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益同比增长46.4%至5418.3百万元人民币[3]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4.18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7.02亿元增长46.4%[5] - 毛利润同比增长67.2%至1627.0百万元人民币[3] - 毛利润为人民币16.27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9.73亿元增长67.2%[5] - 毛利率提升3.7个百分点至30.0%[3]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8.95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95亿元增长80.8%[5][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93.4%至748.3百万元人民币[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48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87亿元增长93.3%[7]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93.0%至13.7分[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37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0.071元增长92.9%[7] - 毛利增长至16.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7亿元),增幅68%[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54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4%[123] - 毛利增长67.2%至人民币16.272亿元(2024年上半年:9.732亿元),毛利率从26.3%升至30.0%[1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93.4%至人民币7.483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从人民币7.1分增至13.7分[13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7.91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7.29亿元增长38.9%[5]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72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03亿元增长164.9%[5] - 融资成本同比增加165.1%至人民币2.72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人民币1.696亿元[135] - 销售成本增长38.9%至人民币37.913亿元(2024年上半年:27.286亿元)[126] - 煤炭平均成本下降13.2%至每吨人民币660元(2024年上半年:760元),但总煤炭成本增长13.0%[126] - 石灰石平均成本下降6.1%至每吨人民币18.5元,原材料总成本增长21.8%[127] - 电力总成本增长12.0%,但每吨电力成本下降人民币3.3元[127] - 折旧成本总额增长36.9%,每吨成本增加人民币3.0元[128] - 员工成本总额增长6.2%,但每吨成本下降人民币2.3元[128] - 其他成本总额增长43.8%,每吨成本下降人民币2.3元[129] - 折旧及摊销总额为8.255亿元人民币(2025年)和6.63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比增长24.4%[36] - 员工成本总额为4.216亿元人民币(2025年)和3.74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比增长12.7%[36]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为人民币4.21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74亿元增长12.7%[146] 各业务线销售量表现 - 水泥及熟料总销售量同比增长23.6%至10.82百万吨[3] - 骨料销售量同比增长39.4%至2.23百万吨[3] - 商业混凝土销售量同比下降4.6%至0.63百万立方米[3] - 水泥及熟料销量同比增长23.6%至1082万吨(2024年同期:875万吨)[65] - 水泥销售量达1040万吨,同比增长25.3%;总销售量(含熟料)为1090万吨[123] - 骨料销售收益增长38.1%至人民币7140万元(2024年上半年:5170万元),销量增长45.6%但价格下降13.5%[125] - 商业混凝土销售收益下降14.2%至人民币1.921亿元(2024年上半年:2.24亿元),价格和销量分别下降9.7%和4.6%[125]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外部销售额为3,069,960千元人民币,海外市场为2,348,363千元人民币,总计5,418,323千元人民币[30] - 中国市场分部溢利为365,415千元人民币,海外市场为456,721千元人民币,总计822,136千元人民币[30] - 去年同期中国市场外部销售额为2,379,787千元人民币,海外市场为1,322,025千元人民币,总计3,701,812千元人民币[31] - 去年同期中国市场分部溢利为82,611千元人民币,海外市场为587,130千元人民币,总计669,741千元人民币[31] - 中国市场销量下降8.3%至665万吨(2024年同期:725万吨)[65] - 海外市场销量激增178%至417万吨(2024年同期:150万吨)[65] - 中国水泥平均售价上涨4.1%至每吨280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69元)[66] - 海外水泥平均售价为每吨486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39元)[66] - 海外业务毛利贡献9.