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21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4%[21] - 利润总额18.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60%[21] - 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股,同比增长1.89%[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1%,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6%,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2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6亿元,同比增长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1亿元,同比增长1.56%[3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1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83]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83] - 营业利润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9.7%[185] - 净利润为13.70亿元,同比增长10.2%[18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下降11.60%[17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180.51亿元,同比增长7.18%[65] - 财务费用为-1.14亿元,同比下降151.94%[65] - 研发费用7.49亿元,同比提升3.52%[40] - 研发费用7.49亿元,同比增长3.52%[65] - 研发费用为7.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83] - 研发费用为0.66亿元,同比下降9.1%[185] - 财务费用为0.32亿元,同比下降39.8%[185] - 财务费用为-1.14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8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168.62%[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08亿元,同比下降168.62%[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08亿元,同比转负[1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负7273万元人民币大幅恶化[1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74亿元,同比改善[18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82亿元,同比改善[18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50亿元增长274.6%[1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负10.72亿元有所改善[19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8,206.79万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贡献13,328.86万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4,010.47万元[24] - 债务重组产生收益5,240.30万元[24] - 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产生损失368.46万元[24] 业务线表现 - 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新签合同额276.7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228.09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营业收入125.76亿元,同比增长3.94%[37]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新签合同额49.13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27.09亿元,同比增长118%,但营业收入23.09亿元,同比减少20.81%[38] - 生产运营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35亿元,同比增长9.92%,其中矿山运维收入40.51亿元,同比增长12.7%,水泥及其他运维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长5.12%[39] - 替代燃料销售量同比增幅超2.1倍,建成14个替代燃料加工中心[41] - 新签水泥工程技改合同15.91亿元,同比增长1.2倍[37] - 新签境外多元化工程合同78.33亿元,同比增长2.4倍[37] - 在执行矿山运维服务项目完成供矿量3.36亿吨,同比增长9.8%[39] 地区表现 - 境外新签合同额278.39亿元,同比增长19%[43] - 实现境外收入117.06亿元,同比增长25.15%[43] - 公司国际化指数47.61%,较年初增长2.78个百分点[43] - 境外员工人数4612人,同比增长超22%[43]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17.06亿元,同比增长25.15%[6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603.1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6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5.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99%[21]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下降66.64%至79,320.55万元,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及到期承兑[67][68] - 存货同比增长30.79%至319,981.25万元,因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备货增加[67][68]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39.07%至150,836.19万元,因公司资金需求新增借款[67][68] - 其他流动负债同比激增108.41%至84,100.20万元,主因发行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67][68] - 衍生金融资产同比下降51.36%至67.05万元,因利率掉期工具到期交割[67][68]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65.81%至33,333.59万元,因支付上年末计提绩效工资[67][68] - 公司境外资产达1,118,762.57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8.55%[69] - 货币资金减少至75.34亿元,较期初84.66亿元下降11.1%[174] - 应收账款增长至110.11亿元,较期初99.06亿元增加11.2%[174] - 合同资产增长至120.45亿元,较期初103.12亿元增加16.8%[174] - 短期借款增长至26.40亿元,较期初22.13亿元增加19.3%[175] - 应付账款增长至156.15亿元,较期初150.79亿元增加3.6%[175] - 合同负债增长至80.41亿元,较期初77.56亿元增加3.6%[175] - 长期借款增长至15.08亿元,较期初10.85亿元增加39.0%[175]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171.52亿元,较期初169.11亿元增加1.4%[176]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13.45亿元,较期初20.76亿元下降35.2%[178]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增长至45.91亿元,较期初41.05亿元增加11.8%[178] - 公司总资产为265.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4%[179][180]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38.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0%[179] - 公司合同负债为17.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7.4%[179] - 公司其他流动负债为5.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23.8%[17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0.00亿元,同比下降4.2%[18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20.62亿元下降36.2%[191] 新签合同额 - 公司新签合同额411.64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278.39亿元,同比增长19%,境内新签合同额133.25亿元,同比减少2%[36] - 新签合同总额411.64亿元,同比增长11%[59] - 工程服务新签合同额276.72亿元,同比增长15%[59] - 装备制造新签合同额49.13亿元,同比增长47%[59] - 境外新签合同额278.39亿元,同比增长19%[59]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费用7.49亿元,同比提升3.52%,申请发明专利130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97件[40]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3063件,其中发明专利975件,国际专利42件[47] - 累计完成智能工厂项目45个[50] 子公司净利润 - 中建材(合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6,962.59万元人民币[81] -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6,048.24万元人民币[81] - 中材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0,784.10万元人民币[81] -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2,460.63万元人民币[81] - 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8,249.51万元人民币[82] 管理层和治理 - 何小龙被聘任为副总裁,同时离任董事职务[88] - 汪源离任财务总监及副总裁职务[88] - 尹凌被聘任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88] - 陈增福离任副总裁职务[88] 分红和股东回报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占可供分配利润44.24%,股利支付率达39.82%[46] - 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超74亿元[46]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89]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1.