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雅生活服务(03319)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与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为人民币64.654亿元,同比下降8.3%[2][3] - 收入人民币6465.4百万元,毛利人民币939.3百万元,净利润人民币448.2百万元,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350.3百万元[7]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6465.4百万元,同比下降8.3%[79][8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64.654亿元,同比下降8.3%[81] - 总营业收入为64.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49] - 毛利为人民币9.393亿元,同比下降21.2%[2][3]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939.3百万元[79]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939.3百万元,同比下降21.2%,毛利率为14.5%[96] - 净利润为人民币4.482亿元[2][3]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587.6百万元[79] - 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5.876亿元,同比下降17.0%[2][3] - 经调整净利润下降17.0%至人民币587.6百万元[103] - 净利润为人民币448.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544.4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03]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50,298,000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1,646,253,000元实现扭亏为盈[59][61] - 2025年收入为70.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64.65亿元人民币增长9.0%[23] - 2025年毛利润为11.9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9.39亿元人民币增长27.0%[23] - 2025年经营亏损为20.47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为经营利润5.87亿元人民币[23] - 2025年期内亏损为15.44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为期内利润4.48亿元人民币[23] - 2025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6.46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为应占利润3.50亿元人民币[23] - 2024年上半年收入重列后为人民币70.5075亿元,其中收购标的贡献人民币2812.9万元[3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重列后为人民币11.9242亿元,收购标的产生毛损人民币101万元[3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重列后为人民币20.4712亿元,收购标的贡献亏损人民币598.7万元[3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重列后为人民币15.44397亿元,收购标的导致亏损增加人民币1208.4万元[37] 成本与费用(同比变化) - 毛利率为14.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2][3]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526.1百万元,同比下降5.7%[93] - 2025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0.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0.16亿元人民币增加51.1%[23] - 融资费用总额为170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其中借款利息支出1632万元[53] - 折旧费用总额为人民币100,159,000元,其中机器设备折旧占比最大达人民币52,476,000元[61] - 2025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激增至28.8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0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2664%[23]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同比下降96.4%至人民币104.4百万元[99] - 即期所得税费用为1.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 - 期内员工总成本为人民币27.121亿元[122]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3.28亿元,同比下降0.8%[3]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53.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49]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3.28亿元,同比下降0.8%,占总收入82.4%[81][83] - 住宅物业管理收入为人民币22.895亿元,同比下降1.7%,占物业管理收入35.4%[81][83] - 非住宅物业管理收入为人民币30.385亿元,同比下降0.2%,占物业管理收入47.0%[81][83] - 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195亿元,同比下降32.7%[3] - 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195亿元,同比下降32.7%,占总收入8.1%[81][89] - 空间运营及其他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9.6百万元,同比下降2.5%,占业主增值服务收入46.1%[91] - 机构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9.4百万元,同比下降29.9%,占业主增值服务收入21.1%[91] - 城市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77亿元,同比下降14.6%[3] - 城市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77亿元,同比下降14.6%,占总收入8.9%[81] - 城市卫生及清洁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49] - 城市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77.0百万元,同比下降14.6%,占总收入8.9%[90] - 