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力斯(68857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艾力斯艾力斯(SH:688578)2025-08-26 16: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373,762,579.40元,同比增长50.5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1,235,341.42元,同比增长60.2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05,111,736.01元,同比增长39.92%[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2.34元/股,同比增长60.27%[24] - 稀释每股收益为2.34元/股,同比增长60.27%[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2.01元/股,同比增长39.58%[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58%,同比增加3.35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50.57%[7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60.22%[7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0.6%至23.74亿元(2024年同期15.76亿元)[198]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5.1%至12.49亿元(2024年同期7.13亿元)[198] - 净利润同比增长60.3%至10.51亿元(2024年同期6.56亿元)[198] - 基本每股收益从1.46元/股增至2.34元/股[198] - 伏美替尼产品销售收入235,972.76万元[1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5,123.53万元,同比增长60.22%[1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90,511.17万元,同比增长39.92%[1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50%,同比增加4.17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296,631,198.58元,同比增长126.00%[2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50%,同比增加4.17个百分点[26] - 销售费用947,191,632.15元,同比增长52.35%[124] - 研发费用200,592,991.66元,同比增长52.83%[12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2.3%至9.47亿元(2024年同期6.22亿元)[19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8%至2.01亿元(2024年同期1.31亿元)[198]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29%至1.84亿元[198] - 财务费用为负值-2145万元主要源于2270万元利息收入[198] - 研发投入总额为2.966亿元,同比增长126.00%[108]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006亿元,同比增长52.83%[108]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9603.82万元,上期无可比数据[10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50%,同比增加4.17个百分点[108]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32.38%,同比增加32.38个百分点[108] 核心产品伏美替尼表现 - 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艾氟替尼)为第三代EGFR-TKI,主要用于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11] - 伏美替尼一线治疗适应症针对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13] - 伏美替尼二线治疗适应症针对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13] - 辅助治疗针对根治性切除后的EGFR突变阳性IA2-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 - 伏美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0.8个月[37] - 伏美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达20.8个月,较吉非替尼11.1个月延长9.7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6%[38] - 伏美替尼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11%,低于对照组18%[38] - 二线治疗EGFR T790M突变晚期NSCLC的ORR达74%,DCR达94%[39] - 二线治疗CNS转移人群CNS ORR为66%,CNS DCR为100%,CNS PFS为11.6个月[39] - 治疗相关腹泻和皮疹发生率分别为5%和7%,均为1-2级[39] - 160mg剂量组治疗CNS转移的CNS ORR达84.6%,CNS DCR达100%,CNS PFS达19.3个月[40] - FURLONG研究CNS亚组分析显示伏美替尼较吉非替尼显著延长CNS PFS至20.8个月对比9.8个月,降低CNS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60%[40] - FURLONG研究CNS可评估人群CNS ORR达91%对比吉非替尼65%,平均疾病缓解深度62%对比39%[41] - 伏美替尼初治240mg组治疗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ORR达78.6%,中位DoR为15.2个月[42] - 伏美替尼240mg组治疗EGFR PACC突变经BICR评估中位PFS为16个月,确认ORR为68.2%[45] - 伏美替尼被纳入12项国内权威指南/共识和诊疗规范[46] - 伏美替尼临床研究成果在14个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发表[47][49] - 伏美替尼全球Ib期研究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6个月,总体缓解率68.2%[87] - 伏美替尼在CNS可评估患者中完全缓解率41%,总体缓解率53%[87] - 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1年3月获批上市[103] - 伏美替尼一线治疗适应症于2022年6月获批上市[103] - 伏美替尼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二线治疗于2022年5月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103] - 伏美替尼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一线治疗于2023年10月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103] - 伏美替尼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一线治疗于2024年1月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103] - 伏美替尼二线治疗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NSCLC上市许可申请于2025年7月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103] - 核心产品伏美替尼2021年3月正式上市并实现自主商业化[32] 产品戈来雷塞表现 - 戈来雷塞于2025年6月在全国多地成功实现商业化首方[32] - 戈来雷塞治疗NSCLC的IIb期研究cORR达47.9%(56/117),DCR为86.3%[51] - 戈来雷塞mPFS为8.2个月,mOS为13.6个月[51] - 戈来雷塞联合治疗一线NSCLC的I/IIa期研究cORR达77.4%(24/31)[52] - 54.8%(17/31)患者肿瘤缩小超50%[52] - 戈来雷塞于2025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51] - 戈来雷塞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用于KRAS G12C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1] 研发进展与投入 - 伏美替尼针对8项新适应症的注册临床试验进行中[48] - 公司开展6项伏美替尼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项目[50] - 戈来雷塞III期确证性临床于2024年8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52] - 伏美替尼辅助治疗III期临床试验IND于2025年1月获批[80] - 伏美替尼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于2025年7月被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80] - 研发人员总数270名,其中硕士112人(41.5%)和博士26人(9.6%)[95] - 研发人员数量为270人,同比增长51.69%[114]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5.38万元,同比增长6.95%[114] - 本期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7个,累计发明专利申请216个[106] - 伏美替尼20外显子插入突变适应症累计投入1.73亿元[112] - 戈来雷塞单药治疗适应症累计投入1.192亿元[112] - 公司累计主持或参与3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1项863计划[70] - 伏美替尼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及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71]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2,645,248.45元,同比增长49.62%[23] - 总资产为6,975,170,896.79元,同比增长17.90%[23] - 总资产同比增长1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6.05%[26] - 货币资金1,047,736,477.38元,较期初增长78.49%[128] - 无形资产181,413,484.36元,较期初增长177.49%[128] - 其他非流动资产1,269,760,291.92元,较期初增长71.25%[128] - 