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远海运国际(00517)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上升10%至19.341亿港元[6] - 收入同比增长10.3%至19.34亿港元[8] - 集团总收入为19.341亿港元,同比增长10.3%[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9.34亿港元,同比上升10%[47] - 公司核心航运服务业收入为19.28亿港元,同比上升16%,占总收入99.7%[47] - 毛利上升24%至4.988亿港元[6] - 毛利润同比增长24.2%至4.99亿港元[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99亿港元,同比上升24%,毛利率为26%[4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上升26%至4.872亿港元[6]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26.1%至4.95亿港元[8]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5.6%至4.87亿港元[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6%至4.872亿港元(2024年:3.880亿港元)[5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87亿港元,同比上升26%[46] - 集团所得税后溢利为4.94625亿港元,同比增长26.0%[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所得税前溢利为5.49834亿港元,同比增长26.2%[28] - 核心业务航运服务业所得税前溢利上升26%至4.11亿港元[6] - 航运服务业所得税前溢利同比上升26%至4.11亿港元[6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上升26%至33.24港仙[6]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25.6%至33.24港仙[8]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32港元,同比增长25.3%[38]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84.3%至2.50亿港元[8] - 公司经营溢利为2.5亿港元,同比上升84%[52] - 期内溢利为3.924亿港元,同比下降20.7%(从2024年的4.946亿港元)[10] - 期内总全面收益为3.828亿港元,同比下降34.7%(从2024年的5.863亿港元)[10]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3.809亿港元,同比下降33.5%(从2024年的5.731亿港元)[10]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6.2%至14.35亿港元[8]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8.1%至5520.9万港元[8] - 所得税费用总额为55,209千港元,同比增长28.1%[36] - 所得税费用总额为5520.9万港元,同比增长27.4%[28] - 雇员福利费用(包括董事酬金及公积金)为253,458千港元,同比增长9.5%[31] - 雇员福利费用增长9.5%至2.535亿港元(2024年同期:2.314亿港元)[60] - 短期租赁相关费用为20,923千港元,同比增长24.1%[31]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37%至72.6万港元(2024年:115.5万港元)[54] 财务收益和损失 - 财务收益净额同比下降19.3%至1.12亿港元[8] - 公司财务收益为1.07041亿港元,同比减少13.4%[28] - 公司财务收益为1.13亿港元,同比下降19%[53] - 财务收益净额为112,146千港元,同比下降19.3%[32]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同比增长19.4%至1.79亿港元[8]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同比增长19%至1.787亿港元(2024年:1.496亿港元)[55] - 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同比下降22%至861.6万港元(2024年:1108.3万港元)[56] - 公司汇兑收益净额为4975.5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453.2万港元)[28] - 汇兑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7,309千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收益56,382千港元[30] - 公司其他收益及利得净额为6356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366%[50] - 其他收益及利得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3,627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3,560千港元,增长366.4%[30] - 按公允价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记账财务资产的股息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7,175千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782千港元,下降19.4%[3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拨回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拨回9,591千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拨备8,352千港元[30]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拨回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35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419千港元,增长1691.9%[30]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9164.7万港元(2024年为亏损961.8万港元)[10] - 应占合营企业货币换算差异收益为1336万港元(2024年为亏损748.6万港元)[10] - 货币换算差异收益为4806.5万港元(2024年为亏损2148.1万港元)[1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净收益为2867.6万港元(2024年为1911.4万港元)[10] - 非控制性权益全面收益为1316.8万港元(2024年为188.8万港元)[10] 业务分部表现 - 涂料销售收入为8.229亿港元,同比增长38.1%[24] - 涂料业务收入同比上升38%至8.23亿港元[76] - 船舶设备及备件销售收入为8.862亿港元,同比下降2.6%[24] - 船舶贸易代理佣金收益为9779万港元,同比增长97.4%[24] - 船舶贸易代理收入同比上升97%至9779.1万港元[70] - 保险顾问佣金收益为1.196亿港元,同比增长7.2%[24] - 航运服务科技收入为175万港元,同比增长426.7%[24] - 一般贸易收入为586万港元,同比下降93.2%[24] - 公司分部总收入为19.34亿港元,其中航运服务分部贡献最大达19.30亿港元(占比99.8%)[26] - 航运服务分部经营溢利为2.22亿港元,船舶贸易代理业务贡献最高达8008.7万港元(占比36.1%)[26] - 合营企业应占溢利达1.79亿港元,其中涂料业务分部贡献1.77亿港元(占比98.9%)[26] - 公司所得税前总溢利为4.33亿港元,涂料业务分部贡献最高达2.04亿港元(占比47.1%)[26] - 所得税费用总额为5077万港元,船舶贸易代理业务承担1943.2万港元(占比38.3%)[26] - 公司总资产为53.57亿港元,航运服务分部资产占比85.2%达45.62亿港元[26] - 合营企业资产总额为6.90亿港元,涂料业务分部占比97.2%达6.71亿港元[26] - 财务收益总额为1276.9万港元,航运服务分部贡献1130.9万港元(占比88.6%)[26]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838.8万港元,航运服务分部占比96.8%达1779.0万港元[26] - 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1116.9万港元,科技业务分部投入229.5万港元(占比20.6%)[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总收入为1,752,887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经营溢利为164,113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合营企业溢利为149,636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前溢利为344,265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后溢利为303,670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分部资产为5,040,634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分部负债为1,212,933极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营企业资产为611,159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联营公司资产为173,928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添置金额为7,412千港元[27] - 