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医药(03320)

搜索文档
华润医药:联营企业减值影响短期业绩,三大业务表现稳健-20250409
天风证券· 2025-04-09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3大分部业务表现稳健,净利润下滑主要系联营公司一次性减值影响,2025年有望恢复常态,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6.73亿元,同比+4.77%;归母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13.06%;扣非归母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0.61%;剔除联营公司减值等一次性项目影响后,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稳健增长13.1% [1] 三大分部业务增长稳健,制药业务毛利贡献突出 - 2024年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及其他三个主要业务分部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6.1%、80.0%、3.9% [2] - 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入463.2亿元,同比+6.6%;实现分部毛利275.05亿元,同比+7.1%;实现分部业绩133.24亿元,同比+10.3%,中药、化学药、生物药收入均实现增长 [2] - 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入2132.37亿元,同比+5.5%;实现分部毛利125.07亿元,同比+5.2%;实现分部业绩73.43亿元,同比+2.8% [2] - 零售业务实现分部收入101.04亿元,同比+5.5%;实现分部毛利6.25亿元,同比-14.7%;实现分部业绩0.91亿元,同比-26.5% [2] 费用率稳健,业务结构调整下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406.89亿元,同比增长6.1%,整体毛利率为15.8%,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制药业务毛利率水平提升拉动 [3] - 2024年公司净利率为3.3%,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7.7%,同比持平、管理费用率为2.6%,同比持平,其中制药板块销售费用率为30.6%,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分销板块销售费用率为2.4%,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3] 深化国企改革提升,激发组织长效活力 - 2024年华润医药商业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交易对价共计人民币62.6亿元,提高了商业板块资源分配及运营效率 [4] - 强化市场化选聘及不胜任退出机制,东阿阿胶、江中药业陆续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到自2023年起公司披露口径改为人民币,同时2024年零售分部受到DTP占比提高的影响,分部业绩有所下滑,拖累整体业绩,将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51.56/56.56亿港元调整为45.35/49.76亿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77亿元 [5]
华润医药(03320):联营企业减值影响短期业绩,三大业务表现稳健
天风证券· 2025-04-09 15: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3大分部业务表现稳健,净利润下滑主要系联营公司一次性减值影响,2025年有望恢复常态,维持“买入”评级 [5]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6.73亿元,同比+4.77%;归母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13.06%;扣非归母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0.61%;剔除联营公司减值等一次性项目影响后,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稳健增长13.1% [1] 三大分部业务 - 2024年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及其他三个主要业务分部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6.1%、80.0%、3.9% [2] - 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入463.2亿元,同比+6.6%;实现分部毛利275.05亿元,同比+7.1%;实现分部业绩133.24亿元,同比+10.3%,中药、化学药、生物药收入均实现增长 [2] - 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入2132.37亿元,同比+5.5%;实现分部毛利125.07亿元,同比+5.2%;实现分部业绩73.43亿元,同比+2.8% [2] - 零售业务实现分部收入101.04亿元,同比+5.5%;实现分部毛利6.25亿元,同比-14.7%;实现分部业绩0.91亿元,同比-26.5% [2] 费用率与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406.89亿元,同比增长6.1%,整体毛利率为15.8%,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制药业务毛利率水平提升拉动 [3] - 2024年公司净利率为3.3%,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7.7%,同比持平、管理费用率为2.6%,同比持平,其中制药板块销售费用率为30.6%,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分销板块销售费用率为2.4%,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3] 国企改革 - 2024年华润医药商业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交易对价共计人民币62.6亿元,提高了商业板块资源分配及运营效率 [4] - 强化市场化选聘及不胜任退出机制,东阿阿胶、江中药业陆续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将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51.56/56.56亿港元调整为45.35/49.76亿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77亿元 [5]
华润医药(03320):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各业务均实现稳健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3-27 20: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HK$6.97 [3][8][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润医药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各业务均实现稳健增长,但考虑医药流通行业复苏弱于预期及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的影响,略微下调2025/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 [4][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华润医药2024年全年收入2577亿元,同比+5.3%,制药、医药分销、医药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与2023年基本一致;毛利率15.8%,同比+0.1pcts;销售费用率7.7%,管理费用率2.6%,与2023年基本一致;研发总支出约20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13.1%,主要因华润紫竹股权重组后少数股东权益增加 [4][15] 点评 - 制药业务:2024年收入463亿元,同比+6.6%,中药、化药、生物药、营养保健品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2.2%、+2.8%、+3.3%、-11.8%;毛利率59.4%,同比+0.4pcts,得益于产品结构变化和生产环节效率提升;截至2024年,公司生产840种药品,439种在医保目录内,205种在基药目录内 [5][16] - 分销业务:2024年收入2132亿元,同比+5.5%,毛利率5.9%,同比持平;药品分销业务强化渠道合作,布局数字化医疗服务管理,为60多家药企提供解决方案,与辉瑞合作推动四款产品商业化运营;医疗器械分销收入334亿元,同比+5.0%,新增25个SPD终端服务项目,SPD收入同比增长20%;探索新模式,对接商业保险,在湖南、山东等省份推出普惠门诊险,参保人数达90万 [5][17] - 医药零售:2024年收入101亿元,同比+5.5%,高值药品直送业务收入69亿元,同比+17%;毛利率6.2%,同比-1.4pcts,因DTP业务占比提升;截至2024年,集团有708家自营零售药房,其中DTP专业药店270家,包括双通道药店182家 [6][18] 估值 - 考虑行业复苏和收购影响,下调华润医药2025/26年收入预测至2786/2992亿元,对应增速7.3%/5.8%;下调20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3/48亿元,对应增速27.4%/11.8%;给予2025年11.0x PE,对应目标价HK$6.97,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8][19] 可比公司估值 - 截至2025年3月26日,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重药控股、华东医药的2025E平均市盈率为11.0x [10][11] 财务报表 - 给出2023A-2026E的关键财务指标,如EPS、BVPS、毛利率、净利率、ROE等,以及现金流、资产负债表等数据 [13]
