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0.9%至66.7亿港元[3] - 公司总收入为66.70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38] - 期内纯利同比下降4.7%至11.11亿港元[3] - 本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纯利大幅下降24.9%至4.9亿港元[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纯利为港币11.11亿元,其中普通股持有人应占盈利为港币4.90亿元[17] - 公司期内纯利为11.66亿港元,本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盈利为6.53亿港元[19] - 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901亿港元,同比下降24.9%[29] - 股东应占盈利下跌25%至4.90亿港元,主要因去年同期物流港项目置入REIT获得税后收益5.87亿港元而本期无此收益[38]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0港元,较2024年同期0.27港元下降25.9%[27] - 每股摊薄盈利为0.2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27港元下降25.9%[29] - 2025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59.8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59.13亿港元增长1.2%[20] - 2025年上半年租赁收入为6.8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6.97亿港元下降1.4%[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盈利同比下降28.3%至12.09亿港元[3] - 财务成本净额同比下降21.8%至6.71亿港元[3]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上升33.1%至2.89亿港元[3] - 财务成本净额为6.7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8.58亿港元下降21.8%[23] - 所得税费用为2.17亿港元,其中当期所得税2.98亿港元,递延税项抵免0.62亿港元[25] - 经营盈利下降28%至12.09亿港元[37] - 财务成本下降22%至6.71亿港元[41] - 净汇兑收益为1,479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汇兑亏损2,620万港元[41] - 收费公路业务2025年上半年折旧与摊销达港币12.45亿元[17] - 折旧与摊销总额为15.6亿港元,其中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占12.11亿港元,物流业务占2.77亿港元[19] 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表现 - 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港币42.20亿元,经营盈利为港币13.52亿元[17] - 公司总收入为66.1亿港元,其中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收入40.63亿港元,物流业务收入25.47亿港元[19] - 公司经营盈利为16.86亿港元,其中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贡献13.39亿港元,物流业务贡献4.58亿港元[19] - 收费公路业务收入增长4%至42.20亿港元,净利润上升21%至11.14亿港元[40] - 收费公路建造服务收入大幅增长60%至4.96亿港元[37] - 收费公路业务实现路费收入约港币26.3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02] - 撇除益常高速项目影响,路费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4%[102] - 收费公路业务录得净利润约港币10.53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02] - 大环保业务收入约8.08亿港元同比上升2%[109] - 大环保业务净利润约9,532万港元(2024年净亏损约1.57亿港元)[109] -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668兆瓦[107] - 光伏试点项目装机容量3.40兆瓦[107] - 有机垃圾处理总规模超6,300吨/日含4,600吨/日餐厨处理能力[105][106] - 蓝德环保公司日均垃圾处置量及产油量实现同比增长[105] 物流业务表现 - 物流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港币24.50亿元,经营盈利为港币3082.3万元[17] - 物流业务收入上升12%至9.87亿港元,得益于新物流港项目投入运营[38] - 物流业务股东应占盈利暴跌98%至793万港元,因未通过"投建融管"模式获得项目置入基金收益[38] - 物流业务收入9.87亿港元同比增长12%股东应占盈利793万港元同比下跌98%[73] - 物流园业务收入7.85亿港元同比增长5%股东应占盈利5591万港元同比下跌90%[73][74] - 广东省物流园收入3.35亿港元同比增长23%股东应占亏损6268万港元同比扩大31%[73] - 中国其他地区物流园收入4.51亿港元同比下降5%股东应占盈利1.19亿港元同比下降82%[73] - 物流服务业务收入2.02亿港元同比增长47%股东应占亏损4798万港元同比收窄36%[73][74] - 公司在全国41个城市布局53个物流港项目,总运营面积671万平方米,综合出租率87%[39] - 成熟物流园区出租率约86%[53] - 管理输出业务运营面积合计约31.2万平方米[58] - 管理输出业务新增佛山顺德及绍兴诸暨项目[58] - 公司运营冷仓面积25.1万平方米(含2.8万平方米智慧化冷仓)[68] - 在建及规划冷仓和智慧仓面积约24.2万平方米[68] 物流港项目详情 - 深圳黎光项目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2023年投入运营[45] - 深圳盐田项目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2024年初投入运营[46] - 深圳坪山项目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2024年12月投入运营[46] - 