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6.64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3.005亿美元增长28.0%[13] - 收入同比增长28.0%至16.645亿美元(2024年:13.005亿美元)[1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6.64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3.005亿美元增长27.9%[80] - 总收入增长至166448.9万美元,同比增长28.0%[99] - 毛利润同比增长66.3%至6.694亿美元(2024年:4.026亿美元)[17] - 公司毛利为6.6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4.026亿美元增长66.3%[80]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79.6%至6.334亿美元(2024年:3.528亿美元)[27] - 公司期内利润为6.33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3.528亿美元增长79.5%[80]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利润为6.3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507亿美元增长79.6%[83]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629.99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0%[112]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50674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29995亿美元下降44.3%[8] - 基本每股盈利为0.24美元,较去年同期的0.13美元增长84.6%[83]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653,048,042股[11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0.8%至9.951亿美元(2024年:8.979亿美元)[16] - 公司财务成本为847万美元,较去年同期735万美元增长15.3%[80] - 财务成本总额为8.46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5%[106] - 所消耗的船用燃油成本为150.19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5%[107] - 公司所得税支出为1016万美元,较去年同期953万美元增长6.6%[80] - 股份奖励开支为928万美元[87]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2025年为4,229千美元较2024年3,962千美元增长6.7%其中股份报酬开支占71.9%[1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装箱运量为1,829,665标准箱,相比去年同期的1,705,164标准箱增长7.3%[13] - 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7.3%至1,829,665标准箱(2024年:1,705,164标准箱)[15] - 平均运费(不包括互换舱位费收入)为776.4美元/标准箱,相比去年同期的632.4美元/标准箱增长22.8%[13] - 平均运费同比增长22.8%至每标准箱776.4美元(2024年:632.4美元)[15] - 集装箱航运及延伸物流收入达151268.9万美元,同比增长30.4%[100] - 经营约2,100,000平方米堆场及180,000平方米仓库[12] - 公司合营公司贡献利润1335万美元,较去年同期1049万美元增长27.2%[80] - 关联方交易中合营公司的海上货运代理服务收入2025年为202,446千美元较2024年120,186千美元增长68.4%[127] - 关联方交易中控股股东控制公司的集装箱海运服务收入2025年为12,804千美元较2024年13,083千美元下降2.1%[127] - 关联方交易中合营公司的货运代理服务开支2025年为11,794千美元较2024年2,400千美元增长391.4%[127] - 关联方交易中控股股东控制公司的集装箱船舶租金开支2025年为4,404千美元较2024年1,592千美元增长176.6%[127] - 关联方交易中合营公司的仓库开支2025年为5,894千美元较2024年3,227千美元增长82.6%[127] 各地区表现 - 大中华地区收入82039.1万美元,同比增长39.1%[100] - 东南亚地区收入45247.6万美元,同比增长18.5%[100] - 日本地区收入28723.3万美元,同比增长23.1%[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运营船舶数量为119艘,总运力达185,787标准箱[12] - 自有船舶101艘(165,083标准箱),租赁船舶18艘(20,704标准箱)[12] - 平均船龄为9.4年,其中95艘为2,000标准箱以下船型,24艘为2,000至3,000标准箱船型[12] - 行使建造2艘集装箱船舶期权,总代价58.0百万美元[33] - 资本开支为7210万美元,其中3190万美元用于购置集装箱,3080万美元用于购置集装箱船舶[12] - 期内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总成本为79.815百万美元[116]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总账面值为15.989百万美元[116] - 船舶收购资本承担从2024年底的181,452千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616千美元,增加85,164千美元(增幅46.9%)[126] - 智能堆场建设资本承担从2024年底的4,382千美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183千美元,减少199千美元(降幅4.5%)[126]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3.9431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08981亿美元下降44.4%[9] - 经营现金流入净额显著增长至70898.1万美元,同比增加79.8%[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转正为731.1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3835.1万美元[90]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扩大至62415.4万美元,同比增加213.1%[92]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达23023.6万美元,较期初增长69.2%[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7.99亿美元(2025年6月30日)[2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990亿美元,较去年底的7.445亿美元增长7.3%[84] - 流动资产总额为11.180亿美元,较去年底的10.235亿美元增长9.2%[84] - 流动比率提升至2.3(2024年12月31日:1.9)[29] - 资本负债比率降至0%(2024年12月31日:0.9%)[29] - 公司总权益为25.866亿美元,较去年底的24.215亿美元增长6.8%[86]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5.645亿美元,较去年底的24.042亿美元增长6.7%[86] - 总权益从期初24.22亿美元增至期末25.87亿美元[87] - 银行借款总额为7.364亿美元,较去年底的16.686亿美元下降55.9%[84][85]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30] - 银行贷款抵押物包括船舶(账面净值120.3百万美元,较2024年末222.3百万美元下降45.9%)和土地(账面净值10.4百万美元,较2024年末9.9百万美元增长5.1%)[31] -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5380万美元,较去年底的299万美元大幅增长1698.7%[84]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2025年6月30日为53,697千美元较2024年末5,294千美元增长914.1%[133] - 