外延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0.409亿元,同比下降82.4%[3] - 外延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090万元,同比下降82.4%,占总收入0.6%[81] - 外延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0.9百万元,同比下降82.4%,占总收入0.6%[92] - 案场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0.7百万元,同比下降72.6%,占外延增值服务收入99.7%[94] - 其他外延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0.2百万元,同比下降99.8%[94] - 货物销售收入为32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1%[49] - 物业管理相关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2%[49] - 物业管理服务、业主增值服务和城市服务收入总额为人民币6424.5百万元,同比下降5.8%,占总收入99.4%[80] 各业务线毛利率表现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为13.8%,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96] - 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为21.7%,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96] - 城市服务毛利率下降3.5个百分点至14.5%[101] - 外延增值服务毛利率上升6.2个百分点至23.6%[101] 管理规模与项目数据 - 物业管理在管面积516.7百万平方米,合约面积692.3百万平方米[7] - 在管面积达516.7百万平方米,合约面积达692.3百万平方米[79] - 在管总面积达5.167亿平方米,其中第三方项目占比81.8%[84] - 住宅业态在管面积占比49.0%,公共建筑类占比40.7%[85] - 合约总面积达6.923亿平方米,第三方项目占比80.0%[88] 现金流与应收款项 - 业主增值服务现金流显著改善[11] - 城市服务业务现金流显著改善[11] - 公司强调现金流为生命线,城市服务将聚焦回款以保障业务可持续性[17] - 公司持续狠抓回款,通过多渠道控制应收款项规模并出清低效项目[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初的40.79亿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5.75亿人民币,降幅36.9%[26] - 现金及等价物下降22.4%至人民币2,574.7百万元[10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初的102.43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9.61亿人民币,降幅12.5%[2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18.9%至人民币9,970.6百万元[11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846.22亿元人民币增至890.41亿元人民币,增幅5.2%[73][74] - 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从488.84亿元人民币增至534.54亿元人民币,增幅9.3%[7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406.55亿元人民币增至413.72亿元人民币[73] - 账龄超过3年的贸易应收款项从6.9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13.58亿元人民币,增幅95.4%[74] - 其他应收款项中第三方垫款从70.56亿元人民币增至87.35亿元人民币,增幅23.8%[74] - 关联方其他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贷亏损6.30亿元人民币[74] - 预付款项从149.22亿元人民币增至167.46亿元人民币,增幅12.2%[73] - 贸易应收款项中107.24亿元人民币被质押作为附属公司借款抵押品[74] - 关联方车位租售业务按金保持7.00亿元人民币[74] - 向关联方提供的计息垫款从1.06亿元人民币微增至1.06亿元人民币[7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初的244.19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3.47亿人民币,降幅16.7%[26] - 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初的20.00亿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4亿人民币,降幅48.8%[26]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减少48.7%至人民币1,023.7百万元[109] - 股东应占权益从2024年初的128.7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7.14亿人民币,降幅24.5%[27] - 保留盈利从2024年初的57.30亿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6.22亿人民币,降幅54.2%[27]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初的16.3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8.11亿人民币,增幅10.7%[2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初的68.83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1.78亿人民币,降幅10.2%[27]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初的3.97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29亿人民币,增幅8.1%[27] - 负债总额从2024年初的99.08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8.22亿人民币,降幅11.0%[27] - 总权益增长2.9%至人民币11,524.9百万元[104] - 公司权益总额为145.11亿元人民币,其中股东应占权益为128.75亿元人民币[42] - 总负债为96.01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负债占90.44亿元人民币[42] - 借款总额为18.27亿元人民币,非流动借款占18.27亿元人民币[42] - 合约负债为15.68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物业管理预收款[42] - 保留盈利为57.