华润医药(03320)发布年度业绩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3.51亿元 同比减少13.06%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12:40
文章核心观点 华润医药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益增长但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减少,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 [1] 业绩整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2576.73亿元,同比增加5.3% [1] - 毛利406.89亿元,同比增加6.13%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3.51亿元,同比减少13.06% [1] - 每股基本盈利0.53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52元 [1] 业务收益占比 - 2024年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及其他业务收益占比分别为16.1%、80.0%、3.9% [1] 制药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实现分部收益463.24亿元,同比增长6.6% [1] - 中药、化学药及生物药业务板块收入实现增长 [1] - 毛利率为59.4%,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因产品结构优化及工艺改进等 [1] 医药分销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实现分部收益2132.37亿元,同比增长5.5% [1] - 分销业务毛利率为5.9%,与上年同期持平 [1] 医药零售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取得收益101.04亿元,同比增长5.5%,因高值药品直送(DTP)业务收入增速较快 [2] - DTP业务实现收益约69亿元,同比增长约17% [2] - 零售业务毛利率为6.2%,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因利润率低的DTP业务收入比重增加 [2]
华润医药(0332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2: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销售额为257,673,256千元,2023年为244,703,884千元[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16,984,387千元,2023年为206,366,398千元[2] - 2024年毛利为40,688,869千元,2023年为38,337,486千元[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9,880,227千元,2023年为10,929,922千元[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105,224千元,2023年为2,526,679千元[3] - 2024年年内溢利为7,775,003千元,2023年为8,403,243千元[3]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61元,2023年为0.53元[3]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税项为48,671千元,2023年为56,697千元[4]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8,354,572千元,2023年为7,718,306千元[4]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3,319,132千元,2023年为3,795,203千元[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1,914,741千元,2023年为68,202,466千元,同比增长5.44%[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85,845,579千元,2023年为178,567,830千元,同比增长4.07%[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32,221,924千元,2023年为134,232,755千元,同比下降1.50%[5]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3,623,655千元,2023年为44,335,075千元,同比增长20.95%[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7,451,118千元,2023年为19,562,727千元,同比增长40.32%[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98,087,278千元,2023年为92,974,814千元,同比增长5.49%[8] - 2024年股本为24,630,493千元,与2023年持平[8] - 2024年储备为23,613,743千元,2023年为21,329,112千元,同比增长10.71%[8]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48,244,236千元,2023年为45,959,605千元,同比增长4.97%[8]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49,843,042千元,2023年为47,015,209千元,同比增长6.01%[8]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257,673,25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4,703,884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为257,538,4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4,569,688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来自经营租赁投资物业项下的租金收入总额为134,8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4,196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服务费收入为793,869千元,2023年为792,996千元;2024年政府补助为491,384千元,2023年为509,933千元;2024年补偿金收入为30,353千元,2023年为37,931千元;2024年其他收入为485,921千元,2023年为430,586千元[2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40,447千元,2023年为122,401千元[26] - 2024年无形资产减值123,079千元,2023年为450,930千元[26] - 2024年联营公司权益减值800,299千元,2023年为199,349千元[26] - 2024年银行借款利息1,971,643千元,2023年为2,041,417千元[26] - 2024年应付债券利息215,322千元,2023年为184,344千元[26] - 2024年员工工资及其他津贴9,628,669千元,2023年为9,181,351千元[28] - 2024年以权益结算之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开支78,315千元,2023年为141,891千元[28] - 2024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099,463千元,2023年为978,094千元[28] - 2024年资本化利率为3.90%,2023年为3.30%至4.60%[26]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1,600,779千元,2023年为1,798,626千元[26] - 2024年核数师薪酬总计24330千元,其中核数服务20610千元,其他服务3720千元;2023年总计18790千元,核数服务17600千元,其他服务1190千元[2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948020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704668千元,无形资产摊销627144千元;2023年分别为2024898千元、625810千元、590535千元[29] - 2024年存货成本214767011千元,2023年为204661244千元[29] - 2024年研发支出2072354千元,2023年为2009857千元[29] - 2024年所得税总计2526679千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2692141千元,递延税项为 - 165462千元;2023年总计2105224千元,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2354759千元,香港利得税12千元,递延税项 - 249547千元[32]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83元,总额521448千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154元,总额967507千元[35] - 报告期后,公司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52元,总额327百万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154元,总额968百万元[3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331270千元和年内发行的6282510461股普通股;2023年分别为3854247千元和6282510461股[36][3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3,929,934千元,2023年为79,188,302千元[3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80,783,452千元,2023年为67,069,752千元[38] - 