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下降15.01%[18]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3.759亿元,同比下降15.01%[30][3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01%至3.75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00%[3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5.0%至3.76亿元[143] - 营业收入为352,551,462.91元,同比下降19.0%[1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5.44万元,同比增长20.41%[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835.44万元,同比增长20.41%[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84.96万元,同比增长15.90%[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354,390.98元,同比增长20.4%[145]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2%至1.08亿元[144]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2.321亿元,同比下降24.89%[35]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4.9%至2.32亿元[143] - 营业成本为277,452,951.37元,同比下降24.9%[148] - 销售费用为1050.8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0.02%[35] - 研发投入为1422.87万元,同比下降37.17%[3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7.2%至1422.87万元[144] - 研发费用为9,220,917.54元,同比下降46.0%[148] - 财务费用为-519.97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36] - 所得税费用为7,677,766.88元,同比增长131.8%[149]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至5944.84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279.08万元增长12.6%[15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6.59万元,同比下降115.63%[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6.59万元,同比下降115.63%[30][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1.169亿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1826.59万元净流出[1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487亿元,主要因理财投资增加[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2024年上半年的-1.665亿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4.487亿元[152]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从2024年上半年的1.35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93亿元[1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10亿元,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账[3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3.814亿元[1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4,636,246.69元,同比下降50.7%[15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5,700,663.37元,同比下降43.8%[151]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3,999,939.06元,同比增长88.3%[15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至-1457.6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039.26万元大幅下滑[155][156]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4.59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62亿元进一步扩大[156] - 母公司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达4.25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3亿元显著增加[156]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8.76个百分点至1.2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76%[44] - 货币资金从2.718亿元减少至1.229亿元,降幅54.8%[133] - 货币资金减少63.4%至8053.48万元[138] - 应收账款从1676万元增至2440万元,增长45.5%[133]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8.2%至2321.93万元[138] - 应收款项融资从600万元增至1231万元,增长105.2%[133] - 存货同比下降4.60个百分点至6.3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57%[44] - 存货从6.397亿元略降至6.306亿元[133] - 存货同比增长5.8%至5.20亿元[138] - 流动资产合计从11.47亿元增至13.08亿元,增长14.0%[133] - 固定资产同比上升3.35个百分点至2.317亿元,主要因在建项目转固[44] - 固定资产从1.406亿元增至2.317亿元,增长64.8%[134] - 在建工程从9695万元减少至1794万元,降幅81.5%[134]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3.43个百分点至8.6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0.54%[44] - 合同负债从10.10亿元降至8.645亿元,降幅14.4%[135]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7.0%至7.55亿元[140] - 应付职工薪酬从3437万元降至564万元,降幅83.6%[135] - 总资产21.3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91%[19] - 资产总计从18.72亿元增至21.33亿元,增长13.9%[134] 所有者权益与资本变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0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01%[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58.0%至11.09亿元[137]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423.3%至4.22亿元[141] - 股本增加至872,400,000元,较期初增长33.3%[159][161]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至4,215,132,583元,增幅达423.3%[159][161] - 未分配利润增至5,376,189,469元,增长7.9%[159][161] - 所有者权益总额达11,085,604,629元,增长58.1%[159][161] - 综合收益总额为983,543,908元[159]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627,674,283元[159] - 盈余公积增加至378,500,607元,增长15.7%[159][161] - 专项储备减少45,800.52元[159][16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984,475元[160] - 对股东分配利润54,088,800元[160] - 公司股本从6543万元增至8724万元,增长33.3%[167][169] - 资本公积从805.56万元大幅增至4215.13万元,增长423.1%[167][169] - 未分配利润从3157.72万元降至3078.98万元,减少2.5%[167][169]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5084.79万元增至8684.09万元,增长70.8%[167][16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13.51万元[167] - 专项储备减少9.96万元,降幅71.1%[167][169] - 盈余公积从327.15万元增至378.51万元,增长15.7%[167][16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98.45万元[168]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540.89万元[168]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99.57万元[167] 业务线表现 - 生产线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5.21%至3.2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7.10%[38] - 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5.57%至3076.