集团总资产为44.30258亿港元,其中航运服务分部资产占比最大为36.49835极港元[28] - 合营企业资产总额为6.68448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15.1%[28] - 联营公司资产总额为1.59961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3.6%[28] - 集团总负债为9.33612亿港元,航运服务分部负债占比最高为8.72584亿港元[28] - 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2555.7万港元,其中航运服务分部投入2531.3万港元[28] - 船舶贸易代理所得税前溢利同比上升124%至8180.9万港元[70] - 集装箱涂料销售量同比大增94%至28723吨[76] - 工业用重防腐涂料及车间底漆销售量同比增长4%至11,167吨(对比2024年:10,713吨)[77] - 船舶涂料总销售量同比上升19%至69,186,000升(约93,401吨),其中新造船涂料销售量增长24%至48,719,000升,维修保养涂料销售量增长7%至20,467,000升[78] - 公司应占中远佐敦溢利同比增长21%至171,319,000港元(对比极2024年:141,466,000港元)[78] - 公司应占常熟耐素溢利同比下降4%至5,612,000港元(对比2024年:5,837,000港元)[78] - 航运服务科技分部收入为1,754,000港元(对比2024年:333,000港元),所得税前亏损为12,900,000港元(对比2024年亏损12,121,000港元)[79] - 一般贸易分部收入同比下跌93%至5,859,000港元(对比2024年:85,608,000港元),沥青销售量同比下降92%至1,641吨[80] - 一般贸易分部所得税前溢利为15,113,000港元(对比2024年:9,209,000港元),主要因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拨回[80] - 公司应占浙江四兄绳业溢利同比下降17%至6,144,000港元(对比2024年:7,402,000港元)[8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33.57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931.897亿港元,增幅6.4%[11]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33,57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931,897千港元,增幅6.4%[29] - 可报告分部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27,84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157,184千港元,增长9.1%[29] - 公司资产(主要为存款及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4,816,56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103,851千港元,增长6.0%[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593.807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05.335亿港元,降幅14.9%[1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1.3271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82.1963亿港元,增幅50.2%[11] - 存货从极2024年12月31日的40.173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7946亿港元,降幅40.8%[11] - 非流动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0港元新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2677亿港元[11] - 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0.9339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48.0427亿港元,增幅3.3%[1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80.7372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345亿港元,增幅32.9%[12] - 当期所得税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619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9585极亿港元,增幅140.5%[12]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3303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3.3501亿港元,增幅14.9%[12]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4,23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51,470千港元,增长29.1%[29] - 可报告分部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47,60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87,580千港元,增长32.5%[29] - 贸易应收款净值为834,347千港元,同比增长59.2%[4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821,963千港元,同比增长50.2%[42] - 公司贸易应收款总额为8.3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43] - 公司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期末余额为3385.4万港元,较期初增加33%[44] - 公司合约负债期末余额为2.34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5%[44] - 净现金为60.915亿港元[6] - 现金及存款总额增长2.5%至60.915亿港元(2024年末:59.435亿港元)[58] - 贸易信贷总额增至4.999亿港元(2024年末:4.927亿港元),动用比例降至4.2%[58] - 负债比率为零,持有净现金60.915亿港元[58] 现金流和投资回报 - 现金回报率降至3.75%(2024年同期:4.58%)[58] 股息分派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3.0港仙[6]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30港元,总额483,771千港元[40] - 中期股息每股增至33.0港仙(2024年:26.5港仙)[64] 会计准则和合规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依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上市规则编制需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财报一并阅读[17] - 公司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对财务表现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涉及金融工具分类及计量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0][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涉及依赖自然电力合约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0][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涉及资产出售或注入将于待定日期生效[20][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影响综合收益表及全面收益表呈列方式[20][22][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涉及无公共受托责任附属公司披露[20][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年度改进第11卷将于待定日期生效[20][2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两项偏离:非执行董事张雪雁缺席2025年5月30日股东周年大会及董事会主席与董事总经理由朱昌宇同一人担任[8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且主席由会计师担任负责监督财务申报及内控系统[90] - 公司采纳证券交易守则并成立委员会处理相关交易全体董事确认期内遵守标准守则[91]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朱昌宇)两名非执行董事(马向辉及张雪雁)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徐耀华蒋小明及邝志强)[92] 业务描述和运营重点 - 公司主要从事航运服务及一般贸易业务[13] - 管理层以所得税前溢利作为分部表现评估标准[25] - 涂料业务通过合营企业中远佐敦船舶涂料运营[24] - 船舶贸易代理业务涉及船舶建造、买卖及光租代理服务[24] - 新造船交付量达22艘(119.27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2艘[71] 税务处理 - 香港利得税按税率16.5%计提[33]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税率25%计算[34] 市场趋势和行业展望 - 全球新船订单同比下跌57.9%至4678万载重吨(647艘)[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