境外资产198,894,273.95元,占总资产比例2.85%[13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591.61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697.52亿元,增幅17.9%[191]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5.87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的10.48亿元,增幅78.5%[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保持在较高水平,2025年6月为27.35亿元,较2024年底的27.59亿元略有下降0.9%[191]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3.89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4.50亿元,增长15.6%[191] - 存货从2024年底的3055.66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4086.87万元,增长33.8%[191] - 无形资产从2024年底的6537.71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的1.81亿元,增长177.5%[191] - 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的8203.15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1.33亿元,增长62.2%[191]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12.45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20.48亿元,增长64.5%[1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底的52.83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61.31亿元,增长16.0%[192] - 母公司层面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5.15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9.91亿元,增长92.5%[195] - 其他综合收益出现3868万元亏损(2024年为1994万元收益)[19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156,086,372.60元[28]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31,058,324.43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146,123,605.41元[28] - 其他收益大幅增至1.57亿元(2024年同期仅148万元)[19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乔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1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杜锦豪、祁菊夫妇[1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总股本为4.5亿股[4]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014户[179] - 第一大股东上海乔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4,776,786股,占总股本32.17%[181] - 第二大股东上海艾祥企业发展中心持股32,930,660股,占总股本7.32%[181] - 第三大股东JEFFREY YANG GUO持股25,623,597股,占总股本5.69%[181] - 第四大股东JENNIFER GUO持股14,823,596股,占总股本3.29%[181]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指数基金持股12,420,859股,占总股本2.76%[18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减少2,634,752股,期末持股10,377,797股,占总股本2.31%[181]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9,152,515股,占总股本2.03%[181] - 杜锦豪及其夫人祁菊合计持有上海乔可100%股份[18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通过上海乔可等实体间接持股,报告期内持股未发生变化[183] - 公司被纳入科创50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90] 子公司和合作方 - 公司子公司包括江苏艾力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1] - 公司合作方包括ArriVent BioPharma, Inc及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11] - 子公司江苏艾力斯生物净利润为1.57亿元,营业收入为2.58亿元,净资产为5.44亿元[136] - 子公司上海艾力斯营销策划净利润为1880.26万元,营业收入为6.27亿元,净资产为2810.74万元[136] - 公司获得普拉替尼胶囊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推广权[32] - 公司获得普拉替尼胶囊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推广权[53]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8亿元(含税),以总股本4.5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4元[4]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1.8亿元(含税)[91] - 2025年上半年拟派发现金红利1.8亿元(含税)[9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总股本4.5亿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8亿元[140] 市场与行业背景 - 约50%使用第一代/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肿瘤患者存在EGFR T790M突变[12] - EGFR Exon20ins突变占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10%[12] - 全球癌症新发病例从2019年1852.9万例上涨至2023年2078.1万例[65] -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143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289亿美元[66] -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2.4%[66] -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1827亿元增长至2023年2416亿元[66] -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7.2%[66] - 预计2030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198亿美元[66] - 预计2030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5484亿元[66] - 2023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中靶向药物占整体市场规模的60.7%[67] - 2023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以化疗药物为主,占整体市场的47.5%[67] - 2000-2004年FDA平均每年批准药物7.4个,2023年批准新药55种[67] - 非小细胞肺癌中RET融合患者约占1-2%[53] - 国内每年新增RET融合患者约1-2万人[53]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已明确披露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 - 控股股东及员工持股平台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股份[145]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自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于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46]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46] - 控股股东承诺在公司实现盈利前,上市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IPO前股份[146] - 控股股东在公司盈利后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IPO前股份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146] - 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47] - 董事、监事及高管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47] - 若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控股股东承诺自处罚决定日起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46][147] - 所有承诺人若违规减持,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且公司有权扣留相应现金分红[146][147] - 董事、监事及高管自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IPO前持有的股份[147] - 董事、监事及高管在公司实现盈利前,上市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IPO前股份[147] - 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48]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148]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IPO前持股不超过25%[148] - 公司实现盈利前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转让IPO前持股[149]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9] - 持股5%以上股东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数量不超过持股量的100%[149] - 违规减持所得需归公司所有[148][149]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持股[148] - 触及退市标准时自处罚决定起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148] - 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并披露原因及数量[149] - 现金分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