深圳坪山东项目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46] - 康淮电商中心运营面积14.3万平方米,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47] - 西部物流园运营面积9.1万平方米,具备AEO海关高级认证资质[47] - 宝安公路枢纽项目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初运营[48] - 佛山顺德项目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2025年3月投入运营[49] - 佛山高明项目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下半年运营[50] - 肇庆高要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51] - 除广东省外在35个城市布局物流港投入运营项目42个运营面积517万平方米[53] - 石家庄正定项目物流园部分投入运营面积7万平方米含医药产业园4万平方米[54] - 石家庄正定项目A1智慧医药冷链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运[54] - 湛江物流港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9万平方米2024年下半年投运[52] - 揭阳物流港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投运[52] - 金華義烏項目佔地面積41.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8萬平方米[55] - 石家莊正定商業部分規劃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2024年12月封頂[54][55] - 長沙項目佔地面積29.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7萬平方米[56] - 合肥肥西項目佔地面積4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5萬平方米[57] - 北京房山项目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投营[65] - 深圳黎光项目冷仓投营面积6.5万平方米[68] - 石家庄正定项目冷仓投营面积4.9万平方米,另有3.1万平方米医药物流冷仓建设中[68] - 上海闵行冷仓改造面积5.2万平方米[68] - 南京江宁冷仓面积3.3万平方米[69] 港口及相关服务业务表现 - 南京西坝港2025年上半年共有173艘海轮停泊,完成吞吐量约1,086万吨,其中火车发运量约219万吨[86] - 南京西坝港设计年吞吐量5,000万吨,运营1个5万吨级、2个7万吨级及2个10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86] - 江苏靖江港主码头建有2个10万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5万吨级)散货泊位,内港池建有5个5,000吨级泊位[87] - 江苏靖江港2025年上半年吞吐量约1077万吨,同比上升72%[89] - 江苏靖江港2025年上半年迎来127艘海轮停泊[89] - 河南沈丘港2025年上半年完成吞吐量约125万吨[90] - 河南沈丘港项目整体规划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90] - 河南沈丘港一期设计年吞吐量为440万吨[90] - 江西丰城港2025年上半年完成吞吐量约115万吨[91] - 江西丰城港项目一期设计年吞吐量为600万吨[91] - 佛山富湾港设计年吞吐量为400万吨[92] - 港口及相关服务业务收入下跌13%至约港币13.94亿元[94] - 股东应占盈利下跌72%至约港币1204万港元[94] 物流园转型升级及前海项目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贡献港币6.70亿元,其中物流园转型升级业务贡献港币2.90亿元[17] - 前海项目通过土地整备获补偿83.73亿元人民币置换土地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75] - 前海项目累计释放税前收益147.17亿元人民币助力业绩稳定增长[75] - 前海•印里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出租率达72%[77] - 颐都大厦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75%产业聚集度92%[78] - 华南物流园转型项目位于深圳中轴核心节点正推动高质量转型升级[79] - 深国际华南物流园一期土地整备项目获得留用土地面积108,749平方米,规划容积694,160平方米,其中住宅577,610平方米,商业办公及旅馆业建筑87,600平方米[80] - 公司就02-20-04号地块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面积21,968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20平方米,出让价款人民币2.66亿元(约港币2.92亿元)[81] - 因最终出让价款低于预计,该地块土地整备收益将增加,预计为2025年业绩贡献额外税后收益约人民币4,989万元(约港币5,372万元)[81] - 深国际华南数字谷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度达98%,引进企业年产值突破人民币65亿元[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深国际华南数字谷产业办公部分整体去化率约65%[82] - 2025年上半年,物流园转型升级业务实现收入约港币6,874万元,同比上升9%[84] - 股东应占盈利约港币2.03亿元,主要因联营公司前海住宅项目销售收益使应占盈利增加约港币2.90亿元[84] 资产证券化与REITs - 华夏深国际REIT累计分红收益约人民币1730万元[60] - 公司持有华夏深国际REIT份额总数的30%[60] - 杭州一期及贵州龙里项目通过REIT实现资产证券化[59] - 深石基金覆盖南昌、合肥及杭州物流港项目[60] - 华夏深国际REIT于2024年7月9日上市[60] 收费公路项目进展 - 深圳外环项目三期全长约16.8公里,已完成约20%工程形象进度[98] - 机荷高速改扩建项目拟投资约人民币192.30亿元,主体工程已完成约12%工程形象进度[99] - 深圳高速完成A股发行357,085,801股,发行价格每股人民币13.17元,募集资金净额约人民币46.79亿元[101] - 广深高速日均车流量同比上升,但日均路费收入同比下降[97] - 西线高速日均车流量同比略有上升,但日均路费收入同比下降[97] - 深圳外环项目一期全长约51公里,二期全长约9.35公里[97] - 广深高速全线总长122.8公里,穗莞段改扩建工程全长约71.13公里,深圳段全长约47.07公里[100] 航空业务表现 - 深圳航空净亏损收窄约5.41亿元人民币至8.34亿元[110] - 深圳航空客运收入153.