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叶草生物(02197)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330万元,主要因疫苗退货率调整[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25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负10,100千元人民币实现扭亏[33] - 收入为人民币3.3百万元,主要因AdimFlu-S (QIS)实际退回率低于原估计而调整[34] - 客户合约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3,254千元(未经审核)[70] - 客户合约收入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0,100千元(未经审核)[70] - 疫苗收入为人民币3,254千元,同比下降约67.8%(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0,100千元)[71] - 收入为人民币3.254千元,但销售成本为人民币770千元,导致毛损人民币8.333千元[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降至人民币8320万元,同比减少15.4%[5][7] - 行政开支降至人民币2920万元,同比下降31%[5][7] - 研发开支83,24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8,297千元人民币下降15.3%[33] - 行政开支29,18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2,075千元人民币下降30.6%[33]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人民币6.7百万元减少1.8百万元至4.9百万元,降幅26.9%[36] - 行政开支由人民币42.1百万元减少12.9百万元至29.2百万元,降幅30.6%[37] - 研发开支由人民币98.3百万元减少15.1百万元至83.2百万元,降幅15.4%[39] - 财务成本由人民币4.3百万元减少4.1百万元至0.2百万元,降幅95.3%[42] - 雇员薪金及福利(行政)由人民币26,918千元减少至16,988千元,降幅36.9%[38]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行政)由人民币8,510千元减少至3,509千元,降幅58.8%[38]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83.24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8.297千元减少15.3%[57]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27,963千元,同比上升11.4%(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5,097千元)[73]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61,910千元,同比下降34.2%(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94,101千元)[73]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人民币3.6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7.86百万元减少53.8%[45]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至人民币1760万元,同比下降73.7%[5][6] - 其他收入及收益17,64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7,148千元人民币下降73.7%[33]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人民币67.1百万元减少49.5百万元至17.6百万元,降幅73.8%[35]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7,646千元,同比下降73.7%(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67,148千元)[72] - 政府补助为人民币11,130千元,同比下降22.3%(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4,328千元)[72] - 银行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478千元,同比下降65.8%(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3,107千元)[72] 期内亏损 - 期内亏损扩大至人民币1.013亿元,同比增加6.5%[5][8] - 经调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9760万元,同比扩大11.9%[5][9] - 期内亏损101,27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5,123千元人民币扩大6.5%[33] - 经调整期内亏损97,63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7,259千元人民币扩大11.9%[33] - 期内亏损由人民币95.1百万元增加6.2百万元至101.3百万元,增幅6.5%[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01.27百万元,经调整亏损为人民币97.64百万元[45] - 期内亏损扩大至人民币101.27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5.123千元增加6.5%[57][58] - 2025年上半年产生亏损净额人民币101,270,000元[6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01,270千元,同比扩大6.5%(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95,123千元)[83] 现金流及财务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人民币3.906亿元,较2024年末的5.565亿元下降29.8%[5][6]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56.5百万元减少人民币165.9百万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90.6百万元[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59.79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63.21百万元减少30.6%[45]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12.74百万元减少26.9%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94.21百万元[4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负人民币1,303.72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负人民币1,244.45百万元扩大4.8%[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380.940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401.243千元下降5.1%[59] - 流动负债净额为负人民币1.303.72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负人民币1.244.454千元恶化4.8%[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录得负债净额人民币1,706,121,000元[63] - 公司现金流预测覆盖自2025年6月30日起12个月期间[65] 合约负债及预付款争议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763.51百万元,其中合约负债占比最大,达人民币1,587.8百万元[47] - 合约负债为人民币1.587.82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612.450千元减少1.5%[59] - 合约负债金额为人民币1,587,821,000元(相当于224,000,000美元)[63] - 与GAVI存在224,000,000美元预付款争议并进入仲裁程序[63] - 客户预付款为人民币1,587,821千元,全部来自GAVI的疫苗采购预付款[90][92] - GAVI要求公司退还2.24亿美元预付款(约人民币15.878亿元)并提起仲裁,公司认为该索赔无事实依据[91] 