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源氢化(02502) - 2025 - 中期业绩
金源氢化金源氢化(HK:02502)2025-08-26 19: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10.0%至人民币14.422亿元[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020万元[2][5]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2元[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074.1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税前溢利5493.2万元人民币[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541,47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690,758千元下降8.8%[28][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0,741千元,较2024年同期除税前溢利54,932千元大幅恶化[28][29]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9.98%至14.42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6.021亿元人民币)[65] - 期内亏损93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盈利4490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4.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87] - 除税前溢利同比下降119.6%至亏损人民币10.7百万元[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从4.5%下降至1.6%[5]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68.0%至人民币518万元[5]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68.0%,从2024年上半年的16,188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183千元[31] - 政府补贴收入大幅下降92.9%,从2024年上半年的7,103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07千元[31] - 银行利息收入下降71.4%,从2024年上半年的7,193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058千元[31] - 融资成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808.8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93.8万元人民币,降幅1.9%[33] - 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从798.4万元人民币略降至783.6万元人民币,减少14.8万元[33] - 员工成本总额从2398.4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157.9万元人民币,降幅10.0%[34] - 折旧及摊销总额从4004.1万元人民币微增至4309.0万元人民币,增长0.8%[34] - 确认存货成本从15.3007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4.19074亿元人民币,降幅7.3%[34] - 所得税费用从1005.0万元人民币变为所得税抵免143.9万元人民币,变化幅度114.3%[35] - 建设成本从1157.4万元人民币下降至536.2万元人民币,降幅53.7%[39]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4.5%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6%[87]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4.4%至人民币20.8百万元[91]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至人民币7.9百万元[92]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114.3%至抵免人民币1.4百万元[94]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21.58百万元,同比下降10.0%[144] - 2024年同期员工成本为人民币23.98百万元[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54.1472亿元人民币,其中衍生性化学品分部贡献最大,达111.0256亿元人民币,占比72%[18] - 能源产品分部收益为34.3353亿元人民币,经抵消后综合收益为28.2881亿元人民币[20] - 贸易分部收益为8.4046亿元人民币,经抵消后综合收益为4.6773亿元人民币[20] - 其他服务分部收益为3817万元人民币,经抵消后综合收益为2310万元人民币[20] - 衍生性化学品分部收益同比下降9.7%,从2024年上半年的1,229,506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10,256千元[28][29] - 能源产品分部收益同比下降5.3%,从2024年上半年的362,937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43,353千元[28][29] - 贸易分部收益同比下降9.7%,从2024年上半年的93,070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4,046千元[28][29] - 衍生性化学品分部业绩由盈转亏,从2024年上半年的15,790千元溢利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17,993千元亏损[28][29] - 加氢苯基化学品销量同比增长10.6%至19.6万吨[96] - 加氢苯基化学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8.3%[96] - 能源产品LNG销量同比下降4.9%[97] - 贸易分部收益同比下降26.2%至人民币46.8百万元[97] - 济源南二环加氢站销售氢气322吨,同比增长92.8%[80] - 郑州市化工路加氢站销售氢气179吨,同比增长184.1%[80] - 巩义市河洛加氢站销售氢气103吨,同比增长415%[80]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加16.2%至人民币1.589亿元[6] - 借款总额增加10.2%至人民币3.658亿元[6][7] - 存货减少44.0%至人民币8117万元[6] - 总权益减少2.9%至人民币10.594亿元[7] - 非控股权益减少11.2%至人民币9426万元[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4.29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4201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7.6%[1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113.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774.1万元人民币流出减少68.8%[1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6.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632.1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9%[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890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8221亿元人民币下降59.