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1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9,477,104.59元,同比下降2.01%[29][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0%至3.89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99万元[14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3.71亿元,同比下降2.3%[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24.8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48,093.34元,同比增长7.26%[29] - 净利润同比增长7.3%至8424.81万元,持续经营利润为8424.81万元[143] - 利润总额95,564,464.45元,同比增长9.76%[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47.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7%[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增长8.33%[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5%,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19] - 综合收益总额为8424.8万元,同比增长7.3%[14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26元[144] - 净利润为6387.0万元,同比增长1.9%[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综合收益总额8425万元[1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854.49万元人民币[1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387.03万元人民币[16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266.26万元[164] - 所得税费用为873.7万元,同比增长29.2%[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22,524,272.34元,同比下降22.70%[3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2.7%至2252.43万元,财务费用因利息收入增加呈现净收益740.68万元[143] - 母公司研发费用为1645.9万元,同比下降28.4%[14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7.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40%[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676,003.90元,同比下降87.40%[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890,954.54元,同比下降244.92%[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67.6万元,同比下降87.4%[147][14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33亿元,同比下降13.5%[147]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3691.4万元,同比增长90.3%[1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71亿元,较期初下降21.7%[1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1.5亿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653万元净流出[1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1.0%,从4.82亿元减少至3.81亿元[15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20.2%,从2.32亿元上升至2.78亿元[15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62万元大幅扩大[15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为-8201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94亿元有所好转[1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0亿元,期末余额降至4.58亿元[153][15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至4.7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76%至31.35%[41] - 存货增加至3.0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37%至20.14%[41]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3288.2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06%[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至3006.53万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53万元[4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799亿元,较期初6.089亿元下降21.2%[135] - 存货期末余额为3.083亿元,较期初2.455亿元增长25.6%[13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392亿元,较期初2.410亿元基本持平[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006.5万元[13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288.3万元,较期初145.0万元大幅增长2167%[136]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990.3万元,较期初2155.2万元下降54.0%[136]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383.7万元,较期初860.2万元增长177.1%[135] - 货币资金减少21.5%至4.6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3006.53万元[138] - 应收账款微降0.4%至2.31亿元,存货增长8.0%至1.34亿元[138][139] - 短期借款激增2167%至3288.29万元,应付职工薪酬下降54.4%至846.14万元[139][142] - 递延收益减少27.7%至447.5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下降6.7%至16.29万元[142] - 未分配利润减少12.5%至3.44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下降3.6%至13.25亿元[142] - 负债总额增长11.9%至9435.96万元,非流动负债下降27.7%至463.81万元[142] - 资产总额下降2.7%至14.19亿元,流动资产减少3.9%至9.67亿元[138][139] - 总资产为15.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32亿元人民币[1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4.51亿元人民币[1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25亿元人民币[1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3.44亿元人民币[162]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3.23亿元人民币[158][162]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4.96亿元人民币[158][162]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3.88亿元[164] - 本期对股东分配利润1.29亿元[164]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净减少6659.59万元[164]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降至13.22亿元[16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4.50亿元减少至14.21亿元[156][157] - 向股东分配利润1.13亿元[1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利润分配为1.29亿元人民币[1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利润分配为1.13亿元人民币[162] 业务线表现 - 稀土永磁体业务收入3.895亿元,毛利率35.11%[44] - 外销收入1.029亿元,毛利率42.80%,同比增长7.33%[44] - 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22,500.12万元,完成率47.29%[38] - 前期未完成订单10,594.41万元在第二季度100%完成[38] - 粘结磁体第二季度新增订单20,630.48万元,完成率48.41%[38] - 热压磁体第二季度新增订单1,444.58万元,完成率25.87%[38] - 公司产品稀土永磁体具有磁性能高、体积小、效率高特点[99] - 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99] - 公司产品90%以上不含国家出口管制的稀土元素[67] 子公司表现 - 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银磁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总资产4.54亿元人民币,净资产4.08亿元人民币[61] - 成都银磁材料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6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887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690万元人民币[61] - 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包含母公司及子公司成都银磁材料有限公司[166] 投资和募集资金 - 报告期投资额3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45] -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期末金额3006.53万元,资金来源为闲置自有资金[46]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809亿元,剩余资金为利息2686.05万元[48]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比例达112.25%,超募资金已全部投入使用[49] - 钕铁硼微晶磁粉生产项目于2022年9月因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而终止[52] - 超募资金总额为5.