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医药(03320) - 2025 - 中期业绩
华润医药华润医药(HK:03320)2025-08-26 12: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为1318.67亿元人民币[3] - 公司总收益从1285.98亿人民币增长至1318.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25][27] - 公司总收益达人民币13186.68亿元,同比增长2.5%[53]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润为215.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 - 报告期内集团除税前溢利为7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4] - 报告期内集团期内溢利为5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4] - 报告期内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6.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4] - 报告期内集团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4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4] - 除税前溢利下降8.9%至64.16亿人民币[22][23] - 净利润为人民币505.36亿元,同比下降8.8%(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同比略降1.3%)[54]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20.4%,从人民币26.048亿元降至20.733亿元[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报告期内集团销售成本为1103.57亿元人民币[3] - 其他收入增长4.7%至8.49亿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42.6%至3.25亿人民币[26] - 其他收益及亏损恶化65.4%至亏损10.86亿人民币,主要因联营公司减值3.92亿人民币[28][29] - 行政开支增长4.7%至31.87亿人民币[22][23] - 融资成本下降15.1%至9.74亿人民币[22][23] - 融资成本净额同比下降8.8%,从人民币8.058亿元降至7.350亿元[30] - 借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3.2%,从人民币10.213亿元降至8.868亿元[30] - 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7.0%,从人民币1.178亿元降至8593.8万元[30] - 融资收入同比下降27.1%,从人民币3.722亿元降至2.713亿元[30] - 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4%,从人民币9.390亿元增至9.708亿元[3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同比增长18.0%,从人民币9.932亿元增至11.718亿元[32] - 使用权资产折旧同比增长17.1%,从人民币3.388亿元增至3.968亿元[32] - 存货成本同比增长2.4%,从人民币107.027亿元增至109.631亿元[32] - 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同比下降0.4%,从人民币16.170亿元降至16.110亿元[34] 制造分部表现 - 制造分部收益增长4.3%至248.08亿人民币[22][23] - 制药业务收入人民币2480.83亿元,同比增长4.3%,毛利率59.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55] - 制药业务中药业务收益人民币130.62亿元,同比增长9.1%[57] - 中药业务收入人民币1306.2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处方药板块大幅增长76.5%[56] - 中药非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6%[57] - 中药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6.5%[57] - 化药业务收益人民币89.283亿元,同比下降6.0%[57] - 化学药收入人民币892.83亿元,同比下降6.0%[56] - 非处方药(OTC)中药收入人民币865.64亿元,同比下降8.6%[56] - 生物药收入人民币126.96亿元,同比增长11.9%[56] - 生物药业务收益人民币12.696亿元,同比增长11.9%[57] - 营养保健品及其他业务收入人民币154.84亿元,同比增长29.9%[56] - 营养保健品及其他业务收益人民币15.484亿元,同比增长29.9%[57] - 血浆采集系列产品在欧洲市场市占率超20%[69] - 血塞通制剂已获全球15个国家的准入资格[68] - 血液制品领域上半年累计采浆量达320吨,同比增长7.2%[65] 分销分部表现 - 分销分部收益增长2.3%至1083.30亿人民币[22][23] - 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益人民币1083.297亿元,同比增长2.3%[70] - 分销业务毛利率为5.9%,与去年同期持平[70] - 公司医药分销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份,客户数量约22万家[71] - 医疗器械分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3] - 深度营销业务覆盖31个省、1.8万家医疗终端和6.8万家零售门店[73] - 上半年统谈引进7个产品并新增11个终端创新服务项目[73] - 电子返单上线后客户回单效率提升85%[76] 零售分部表现 - 零售分部收益增长11.4%至55.15亿人民币[22][23] - 公司医药零售业务收益人民币55.146亿元,同比增长11.4%[70] - 零售业务毛利率为6.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70] - DTP业务收益约人民币37.6亿元,同比增长约14.1%[70] - 共有704家自营零售药房,其中DTP药店总数达279家(含“双通道”药店187家)[71] - 整体管理患者数达到82万并形成18个专病管理服务种类[74] - 与北京人寿合作推出涵盖1,500种常用药和200种进口原研药的"首善药诊卡"[74] - 与10余家重点核心医院开展COE(专病诊疗中心)合作[74]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总支出为人民币12.5亿元[61] - 在研项目476个,其中新药项目178个[61] - 研发人才队伍3,868名,硕博占比42.0%[61] - 报告期内中药领域在研经典名方50余首,成功获批1首经典名方(益气清肺颗粒)[62] - 化学药领域获得19个化药注册批件,4个产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62] - 8个项目获批临床试验[62] - 承接国家级研发计划项目2项(中药材趁鲜切制技术、药食同源物质研究)[63] - 荣获1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获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63] - 香港合作项目获得特区政府的RAISe+资助5400万港币[64] - 设立华润医药(成都)创新投资基金,规模人民币10亿元[59] 生产与供应链 - 新增中药材种植基地超1500亩(连钱草、野菊花、车前子等)[65] - 华润江中全面推进22项精益项目,通过工艺革新优化生产组织[66] - 质量管理系统(QMS)二期试运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投入使用[66] - 4家中药和3家化药生产基地获得"2025年度省/市级先进智能工厂"[75] - 2个中药项目入选山东省工信厅2025年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项目[75] - 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购买支出约人民币1,225.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877.2百万元增长39.7%[41] - 2025年上半年出售资产账面净值约人民币19.9百万元,实现出售收益净额0.6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出售亏损净额1.7百万元[41] 资产状况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人民币719.15亿元增至人民币837.81亿元,增长16.5%[9]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人民币209.89亿元增至人民币255.68亿元,增长21.8%[9] - 商誉从人民币223.69亿元增至人民币242.94亿元,增长8.6%[9] - 流动资产总额从人民币1858.46亿元增至人民币2030.69亿元,增长9.3%[10] - 存货从人民币370.53亿元增至人民币419.36亿元,增长13.2%[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人民币939.30亿元增至人民币1019.09亿元,增长8.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164.25亿元增至人民币176.74亿元,增长7.6%[1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76.739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64.247亿元有所增加[8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股权投资从2024年底的514.9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696.4百万元,增长35.3%[4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80,783.5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88,861.9百万元,增长10.0%[4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底的2,910.8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3,514.4百万元,增长20.7%[43] - 61-9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7,657.