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7,011.27万元,同比下降67.93%[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667.36万元[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409.83万元[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129,490.50万元[21] - 营业收入为147,011.2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7.93%[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667.3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115,409.83万元[3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4.70亿元,同比下降67.9%[15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为11.47亿元,同比扩大71.1%[16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3.7%至8.3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23.05亿元[162] - 净利润亏损5169.79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07亿元大幅减亏[162] - 公司营业收入为147,011.2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667.36万元,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63]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97,069.93万元,同比下降55.84%[7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00%至753.68万元[77]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6.44%至14,380.55万元[7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1.12%至945.36万元[77] - 公司研发费用为945万元,同比下降61.1%[159] - 公司财务费用为770万元,同比由负转正[160]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7.2%至8.2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25.17亿元[162] - 财务费用为负1.70亿元,主要源于1.76亿元利息收入[162] - 资产减值损失达1.91亿元,较去年同期3.26亿元有所收窄[162] -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6.75亿元,同比收窄14.0%[160]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2,428.35万元,同比下降59.92%[50][51] 现金流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780.47万元[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160,780.47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2] - 调整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431.43万元,净流出较上年减少[26][27] - 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0,431.43万元[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改善至-160,780.47万元(上年为-346,531.43万元)[77][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改善至-176,289.82万元(上年为-1,046,042.17万元)[77][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6.08亿元,较去年同期34.65亿元流出减少[165][1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7.63亿元,主要因162.65亿元投资支付[16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为净流出62.999亿元,同比扩大439.0%[1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165.004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124.3亿元[169]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7.80亿元,同比下滑54.3%[165] - 支付职工现金3.75亿元,同比下降46.1%[165]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9511.8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5.5%[16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87.432亿元,同比下降51.7%[169]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637亿元,同比下降50.5%[16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901,388.73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85%[21] - 公司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4,242,659.59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01%[21]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66.86%至165,963.56万元[80]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8.22%至29.16万元[80]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44.64%至15,030.07万元[80]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267.90%至18,320.00万元[81]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1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0.07亿元下降66.9%[1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30.0亿元人民币[151] - 其他流动资产为89.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7.41亿元下降8.6%[151] - 固定资产为243.5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1.42亿元下降3.1%[151] - 资产总计424.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42.00亿元下降4.0%[152] - 应付票据增加至1.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50亿元增长268.0%[152] - 合同负债减少至1.5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71亿元下降44.6%[152] - 其他应付款为25.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43亿元下降18.5%[152] - 未分配利润为186.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7.77亿元下降5.8%[153]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9.9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3.93亿元下降70.6%[155] - 公司总资产为417.17亿元,较期初下降0.4%[156]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0.90亿元,较期初下降0.1%[157]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06.60亿元,保持稳定[156] - 公司固定资产为64.02亿元,较期初下降3.9%[1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05亿元,较期初47.75亿元下降70.6%[1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2.803亿元,期末余额降至9.978亿元[169]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11.439亿元,期末余额为390.139亿元[171][17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减少11.467亿元[1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23.56亿元,较期初438.79亿元减少15.23亿元(降幅3.5%)[176]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5.67亿元(降幅6.7%),期末余额为218.25亿元[174][1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11.42亿元,较期初减少5,199万元(降幅0.1%)[178]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10.90亿元人民币[17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3.07亿元人民币[17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8.93亿元人民币[180]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21.45亿元人民币[179]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75.64亿元人民币[18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19.70亿元人民币[180]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2,435,331.42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比例91.09%[68] - 在建工程为22,715.13万元[68] 业务运营:多晶硅生产与销售 - 公司多晶硅产量为5.08万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8.52%[31] - 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约60%,销量同比下降52.47%[32][34] - 单位现金成本下降至37.66元/公斤,同比下降6.6%[32][34] - 公司多晶硅产品中N型致密比例达70%以上[41] - 公司通过电力成本控制实现多晶硅生产成本行业领先[40] - 公司持续降低单位产品电耗以优化成本结构[40] - 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导致营收大幅下降[74]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多晶硅单价持续下跌及销量减少[77] 