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思科技(06613) - 2025 - 中期业绩
蓝思科技蓝思科技(HK:06613)2025-08-25 22:2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约人民币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3][6] - 总收入同比增长14.2%至329.60亿元人民币,其中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收入增长13.2%至271.85亿元人民币[14] - 公司营业收入人民币329.6016亿元,同比增长14.18%[3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11.4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8.61亿元人民币增长32.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1.4269亿元,同比增长32.68%[3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11.43亿元[71] - 母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7.31亿元[71] - 经调整期内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1,224.2百万元,经调整净利率为3.7%[57]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3元,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23元[7]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3元人民币,基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9.54亿股计算[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约人民币16.44亿元,同比增长29.15%[6] - 研发开支人民币16.4386亿元,同比增长29.15%[42] - 毛利率13.06%,较去年同期12.66%波动较小[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收入人民币271.8482亿元,同比增长13.19%[32][36] - 智能汽车及座舱类收入同比增长16.5%至31.65亿元人民币[14] -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收入人民币31.6466亿元,同比增长16.45%[33][36]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收入人民币16.4655亿元,同比增长14.74%[34][36] -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收入人民币3.6361亿元,同比增长128.2%[35][36]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约人民币43.05亿元,同比增长17.82%[3][6] - 政府补助同比增长40.1%至1.42亿元人民币[15] - 外汇收益净额大幅增长453.4%至1.68亿元人民币[16] - 外汇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67.97百万元[5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32.6%至7418万元人民币[16]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损失拨回人民币2534万元,同比增加1483.75%[45]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人民币2.5514亿元,同比增长96.90%[44] - 所得税开支发生逆转,从去年同期的-9356万元人民币变为5137万元人民币[16] - 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51.37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所得税收益人民币93.56百万元[46]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4,325.2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8.43%[4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5,020.3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09.28%[4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4,205.5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9.62%[49] - 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4,297.12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936.65百万元[53] - 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2,640.37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217.42百万元[5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人民币61.77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3.52%[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人民币87.55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9.43%[8]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87.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8.66亿元人民币下降19.4%[21] - 存货约人民币67.85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5.2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402.0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35%[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至124.27亿元人民币,其中结构性存款为10.82亿元人民币[21]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22.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0.39亿元人民币增长8.2%[23] - 流动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0,772.78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4,677.82百万元[50] - 流动比率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1.33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1.11[50] - 流动负债减少3.3%至223.0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贸易应付款项减少4.8%至155.79亿元人民币[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5.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3.66亿元人民币下降4.8%[24] - 借款总额小幅增长,流动借款增加1.4%至66.12亿元人民币,非流动借款减少26.9%至57.07亿元人民币[9] - 公司偿还借款20.1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偿还28.73亿元人民币[25] - 资产净值小幅下降1.7%至479.96亿元人民币[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未来数年新型3D玻璃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复杂3D结构加工难度较高,单片价值量大幅提升,整体市场有望形成量价齐升格局[58] - 公司已与北美大客户在内的30余家国内外汽车头部企业建立合作,涵盖多个领先智驾平台,并在汽车通讯模组及域控制器有新业务突破[58] - 公司作为国内知名客户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光学镜片、功能模组到整机的全流程生产,并应用自研纳米微晶玻璃等核心技术[58] - 未来公司光学相关模组及光波导镜片逐步导入和产能放量,预计将有效解决行业瓶颈[58] - 公司与客户合作建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聚焦数据采集与二次开发、关节电机等关键模组及运动控制算法迭代研发[59] - 公司提供核心模组、高自由度灵巧手、外骨骼设备和下一代关节电机、轻量化结构件等模块化深度定制和整机定制[59] - 公司具备向多家客户大规模交付能力,目标打造中国最大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台[59] - 公司持续开拓智慧零售支付终端市场,依托高附加值产品组合扩展场景渗透率[59] 股息和利润分配 - 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0元[3] - 公司宣布每股0.10元人民币的中期股息,合计5.26亿元人民币[19] - 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5.26亿元占上半年净利润46.03%[73]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0元(含税)[73] - H股股东每10股派发股息1.0956港元(按汇率人民币0.91274元兑1港元计算)[74] - 现金红利预计于2025年10月24日或之前向股东支付[74] - 非居民企业H股股东股息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76] - H股个人股东股息个人所得税率一般为10%,部分国家居民可享受低于10%或高于10%但低于20%的协议税率[77] - 深股通投资者股息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部分税收协定国居民可申请退税[79][80] - 港股通内地个人投资者股息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内地企业投资者需自行申报纳税[81] 股份回购和上市活动 - 公司回购A股股份数量322,600股,占A股总股本0.006474%,支付总金额人民币7,267,695元[83] - 公司计划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每股人民币34.60元[83] - 公司回购注销107,100股A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6.04元[84] - 公司于联交所上市发行2.62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8.18港元[27] - 根据超额配售选择权额外发行3933.84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8.18港元[27] - 公司H股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自该日期起适用《企业管治守则》[63] - 超额配售选择权悉数行使涉及3933.84万股H股占初步发售股份总数15.0%[6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404.52百万港元(折合人民币4924.27百万元)[69] 公司治理和其他 - 公司董事长周群飞女士同时担任总经理,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董事会认为有助于业务前景及营运效率[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44.64亿元[72] - 公司H股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8月25日发布,可通过披露易及公司网站查阅[85] - 贸易应收款项中逾期金额为24.63亿元人民币,其中0-90天逾期占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