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诺亚(02162) - 2025 - 中期业绩
康诺亚康诺亚(HK:02162)2025-08-26 16:3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498.752百万元,同比增长812%[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98.7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12%[56] - 收入大幅增长至498752千元,同比增长812%[92] - 总收入为4.9875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0.54682亿元增长812%[101][105] - 毛利为人民币465.276百万元,同比增长813%[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465.2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13%[56] - 毛利为465276千元,同比增长813%[92]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78.799百万元,同比减少77%[3] - 2025年上半年税后亏损78.80百万人民币同比收窄76.6%[56] - 期内亏损为78799千元,较去年同期336603千元改善77%[92] - 经调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62.634百万元,同比减少80%[3]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884.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76.6%[125] 成本和费用表现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3.476百万元,同比增长796%[3]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360.018百万元,同比增长9%[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360.0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8%[56] - 研发开支为360018千元,同比增长9%[92] - 研发开支由人民币3.31亿元增加人民币0.29亿元至人民币3.6亿元,同比增长8.8%[59]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137.5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91%[56] - 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至137577千元,同比增长492%[92]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人民币0.23亿元大幅增加人民币1.15亿元至人民币1.38亿元,同比增长500%[61]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增长35.3%至2.668亿元人民币,其中工资薪金增长44.2%至2.081亿元人民币[115] - 已售存货成本3318.2万元人民币[115] 现金及金融资产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796.213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0%[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人民币21.56亿元增加人民币6.4亿元至人民币27.96亿元,主要来自新股发行[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941714千元,较期初418413千元增长125%[94] - 定期存款为1834297千元,较期初1736964千元增长6%[94] 核心产品司普奇拜单抗(CM310)表现 - 司普奇拜单抗(CM310)销售贡献收入约人民币169百万元[4] - 司普奇拜单抗(CM310)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69亿元[24]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季节性过敏鼻炎7天内实现鼻腔通气的患者累计达72%[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季节性过敏鼻炎2周和4周内实现鼻腔通气的患者累计分别达86%和94%[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4天患者每日rTNSS较基线下降2.7分[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2周患者每日rTNSS较基线下降3.6分,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1.3分[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2周累计62%的患者达到鼻部症状轻或无[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4周患者每日rTNSS较基线下降4.9分,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1.7分[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4周累计84%的患者达到鼻部症状轻或无[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2周和4周每日rTOSS较基线分别下降2.6分和3.7分[25] - 司普奇拜单抗治疗2周和4周累计分别有62%和94%的患者达到眼部症状轻或无[25] 临床阶段候选药物进展 - CMG901/AZD0901(AZD0901)由阿斯利康推进多项II/III期临床研究[5][6] - CM512(TSLP x IL-13双特异性抗体)完成健康受试者I期研究(64例),显示半衰期长于竞品[7] - CM336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受试者入组[10] - CM336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2例患者实现6个月无治疗缓解且安全性良好[11] - CM313(CD38抗体)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I期研究中已完成患者入组[12] - CM512在健康受试者I期临床纳入64例受试者,安全性良好,未发生剂量递增终止标准的TEAE,无SAE报告[30] - CM512半衰期显著长于竞品,可能延长给药间隔并降低频率[30] - CM336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I/II期研究已完成受试者入组[33] - CM336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患者均达缓解,安全性良好无CRS或ICANS[34][35] - CM313皮下制剂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I期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37] - CM518D1用于晚期实体瘤的I/II期试验处于剂量递增阶段[32] - CM512用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II期研究正在进行患者入组[31] - CM313启动用于IgA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无效输注的II期/Ib-II期研究,准备患者入组[37] - CM383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Ib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上半年推进患者入组[39] - CM350用于实体瘤的I/II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上半年处于剂量递增阶段[40] - 石药集团主导的CM326治疗中重度哮喘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42] - CM369在I期剂量递增试验中显示部分患者出现部分缓解(PR)并具有较高无进展生存率(PFS)[45] 对外许可与合作收入 - 