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方生物(09926) - 2025 - 中期业绩
康方生物康方生物(HK:09926)2025-08-26 20: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康方生物总营收为人民币14.115亿元,同比增长37.75%[4] - 商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016亿元,同比增长49.20%[4] - 商业授权收入为人民币990万元[4] - 报告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883亿元[6] - 亏损扩大至人民币588.3百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249.3百万元)[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01.6百万元,同比增长49.20%[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业授权收入为人民币9.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85.3百万元大幅减少[59] - 商业销售总额为14.0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94] - 商业授权收入大幅下降至991.7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8.4%[94] - 总收入达14.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7%[94] - 分占Summit Therapeutics Inc.投资亏损扩大至1.917亿元人民币[94] - 期内亏损扩大至5.8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35.9%[9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411,53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024,744千元增长37.7%[106] - 商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01,62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970,676千元增长44.4%[106] - 商业授权收入为人民币9,91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85,318千元下降88.4%[106] - 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总计1,411,53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7%[113]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1,282,23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113] - 美国市场收入126,8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11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70,0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0%[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312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368亿元[7] - 股权激励费用为人民币2720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190万元[7]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56.57%至人民币290.9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81.6百万元),主要因产品销量提升及新药上市[60]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731.2百万元,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52.17%(同比降低11.10%),多个关键管线临床投入增大[6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669.9百万元,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47.80%(同比降低7.13%),主要来自新产品营销活动[66]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34.0百万元,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9.56%(同比降低1.05%),因新科技园投入使用后费用增加[67] - 财务成本同比增长37.25%至人民币63.4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46.2百万元),主因借款规模增长[68]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31.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36.8百万元[70] - 股权激励费用为人民币27.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1.9百万元[70] - 销售成本激增至2.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6%[94] - 研发开支增长至7.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94]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至6.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94] - 雇员总数3,529名,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733.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94.0百万元[81] 毛利 - 毛利为人民币11.207亿元,同比增长18.82%[5] - 商业销售毛利为人民币11.108亿元[5] - 毛利同比增长18.82%至人民币1,120.7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943.2百万元),商业销售毛利增长29.48%至1,110.8百万元[61] - 毛利润为11.2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94] 卡度尼利(PD-1/CTLA-4)产品表现与进展 - 卡度尼利通过联合用药布局约20个适应症并开展28余项国内临床试验[12] - 卡度尼利约10项II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积极推进并纳入20余项权威临床指南[12] - 卡度尼利已有3项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且首项适应症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2] - 卡度尼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宫颈癌新适应症于2025年5月获NMPA批准[13] - 卡度尼利成为2025 CSCO胃癌诊疗指南唯一不限PD-L1表达I级推荐药物[14] - 公司产品开坦尼(卡度尼利)及依达方(依沃西)自2025年1月起纳入国家医保产品名录[58] - 卡度尼利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二线肝细胞癌的全球多中心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已正式启动[52] 依沃西(PD-1/VEGF)产品表现与进展 - 依沃西通过联合用药布局30个适应症并开展约30项临床试验[19] - 依沃西开展13项III期临床和6项与PD-(L)1头对头研究[19] - 依沃西4项III期临床达到阳性结果并纳入8项权威临床指南[19] - 依沃西已有2项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且首项适应症成功纳入医保[19] - 依沃西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的sNDA于2025年4月获NMPA批准[21] - 依沃西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sq-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PFS主要终点,临床数据将于今年公布[22] - 依沃西第3项适应症申报获NMPA受理[22] - 依沃西是IO耐药NSCLC领域唯一处于注册性III期临床的免疫双抗药物[23] - 依沃西针对小细胞肺癌(SCLC)巩固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AK112-311)入组中[23] - 依沃西覆盖5大一线肿瘤适应症,其III期临床试验均在入组中或已完成入组[24] - 依沃西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HARMONi)达到PFS主要终点,全球数据与中国数据高度一致[25] - 全球首创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新适应症获NMPA批准,3个全球多中心肺癌III期临床开展中[64] - 公司产品开坦尼(卡度尼利)及依达方(依沃西)自2025年1月起纳入国家医保产品名录[58] 其他产品管线进展 - 安尼可®(派安普利)国内第4项适应症于2025年3月获批用于一线治疗鼻咽癌[30] - 安尼可®于2025年4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鼻咽癌的2项适应症[31] - 公司新增伊喜宁®(伊努西)和爱达罗®(依若奇)2款商业化阶段产品[33] - AK117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MDS的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30] - 爱达罗®(依若奇单抗)于2025年4月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34] - 古莫奇单抗(AK111)的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1月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35] - 曼多奇单抗(AK120)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关键注册III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8月取得阳性结果[36] - AK139(IL-4Rα/ST2)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4月正式启动[38] - AK146D1(Trop2/Nectin4 ADC)于2025年7月获得FDA、TGA和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39] - 伊喜宁®(伊努西,PCSK9)已于2024年9月获批上市[42] - 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拥有包括已获批上市的开坦尼®、依达方®和安尼可®在内的多款产品[41] - 全球首创双抗ADC AK146D1 (Trop2/Nectin4 ADC)进入临床阶段,海外及中国I期临床均已启动[53] - AK138D1 (HER3 ADC)的全球I期临床正在入组中[53][55] - 派安普利获得FDA批准上市[56] - 莱法利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全球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入组已完成[56] - 古莫奇(AK111, IL-17)的NDA正在审评中,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54] - 