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19%[38] - 专用设备制造业毛利率同比上升8.12个百分点至38.25%[4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唐山亚联实现营业收入17160.72万元,净利润3292.21万元[69] - 子公司山东亚联营业收入为280.80万元,净利润亏损278.60万元[69] - 子公司吉利亚联实现营业收入389.38万元,净利润109.08万元[69] - 子公司拜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987.04万元,净利润1090.03万元[69] 募投项目与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181万股,于2025年1月27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17]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3.6178亿元人民币,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398亿元人民币,使用比例38.64%[59] - 公司主要募投项目“人造板生产线设备及综合制造基地项目”本期投入金额1848.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398亿元人民币,项目进度95%[5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4.1613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6178亿元人民币[59] - 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2.2207亿元人民币,存放于专户或用于现金管理[59] - 募集资金中1.2843亿元人民币用于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137.4万元人民币直接投入募投项目[59][60] - 公司发行价格为19.08元/股,发行数量2181万股[59] - 募投项目预计收益为5188.01万元人民币,但报告期内尚未实现收益因项目未建成达产[54]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总额5477.18万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15.14%[59] - 亚联机械人造板生产线设备综合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34,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30,701.1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3,980.28万元,投资进度为45.54%[62] - 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6,065.7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5,477.1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0元,投资进度为0.00%[62] - 公司总承诺投资项目金额为40,065.70万元,调整后总额为36,178.3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3,980.28万元[62] - 亚联机械项目预计2025年8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研发中心项目预计2026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2] - 两个募投项目本报告期及累计实现效益均为0元,均未达到预计效益[62] - 研发中心项目实施地点由敦化市经济开发区变更为敦化经济开发区下石工业园区汇融大街[63] - 研发中心项目实施方式由扩建翻新变更为购置新研发场地,由当地政府平台公司定制建设后公司按市场价购买[6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4,338.86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2,842.88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495.98万元[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或用于现金管理[64] - 亚联机械项目未达预计效益原因系尚未建成达产,研发中心项目未达效益原因系未开始建设且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3] - 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总额为5477.18万元,本报告期及累计实际投入金额均为0元,投资进度为0.00%[66] - 研发中心项目投资总额由6065.70万元调减至5994.14万元,调减幅度约为1.18%[66] - 公司对全资子公司山东亚联增资3.2亿元人民币用于人造板生产线设备及高强度不锈钢钢带项目,持股比例100%[52] 投资与理财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95,335万元,其中自有资金77,335万元,募集资金18,000万元[104]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85,372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04]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55][56] - 报告期投资额3200万元,同比下降1.84%[50] - 投资收益753.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68%[42] - 投资收益为7,282,174.45元,同比下降86.6%[14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463.04万元[23]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1.17元/股,同比下降6.4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6%,同比下降4.69个百分点[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7元,同比下降6.4%[14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181万股,股份总数由6,543万股增至8,724万股[110] - 限售股份变动后数量为67,949,596股,占总股本77.89%[109]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19,290,404股,占总股本22.11%[109] - 境内自然人持股60,008,779股,占总股本68.79%[109] - 基金理财产品持股2,507,787股,占总股本2.87%[10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761名,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121] - 第一大股东郭西强持股33,500,000股,占总股本38.40%,全部为限售股[121] - 期末限售股总数67,949,596股,较期初增加2,519,596股[117] - 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持股2,122,641股,占总股本2.43%,限售至2026年1月27日[121][117] - 7名主要股东合计持有65,430,000股限售股,解除限售日期为2028年2月[116] - 5,238名网下配售股东持有396,955股限售股,已于2025年7月28日解除限售[117] - 前10大股东中9名为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约61.19%[121] - 公司所有限售股均为首发相关股份,无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121]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21,810,000股,发行价格为19.08元/股,上市日期为2025年1月27日[118][119] - 公司于2025年1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73] - 公司注册资本为8,724万元[173]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6] 诉讼与处罚 - 公司涉及两起诉讼案件,涉案金额分别为100万元和306万元,均处于审理中[87] - 山东亚联因未按期申报环境保护税被罚款250元[88]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71][72]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73]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诚信状况良好,无重大债务违约[89] 其他经营事项 - 公司租赁161㎡闲置房产对外出租[100]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人造板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和专用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174]
亚联机械(00139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