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0.7%[42]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943.4百万元,其中1年以内账期占比81.9%(人民币2409.5百万元)[76] - 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286.9百万元[75] - 应付股息为人民币80.1百万元[75] - 即期所得税负债为人民币4.4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3.9%[114] - 递延所得税负债从人民币2.468亿元下降至人民币2.204亿元[114] - 长期借款人民币2.079亿元及短期借款人民币0.579亿元以资产抵押[115] - 资本负债比率为3.7%[113] 运营优化与战略调整 - 启动城市布局优化工作,聚焦于约50个重点城市进行市场拓展[10] - 住宅市场拓展布局由200余个城市精简至50个[16] - 重点加强广州、深圳、上海等核心城市布局[16] - 提升单城市项目数量及管理规模[16] - 业主增值服务聚焦本地生活与资产运营两大核心品类[11] - 通过轻资产运营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业务表现[11] - 外包商集中采购比例进一步提高[12] - 加强工程集约化管理[12] - 公司通过智能化和信息化实现精细化管理,推动效益稳步提升[18] - 公司升级成本全周期精细管理模式,重构成本采购组织架构[18] - 公司贯彻"一区一策"精准赋能机制,深化投后管理并加强公司管治[19] - 公司精简管理层级推动组织提效,网格化配置一线岗位[19] - 公司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跳出同质化竞争和低效内卷[20] - 公司加快业务升级转型,以科技赋能精细化运营[20] - 公司将在核心区域落地存量旧改、居家养老、文旅项目资产管理等业务试点[17] - 公司围绕空间、资产、生活打造拳头产品,提高业务渗透率[17] - 期内实现扭亏,整体规模与经营稳健[6] 服务与产品创新 - 完成超过百项服务标准修订更新[8] - 发布住宅分级服务产品图谱手册,覆盖24个服务场景,涉及超过700个服务细项[8] - 全新智慧门禁系统已在超过100多个城市的在管项目落地[9] - 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15] 收购与合并活动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完成收购聊城雅居乐环保科技100%股权,总现金代价为人民币4270.8万元[33] - 收购事项按共同控制下的业务合并处理,采用合并会计法[34] - 共同控制合并后公司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增加至20,597,749千元,较合并前增加350,578千元[38][40] - 非流动资产合并后增至7,686,869千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268,588千元至877,629千元[38] - 流动资产合并后达12,910,880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增加38,678千元至7,419,549千元[38] - 合并后权益总额增至11,195,096千元,其中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增加44,710千元至9,452,474千元[40] - 非流动负债合并后增加87,410千元至663,919千元,主要因借款增加87,410千元[40] - 流动负债合并后增至8,738,734千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208,902千元至6,573,921千元[40] - 2024年1月1日合并前总资产为24,050,580千元,合并后增至24,418,554千元,增加367,974千元[41] - 2024年1月1日非流动资产合并前为7,562,592千元,合并后增至7,885,115千元,增加322,523千元[41] - 2024年1月1日流动资产合并前为16,487,988千元,合并后增至16,533,439千元,增加45,451千元[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2024年1月1日合并后增加4,077千元至4,078,942千元[41] 其他收入与收益 - 其他收入总额为5498.6万元人民币,其中利息收入来自存款和第三方贷款为2276.3万元,来自联营方贷款为25.9万元[50] - 政府补助为2880.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05%,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财政补贴[50] - 税项抵减为11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5%,主要因额外增值税抵扣减少[50]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净额为-50万元人民币,同比转亏[52] - 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收益为17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52] - 出售使用权权益法投资产生亏损2815.6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2] - 递延所得税收益为4054.1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94.5%[55] - 2025年所得税抵免为5.03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42亿元人民币[23] - 2025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0.98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23]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 物业、厂房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合计账面净值从期初人民币964,028,000元降至期末人民币905,412,000元[61] - 期内新增资产投资人民币49,724,000元,其中使用权资产新增人民币17,128,000元[61] - 投资性物业账面价值从期初人民币195,832,000元下降至期末人民币189,214,000元[64] - 投资性物业重估亏损人民币6,618,000元,与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6,571,000元基本持平[64] - 公司质押账面价值人民币318,748,000元的自用物业作为借款抵押品[62] - 投资性物业全部采用公允价值第3级计量,估值基于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67] - 质押投资性物业市值为2708.1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2752.4万元)[69] - 办公楼宇公允价值为1.892亿元人民币,采用市场价格输入范围12000-28000元/平方米[70] - 商誉累计减值拨备保持8.44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8.447亿元)[72]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34.661亿元下降至33.673亿元,减少2.8%[71][72] - 客户关系及未完成合同账面净值从8.926亿元下降至8.052亿元,减少9.8%[71] - 计算机软件账面净值从1801万元下降至1544万元,减少14.3%[71] - 商标账面净值从365万元下降至313万元,减少14.2%[71] - 2025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9059.5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