贸易应收及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158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94.7%(2024年末为人民币40,993千元)[86] - 6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154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94.7%(2024年末为人民币40,989千元)[8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621,604千元,其中1年以上账龄占比94.2%(人民币586,092千元)[87] - 非流动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510,459千元(约71,307,000美元),全部为应付Dynavax的CpG 1018佐剂采购款[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6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5,215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57.3%[87] - 6至12个月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0,297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14.7%[87] - 流动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11,145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7.7%[87] 研发项目进展 - 公司RSV候选疫苗SCB-1019获美国IND批准并启动临床研究[10] - 呼吸道联合疫苗SCB-1022及SCB-1033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0] - 公司于2025年3月下旬获得美国IND临床试验批准,启动SCB-1019的RSV重复接种临床研究[16] - 公司于2025年6月启动RSV + HMPV ± PIV3呼吸道联合候选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最多招募192名老年受试者(60至85岁)[16][22]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按计划启动两项针对战略管线资产的I期临床试验[16][22] - SCB-219M的I期临床试验于2023年12月获得积极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初步数据[28] - 公司于2024年11月启动SCB-219M的Ib期临床试验评估重复给药情况[28] 产品管线与技术平台 - 公司新冠疫苗SCB-2019(CpG1018╱铝佐剂)于2022年12月在中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18] - 公司产品管线包括SCB-1022(RSV-hMPV)、SCB-1033(RSV-hMPV-PIV3)、SCB-1019(RSV)等呼吸道候选疫苗[18] - 公司专注于建立领先的呼吸道疫苗产品组合,以满足预防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21] - 公司使用Trimer-Tag技术平台开发基于融合前稳定的F(PreF)-三聚体亚单位疫苗抗原[16][22] - 核心产品指SCB-2019(CpG 1018/铝佐剂)及SCB-808[110] 商业活动终止与成本 - 终止AdimFlu-S (QIS)商业活动产生离职补偿成本[8][11] - 公司于2025年6月宣布行使单方面终止权,终止与国光生技关于AdimFlu-S (QIS)分銷的独家协议[23] - 其他开支为人民币3.8百万元,主要包括离职补偿成本和汇兑亏损净额[41] 人力资源与薪酬 - 研发团队规模达107名员工(截至2025年6月30日)[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43名雇员,研发人员占比44.0%,六个月内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1.9百万元[55] 资本与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884.3百万港元(人民币1,549.0百万元),其中99.7%(人民币1,544.5百万元)已按计划使用[98]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4.152亿元人民币,已分配使用完毕[99] - RSV候选疫苗SCB-1019的临床开发使用资金2.284亿元人民币,占总额55%,已完成使用[99] - 中后期疫苗项目研发投入9340万元人民币,占总额22.5%,剩余450万元预计2025年12月前使用[99] - 新冠疫苗研发及注册提交使用5190万元人民币,占总额12.5%,已完成使用[99] - 营运资金及其他用途使用4150万元人民币,占总额10%,已完成使用[99]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005亿港元(相当于4.49亿元人民币)[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配售款项净额98%(约4.398亿元人民币)已按计划使用[101] - 商业化能力建设投入6940万元人民币,剩余920万元预计2025年12月前使用[102] - 未使用款项存放于香港及中国持牌银行,存在汇率风险[104] 风险因素 - 持续经营能力取决于新资本筹集及成本管控措施成效[66][67] - 临床开发延误及监管批准不确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105] - 候选产品临床试验失败可能导致额外成本或开发延迟[107] - 临床开发过程漫长、成本高昂且结果不确定[107] - 监管审批程序漫长耗时且不可预测[107] - 疫苗监管途径高度动态且持续演变[107] - 生物制剂生产复杂需大量专业知识及资本投入[107] - 专利保护不足可能导致第三方开发同类竞争产品[107] - CRO未能履行合约义务可能影响产品商业化[107] - GAVI仲裁程序可能导致或有负债风险[107]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全面收益中汇兑差额变动显著,本公司换算产生亏损人民币22.339千元,而2024年为收益人民币33.043千元[58] - 换算海外业务汇兑差额收益人民币50.154千元,2024年为亏损人民币45.731千元[58]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改善至人民币73.455千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107.811千元减少31.9%[58] - 非流動資產總值減少至人民币134.420千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149.535千元下降10.1%[59] - 公司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3.1百万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52] - 公司无银行贷款、无重大投资收购、无资产抵押及无重大或然负债[47][48][50][53] - 公司未宣派或派付股息(2024年同期:零)[82]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中期股息[94]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未对财务资料产生实际影响[69] 公司基础设施与合规 - 公司持有符合中国GMP要求的商业化生产基地并获疫苗药品生产许可证[2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中期财务报告[97] - 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在联交所网站刊载[108] - 公司董事会包含8名董事[114] - 公司注册地为香港[113] - 公司法定货币包括人民币及美元[113][114] - 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1美元[113] - 配售代理为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113] - 配售股份数量为128,000,000股新股份[113] - 每股配售价为3.95港元[113] - 配售协议签署日期为2022年12月6日[113] - 报告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13] - 公司招股章程刊发日期为2021年10月25日[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