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10,079.8百万元,增长31.6%[43] - 超过1年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6,393.9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8,462.9百万元,增长32.3%[43] - 合约资产从2024年底的64.6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的54.3百万元,下降15.9%[4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公允价值计量为人民币205.1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89.89亿元增长8.0%[44] - 金融产品按公允价值计量为人民币90.71亿元,较期初人民币92.23亿元下降1.6%[44] - 公司其他流动金融资产总额人民币29.64亿元,较期初人民币28.21亿元增长5.1%[44] 负债与融资 - 流动负债总额从人民币1322.22亿元增至人民币1443.26亿元,增长9.2%[11] - 借款(流动部分)从人民币427.02亿元增至人民币538.32亿元,增长26.1%[11] - 资产净值从人民币980.87亿元增至人民币1120.35亿元,增长14.2%[11] - 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714.151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605.685亿元增长17.9%[85] - 质押银行借款金额为人民币29.876亿元,占银行借款总额的4.2%,较2024年末的3.3%上升0.9个百分点[85] - 用于担保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5.531亿元[85]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427.38亿元,较期初人民币400.62亿元增长6.7%[45] - 应付票据为人民币171.1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85.36亿元下降7.7%[45]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中0-30天占比49.3%(人民币210.56亿元),31-60天占比18.0%(人民币76.99亿元)[46] - 应付票据账龄中超过90天占比42.2%(人民币72.22亿元),0-30天占比24.9%(人民币42.57亿元)[46]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中超90天账期占比23.9%(人民币102.30亿元)[46] - 公司流动比率为1.4:1,与2024年末持平[82] - 公司净负债权益比率为57.2%,较2024年末的52.3%有所上升[82]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中约75.4%将于一年内到期,较2024年末的70.5%有所上升[82] 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31亿元,去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人民币10.199亿元[83]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0.173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4.605亿元[83]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7.3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1.159亿元[83] 市场与行业环境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增长2.7%至1313.45亿人民币,占比99.6%[25] - 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人民币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48] - 中国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人民币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48] - 公司已有141个产品中标国家组织的药品集采[67] 股息分派 - 公司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72元,总额45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21百万元下降13.2%[37]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52元,总额327百万元,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154元下降66.2%[39][40]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72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0.083元)[54] - 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72元,较2024年同期的0.083元下降13.3%[89] - 股息默认以港元派发,汇率为1人民币兑1.0957港元,折合每股0.0789港元[8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中期财务资料涵盖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 - 中期财务资料于2025年8月26日获董事会批准并授权刊发[13] - 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5] - 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处长递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5] - 审计师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16] - 集团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缺乏可兑换性)但无重大影响[17] - 集团未采用任何在本会计期间尚未生效的新订或修订准则[17] - 集团拥有四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制造分部、分销分部、零售分部及其他业务营运[21] - 分部业绩计量基准不包括其他收入、行政开支、融资成本等非直接运营项目[20] - 分部间销售按互相协定的价格及条款参考现行市价进行[19] - 白晓松先生曾暂时兼任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程杰先生于2025年8月26日获任总裁后已符合管治要求[92] - 公司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及公告日期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7] - 公司报告期末未持有库存股份[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计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以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98]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99]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00] - 2025年中期报告将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并寄发予指定股东[100]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主席兼执行董事白晓松等共11名成员[102]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5年9月15日至16日暂停办理[91]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公司完成装机容量为4.1兆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年提供清洁电能超过434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量约2500吨[77] - MSCI-ESG评级连续三年获评为A级,华润三九由BB级提升至A级,东阿阿胶由B级提升至BB级[77] - 公司在中国及香港共雇佣约86,000名员工[87]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集团其他收入为8.49亿元人民币[3] - 报告期内集团全面收益总额为503.85亿元人民币[6] - 报告期内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29.36亿元人民币[4] - 公司拥有555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35个产品在基药目录内[56]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86] - 公司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