2024年应收票据为1,057,307千元,2023年为993,646千元[38]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9,742,110千元,2023年为79,075,321千元[41][42]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0,062,416千元,2023年为38,640,057千元[41] - 2024年应付票据为18,535,915千元,2023年为15,810,964千元[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票据17,581,278,000元由应收票据330,791,000元及已抵押银行存款5,254,027,000元作抵押,2023年分别为14,161,123,000元、407,244,000元、4,683,298,000元[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64.24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46.507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100%和0%,2023年分别为99.9%和0.1%[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中约70.5%将于一年内到期,2023年为79.5%[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4:1,2023年为1.3:1[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杠杆比率为52.3%,2023年为42.2%[94] - 2024年,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5.35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55.499亿元[95] - 2024年和2023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88.878亿元和人民币20.673亿元[95] - 2024年和2023年,集团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168.385亿元和人民币40.653亿元[9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605.685亿元,其中人民币19.975亿元已质押,占借款总额的3.3%,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542.131亿元、人民币19.153亿元和3.5%[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及香港雇用约72700名员工,2023年为72986名[101] - 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达人民币257,673.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50]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为人民币40,688.9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6.1%,整体毛利率为15.8%,较2023年提高0.1个百分点[50] - 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为人民币8,403.2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8.1%;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350.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13.1%[51] - 剔除一次性项目影响,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同比稳健增长13.1%;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0.5%[51]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3元(2023年为人民币0.61元)[5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52元[5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制造、分销、零售和其他分部外部销售分别为41,419,953千元、206,075,547千元、10,104,175千元和73,581千元,总计257,673,256千元[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制造、分销、零售和其他分部间销售分别为4,903,784千元、7,161,724千元、0千元和0千元,总计12,065,508千元[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制造、分销、零售和其他分部业绩分别为13,324,378千元、7,342,758千元、91,149千元和50,702千元,总计20,808,987千元[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制造、分销、零售和其他分部外部销售分别为39,190,495千元、195,858,229千元、9,578,797千元和76,363千元,总计244,703,884千元[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制造、分销、零售和其他分部间销售分别为4,274,503千元、6,295,222千元、0千元和0千元,总计10,569,725千元[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制造、分销、零售和其他分部业绩分别为12,082,710千元、7,139,353千元、123,952千元和25,297千元,总计19,371,312千元[25] - 2024年集团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益人民币46,323.7百万元,同比增长6.6%[53] - 制药业务毛利率为59.4%,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53] - 制药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463.237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中药242.23亿元,同比增12.2%;化学药175.101亿元,同比增2.8%;原料药11.899亿元,同比降12.6%;生物药22.066亿元,同比增3.3%;营养保健品及其他23.84亿元,同比降11.8%[54][56] - 中药非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7%,阿胶系列、感冒领域产品收入显著增长;中药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受配方颗粒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带动[56] - 化药非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因皮肤领域收入增长拉动;化药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受益于抗感染领域收入增长[56] - 自我诊疗
华润医药(0332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已发展成中国前五大医药制造商兼前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按收益)[2][3]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1楼[9]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夏悫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香港分行及内地支行[10]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rpharm.com,股份代号为3320[10] - 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为公司主要股东[12] - 华润生物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13] - 华润博雅生物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300294,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13] - 华润双鹤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00062,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13] - 华润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1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韩跃伟先生于2024年8月29日辞任主席及非执行董事[7] - 白晓松先生于2024年8月29日获委任为主席并辞任首席执行官[7] - 郭川先生于2024年6月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 - 侯博先生于2024年6月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7] - 郑桂钰女士于2024年4月24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苏尧锋先生于同日辞任[8] - 郑桂钰女士于2024年4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苏尧锋先生于同日辞任[9] 宏观经济与行业数据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18][19] - 2024年1 - 6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2352.7亿元,同比下降0.9%[18][20] - 2024年1 - 6月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1805.9亿元,同比增长0.7%[18][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达128,597.