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盟升电子(68831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盟升电子盟升电子(SH:688311)2025-08-26 18: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1975亿元,同比增长49.74%[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713.29万元,同比收窄[19] -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较上年同期-0.27元/股有所改善[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44.4161百万元,同比亏损减少18.00%[49]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19.7508百万元,同比增长49.74%[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329百万元,同比亏损减少13.72%[4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74%至1.1975亿元,主要因订单恢复及客户需求增加[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88.43%至7632.7万元,因收入增长及毛利率下降[8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8.19%,同比下降20.19个百分点[19][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3376.3万元,同比下降12.74%[6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74%,因人员薪酬及材料领用减少[8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45%至694.8万元,因差旅及招待费增加[87]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09%,因管理架构优化及房屋折旧减少[8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1.37%,因归还部分借款及可转债转股[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121亿元[1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6167亿元,主要因1.52亿元受限账户解冻及销售回款增加[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至1.8404亿元,因理财产品购买减少[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减少59.91%至1.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4.55%降至5.95%,主要因购买理财及偿还贷款[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72亿元,占总资产7.65%,系闲置资金购买理财所致[91] - 应收票据减少58.01%至1166.54万元,因票据到期兑付[91] - 预付款项增长154.84%至1199.30万元,因原材料采购预付款增加[91] - 合同负债增长296.28%至1580.78万元,因收到客户合同预付款[91] - 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911.49万元,因收购南京荧火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仅176万元[82] 业务线表现:卫星导航 - 公司卫星导航产品主要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终端设备以及核心部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32] - 公司主营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数据链、电子对抗等系列化产品,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 - 卫星导航产品型号、模块、配套产品数量和生产产能均呈现大规模增长态势[44] - 公司卫星导航系列产品中多型产品完成技术状态定型,部分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50] - 公司掌握导航天线、微波变频、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卫星导航核心技术[53] - 具备卫星导航接收终端及模拟卫星信号设备的全国产化设计能力[53] 业务线表现:卫星通信 - 公司卫星通信产品已通过多家知名客户认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47] - 公司研发的多个型号宽带终端、窄带终端在我国某卫星互联网系统中进行了多批次交付[50] - 公司承接的某国家级相控阵天线产品实现迭代升级,功能性能指标提升,产品成本大幅下降[50] - 完全掌握卫星通信天馈设计、射频微波、惯性导航及伺服跟踪等核心技术[53] - 卫星通信产品覆盖L/S/Ku/Ka频段及机载/船载/车载平台[56] - 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FAA/EASA/CAAC三边适航认证的卫通产品厂家[46] 业务线表现:数据链 - 数据链产品型号、模块、配套产品数量和生产产能均呈现大规模增长态势[44] 业务线表现:电子对抗 - 公司电子对抗产品主要包括末端防御类产品、电子进攻类产品、训练及试验类产品,均属于军用电子对抗行业[32] - 某型地面末端防御产品完成客户鉴定验收并进入小批量试产准备阶段[51] - 车载防护系统某型分机完成研制并进入实物比测试验[52] - 电子有源诱饵弹系列产品已在某机型防护系统中应用[52] - 为国内某科研院所交付多套新型诱饵产品[5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采用自主研发模式,设卫星导航和通信两大研发中心各含总体设计、微波射频等专业科室[41] - 军品研发按定制化流程开展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调试验收等多阶段迭代[41] - 民品开发基于行业分析对标国际产品,通过迭代设计和小批量试产完成定型[42] - 技术创新通过展会、预研课题投入人力资金保持技术先进性[42] - 公司新增3项发明专利,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6项[62] - 公司减少实用新型专利17项,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8项[62] - 公司减少外观设计专利9项,累计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7项[62] - 公司新增1项软件著作权,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56项[62] - 宽频微带天线技术通过结构优化将天线带宽提升20%[60] - 多频微带天线技术通过零电位孔设计提升相邻层隔离度达20dB[60] - 三频段波纹喇叭技术实现天线交叉极化低于-35dB[60] - 