派安普利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成为首个由中国公司独立主导获FDA批准的创新生物药[64] 研发与产品管线概况 - 公司总共有50多个在研创新项目,其中24个处于临床试验及商业化阶段[40] - 处于临床试验及商业化阶段的项目中有15个为潜在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药物[40] 销售与团队扩张 - 销售团队扩张至1200余人覆盖肿瘤和特药领域[11]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2,815人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529人,同比增长25.4%[47] - 销售及营销人员从844人增至1,221人,同比增长44.7%[47] - 生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从665人增至864人,同比增长29.9%[47] - 临床研发人员从661人增至720人,同比增长8.9%[47] - 临床前研发人员从300人增至329人,同比增长9.7%[47] - 一般及行政人员从345人增至395人,同比增长14.5%[47] 产能与设施 - 公司现有总产能为94,000升[48] - 中山翠亨康方湾区科技园已运行产能55,000升(含40,000升不锈钢反应器及15,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49] - 中新广州知识城生物制药基地已运行产能36,000升[49] - 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园区(中山)已运行产能3,000升[49] 其他财务数据 - 对Summit Therapeutics股权投资损失计提人民币1.917亿元[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同比减少25.95%至人民币156.8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211.8百万元),主因汇兑收益及政府补助变动[62] - 对Summit Therapeutics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计提金额为人民币191.7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59.1百万元[70] - 海外业务汇兑差额产生3482.5万元人民币收益[94] - 银行利息收入126,01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115] - 政府补助收入18,78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7%[115]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938.8百万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计人民币7,138.4百万元[71]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016.4百万元,包括贸易应付款项人民币470.0百万元[71] - 短期及一年内到期贷款人民币514.4百万元,长期贷款人民币4,013.6百万元[72] - 银行贷款年利率从1.1%至3.75%不等[72] - 已抵押物业及土地使用权合计人民币1,413.2百万元[73]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653.2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80.8百万元[7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91.81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59.30亿元,减少了4.7%[9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2.49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0.91亿元,增幅达54.2%[96] - 公司存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0.65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4.75亿元,增长了19.9%[96]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1.51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2.66亿元,增长了43.5%[96]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非流动部分)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40.61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01.36亿元,增长了17.8%[9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06.83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27.13亿元,增长了1.8%[97] - 公司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75.35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35.66亿元,减少了5.9%[97]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81.40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43.53亿元,减少了5.6%[97]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3.07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45.81亿元,增长了7.0%[96]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部分)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58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4.54亿元,增长了28.1%[9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27,50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46,503千元有所改善[9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740,921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所得现金流量净额218,519千元[99]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05,56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4,386千元减少[9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人民币1,462,865极元,而2024年同期为增加净额926,402千元[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31,05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487,349千极元减少[99] - 非流动资产总额4,308,09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6.5%[114] - 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3,951,4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114] - 美国非流动资产356,63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114]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4,911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极6月30日的809,095千元人民币,增幅为54.2%[126] - 贸易应收款项中应收非控股股东款项为371,000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70,831千元人民币)[126] - 账龄在三个月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517,650千元人民币增至671,853千元人民币,增长29.8%[127] - 三至六个月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6,813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122,672千元人民币,增幅达1,700%[127] - 六至九个月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0千元人民币增至14,570千元人民币,增幅达7,185%[12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5,193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69,964千元人民币,增长10.5%[128] - 一年以上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68,108千元人民币增至223,499极元人民币,增幅为32.9%[128] - 应付非控股股东款项为229,452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227,479千元人民币)[128] - 三个月内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81,010千元人民币略降至176,085千元人民币,减少2.7%[128] - 三至六个月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为12,457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27,937千元人民币)[128] 全面收益/亏损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578,139千元,较去年同期250,049千元扩大131.2%[9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70,081千元,较去年同期238,590千元扩大138.9%[95]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8,197千元,较去年同期10,758千元扩大69.1%[95]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64元,较去年同期0.28元扩大128.6%[95] - 每股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64元,较去年同期0.28元扩大128.6极%[95] - 其他全面收益税后净额为人民币10,139千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01千元[95] - 外币折算差额产生亏损人民币36,146千元,去年同期为收益39,083千元[95] - 指定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人民币11,460千元[95] 公司治理与报告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于2024年6月30日终止[83] - 2021年受限制极股份单位计划于2024年6月30日修订[84] - 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6月30日修订[84] - 2025年5月24日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及购股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为零[85] - 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责均由夏瑜博士担任[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