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5.85亿元(含利息)[52] - 高精度硬盘用磁体项目及高性能汽车用磁体项目节余资金及利息共计9723.39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3] - 钐钴磁体项目节余资金811.27万元,热压钕铁硼磁体项目节余资金1003.36万元[53] - 超募资金使用情况:2010年1.02亿元、2011年9341.01万元、2012年4753.55万元、2013年851.56万元[52] - 2014年使用超募资金1388.45万元,2015年817.02万元,2016年474.54万元,2017年1.54亿元[52] - 2018年使用超募资金256.4万元,2019年10万元,2020年12.6万元,2023年1.5亿元[52] - 硬盘用磁体项目设备改造后转产汽车用磁体,产能利用率100%[52] - 钐钴磁体项目与热压磁体项目2018年2月建设完成但产能未完全释放[52]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684.98万元[53] - 委托理财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发生额和未到期余额均为3000万元人民币[5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323,146,360股,无变动[122]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92,330,220股,占比28.57%[122]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30,816,140股,占比71.43%[122] - 董事戴炎持有有限售股份73,961,896股,占总股份22.88%[124][125] - 股东戴炎总持股98,615,862股,占比30.52%,为最大个人股东[125] - 成都市银河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6,304,530股,占比29.80%,报告期内减持3,199,915股[125] - 股东张燕持股12,057,318股,占比3.73%,其中有限售股份9,042,988股[125] - 股东吴志坚持股9,201,918股,占比2.85%,报告期内减持1,320,400股[125] - 股东何金洲持股1,911,464股,占比0.59%,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25] - 普通股股东总数42,904户,无特别表决权股东[125] - 董事兼总经理吴志坚减持132.04万股,期末持股降至920.19万股[128] - 控股股东成都市银河工业集团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9630.45万股[126] - 第二大股东戴炎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465.40万股[126] 原材料价格 - 镨钕金属报告期挂牌价在每吨50-55万元人民币区间波动[64] 分红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4.59亿元人民币[81] 公司治理和制度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3月27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70] - 公司报告期未进行衍生品投资[5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委托贷款[58]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和股权[5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105][106][107][108][109][11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及重大合同情况[115][116][117]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生产磁体单位碳排放量较2019年减少45%[98] - 公司2003年5月首次通过日本SONY绿色伙伴环境认证[96] - 公司2014年通过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6] - 公司2017年取得GB/T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6] - 公司签约第三方机构进行ISO14064-1:2018版碳排放盘查辅导核查[98] - 公司推进光伏发电建设项目以增加绿色能源供应[9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327.34万元人民币[23]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编制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为单项应收账款超过资产总额0.5%即认定为重要[173] - 重要在建工程认定门槛为超过资产总额1%[175] - 重要投融资活动现金门槛设定为单笔1亿元[175] - 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披露规则[167]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17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79] - 处置子公司时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7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82] - 受限银行存款不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82]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4]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未偿付本金利息的支付[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既收取合同现金流又出售该资产[185]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18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8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87]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后续计量,股利(除投资成本收回)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8] - 金融资产减值基于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涵盖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租赁应收款等[189] - 预期信用损失按整个存续期或未来12个月内可能违约事件的加权平均信用损失计量[189] - 信用风险三阶段划分:阶段1按未来12个月预期损失计量,阶段2/3按整个存续期预期损失计量[190] - 逾期超过30日通常认定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除非有反证信息[191] - 不再预期现金流量可收回时直接减记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后续收回作减值转回计入当期损益[192] - 银行承兑汇票组合1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00%[197] - 组合2中1年以内账龄应收票据坏账计提比例为5.00%[197] - 金融资产转移损益计算包含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193]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94]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4]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取损失准备与摊余余额较高者[19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6]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196] - 应收票据按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197]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193] - 应收账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其中应收子公司款项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00%[198]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中1年以内账龄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5.00%[198]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中1-2年账龄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30.00%[198]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中2-3年账龄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60.00%[198]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中3年以上账龄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0.00%[198] - 公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198] - 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账款采用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方法[198] - 报告期末公司无应收款项融资类金融资产[199] - 其他应收款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200] - 其他应收款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坏账准备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200]
银河磁体(3001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