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556.9百万元,同比增长57.2%[3] - 毛利60.0百万元,同比增长120.6%[3] - 净亏损20.7百万元,同比收窄25.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17.8百万元,同比收窄30.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5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54亿元增长57.2%[20] - 营业收入556.9百万元,同比增长57.2%[32][33] - 整体毛利率10.8%,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39] - 归母净利润亏损17.8百万元,亏损同比减少30.2%[32][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779.93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548.57万元亏损有所收窄,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23]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496.9百万元,同比上升51.9%[5] - 营业成本496.9百万元,同比增长52.0%[37] - 利息费用1061.6万元,同比下降15.1%[5]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327.82万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1053.07万元,降幅为20.7%[20] - 期间费用55.7百万元,同比下降9.9%[44][45] - 研发费用3.4百万元,同比下降43.3%[44][45] - 财务费用10.5百万元,同比下降21.1%[44][45] - 2025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及劳务开支约人民币668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470万元)[56] 业务线收入 - 公司销售建筑材料收入为人民币5.3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39亿元增长59.0%[20] - 公司销售固废及新材料收入为人民币628.6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95.15万元增长113.0%[20] - 建筑材料业务收入538.9百万元占96.8%,同比增长59.0%[34] - 预拌混凝土销量206.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1.6%[34] - 独立第三方客户收入230.4百万元,同比增长121.3%[35][3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应收账款30.98亿元,较期初下降2.9%[8] - 货币资金0.98亿元,较期初下降21.7%[8] - 流动负债合计34.75亿元,资产流动性承压[8]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6.80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5.48亿元,降幅为4.9%[11]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6.77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5.46亿元,降幅为4.9%[10]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60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5.10亿元,降幅为9.0%[10] - 公司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29亿元微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6.21亿元,降幅为0.5%[10]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14.79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132.90万元,增幅为120.0%[10] - 应收账款总额为32.82亿元,较2024年末的33.56亿元下降2.2%,其中1年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占比28.4%(9.31亿元)[27] - 应付账款总额为16.21亿元,较2024年末的16.29亿元基本持平,其中1年以内账龄的应付账款占比50.9%(8.25亿元)[28] - 公司总资产为3731.5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3.9%[46] - 应收账款为3098.0百万元,占总资产83.0%[46] - 货币资金为97.7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21.7%[46] - 总负债为2548.4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4.9%[46] - 应付账款为1621.5百万元,占总负债63.6%[46] - 银行借款为519.9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15.7%[47] - 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5%[48] - 利息保障倍数为-0.7倍[48] - 流动比率为131.5%,较2024年末提升1.7个百分点[49] - 抵押不动产账面价值约人民币5178万元(成本约人民币8142万元)作为借款担保[5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16.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改善86.8%[49] 其他收益和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2272.7万元,同比由正转负[5] - 其他收益总额大幅增长至451.06万元,同比增长218.9%,主要得益于政府补助增至300.38万元(增长427.0%)和增值税加计抵减增至148.62万元(增长86.8%)[21] - 信用减值损失显著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1410.90万元损失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2272.69万元收益,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转回2029.03万元[21] - 营业外收入为227.70万元,同比下降21.0%,其中诉讼利得下降至164.25万元(同比下降39.5%)[21] - 营业外支出为164.88万元,同比下降57.4%,主要因诉讼损失降至158.29万元(同比下降52.5%)和罚款支出降至3.86万元(同比下降90.9%)[22] - 所得税费用降至298.99万元,同比下降12.9%,其中当期所得税费用增至99.06万元(增长126.7%)而递延所得税费用降至199.93万元(下降33.3%)[22] 税务状况 - 公司及多家附属公司适用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其余附属公司适用25%的税率[22] 诉讼相关事项 - 公司因诉讼导致约人民币5650万元资金被冻结[16] 雇员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836人,较2024年同期929人减少10%[55] 产能和设施 - 公司拥有36座混凝土搅拌站,71条生产线,年产能为1764万立方米,并拥有311辆运输车辆(其中121辆为电动车)及多个新能源设施[31] 业务发展和合同 - 2025年上半年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3.8亿元,同比增长62.2%[54] - 混凝土业务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3.0亿元,新业务及新产品签单约人民币0.8亿元[54] - 截至2025年7月30日累计签署混凝土供应合同金额约人民币2.83亿元,需求量约168.21万立方米[54] - 重点推进元谋至大姚高速公路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66] 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 新能源体系累计实现经济效益人民币4651万元,减排二氧化碳12467吨[53] - 集团持有绿色建材认证三星级站点7个、二星級站点2个[53] - 公司持续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及新能源物流运输体系升级[67] 资金和融资 - 港元计值银行存款余额约114万港元(截至2025年8月26日)[61]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约3.6611亿港元(已扣除承销佣金等开支)[6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66.11百万港元(折合人民币329.50百万元)[69] - 报告期内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动用金额人民币14.22百万元[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余额人民币28.53百万元[71] - 公司预计所有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将于2026年底前使用完毕[71] 合资和投资项目 - 合资公司云南建投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技术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77] - 安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为年处理100万吨磷石膏及100万吨工业固废的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79] - 投资合作协议于2025年5月30日由云南建投、公司及基投公司签订,并于2025年7月8日获临时股东会批准[77] 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人民币66.1万亿元,同比增长5.3%[65]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约人民币1.6万亿元,同比增长4.4%[65] 资金管理措施 - 加强清收清欠工作,优化资金配置并构建清欠防诉新格局[68]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2]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