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彩客新能源(01986)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33.5百万元,同比下降7.1%[2] - 公司净利为人民币30.0百万元,同比上升27.7%[2]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1元,同比下降50%[2]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从人民币7,864千元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0,710千元[4] - 总收益同比下降7.1%至93.3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00.5亿元)[17] - 除税前溢利同比上升7.7%至3.3亿元人民币[19]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下降40.4%至9315万元人民币[27]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7.1%至933.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005.0亿元人民币[21][22] - 公司整体收益同比下降7.1%至9.335亿元(2024年同期:10.05亿元),整体毛利同比下降19.7%至1.168亿元[59] - 母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40.4%至930万元(2024年同期:1560万元),盈利率降至1.0%[60] - 集团收益为人民币933.5百万元,同比下降7.1%[74] - 净利为人民币30.0百万元,同比上升27.7%,净利率为3.2%[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16.8百万元,同比下降19.7%[2]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20.0%至1.8亿元人民币[23]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17.4%至7955万元人民币[24] - 存货撇减同比上升113.0%至1.8亿元人民币[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9.0百万元,同比下降52.4%,占收益1.0%[76]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70.3百万元,同比下降5.9%,占收益7.5%[77]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7.7百万元,同比下降19.9%[78]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至12.5%(2024年同期:14.5%)[59]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16亿元增长15.6%[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池材料分部亏损收窄至9968.4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01亿元)[17] - 染料及农业化学品中间体分部溢利同比下降55%至4449.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892.8万元)[17] - 颜料中间体及新材料分部溢利同比增长50.6%至954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333.1万元)[17] - 电池材料分部收益同比下降16.9%至23.4亿元人民币[21][22] - 染料及农业化学品中间体分部收益同比下降17.1%至41.7亿元人民币[21][22] - 颜料中间体及新材料分部收益同比上升28.2%至28.3亿元人民币[21][22] - 电池材料板块收益同比下降16.9%至2.343亿元,占整体收益25.1%(2024年同期:28.1%)[61] - 电池材料板块毛利率降至-23.0%(2024年同期:-10.8%),毛利亏损扩大至-5390万元[62] - 染料及农业化学品中间体板块收益占比44.6%(2024年同期:50.0%),单位平均售价同比下降至10354元/吨[59][63] - 颜料中间体及新材料板块毛利率升至44.5%(2024年同期:37.2%),单位平均售价35230元/吨[59] - 磷酸铁产品销量下降但单位平均售价提升,同时因工厂技术改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62] - 染料中间体收益减少6.8%至人民币212.7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228.1百万元)[64] - 农业化学品中间体收益下降25.7%至人民币203.8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274.4百万元)[64] - 该板块总收益减少17.1%至人民币416.5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502.5百万元)[65] - 板块整体毛利下降52.2%至人民币44.9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93.9百万元),毛利率降至10.8%(对比18.7%)[66] - 染料中间体毛利减少66.5%至人民币7.8百万元(对比23.3百万元),毛利率降至3.7%(对比10.2%)[66] - 农业化学品中间体毛利下降47.5%至人民币37.1百万元(对比70.6百万元),毛利率降至18.2%(对比25.7%)[66] - 颜料中间体及新材料收益增长28.2%至人民币282.7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220.6百万元)[67] - 颜料中间体及新材料板块毛利增加53.3%至人民币125.9百万元(对比82.1百万元),毛利率升至44.5%(对比37.2%)[68] - 氧化铁红产品成功开拓电池材料应用客户,销量大幅提升[64][72]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同比下降12.9%至725.8亿元人民币[21][22] - 出口收益增长20.9%至人民币207.7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171.8百万元),占总收益22.2%(对比17.1%)[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015元[2] - 公司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015元,总额约1456.4万元(2024年同期:中期股息0.005元及特别股息0.025元,总额约2977万元)[56]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15元,总额约人民币1453.1万元[102]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由同一人戈弋先生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要求[109]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112] - 公司中期财务信息由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执行独立审阅[112]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报告期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1]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8.7%至6986.2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516.7万元)[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扩大75%至1881.8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075.8万元)[7]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收窄86.6%至1800.7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34亿元)[7]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较期初增长12.6%至3亿元人民币(期初为2.67亿元)[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69.9百万元,同比上升98.6%[8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贸易应收款项从人民币283,864千元下降至人民币243,885千元[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266,789千元增加至人民币300,418千元[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部分)从人民币190,421千元增加至人民币241,748千元[6] - 存货从人民币273,091千元增加至人民币332,641千元[5] - 分部总资产下降7.7%至32.37亿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35.07亿元)[18] - 分部总负债下降18%至12.75亿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15.54亿元)[1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937亿下降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2.514亿,降幅为14.4%[30]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扣除减值拨备)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839亿下降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2.439亿,降幅为14.1%[3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83.5万减少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747.4万,降幅为24.0%[30][31] - 账龄超过3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底的5.0%上升至2025年中的9.2%[31]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586.6万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3311.1万,增幅达108.7%[33] - 上市股权投资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0.6万激增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1400.3万,增幅达1445.4%[3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084亿增加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2.518亿,增幅为20.8%[34]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652亿增加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2.117亿,增幅为28.2%[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底的人民币1.774亿增加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3.004亿,增幅为69.3%[35] - 受限现金从2024年6月底的人民币3339.3万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317.5万,降幅达90.5%[35]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5,00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6,487千元[40][41] - 公司第三层级(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9,11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5,907千元[40][41] - 公司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4,99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4,156千元[40][41]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流动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06千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424千元[40][41] - 公司非流动金融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1,179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79,773千元[46][47] - 公司资本承担中厂房及机器项目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720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430千元[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00.4百万元,较期初增长12.6%[8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251.8百万元,年利率2.80%-7.91%[84] - 资产负债比率为12.8%,较期初上升2.1个百分点[86] - 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252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5.623亿元下降15.2%[87] - 存货为人民币3.326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731亿元增长21.8%[8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6.257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9.742亿元下降35.8%[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004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668亿元增长12.6%[87] - 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078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2亿元下降24.4%[91] 运营效率指标 - 存货周转天数为67天,较去年同期的52天增加15天[88]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154天,较去年同期的143天增加11天[89]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85天,较去年同期的80天增加5天[92] - 销售总量同比下降至72491吨(2024年同期:74034吨)[59] 股份回购活动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于联交所回购总计1,706,500股股份,总代价为1,365,560港元[105][107] - 2025年1月回购1,082,500股股份,每股最高价0.88港元,最低价0.82港元,总代价919,575港元[106] - 2025年4月回购57,000股股份,每股最高价0.68港元,最低价0.67港元,总代价38,405港元[106] - 2025年5月回购393,000股股份,每股最高价0.72港元,最低价0.68港元,总代价274,240港元[106] - 2025年6月回购174,000股股份,每股最高价0.88港元,最低价0.70港元,总代价133,340港元[106] - 公司已注销1,082,500股及624,000股回购股份,分别于2025年2月19日及8月6日完成[105] 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461千元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5,550千元[55]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及服务金额在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31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零[52] - 公司从关联方采购产品及服务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93千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161千元[52]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敏感度 - 公司非流动金融资产估值对中位市销倍数输入数据敏感度为±10%变动将导致公允价值相应变动约人民币1,668千元[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