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122,818.4百万元增长4.7%[26][28]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20,933.5百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19,760.6百万元增长5.9%[29][30] - 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6.3%,较2023年上半年16.1%提高0.2个百分点[29][30]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5,540.6百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5,029.1百万元增长10.2%[29][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604.8百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2,681.7百万元减少2.9%[29][31]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盈利0.41元,2023年上半年为0.43元[29][31]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908港元或0.083元人民币,为首次宣派[29][3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2,292.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4,650.7百万元[121][122] - 2024年6月30日,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97.6%(2023年12月31日:99.9%)及2.4%(2023年12月31日:0.1%)[121] - 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借款总额中,约76.6%(2023年12月31日:79.5%)将于一年内到期[12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4:1(2023年12月31日:1.3:1)[12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净负债权益比率为54.1%(2023年12月31日:42.2%)[1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19.9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3,769.6百万元)[1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460.5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9.7百万元)[1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115.9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10,331.4百万元)[121]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28,597,588千元,2023年为122,818,429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0,933,496千元,2023年为19,760,626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811,260千元,2023年为699,544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805,838千元,2023年为1,196,310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溢利为198,770千元,2023年为212,013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046,076千元,2023年为6,283,235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为1,505,520千元,2023年为1,254,086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540,556千元,2023年为5,029,149千元[173]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41元,2023年为0.43元[1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54055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029149千元人民币[175] - 2024年上半年换算中国大陆以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2677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52189千元人民币[17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5657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65882千元人民币[17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875011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8202466千元人民币[17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9760876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78567830千元人民币[17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43991779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34232755千元人民币[17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53616989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4335075千元人民币[17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524931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9562727千元人民币[18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711779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92974814千元人民币[181]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4836600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5959605千元人民币[181] - 2024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92974814千元人民币[18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604806千元人民币,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26777千元人民币,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565773千元人民币[18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97117794千元人民币[188] - 2023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80557344千元人民币[18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681669千元人民币,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 - 252189千元人民币,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965882千元人民币[189][19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87961653千元人民币[191] - 2024年上半年非控股股东权益注资为1671千元人民币[188] - 2024年上半年附属公司以权益结算的限制性股票发配计划涉及金额为82389千元人民币[188] - 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股东权益注资为1025千元人民币[191] - 2023年上半年附属公司以权益结算的限制性股票发配计划涉及金额为71510千元人民币[191] - 经营活动除税前溢利2024年为7,046,07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283,235千元人民币[194] - 融资成本2024年为1,177,9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29,607千元人民币[194] - 存货增加2024年为5,151,26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932,929千元人民币[19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2024年为14,961,0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954,340千元人民币[19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019,85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769,587千元人民币[197] - 