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1亿元)[67] - 海外市场收入占集团总收入43%及毛利的58%,但销量仅占总销售38.5%[68] - 水泥平均售价为每吨355元人民币,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344元[124] 中国地区业务表现 - 陕西省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上半年56%降至2025年上半年51%[70] - 陕西省水泥熟料销量553.2万吨同比下降9.3%,每吨毛利从30元增至64元[70] - 关中地区产能利用率36%(2024年上半年42%),销量233.9万吨同比下降15.2%[71] - 关中地区每吨售价从243元升至267元,每吨毛利从15元增至61元[71] - 陕南地区市场占有率超70%,产能利用率稳定在70%以上,销量319.3万吨同比下降4.3%[72] - 陕南地区每吨毛利从43元增至66元,售价从250元微升至257元[72] - 新疆厂房产能利用率从45%降至40%,销量71.09万吨同比下降10%[73] - 贵州花溪厂房每吨毛利从10元降至3元,产能利用率38%[73] - 四川康定厂房以1.39亿元收购,贡献6.5万吨销量且每吨毛利29元[73] - 陕西产能过剩地区产能利用率仅为36%,而陕南地区利用率保持在70%以上[105] - 贵州花溪厂房产能利用率预计维持在40%以下[106] - 四川康定跑马山厂房年产能1.5百万吨,2025年Q2贡献销量65,000吨[106] 海外地区业务表现 - 埃塞俄比亚人口约1.35亿,预计GDP年增长率6%,2025年水泥需求高达1200万吨,年供应量约1000万吨[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埃塞俄比亚售出199万吨水泥及熟料,产能利用率63%,平均售价456元/吨,每吨毛利182元[78] - 莫桑比克Dugongo水泥厂年产量200万吨,公司持股60%,2025年上半年水泥销量71.3万吨,熟料销量24.7万吨,总销量96万吨,产能利用率96%[79][81] - 莫桑比克2025年水泥需求预测350万吨,熟料供应量250万吨,平均售价613元/吨(2024上半年:626元),每吨毛利300元(2024上半年:323元)[80][81] - 泛大湖地区刚果卡米厂年产量150万吨熟料及水泥,卢旺达研磨站产能100万吨,坦桑尼亚研磨站产能30万吨[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泛大湖地区总销量42万吨,其中卢旺达研磨站售出19.9万吨水泥,平均售价899元/吨,每吨毛利171元[84] - 中亚安吉延水泥厂年产量250万吨,公司持股77%,2024年5月投产[85] - 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超过3700万,预计2030年GDP年增长率约5%[86] - 水泥需求增长率达15%,2025年需求将超过2000万吨[86] - 安延吉厂房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64%,销售水泥70万吨及熟料10.1万吨[87]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96元/吨,每吨毛利为人民币44元[87] - 埃塞俄比亚莱米厂房2025年Q1产能利用率约50%,Q2提升至70%以上[109] - 埃塞俄比亚莱米厂房每吨毛利突破人民币170元[109] - 埃塞俄比亚国家水泥厂每吨毛利接近人民币140元[109] - 莫桑比克Dugongo厂房年产能2.0百万吨,产能利用率接近100%[111] - 莫桑比克Dugongo厂房平均售价稳超人民币600元[111] - 莫桑比克熟料销售占集团销量超25%[111] - 莫桑比克楠普拉厂房年产能1.5百万吨,资本支出200百万美元[112] - 莫桑比克可开采天然气储量估计达65万亿立方英尺[113] - 刚果民主共和国地区销售逾40万吨水泥及熟料,平均售价约每吨1000元人民币[115] - 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厂房产能利用率达65%,第二季接近满负荷运营,平均售价逾每吨200元人民币,每吨毛利超过60元人民币[120] -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预计年度水泥需求增长率达15%[121] - 乌干达全国水泥年需求量约500万吨,熟料供应量仅约125万吨[118] - 公司乌干达项目投产后将提供约300万吨水泥年产能[119] - 乌干达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7%[11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净资产负债比率上升3.7个百分点至69.0%[4] - 债务净额同比增长9.6%至9883.6百万元人民币[4]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27,057,597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981,649千元人民币,降幅为4.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12月31日的1,157,136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54,479千元人民币,降幅达26.2%[8] - 流动负债总额由2024年12月31日的12,792,687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498,917千元人民币,减少10.1%[9]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7,089,492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306,957千元人民币,增长3.1%[9] - 应付股息大幅增加,由2024年12月31日的60,370千元人民币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36,052千元人民币,增幅达291.0%[9] - 存货由2024年12月31日的1,860,15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86,136千元人民币,下降9.4%[8] - 发展中物业显著减少,由2024年12月31日的1,276,265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4,273千元人民币,降幅达55.0%[8] - 资产净值由2024年12月31日的13,816,485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4,331,355千元人民币,增幅为3.7%[9] - 非控股权益由2024年12月31日的1,548,30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10,849千元人民币,增长4.0%[9] - 物业、厂房及设备由2024年12月31日的23,183,932千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396,789千元人民币,减少3.4%[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处于净流动负债状况约人民币16.94582亿元[22] - 