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110] - 深圳航空运输旅客约2,037万人次同比上升7%[110] - 持有国货航8.76%股权并获现金股利约6,948万元人民币[111] 物流服务与班列运营 - 鹏海运"单一窗口"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超18万家,辐射服务企业61万家,客户满意度99%[70]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班列到发量达6.4万标准箱[64] - 中欧班列(深圳)累计开行858列,贸易额超29亿美元[66] - 2025年上半年中欧班列(深圳)开行87列[66] 重大项目投资 - 平湖南项目总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63] - 平湖南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63]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港币34.54亿元,其中物流业务占比最高达港币18.84亿元[17] - 资本开支总额为32.3亿港元,其中投资物业、厂房设备等增加23.01亿港元,联营公司权益增加13.84亿港元[19]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7亿元(港币52亿元),主要投向物流园项目人民币13.6亿元、深圳高速项目人民币19.7亿元和平湖南项目人民币10.4亿元[124]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77亿元(港币84亿元),其中物流园项目人民币21亿元、深圳高速项目人民币37亿元、平湖南项目人民币15亿元[124] 财务健康状况 - 总资产同比增长6.1%至1442.73亿港元[6] - 总权益同比增长9.5%至596.99亿港元[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13.0%至75.86亿港元[6] - 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8%至654.13亿港元[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的银行融资额度为港币1246.3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1107.31亿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港币75.96亿元,存在流动性风险[10] - 公司总资产为港币1442.73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6%[120][121] - 公司总权益为港币596.98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9%[120][121] - 公司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为港币331.75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120][121] - 公司现金为港币86.87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10%[120] - 公司借贷总额为港币654.13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8%[120] - 公司借贷净额为港币567.26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2%[12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较2024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120][121] - 公司借贷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为95%,较2024年底上升2个百分点[120][121] - 公司借贷总额与总权益比率为110%,较2024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120]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13.6元,较2024年底增长1%[120][121] - 公司从营运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港币14.31亿元[122]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港币76.70亿元[122]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港币48.55亿元[122] - 公司持有现金较去年年底下跌10%至港币86.87亿元[123] - 公司借贷总额较去年年底上升8%至港币654.13亿元[130] - 公司借贷还款期限结构:1年内30%、2-5年内55%、5年后15%[130] - 公司人民币借贷与外币借贷比例为93%:7%[131] - 公司现金及备用银行信贷额度为港币1333亿元[132] 其他财务数据 - 无形资产期末账面净值为265.362亿港元,同比增长3.2%[31] - 联营公司权益期末余额为198.649亿港元,同比增长4.4%[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为50.131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71.3%[33] - 存货及其他合同成本总额为45.366亿港元,同比下降1.1%[34] - 业务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28.351亿港元,同比增长27.1%[35] - 业务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42.070亿港元,同比下降18.5%[36] - 2024年度末期股息总额为14.409亿港元,每股0.598港元[30] 集团总部业务表现 - 集团总部业务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港币1.74亿元[17] 股东结构 - 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投资控股实际持股比例为43.338%[10]
深圳国际(0015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