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87.65亿港元,同比增长5.8%[3] - 期内溢利为16.34亿港元,同比增长3.8%[3]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增长3.8%至1.63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574亿港元)[9]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5.8%至876,535千港元,其中眼科分部收益增长10.6%至417,358千港元[19][21] - 外科分部收益微增1.0%至448,965千港元,而提供服务分部收益大幅增长55.2%至10,212千港元[19][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1.634亿港元,同比增长3.8%[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摊薄每股盈利为1.595亿港元,同比增长2.5%[33] - 每股基本盈利为28.82港仙,同比增长3.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业额为87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28.5百万港元增长5.8%[93] - 眼科分部营业额417.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6%;外科分部营业额44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9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营业额约8.765亿港元,同比增长5.8%[90] - 公司同期溢利约1.6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574亿港元增长3.8%[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88.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3] - 净利率为18.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3] - 研发成本大幅增长73.6%至21,664千港元[29] - 分銷及銷售開支471.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7%;行政開支9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93][94] - 研发开支66.5百万港元,占营业额7.6%,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5.8%至876,535千港元,其中眼科分部收益增长10.6%至417,358千港元[19][21] - 外科分部收益微增1.0%至448,965千港元,而提供服务分部收益大幅增长55.2%至10,212千港元[19][21] - 公司总分部溢利下降2.5%至242,068千港元,其中眼科分部溢利增长1.7%至113,486千港元[19][21] - 眼科和外科分部的营业额分别占公司总营业额的47.6%和51.2%[92] - 旗舰生物药贝复舒®系列和贝复济®系列合并营业额占公司总营业额的83.5%[92] - bFGF系列产品合并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约83.5%[67]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益达871,700千港元(占比99.5%),海外收益为4,800千港元(占比0.5%)[23] - 非流动资产增长6.6%至1,747,131千港元,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占比82.4%达1,440,271千港元[24] - 公司在新加坡建立战略基地以进入东南亚市场(2020年起)[79] - 公司分销网络覆盖中国超141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以及约2100家药房[79] - 公司在中国拥有46间地区销售办事处[79] - 公司在中国所有省份的集中采购制度中纳入贝复舒®系列及贝复济®系列产品[90]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同比下降10.8%至1.44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618亿港元)[11]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大幅增加172%至1.11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408亿港元)[12] - 公司已付股息同比增长33.2%至0.340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255亿港元)[9][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增长7%至6.405亿港元(期初为5.572亿港元)[12]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激增816%至0.59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065亿港元)[12] - 公司银行借贷所得款项增长169%至1.24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462亿港元)[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40.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557.2百万港元增长14.9%[95][98] 资产、债务和借款 - 总资产为323.38亿港元,较期初增长8.4%[4] - 总负债为95.99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1.7%[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05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5.0%[4] - 流动比率为1.90,较期初1.81有所提升[5] - 资产负债比率为0.30,较期初0.29略有上升[5] - 银行借贷270.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165.3百万港元增长63.6%[95] - 资产负债率为29.7%,较2024年末28.8%上升0.9个百分点[98] - 应收购货款总额为614.45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21.059百万港元增长17.9%[44][46] - 存货总额为64.939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8.938百万港元增长10.2%[42] - 银行融资总额为737.3百万港元,其中已动用339.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06.3百万港元增长64.4%[51] - 应收账款账龄90天以上的金额为137.26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17.212百万港元增长17.1%[4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505.354百万港元,其中应计销售及营销成本为448.8百万港元[48][4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至43.983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1.6%[35] - 在建工程账面净值增加至19.550亿港元,较期初增长23.1%[35]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增加至118.667亿港元,较期初增长5.2%[36] - 含抗VEGF医药产品开发成本账面净值增至4.267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4.8%[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投资为11.904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9.627百万港元下降59.8%[41] - 公司上市股本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19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294千港元,降幅约57%[60] - 公司非上市股本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187千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695千港元,增幅约3%[60] - 应收可换股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27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921千港元,增幅约1.4%[60] - 资本承担243.