出售无形资产所得款项2024年为14,407,61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497,180千元人民币[199] - 已收利息2024年为372,15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7,011千元人民币[199]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2024年为1,052,9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29,257千元人民币[199] - 购买无形资产2024年为184,5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5,342千元人民币[199] - 投资活动(所用)/所得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3,460,4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9,690千元人民币[199] 制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生产792种药品,其中430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4] - 公司拥有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五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三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超70个省市研发平台,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 - 公司制药业务报告期内实现分部收益237.932亿元,同比增长5.8%[34][36] - 制药业务毛利率为60.1%,较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34][36] - 报告期末公司共生产792种产品,其中430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3种在基药目录内[40][41] - 公司旗下制药公司销售推广团队覆盖超十万家医疗机构[40][41] - 报告期内中药业务收益119.6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42][44] - 中药非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2%,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5%[44] - 化学药业务收益94.9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2][44] - 化学药非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原料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7%[44] - 生物药业务收益11.3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2][44] - 营养保健品及其他业务收益11.9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3%[42][44] - 报告期内,集团制药制造业务中中药业务收入119.687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中药OTC业务同比增长18.2%,中药处方药业务同比下降6.5%[45] - 化学药业务收入94.97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化学OTC业务同比增长1.4%,化学处方药业务同比增长2.7%,API业务同比下降8.7%[45] - 生物制药业务收入11.349亿元,同比增长1.1%;营养保健品及其他业务收入11.922亿元,同比下降10.3%[45] - 集团消费医疗保健领域收入127.9亿元,同比增长13%[45] - 集团四个制药业务产品入选2023年中国城市药店中成药畅销品牌TOP10,分别为“阿胶”“感冒灵颗粒”“健胃消食片”“复方阿胶浆”[45] - 报告期内研发总支出约10.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57] - 截至报告期末新产品在研项目超350个,新药项目近100个[57]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超70个省市研发平台[57] - 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1类新药KYAZ01 - 2011 - 020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60][61] - 用于治疗补肾助阳、凉血散瘀除烦的中药1类新药处于Ⅱ期临床试验研究阶段[60][61] - 用于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中药改良型新药项目获II期临床试验许可,成果获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特别优异奖”[60][61] - 化学创新药NIP046获批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II期临床试验[60][62] - 化学创新药NIP142用于治疗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正进行I期临床研究[60][62] - 作用于异柠檬酸脱氢酶 - 1(IDH1)基因突变1类创新药正进行I期临床研究[60][62] - 改良型新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临床试验,KPC - 149口服溶液获批用于家族性地中海热临床试验[60][62
华润医药:2024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市场环境下行背景下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海通国际· 2024-09-04 10: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 目标价下调至HKD6.94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概况 -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86亿元人民币(+4.7%) [4] - 上半年毛利率16.3%(+0.2pcts),得益于制药业务毛利率提升 [5] - 上半年净利润55亿元(+10.2%),归母净利润26亿元(-2.9%) [5]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制药业务收入238亿元(+5.8%),毛利率60.1%(+1.2pcts) [5][12] - 分销业务收入1,059亿元(+4.9%),毛利率5.9%(-0.2pcts) [5][13] - 医药零售收入49亿元(+9.3%),毛利率6.5%(-1.4pcts) [5][1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4-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 [7] - 给予2024年9.5x PE,对应目标价HKD6.94 [7] 风险因素 - 医保控费、集中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风险 [8] - 市场推广、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8] - 商誉减值风险、外汇风险 [8]
华润医药(0332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2: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28,597,588千元,2023年同期为122,818,429千元,同比增长约4.71%[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0,933,496千元,2023年同期为19,760,626千元,同比增长约5.93%[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046,076千元,2023年同期为6,283,235千元,同比增长约12.14%[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540,556千元,2023年同期为5,029,149千元,同比增长约10.17%[3][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1元,2023年同期为0.43元,同比下降约4.65%[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565,773千元,2023年同期为4,965,882千元,同比增长约12.08%[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8,750,1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202,466千元,同比增长约0.80%[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97,608,76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567,830千元,同比增长约10.66%[6]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36,996,16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875,487千元,同比增长约16.07%[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1,979,58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188,302千元,同比增长约16.15%[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3,038,40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075,321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43,991,77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4,232,755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53,616,9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335,075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5,249,31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562,727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7,117,79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2,974,814千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医药产品收益为128,536,011千元,2023年为122,759,503千元[16] - 