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人民币20.31026亿元[23]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65.1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53.85亿元人民币,下降4.2%[34] - 总资产减少1.4%至人民币357.86亿元,总权益增长3.7%至人民币143.314亿元[140] - 现金及受限存款合计人民币18.208亿元,债务净额达人民币98.836亿元[141] - 净资产负债率从65.3%上升至69.0%,净流动负债状况改善至人民币16.946亿元[142] - 未动用银行融资增至人民币20.31亿元,新疆资产出售交易总代价人民币16.5亿元[142][143] 收购和出售活动 - 公司完成收购康定跑马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11] - 公司出售新疆公司及资产总代价为人民币16.5亿元[12] - 公司出售出售集团总代价为人民币16.5亿元[23] - 公司预期未来12个月内收取代价人民币15.51亿元[23] - 新疆资产出售总代价为16.5亿元人民币[46] - 持有待售资产总额为16.89亿元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设备占比最大达14.04亿元人民币[49] - 出售新疆厂房预计带来约人民币16.5亿元现金,部分用于偿还2026年7月到期的6亿美元4.95%优先票据[101] - 公司收购年产能120万吨的Cimenterie de Lukala水泥企业,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117] - 收购刚果金夏沙Cimenterie de Lukala (CILU) 98.77%股权,总代价为125,650,069美元[97] - 出售新疆省水泥资产代价为人民币16.5亿元(可予调整)[98]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对CILU厂房的收购[104] - 公司拟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乌干达水泥及粉磨产能建设[104] 融资和债务管理 - 2025年上半年获得新银行贷款33.22亿元人民币,偿还29.48亿元人民币[51] - 借款年利率区间为1.12%至22.25%,还款期限至2041年[51]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6亿美元年利率4.95%的优先票据,实际年利率5.18%,2026年到期[54] - 优先票据可在2024年7月8日前赎回最多35%本金,赎回价为本金额的104.95%加应计利息[56] - 2024年7月8日后赎回优先票据,2025年7月8日前赎回价为102.475%,之后为101.238%[56] - 资本开支同比增加40.3%至人民币22.945亿元,资本承担为人民币31.429亿元[145] 应收款项和信贷风险 - 应收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1.3千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31.2千万元人民币,降幅为18.4%[39] - 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2.9千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19.928千万元人民币,降幅为9.5%[39] - 以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的贷款保持稳定,从376.5千万元人民币微降至376.4千万元人民币[39] - 以应收款项作抵押的贷款从270.0千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150.0千万元人民币,降幅为44.4%[3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3.162千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86.563千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6.4%[43] -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从229.080千万元人民币降至191.974千万元人民币,降幅为16.2%[43] - 其他应收款项从1,325.078千万元人民币增至1,532.362千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5.6%[43] - 其他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大幅减少,从32.995千万元人民币降至0.605千万元人民币,降幅达98.2%[43] - 应收贷款实际利率维持在每年8%至15%的区间[42] - 一年内到期的应收贷款从273.713千万元人民币减少至138.364千万元人民币,降幅为49.4%[4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2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7.09亿元人民币[45] - 0至90天账期应收款项从5.2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21亿元人民币[45] - 91至180天账期应收款项从3.3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20亿元人民币[45] - 181至360天账期应收款项从4.9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3.25亿元人民币[45] - 361至720天账期应收款项从1.5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4.78亿元人民币[45] - 已收票据总额从2.6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78亿元人民币[45]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由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5180万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拨回人民币5700万元,变动金额达人民币1.088亿元[134] - 信贷风险主要源于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最高风险敞口等于应收贷款账面值[148][149] 应付款项变化 - 贸易应付款项从人民币2,409,
西部水泥(0223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