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317.2百万港元减少23.2%[101] - 已收购无形资产资本承担从117,919千港元大幅降至62,812千港元,降幅约46.7%[62] - 建设新工厂资本承担从170,607千港元降至159,889千港元,降幅约6.3%[62] 汇兑及金融工具 - 公司汇兑收益净额显著改善,2025年录得收益0.108亿港元(2024年为亏损0.024亿港元)[11] - 公司外币汇兑储备因汇率变动产生0.388亿港元正收益(2024年为负0.410亿港元)[9]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录得公平值亏损0.177亿港元(2024年为收益0.009亿港元)[9] - 汇兑收益净额达12,01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汇兑亏损2,432千港元[2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收窄至23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366千港元[27] - 可换股贷款公平价值变动产生收益65.1万港元[39] - 可换股贷款乙公平价值为3072.5万港元,被分类为流动部分[39] - 可换股贷款甲公平价值为1519.6万港元,被分类为非流动部分[39] - 可换股贷款乙的预期波幅为67%,股价为0.0886美元,转换价区间为0.195美元至0.588美元[40] - 权益B投资的预期波幅为62%,无风险利率为1.97%[42] - 向Antikor提供的贷款本金为0.8百万美元(约6.2百万港元),固定利率8%,期限9个月[44] 研发及产品管线 - 研发成本大幅增长73.6%至21,664千港元[29] - 研发开支66.5百万港元,占营业额7.6%,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95] - 公司有6种已商业化不含防腐剂单剂量滴眼液,另有若干产品目标未来2-5年内商业化[82] - 公司有18项研发计划处于临床前至临床阶段,其中4项眼科计划处于临床阶段[82] - 公司湿性AMD贝伐珠单抗玻璃体注射剂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于2025年8月获中国NMPA受理[84] - SkQ1产品投资成本为3.484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0.8%[73] - 抗VEGF许可产品最高承诺投资总额为6700万美元(约5.259亿港元),实际投资成本4.267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3.2%[76] - SkQ1相关技术转让处于最后阶段,VISTA计划正在与监管机构重新建立[73] - 抗VEGF产品HLX04-O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于2025年8月获中国NMPA受理[74] - 与复宏汉霖共同开发抗VEGF产品的协议条款于2023年2月修订[75] - 公司于2025年7月获得NMPA批准多剂量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在中国注册及商业化[68] - 公司持有111份专利证书或授权书,包括81项发明专利[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期股息提升16.7%至每股0.07港元[32]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7港元,高于去年同期的0.06港元[126]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3日派付,登记截止日为2025年9月12日[126]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127] - 购回股份旨在提高每股资产净值及每股盈利,使全体股东受益[12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5] 股份回购及激励计划 - 公司购回并注销123,0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0.325百万港元[53] - 公司于回顾期间在联交所购回123,000股股份,总金额325,270港元[123] - 2025年1月以每股2.68至2.80港元购回53,000股,支付145,970港元[123] - 2025年2月以每股2.55至2.58港元购回70,000股,支付179,300港元[123] - 股份激励计划授权限额为已发行股份的10.0%,即57,064,900股[113] - C类参与者购股权授予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5,706,490股[113] - 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57,064,9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06%[112] - 每名合格参与者十二个月内配额上限不超过已发行股份1.0%[112]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及面值最高者[116] - 购股权有效期自2023年6月9日起十年,至2033年6月8日届满[115] 主要股东及董事持股 - 董事严名炽持有153,945,66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7.15%[117] - 董事方海洲持有5,244,3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92%[117] - 董事严贤龙持有2,039,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36%[117] - 董事邱丽文持有46,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1%[117] - 严名杰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152,020,66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权益26.81%[121][122] - 刘慧娟(严名炽配偶)被视为拥有153,945,66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权益27.15%[121][122] 客户与供应商 - 两大主要客户贡献收益合计319,600千港元,占总收益36.5%[25] 法律诉讼及风险 - 公司第二间厂房因法律纠纷停工,法院判令总承包商支付约2460万港元违约赔偿[86] - 公司因代理协议纠纷被裁定需支付约1430万港元赔偿金,但已提出上诉[87] - 公司反诉广西北寿堂获法院裁定胜诉,对方需偿还约4890万港元[87] 收购及投资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收购Antikor的100%股权[64] - 支付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从2024年的3,670千港元微降至2025年的3,659千港元,降幅约0.3%[63] 市场及患者数据 - 中国中度至重度干眼症患者人数估计约1.116亿人(2024年)[73] - 抗VEGF适应症患者人数估计约1640万人(2025年)[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