来自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总额,2024年为61,577千元,2023年为58,926千元[17] - 2024年总收益为128,597,588千元,2023年为122,818,429千元[17] - 2024年服务费收入为375,948千元,2023年为386,193千元;政府补助2024年为227,577千元,2023年为194,334千元;其他2024年为207,735千元,2023年为119,017千元[18]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656,769千元,2023年为 - 415,177千元[19]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805,838千元,2023年为1,196,310千元;2024年资本化利率为4.60%,2023年为3.74% - 4.65%[21] - 2024年确认销售成本的存货成本为107,026,942千元,2023年为102,893,439千元[22] - 2024年研发支出为939,014千元,2023年为838,093千元[2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505,520千元,2023年为1,254,086千元[23] - 2024年汇兑亏损净额为33,553千元,2023年汇兑收益净额为 - 192,084千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604,806,2023年同期为2,681,669[25] - 2024年期内确认的2023年末期股息为人民币967,507千元,2023年期内为人民币879,965千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人民币877,205,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184,112,000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出售资产账面净值约人民币57,709,000元,导致出售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694,000元;2023年同期出售资产账面净值约人民币21,851,000元,出售收益净额约人民币2,477,000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为人民币71,804千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股权投资为人民币559,275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71,804千元和人民币769,641千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91,979,58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9,188,302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扣除减值拨备后贸易应收款项0至30天为人民币16,910,524千元,31至60天为人民币10,512,831千元等;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人民币16,672,296千元和人民币10,809,757千元等[3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票据总额为846,46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93,646千元[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总额15.92098亿元的若干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已抵押作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11.60992亿元[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流动金融资产为39,740,82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615,717千元[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3,038,40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075,321千元[3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人民币124.20664亿元的应付票据由相关应收票据及已抵押存款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141.61123亿元[3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达1285.97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毛利为209.335亿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5.9%[44] - 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6.3%,较2023年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为55.406亿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10.2%[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048亿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2.9%[4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1元,2023年上半年为0.43元[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2,292.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650.7百万元[81] - 2024年6月30日,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97.6%及2.4%,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99.9%及0.1%[81]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中约76.6%将于一年内到期,2023年12月31日为79.5%[8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4:1,2023年12月31日为1.3:1[8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净负债权益比率为54.1%,2023年12月31日为42.2%[8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19.9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3,769.6百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460.5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现金净额为269.7百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115.9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0,331.4百万元[8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67,816.9百万元,其中人民币1,867.0百万元已质押,占比2.8%,2023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54,213.1百万元,质押1,915.3百万元,占比3.5%[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外部销售收益为128,597,588千元,其中制造分部21,171,073千元、分销分部102,419,039千元、零售分部4,949,379千元、其他58,097千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部间销售收益为6,085,471千元,其中制造分部2,622,124千元、分销分部3,463,347千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部业绩为11,523,446千元,其中制造分部7,488,846千元、分销分部3,955,896千元、零售分部49,635千元、其他29,069千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重列),集团外部销售收益为122,818,429千元,其中制造分部20,490,228千元、分销分部97,733,860千元、零售分部4,528,000千元、其他66,341千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重列),集团分部间销售收益为5,167,423千元,其中制造分部2,008,451千元、分销分部3,158,972千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重列),集团分部业绩为10,483,199千元,其中制造分部6,443,357千元、分销分部3,996,769千元、零售分部44,704千元、其他 - 1,631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业务收益占比分别为16.5%、79.6%、3.9%[44] - 2024年上半年制药业务分部收益为237.932亿美元,同比增长5.8%[45] - 2024年上半年制药业务毛利率为60.1%,较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45] - 2024年上半年制药业务合计收益237.93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中药业务收益119.687亿元,同比增长12.0% [47] - 2024年上半年化学药业务收益94.974亿元,同比增长1.4%;原料药业务收益6.844亿元,同比下降8.7% [47] - 2024年上半年生物药业务收益11.349亿元,同比增长1.1%;营养保健品及其他业务收益11.922亿元,同比下降10.3% [47] - 制药板块线上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30%[62] - 医药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益1058.824亿元,同比增长4.9%[63] - 分销业务毛利率为5.9%,较上年同期微降0.2个百分点[63] - 对基层医疗机构客户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3%[64] - 2024年上半年新增进口产品4个[66] - 年内承接主要互联网医院平台处方外流业务超30亿元[68] - B2B在线平台“润药商城”及“润曜通”交易额约132亿元,订单数达216万张[68] - 报告期内医药零售业务收益49.494亿元,同比增长9.3%[70] - 报告期内DTP业务收益约32.9亿元,同比增长约19%[70] - 零售业务毛利率为6.5%,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7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香港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自2016年10月28日起生效[8] -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及保健品的制造、分销及零售[8] 财务资料编制与审核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根据相关规定编制,于2024年8月29日获授权刊发[9] - 自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起,集团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的呈
华润医药(0332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3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发展成中国前五大醫藥製造商和前三大醫藥產品分銷商[3] - 公司生产796种藥品,包括化學藥品、中藥、生物藥和營養保健品,覆蓋多个治療領域[4] - 公司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研发人员超过2,700名[5] - 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主席白曉松先生和鄧蓉女士[10] - 公司授权代表有白曉松先生和蘇堯鋒先生[10] - 公司核数师为畢馬威会计师事务所[1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11]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11] - 公司定义中的“股东周年大会”指公司股东周年大会[12] - 公司定义中的“董事会”指公司董事会[12] - 公司定义中的“企业治理守则”指上市规则附录C1中的企业治理守则[12] - 公司定义中的“本公司”指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2] - 公司定义中的“华润银行”指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2] - 華潤博雅生物是一家根据中國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4] - 華潤數科是華潤股份的全资附属公司[14] - 華潤燃气是一家在百慕达成立的有限公司,其中華潤集团持有其61.46%的权益[14] - 華潤醫療是一家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为華潤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14] - 華潤江中是一家在中国成立的公司,为江中药业的控股股东[15] - 華潤租赁是一家在中国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華潤股份间接持有其60%的权益[15] - 華潤醫療控股是一家根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为本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5] - 華潤三九是一家根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全球经济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5.2%[19] - 中国在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19] -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全方位发展,生物经济市场潜力巨大[21] - 医药行业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利于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和产业集中度提升[23]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总收入为244,703.9百万元,同比增长12.2%[25] - 2023年度净利润为3,854.2百万元,同比增长10.1%[25] - 2024年展望:中国宏观经济强劲,医药市场持续扩容,公司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2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加大生物创新药、血液制品、疫苗等领域发展[29] - 公司将以“创新、重塑、新质”为发展主题,持续提升规模实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9] 业务拓展与合作 - 華潤三九「奧美拉唑碳酸氫鈉膠囊」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40] - 華潤醫藥与西湖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领域为生物医药、新兴技术[41] - 華潤博雅生物研发的新产品人凝血因子Ⅷ正式上市[44] - 華潤三九旗下深圳華潤九新藥業有限公司中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药物招标项目[44] - 華潤紫竹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47] - 華潤紫竹与温州医科大学签订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分中心共建合作协议[47] - 華潤醫藥与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领域为生物医药开发[49] - 華潤生物医药与鹏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创新纳米抗体递送技术平台[52] - 華潤醫藥以人民币5.2亿元收购華潤江中9.2138%股权[55] - 華潤醫藥商业与北京医药、華潤醫藥投资及七家外部投资者签订认购协议,外部投资者出资人民币52.6亿元[57]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总收入为244,704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2.1%[94] - 工业部门收入为39,190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3.5%[94] - 分销部门收入为195,858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1.1%[94] - 2023年度净利润率为1.6%,与前几年持平[94] - 非流动资产为246,770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4.4%[94] - 流动资产为178,568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7.3%[94] - 总负债为153,795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3.9%[94
业绩稳健增长,高质量外延拓展新增长点
天风证券· 2024-04-11 00:00
业绩总结 - 华润医药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447.04亿元,同比增长12.2%[1] - 归母净利润38.54亿元,同比增长10.1%[1] - 制药业务收入434.6亿元,同比增长14.3%[1] - 中药产品收入215.93亿元,同比增长19.7%[1] - 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 并购与业务拓展 - 公司完成多个高质量外延并购,提高在中药业务、流通业务竞争力[1] - 外部政策影响下,制药、分销业务业绩略低于预期[1] - 公司持续进行外延并购及内部业务优化,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