业务运营: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5%[2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5%,较上年同期增加1.69个百分点[50]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6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境外专利8项[47][48] - 报告期内新增获得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47][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申请专利710项,累计获得专利475项[47][48] - 多晶硅生产节能降碳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80,000.00万元,本期投入1,550.18万元,累计投入16,801.14万元[54] - 基于数字孪生的多晶硅生产系统研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000.00万元,本期投入3,274.65万元,累计投入5,787.89万元[54] - 痕量金属、非金属杂质调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00.00万元,本期投入247.08万元,累计投入996.59万元[54] - 还原炉提质降耗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5.60万元,本期投入15.18万元,累计投入15.18万元[55] - 冷氢化装置下料管线改造延长使用寿命高于86.36%,降低硅粉磨损和金属杂质含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6] - 络合吸附氯研发项目中4种络合剂除磷率85%以上,3种活性碳样品除磷率80%以上,三氯氢硅歧化率均小于15%[56] - 循环水系统降耗研究项目预计降低电耗,延长设备寿命,国内先进水平,编制可行性方案[56] - 多晶硅物耗控制研发实现可回收氯硅烷资源化利用,降低原辅料消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6] - 多晶硅生产中安全环保优化研发含氟废水处理达回用标准,冷氢化流化床实现硅粉自动下料,国内先进水平[56] - 多晶硅生产中节能降耗研发项目通过优化硅芯参数降低电耗,优化尾气回收装置运行模式,国内先进水平[57] - 高纯多晶硅产品品质提升研发项目降低三氯硅烷和四氯硅烷杂质含量,增加再生氢气中砷烷含量检测标准[57] - 40对棒还原炉流态化模拟技术开发年提产8%,电单耗下降4KW/KG,预计年节省电费5000万元[57] - 污水处理工艺优化研发污水回收率≥90%,总经济收益预计达158.28万元,国内先进水平[57] - 还原电单耗降低研发目标电耗≤37kwh/kg·Si,生长速率160以上,单炉产量12.5T,国内先进水平[57] - 尾气回收系统硅粉拦截装置升级研发项目投资金额为122.29万元[58] - 尾气回收氢气量及吸附塔吸附处理能力提升研发项目投资金额为149.78万元,目标处理能力达到70,000 Nm³/h[58] - 还原炉提质降耗研发项目投资金额为812.46万元,目标电单耗下降幅度为3-5 kWh/kg-Si,单炉产量≥12.5吨[58] - 半导体区熔用多晶硅料开发项目投资金额为62.50万元[58] - 半导体级多晶硅用硅芯清洗工艺开发项目投资金额为31.00万元[59] - 研发人员数量为44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2.23%[6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036.43万元,平均薪酬为6.87万元[61] - 研发人员教育程度中本科占比47.06%(208人),专科占比43.89%(194人)[6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不含40岁)占比65.38%(289人)[62] - 内蒙古大全研究院建设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及检测中心[43] - 公司推进工艺数据管理平台和数字制造优化升级项目实现生产数字化[44] 市场与价格趋势 - 2025年6月底至7月底N型复投料均价从3.44万元/吨上涨至4.71万元/吨,涨幅36.9%[36] - 2025年8月20日当周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36] 生产与产能指引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多晶硅产量27,000吨-30,000吨[37] - 预计2025年全年多晶硅产量110,000吨-130,000吨[37] - 半导体材料募投项目新增产能1,000吨/年[72]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60.67亿元超募资金10.67亿元[12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54.96亿元投入进度90.58%[126]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10.69亿元投入进度100.13%[126] - 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累计投入39.94亿元投入进度97.70%[128] - 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累计投入4.29亿元投入进度101.83%[12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0.73亿元投入进度100.58%[128] - 使用超募资金5.76亿元增加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投资额[129] - 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130] - 多晶硅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项目未达预计效益[130] - 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投资总额由421.05百万元调增至550.0百万元,增幅30.6%[131] - 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已于2024年投产,现处于分级验证阶段[131] - 超募资金用于增加募投项目投资额575.7379百万元,投入进度100%[132] - 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92.8539百万元,实际投入492.8502百万元,投入进度100.28%[132]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项账户监管募集资金使用[101] - 公司承诺加快募投项目实施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并争取早日达产[101] 股份回购与股东回报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50.0百万元且不超过100.0百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44.0元/股[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15323股,占总股本0.0007%,支付资金总额290753.82元[135] - 公司已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以维护股东资产收益权利[101]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5062户[138] - Daqo New Energy Corp持股1531718500股,占总股本71.40%[14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6309633股,期末持股31785378股,占比1.48%[140] - 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21781500股,占总股本1.02%[140]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10,308,811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41] - 徐广福与徐翔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开曼大全股份比例为29.63%[141][143] - 控股股东Daqo New Energy Corp持有1,531,718,50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143] - 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持有21,781,50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143] - 徐广福持有19,500,00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143] - 徐翔持有19,500,00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14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有35,562,248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4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31,785,378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41] - 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持有28,337,229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41] - 核心技术人员马晓亮期末持股增至10,000股[147] - 公司控股股东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Daqo New Energy Corp(股票代码:DQ)[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新疆大全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大全新材料有限公司[11]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广福与徐翔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股份[96] - 控股股东开曼大全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股份[97] - 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股份[97] - 施大峰与张龙根股份限售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股份[97] - 实际控制人徐广福与徐翔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10%[98] - 控股股东开曼大全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10%[99] - 若一个月内减持数量合计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将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转让[98][99]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的100%[98][99] - 减持计划公告后减持期限为六个月[98][99] - 董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98] - 上市后六个月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98] - 董事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98] - 减持股份数量将在减持前予以公告[98][99]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
大全能源(68830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