衍生金融工具负债2024年末公允价值为1,001千美元全部使用重大可观察输入值(第二级)[134]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投资2024年末为690千美元全部使用重大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级)[133]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中2025年6月30日无第三级计量项目2024年末第三级资产为690千美元[133][135] - 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174,671千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0,390千美元,减少4,281千美元(降幅2.5%)[11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底的518千美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45千美元,增幅82.4%[118] - 超过三个月的逾期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4,608千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780千美元,增幅68.8%[118] - 关联方应收款项中,合营公司欠款从2024年底的43,844千美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9,032千美元,减少4,812千美元(降幅11.0%)[12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233,680千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81,629千美元,增加47,949千美元(增幅20.5%)[122] - 一个月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177,660千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5,806千美元,增加48,146千美元(增幅27.1%)[122] - 合约负债从2024年底的22,654千美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934千美元,减少720千美元(降幅3.2%)[123]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37.822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228百万美元增长87%[104] - 银行利息收入为19.78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2%[104] - 政府补贴收入为0.77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9%[104]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汇兑差额收益1284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76万美元[82]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汇兑收益78万美元[87]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1115.8万美元[87] - 现金流量对冲扣除所得税产生亏损145.5万美元[87]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4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493亿美元增长85.3%[83] - 非控制权益从1727万美元增至2209万美元[87] - 附属公司非控制权益持有人注资106.2万美元[87] 股份计划和薪酬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约0.17美元),较2024年同期0.72港元增长80.6%[36]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0.17美元),总额达447.118百万美元[110] - 已付2024年末期股息为4.87亿美元[87] - 股息支付大幅增加至48731.5万美元,同比增长184.2%[92]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最高可发行26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63%[38] - 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未归属奖励20,956,129股,占已发行股份0.78%[43] - 购股权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购股权(2025年6月30日)[42] - 期内行使购股权139,000份(行使前加权平均收市价17.9港元)[41] - 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股份奖励总数为20,956,129股[47] - 2025年上半年已归属股份奖励总数为12,774,526股[47] - 2022年3月8日授予的13,151,716股奖励股份已于2025年3月8日归属[50] - 2023年8月17日授予的21,487,433股奖励股份将于2026年8月17日归属[50] - 股份归属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7.3港元[50] - 股份计划授权上限为268,265,336股占已发行股份9.94%[51]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合格参与者的奖励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54] - 董事杨现祥持有未归属奖励1,783,317股[46] - 董事薛明元持有未归属奖励1,365,994股[46] - 集团雇员未归属奖励总数为16,730,158股[47] - 股份计划剩余期限约为八年八个月[60] - 2025年4月29日授予14,000,000份股份奖励,公允价值为292,600,000港元[63] - 2025年4月29日授予股份的发行价为每股20.9港元[63] - 2024年9月2日授予7,582,548份股份奖励,发行价为每股18.3港元[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股份奖励总数为21,515,320份[62] - 董事杨现祥累计持有2,450,000份未归属股份奖励[61] - 董事薛明元累计持有1,600,000份未归属股份奖励[61] - 其他雇员累计持有15,580,320份未归属股份奖励[62] - 计划授权下可授予奖励数目为251,618,680份[64] - 2025年4月29日授予的奖励中12,729,108股为新发行股份[65]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中,杨现祥有待归属股份423.33万股,占股本0.16%[68]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购回股份404万美元[87] - 已发行普通股从2024年底的2,687,119,908股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699,988,016股,增加12,868,108股(增幅0.5%)[124] 人力资源 - 全职雇员数量2,252名(不含船员),较2023年同期2,132名增长5.6%[32] - 雇员成本总额103.1百万美元(含董事酬金),较2023年同期97.4百万美元增长5.9%[32] 股权结构 - 董事杨馨通过信托持有1.09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40.66%[66][70] - 主要股东杨绍鹏通过家族信托控制1.09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40.66%[70][72] - 董事杨现祥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33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8.66%[66][69]
海丰国际(0130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