出86.79万元[67] - 新能源电池上盖用吸塑阻燃板研发项目总投入300万元,累计支出278.66万元,产品密度<1.8g/cm³[67] - 高温尼龙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项目总投入276万元,累计支出228.75万元,弯曲强度≥150MPa[68] - 多聚磷酸净化回用装置研发处于小试阶段,项目总投入260万元,累计支出146.55万元[68] - 高阻燃效率无卤环保阻燃剂研发项目总投入250万元,累计支出145.55万元,目标实现1.5mm V-0阻燃等级[68] -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拉伸强度≥40MPa,弯曲强度≥50MPa,冲击强度≥9.0KJ/m²[67] - 新能源电池盖板产品无缺口冲击强度≥50KJ/m²,吸水率≤0.25%,阻燃等级UL94 V-0[67] - 高温尼龙材料缺口冲击强度≥65J/m,弯曲模量≥8500MPa,GWIT≥750℃[68] - 阻燃聚丙烯项目完成后预计累计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利税80万元[68] - 子公司奥智股份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为64.53%,其中向喜星电子、新谱电子及LGE的销售收入占比为33.61%[74] - 外销业务收入72,510.5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6.89%[77] - 公司属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主营业务为化工原料及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91]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为4.68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8.66%[88] - 外销业务收入72,510.5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6.89%[77] - 汇兑损益为-77.57万元(收益)[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改性塑料产量从2010年705万吨增至2022年2,88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1.45%[32] - 2024年改性塑料产量预计达3,421万吨[32] - 中国塑料改性化率从2010年16.2%提升至2022年23.5%,仍低于全球近50%水平[32]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备二十多年化工新材料行业从业经验[51] - 公司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赋予各事业部更多决策权限以提高经营积极性[51] - AEM电解水制氢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016万元,累计投入313.95万元[62] - AEM电解水项目目标产氢量≥50Nm³/h,单位制氢能耗≤4.3kWh/Nm³[62] - 高性能绿色流变剂项目总投资规模800万元,累计投入566.23万元[62] - 项目实施期内新增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新增利税不低于250万元[63] - 引进人才3人,培养中级工程师1名[63] - 刚性钙钛矿太阳能组件效率超过20%,双85条件下DH1000h衰减小于10%[63] - 柔性组件效率超过16%,双85条件下DH600h衰减5.5%[63] - 申请发明专利1件:高耐碱性阳离子聚合物(申请号CN117362561A)[65] - 碳纤维增强材料计划申请3件相关技术发明专利[66]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增强技术优势并提升经营业绩[106] - 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强公司研发能力并支持主营业务发展[106] - 公司已制定上市后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以保障股东利益[106] - 公司承诺加强募集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控制使用环节以填补摊薄回报[105] - 公司承诺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升级巩固核心竞争优势拓宽市场应对风险[105] - 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将因发行上市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净利润可能难以同步大幅增长导致摊薄即期回报[10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0.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9%[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34%,同比增加0.48个百分点[23] - 研发费用为6594.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42]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4%[42] - 研发人员总数328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57人、本科104人[43] - 新增中国境内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46] - 公司及其子公司新增知识产权申请30个,其中发明专利22个[58] - 新增获得授权知识产权20个,其中发明专利12个[58] - 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425个,其中发明专利227个[58] - 研发投入总额为6594.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7%[5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4%,较上年增加0.48个百分点[5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2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5.38%[7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701.44万元,平均薪酬为8.24万元[71] - 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34项,其中中国境内227项,境外7项[73]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9亿元[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55%[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599.74万元,同比增长4.55%[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12亿元,同比增长1.03%[1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亿元,同比增长4.55%[1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32.22万元,同比改善66.52%[1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6.70万元,同比下降84.10%[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7亿元,同比下降16.15%[166]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5.55亿元,同比增长76.98%[16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1亿元,同比改善388.30%[168]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同比下降1352.60%[169]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70亿元,同比增长3.01%[16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444.93万元,同比增长46.48%[16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35.21亿元[1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23.78亿元[13]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19亿元[13]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5.12亿元[13] - 总资产54.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98%[22] - 公司总资产从509.9亿元增至541.4亿元,增长6.2%[152]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长72.9%至2.624亿元人民币[151] - 应收账款增长19.8%至10.8亿元人民币[151] - 存货下降13.2%至6.546亿元人民币[1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54.9%至448万元人民币[151] - 应收票据增长27.6%至3.095亿元人民币[151] - 其他应收款增长180.8%至6522万元人民币[151] - 固定资产增长7.1%至16.153亿元人民币[151] - 短期借款从7.98亿元增至9.17亿元,增长14.8%[152] - 应收账款从4.30亿元增至5.58亿元,增长29.8%[154] - 在建工程从5.99亿元增至6.37亿元,增长6.4%[152] - 合同负债从7970万元降至3144万元,下降60.5%[152] - 长期借款从8.12亿元增至9.47亿元,增长16.5%[152] - 货币资金从4967万元增至5939万元,增长19.6%[154] - 预付款项从9098万元增至1.43亿元,增长57.2%[154] - 应付账款从6.72亿元增至7.99亿元,增长18.9%[15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4.99亿元降至3.15亿元,下降36.9%[152]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140,324.87万元,占流动资产53.16%[76] - 存货账面价值65,457.60万元,同比下降13.20%[77] - 商誉账面价值5,676.88万元[76] - 货币资金增加至2.62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85%,同比增长72.86%,主要因保证金增加[86] - 应收账款增至10.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9.95%,同比增长19.83%[86] - 短期借款增至9.165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16.93%,同比增长14.84%[87] - 合同负债减少至3144万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0.58%,同比下降60.55%,主要因预收货款减少[87] - 长期借款增至9.467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17.48%,同比增长16.55%[87] - 其他应收款增至6521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20%,同比大幅增长180.86%,主要因押金保证金及往来款增加[86]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2.39%[81] - 受限资产总额为16.285亿元人民币,包括货币资金1.051亿元、应收票据2.926亿元、固定资产6.888亿元等[89]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处置冠臻科技股权取得1601.71万元人民币收益[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840.57万元人民币[27] - 处置冠臻科技股权取得1,601.71万元收益[72]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至1634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08万元人民币
聚石化学(68866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