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91]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减少11.80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润分配[193] - 利润分配总额达116.77亿元,其中对股东分配116.70亿元[196] - 对股东分配利润11.80亿元,同比2024年半年度增加11.63%[199][200] 股权激励和股份变动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获国资委批复(国资考分〔2022〕60号)[90] - 公司总股本因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从2,642,317,423股变更为2,642,021,768股,减少295,655股[91] - 公司总股本再次因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从2,642,021,768股变更为2,639,958,030股,减少2,063,738股[9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于2024年4月11日解锁上市[9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和预留授予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于2025年4月11日解锁上市[9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工作于2022年完成[9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登记工作于2023年4月10日完成[91] - 公司股份总数由2,642,021,768股减少至2,639,958,030股,减少2,063,738股[133] - 报告期解除限售股数19,772,091股,其中包含回购注销的2,063,738股限售股[135][136]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持有限售股366,878,106股,限售原因为收购合肥院100%股权,解除日期为2026年3月2日[135][143]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解除限售16,227,512股,期末剩余限售股14,960,411股[135]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解除限售3,544,579股,期末剩余限售股6,262,674股[135] - 期末限售股份合计388,101,191股[135] -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82,389,012股,占比41.00%,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40]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持股412,123,292股,占比15.61%,其中限售股366,878,106股[14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2,028,252股,占比2.35%,报告期内减持21,591,062股[140]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7,814户[137]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共持有21,223,085股,其中17,708,353股于报告期首次授予第二个限售期满[144] - 公司副总裁陈增福持股从361,000股减少至238,260股,变动-122,740股,原因为离任后回购注销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未解锁股票[146][149]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有限制性股票1,717,891股,报告期内解锁923,017股,期末未解锁794,874股[150] 债务和融资 - 公司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报告期末为35.96亿元,较期初30.98亿元同比增长16.07%[163] - 公司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报告期末为79.10亿元,较期初64.60亿元同比增长22.45%[166] - 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占比最高达61.18%,余额22亿元[165] - 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银行贷款占比最高达51.82%,余额40.99亿元[167] - 公司存续中期票据"22中材工MTN001"余额10亿元,利率2.68%,2025年11月到期[170] - 公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24国工K1(代码241560),发行规模7亿元人民币,利率2.34%,2029年9月5日到期[152] - 债券24国工K1募集资金7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其中5亿元用于偿还21国工01公司债券,2亿元用于补充装备制造业板块流动资金[155][157][158][159] - 债券24国工K1募集资金实际用途与约定一致,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未出现违规使用情况[160] - 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24国工K1被认定为科创企业类主体发行,不涉及具体科创项目建设[161][162] 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率61.47%,较上年度末增加0.19个百分点[172] - 利息保障倍数15.16,同比提升9.93%[172]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1.51,同比下降116.20%,主要因供应商付款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加[172] - 公司合并口径流动比率1.34,较上年度末1.31增长2.29%[172] 关联交易和承诺 - 中国建材集团承诺不利用控股股东地位谋求优于独立第三方的条件或利益,承诺持续有效[95] - 中国建材集团承诺减少并规范关联交易,确保定价公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95] - 中国建材集团承诺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保持与中材国际分开[95] - 中国建材集团承诺不以任何方式占用中材国际及其下属企业资金[95] - 中国建材股份于2017年9月8日作出类似控股股东行为规范承诺[96] - 中国建材股份承诺减少并规范与中材国际的关联交易,确保定价公允[96] - 2020年12月14日中国建材集团和股份共同承诺规范重大资产重组后的关联交易[96] - 承诺要求关联交易必须基于公允原则并履行法定决策程序[96] - 所有承诺均标明"严格履行"且无未履行情况[95][96] - 承诺期限均为长期有效,无具体终止时间[95][96] - 2025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关联交易合同总额预计约1,433,685.07万元[107] - 报告期内签署关联交易合同总额约383,000.79万元,其中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及劳务达375,836.65万元[107] - 报告期末关联委托贷款余额为2,840万元,支付利息16.14万元[111] - 财务公司存款期末折算人民币总额为2,223,335,621.99元[113] - 关联方贷款期末余额为117,555.36万元,利率范围2.11%-2.95%[115] - 保函业务实际发生额为53,781.53万元,承兑汇票1,544.89万元[117]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外担保金额为8,106.66万元,担保对象为参股子公司[121]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170,701.17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7.93%[123] - 报告期内对参股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25,251.45万元[123] - 报告期末对参股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28,536.23万元[12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142,164.93万元[123] - 为中材水泥(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提供14,36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22] - 为中材科技(巴西)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提供四笔担保合计4,880.14万元[122][123]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31,627.19万元[123] - 所有担保均附带0反担保协议且无抵押[122][123] - 单笔最大担保金额为14,360.00万元(中材水泥香港)[122] - 担保期限最长持续至2032年6月26日[122] - 公司三项担保金额合计为601.634亿元人民币[124] - 公司为俄罗斯水泥生产线项目提供1.52亿美元担保[124] - 公司为成都建材院提供担保余额1110万欧元[124] - 2023年担保计划余额为1.811523亿元人民币[124] - 2024年担保计划总额为46.47亿元人民币[124] - 2025年担保计划总额为35.31亿元人民币[125]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有效保函余额82.27亿元人民币[125] 重大合同 - 公司与东盟钾肥签署3.42668839亿美元供货合同[126] - 赞比亚熟料
中材国际(60097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