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金融(08112) - 2025 - 中期业绩
基石金融基石金融(HK:08112)2025-08-26 22: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间综合收益约268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2100万港元[7] - 上年同期亏损净额约2540万港元[7]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3%至26,799,546港元(2024年同期:25,964,172港元)[16][17] - 净亏损改善至21,004,747港元(2024年同期:25,397,930港元)[16]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679.9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96.42万港元增长3.2%[33]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027.4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82.37万港元收窄18.3%[3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100.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39.79万港元收窄17.3%[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132.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15.7万港元亏损收窄15.2%[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679.9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96.42万港元增长3.2%[51] - 除税前亏损从2024年2482万港元收窄至2025年2027万港元,改善18.4%[55][56]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至0.093港元,去年同期为0.110港元,亏损额缩减15.2%[66]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7港仙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9.29港仙[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同比下降6%至15,083,173港元(2024年同期:16,041,075港元)[16][18] - 毛利率从62%下降至56%[18]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0%至36,300,000港元(2024年同期:40,500,000港元)[1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508.3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04.11万港元下降6%[33]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3627.3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49.13万港元下降10.4%[33] - 融资成本增至1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5.6万港元增长85.7%,主要因租赁负债利息增加[60] - 除税前亏损包含服务成本1172万港元(同比增长18.1%)及使用权资产折旧157万港元(同比下降54.4%)[61] - 法律及专业费用大幅减少至6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63万港元下降49.8%[61] - 所得税开支增至73万港元,同比增长27.1%,适用税率保持16.5%[63][64] - 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降至31.8万港元,期内折旧11.2万港元[68] - 信贷亏损拨备小幅增加至76.1万港元,较期初74.0万港元增长2.8%[75] - 关连方薪酬支出从2,344,919港元减少至1,998,000港元,下降14.8%[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广告及媒体业务收益约228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7] - 金融服务业收益约40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7] - 孖展融资业务利息收入占基石证券约91%收益[9] - 上年同期金融服务业收益约420万港元[7] - 上年同期广告及媒体业务收益约2180万港元[7] - 广告及媒体业务收益同比增长5%至22,800,000港元(2024年同期:21,800,000港元)[17] - 金融服务业务收益同比下降6%至4,000,000港元(2024年同期:4,200,000港元)[17] - 上年同期孖展融资利息收入占基石证券约94%收益[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2319.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200.27万港元增长5.4%[51] - 广告及媒体服务收益从2024年2.176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2.283亿港元,增幅4.9%[52] - 金融服务收益从2024年239万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361万港元,增幅50.8%[52] - 直接销售渠道收益从2024年1.21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98万港元,降幅42.6%[52] - 代理销售渠道收益从2024年960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1.585亿港元,增幅65.1%[52] - 金融服务分部收益从2024年420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397万港元,降幅5.6%[55][56]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收益从2024年1.043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1.143亿港元,增幅9.6%[5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2.200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2.320亿港元,增幅0.9%[52] 资产、债务、借款相关 - 公司孖展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89,000,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82,600,000港元[11] - 前五大孖展客户贷款额占总额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80%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9%[11] - 孖展贷款年利率为8.5%(2024年12月31日:8.5%-9.125%)[11] - 公司净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500万港元,降幅为24%[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0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800万港元,降幅为7.7%[21] - 公司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34%大幅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2.44%[22] - 公司有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4.03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735.37万港元[36]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1.2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亿港元,减少16.7%[4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的6805.01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4835.95万港元,下降28.9%[41]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末的3.25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的3.46亿港元,增长6.6%[40] - 综合资产总值从2024年17.759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22.030亿港元,增幅24.1%[55][56]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307万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4767万港元,增幅1453.2%[59]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下降至963万港元,较期初1381万港元减少30.3%,其中30日内账期金额减少47.8%[73][74] - 租赁负债大幅增加至4770万港元,较期初297万港元增长1504%,新增长期租赁承诺2708万港元[71] - 使用权资产激增至4735万港元,较期初274万港元增长1628%,主要新增户外广告位租赁4696万港元[70] - 应收孖展贷款从2024年底的89,012,861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2,602,812港元,下降7.2%[76][78] - 孖展贷款抵押品未折现市值从2024年底的84,953,859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6,735,565港元,增长13.9%[78] - 信贷亏损拨备维持在26,041,159港元不变[7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42,285,968港元增至49,923,802港元,增长18.1%[80] - 来自董事的垫款从9,820,761港元大幅增加至16,919,927港元,增长72.3%[80][91] - 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从32,966,670港元微增至33,323,070港元,增长1.1%[81][83][85]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于2024年1月以6,600,000港元出售,实现收益100,000港元[81][82]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显示95,900港元在30日内,27,800港元在31至60日内[80] - 公司法定股本保持500,000,000港元,已发行股本保持2,294,184港元不变[84] 现金流相关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为278.0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负现金流1430.04万港元显著改善[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5.5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57.27万港元大幅减少96.1%[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578.28万港元,主要用于租赁负债偿还[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损失261.9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55.58万港元增加68.3%[4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基石证券为公司间接拥有91.19%权益的附属公司[8] - 董事安锡磊实益持有6,8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2.96%[9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29,418,448股[93][98] - Masan Multi Strategy Fund SPC实益持有52,896,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23.06%[97] - Masan Capital Limited作为投资经理控制52,896,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23.06%[97] - Top L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52,896,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23.06%[97] - 公司无任何购股权计划或发行在外购股权[95]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0]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但通过外部顾问每年检讨风险管理系统[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阅了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105] - 管理层未按月提供董事会更新资料,改为季度提供综合财务报告及重大事件概要[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