高性能抗干扰微带阵列天线技术处于批量生产阶段[57] - 高精度单点定位测速技术通过载波相位测量等技术手段,显著提高伪距和多普勒测量精度,并利用最小二乘法降低定位几何因子,实现单点定位测速精度大幅提升[58] - 抗旋转信号跟踪技术在大直径旋转载体环境下采用多天线分集接收和自适应位同步无缝切换方法,实现天线切换过程中环路持续跟踪和星历有效解析[58] - 抗旋转信号跟踪技术在小直径旋转载体环境下利用天线合路进行信号整合接收,并采用FLL和PLL动态切换算法,实现旋转条件下持续有效跟踪定位[58] - 高精度实时差分技术通过位置差分、伪距差分、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及载波相位差分手段,利用误差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显著提高接收机定位精度[58] - 数字自适应抗干扰处理技术通过阵列天线接收信号,在数字中频时域采用维纳自适应滤波技术,在干扰来向形成零陷(负增益),大幅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生存能力[58] - 导航信号模拟仿真技术能自主模拟产生北斗、GPS、GLONASS多频点卫星信号,具备步进信号幅度调整能力,并支持自主编辑运动场景或外部输入轨迹文件[58] - 导航信号模拟仿真技术具有高度灵活性,可根据需要设置各种参数,便于验证接收机的各类问题[58] - 导航信号再生转发技术通过外部天线接收实时卫星信号,经去噪提纯处理后输出,解决了同频转发器无法适应抗干扰天线测试的问题[58] - 导航信号再生转发技术通过接收真实卫星信号进行提纯处理,实现每个频点多通道的真实卫星信号发布,保证测试的实时性[58] - 高精度频率驯服技术利用铷钟或恒温晶振分频产生信号,采用数字锁相环与标准信号持续比对产生误差信号,通过D/A转换器和压控振荡器调整输出频率,使频率输出更加精确[58] - 惯导紧耦合处理技术实现接收机重捕时间较低,抗干扰性能提高,处于批量生产阶段[12] - 高速长距离射频识别技术通信距离远,可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完成通信,并增加标签认证和硬件加密电路保障安全性,处于批量生产阶段[13] - 动中通高精度伺服跟踪算法初始搜星时间在120秒以内,跟踪精度在0.2°(R.M.S)以内,天通跟踪系统跟踪精度为0.5°(R.M.S)[14] - 动中通惯导零偏估计技术显著提高静态时80%的初始对准精度,在动态环境下提供可靠初始对准角度,处于批量生产阶段[15] - 船载两级齿轮传动技术通过放大传动比达到6~8倍提高,减速比超过40,有效减小设备重量和成本,处于批量生产阶段[16] - 螺旋阵列圆极化技术选用单绕螺旋作为阵列因子,对阵列因子进行组合并设定相位角,同时调试输入阻抗,处于批量生产阶段[17] 在研项目进展 - 基于机载平台的诱饵D研究及验证项目已结题,采用小型化一体化设计实现瞬时大宽带高功率对抗技术,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电子对抗[69] - 末端对抗效能评估系统项目已结题,基于主流末端雷达装备模拟输出多种体制雷达信号,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电子对抗[69] - 机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研制项目处于技术开发阶段,通过相控阵天线射频芯片毫米波多层PCB等供应链产业化支持提升全产业链技术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动中通产品[69] - 有源相控阵功能集成化研制项目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具备KaKu双频相控阵卫星跟踪技术,采用有源相控阵方式保持实时波束对准卫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低轨卫星互联网和天基互联网[69] - 全国产化双频动中通天线研制项目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基于公司动中通设备开发经验及圆锥扫描技术高动态伺服跟踪技术等关键技术继承,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卫星通信[69] - 基于SIP的小型化产品技术研制项目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开展基于SIP的小型化产品总体设计技术SIP封装芯片架构设计技术等研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电子对抗[70] - 多模抗干扰综合共孔径技术研制项目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结合光电探测毫米波探测与干扰等多模态技术实现共孔径一体化电子对抗装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电子对抗[70] - 多模抗干扰综合共孔径装备研发针对国内军方市场,市场空缺大且前景广阔[71] - 多波束抗干扰算法在通信导航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可同时对有用信号形成增益[71] - 抗多径高速数据链通信系统具备图像视频回传能力,应用前景广阔且竞争力强[71] - Turbo码译码技术研发将提高译码吞吐率以满足高速率通信需求,资源消耗控制与传统算法相当[71][72] - 新型BOC信号接收技术完成捕获跟踪算法仿真及工程实现,用于现代通信及导航系统[72] - 侦干一体多模复合对抗技术实现共孔径下多模对抗,达到系统小型化集成化目标[72] - 有源相控阵天线标准化模块研制旨在实现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减少开发周期和风险[72] - 高速数据中频直接采集技术采用实物验证方法,为卫星导航通信电子对抗新产品准备技术[72] - 高吞吐大容量存储技术基于NVMe研发,为卫星导航通信电子对抗新产品提供技术储备[72] - 宽带快跳频同步技术研究提升抗干扰通信水平,具有抗干扰强和频谱利用率高等优势[72]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7346亿元,本期投入3376.33万元,累计投入1.432亿元[73]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16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0.81%[7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139.17万元,平均薪酬为13.20万元[75] - 研发人员教育程度:博士研究生8人占4.94%,硕士研究生34人占20.99%,本科104人占64.20%[75]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83人占51.23%,30-40岁59人占36.42%[75]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27] -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加速与6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推动卫星导航技术向智能化、综合化方向迈进[28] - 低轨卫星星座网络相比同步卫星网络可提供通信延迟更低、通信带宽更大、通信覆盖更好的通信服务[28] - 2025年4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促进和规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29] - 