公司通过CM313对外许可协议获得30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付款[13] - CM313对外许可协议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3.375亿美元[13] - CM355对外许可协议首付款及近期付款总额为1750万美元[17] - CM355对外许可协议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5.025亿美元[17] - 与Belenos许可协议涉及CM512及CM536,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70百万美元[31] - 与Ouro Medicines许可协议涉及CM336,潜在里程碑付款达610百万美元[35] - 公司收取Timberlyne Therapeutics首付款和近期付款30百万美元,并可能获得最多337.5百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38] - 公司及诺诚健华共同收取Prolium Biosciences首付款和近期付款17.5百万美元,并可能获得最多502.5百万美元里程碑付款[44] - 与Timberlyne合作确认收入2.3058亿元人民币,含首付款1.79233亿元及股权价值5.1347亿元[104][106] - 与Prolium合作确认收入8752.7万元人民币,含付款6277.5万元及股权价值2475.2万元[108] - 合作收入3.2949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6%,同比增长503%[105] 公司股权与投资 - 公司持有Timberlyne 25.79%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13] - 公司成为Timberlyne Therapeutics最大股东,持股25.79%[38] - Timberlyne Therapeutics完成180百万美元股权融资[38] 生产与研发能力 - 公司全职雇员总数达1469人其中商业化团队超370人[19] - 生产基地总产能达20500升符合cGMP规范[19] - 成都生产基地产能达20,500升且符合cGMP标准[47] - 高通量平台可在3个月内完成候选药物细胞系筛选[52] - 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在同靶点/同类药物中处中国及美国前三[47] - ADC平台开发新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载荷及连接子[53] - 寡核苷酸平台开发肝外靶向XOC递送系统涵盖多组织[5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6.31亿元,较期初人民币37.67亿元增长22.9%[63] - 非流动资产14.525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底13.0054亿元增长12%[103]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102729千元,较期初62851千元增长63%[94]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63.5%至1.027亿元人民币,其中1-2个月账期款项达2097.4万元人民币[126] - 存货增至164129千元,较期初111422千元增长47%[94] - 计息银行借款为人民币8.47亿元,其中人民币4.02亿元为固定利率借款[67]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847267千元,其中流动部分547772千元[94][95] - 资产负债比率由34%下降至31%,改善3个百分点[67]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89.4%至4926.8万元人民币,主要集中于3-6个月账期[127] - 已抵押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28亿元,用于担保银行借款[73]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0.54亿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72] 融资活动 - 2025年6月配售19,000,000股新股,配售价每股45.48港元[76][89] - 配售净现金代價约854百万港元(约人民币782百万元),净认购价每股44.94港元[8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未使用金额为人民币217百万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88] - 核心产品研发及商业化实际使用人民币231百万元,占计划用途13.5%[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尚未使用[8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由人民币3.66亿元减少人民币1.85亿元至人民币1.81亿元,降幅50.5%[65] 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收入3980.8万元人民币,政府补助3219.2万元人民币[112] - 汇兑亏损净额884.7万元人民币,捐赠开支867.9万元人民币[113] - 财务成本总额为746.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主要因资本化利息118.6万元人民币[114] - 政府补助3219.2万元人民币[115] - 汇兑净亏损884.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597.7万元人民币[115] - 美国子公司按21%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特许权收入适用10%预扣税率[119] - 四家中国子公司适用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20] - 所得税支出总额为31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4%[122] 收入构成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98亿元,其中合作收入为人民币3.29亿元,司普奇拜单抗销售额为人民币1.69亿元[57] - 海外收入3.2881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6%,同比增长506%[101] - 中国内地收入1.6993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4%,较去年421千元大幅增长[101] - 药品销售1.69259亿元人民币,为新增收入来源[105] 公司治理与结构 - 公司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2]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Bo CHEN博士、Changyu WANG博士及徐刚博士[131]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陈奇先生、王闽川博士及刘逸伦先生[13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王小凡教授、柯杨教授及罗卓坚先生[131]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成立于2018年4月23日[12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为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128] - 公司采纳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于2021年4月5日[132] - 公司采纳2022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于2022年1月21日[132]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1美元[132] - 公司货币单位包括港元和人民币[129][132] - 公司员工总数1,469名全职雇员,其中7名在海外工作,占比0.48%[75] - 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出375,250股股份,2022年计划未授出股份[75]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6]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78] - 外部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资料进行独立审阅,未发现重大不符项[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