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2.78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4099亿元人民币减少48.6%[13]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1818.1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609.0万元人民币,增长43.5%[40][41] - 未动用税项亏损从6901.1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36036亿元人民币,增长97.1%[41]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保持9.5564亿股不变[38] - 应收关联方款项总额为23,754千元,其中365日以上账龄的应收信阳金港款项为23,411千元,占比98.6%[47][48] - 银行借款总额为365,843千元,较2024年末的334,040千元增长9.5%,其中浮动利率借款占比83.7%[5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18,138千元,较2024年末的193,106千元下降38.8%[51] - 应付股东款项中贸易性质应付款项为2,862千元,较2024年末的1,975千元增长44.9%[52][53] - 金融资产转让中有追索权的已背书及贴现应收票据总额为256,451千元,较2024年末的246,793千元增长3.9%[5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为41,479千元,采用第二级公允价值计量[56]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代价为94,478千元,较2024年末的114,510千元下降17.5%[51] - 总资产减少7120万元人民币至16.052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为16.764亿元人民币)[65] - 公司计息借款约为3.658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融资成本为790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约0.55%[78]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至人民币43.0百万元[100] - 公司已质押资产账面价值约人民币31.1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65.5百万元)用于银行授信担保[110] - 资产负债比率从30.6%上升至34.5%,主要因计息银行借款总额增加[111][112] - 股本回报率(年化)从-1.6%下降至-4.1%,因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加[111][113] - 资产回报率(年化)从0.7%下降至-2.5%,因总全面收益由收益转为开支[111][114] - 未收回已背书及贴现应收票据最大风险金额为人民币256,451千元(2024年12月31日:246,793千元)[116] - 固定利率借款约为人民币59.8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65.0百万元)[121] - 信用风险集中:超过95.4%贸易应收款项集中于五笔最大未偿还结余(2024年12月31日:98.3%)[122]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1.6百万港元(约人民币228.9百万元)[128] - 上市募集资金中85%(人民币194,574千元)计划用于配有加氢设施的加气站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使用金额为0[128] - 上市募集资金中5%(人民币11,445千元)计划用于投资及收购上下游参与者但实际使用金额为0[128] - 上市募集资金中10%(人民币22,891千元)计划用于营运资金其中已使用10,216千元剩余12,674千元[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未决诉讼,债务自2025年6月30日后无重大变动[108] - 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因业务均在中国境内且无外币交易(除上市筹集的港元款项)[119]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126] - 公司确认自2025年6月30日至报告日期财务及贸易状况无重大不利变动[124] - 公司存在多项负债接连到期风险可能引发短期流动资金问题[123] - 公司未制定股息政策因需综合考虑盈利状况及资本要求等因素[1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监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3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黄欣琪担任主席[146] - 中期财务报告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按国际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46] - 公司执行董事为王增光先生及乔二伟先生[148]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饶朝晖先生、汪开保先生及王利杰先生[14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欣琪女士、邸志岗先生及梁善盈女士[14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外汇收益净额转为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4,839千元收益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146千元亏损[32] - 向关联方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总额为56,216千元,其中向金江炼化销售44,198千元,占比78.6%[60] - 自关联方采购原材料及获得服务总额为270,413千元,其中自金马中东采购178,429千元,占比66.0%[60] - 固息借款实际年利率范围为3.40%-4.10%,浮息借款实际年利率范围为3.00%-5.40%[50] - 加氢苯基化学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5.83%至每吨5668.57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每吨6734.73元人民币)[72] - 纯苯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6.06%至每吨6103.05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每吨7270.64元人民币)[72] - LNG平均售价同比下降4.86%至每吨3993.39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每吨4197.57元人民币)[72] - 主要原材料粗苯平均采购价同比下降18.68%至每吨5118.52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每吨6294.04元人民币)[73] - 焦炉煤气平均采购价同比上升3.33%至每立方米0.62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每立方米0.60元人民币)[73]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同比下降17.89%至96.4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17.4万元人民币)[62] - 公司加氢苯基化学品产能为每年40万吨[77] - 公司LNG生产设施产能为每年7.2万吨[77] - 公司氢气产能为每年3.17亿立方米[77] - 分占合营公司业绩由盈转亏至人民币-0.4百万元[93] - 公司向香港强积金计划供款标准为每月1,500港元或月薪成本的5%以较低者为准[127] - 金马能源总股本为535,421,000股H股[136] - 饶朝晖间接持有金马能源30.26%股权,对应162,000,000股H股[136] - 王利杰间接持有金马能源8.01%股权,对应42,900,000股H股[136] - 金马能源(母公司)直接持有本公司74.65%股权,对应713,380,000股H股[140] - 本公司总股本为955,640,000股H股[1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397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2人、中层管理人员17人、普通员工376人[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