2025年2月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9星方式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9] - 2025年4月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10星方式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9] - 2025年6月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5星方式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9] 公司运营模式 - 采购模式分为物料采购(电子元器件、外购模块等)和外协采购(PCBA、筛选物料等工序)[35] - 供应商需通过背景调查、资质审核及试用5次以上方可纳入合格供方名录[36] - 生产模式分为定制产品(军品及民用定制)和标准产品(民用通用型)两类[38][39] - 军品销售通过客户比选或合格供方目录邀请方式获取订单[40] - 民品销售通过参加展会(卫星通信行业集中)和参与竞标获取订单[40] 风险因素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存在坏账风险[79] - 公司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不同产品毛利率不同[79] - 公司境外销售客户较为单一,境外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78] - 持有美元及新加坡元货币资金,面临汇率波动风险[81] -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高[77] - 公司核心技术产生的收入比例较高,但未申请专利,主要通过保密制度管理[76] 投资与子公司情况 - 私募基金投资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0.41万元,期末余额4783.09万元[98] - 银行理财投资新增1.72亿元,产生公允价值收益103.30万元[98] - 对外股权投资同比减少100%,报告期投资额为零[95] - 子公司成都盟升科技总资产1.23亿元,报告期净亏损257.95万元[101] - 佛山保利防务基金累计利润影响为-413.08万元,期末出资比例12.7%[100]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回购注销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因业绩未达标而不得解除限售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27,260股[104] - 公司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因业绩未达标而不得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20,500股[104]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358,300股,占公司总股本16,791.35万股的2.00%[104] - 2025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686,600股,占激励计划总额3,358,300股的80.00%[104] - 2025年激励计划预留671,700股,占激励计划总额3,358,300股的20.00%[104] - 公司向86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2,686,600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9.36元/股[105] 股东承诺与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关于股份限售的承诺均在履行期内且得到严格执行[109]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关于股份限售的承诺均在履行期内且得到严格执行[109] - 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作出的其他承诺长期有效且得到严格执行[109]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他相关人员作出的承诺长期有效且得到严格执行[10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向荣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12] - 控股股东荣投创新及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1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13]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25%[113]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股价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15] - 持股5%以上股东盟升志合、盟升创合及刘荣均作出解决同业竞争长期有效承诺[110]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作出解决关联交易长期有效承诺[110] - 激励对象承诺自限制性股票登记完成之日起48个月内履行股权激励相关义务[111] - 可转债相关承诺涉及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人员于2023年9月12日作出[11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明确承诺违反股份锁定承诺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114] - 持股5%以上股东刘荣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18]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和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21] - 核心技术人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发前股份[124]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24] - 若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6][122] - 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被立案调查期间及处罚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股份[116][118][122] - 违反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被公开谴责后3个月内不得减持股份[116][118][122] - 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