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0.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7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61%[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78元/股,同比增长45.75%[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940746亿元,同比增长4.40%[7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3946亿元,同比增长45.76%[7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4.40%[41][44]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5.76%[4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4%,从10.48亿元增至10.94亿元[149] - 营业利润大幅增长136.2%,从5044.59万元增至1.19亿元[149] - 净利润同比增长84.3%,从4579.99万元增至8441.36万元[1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5.8%,从8122.57万元增至1.18亿元[151]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45.8%,从0.0671元增至0.0978元[15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325.61万元,同比下降1327.93%[140]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8,116,955元[163]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19,906,996.01元[169]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77,083,758.43元[172] 成本和费用 - 财务费用7297.53万元同比增长13.06%[44] - 研发投入6382.96万元同比增长2.69%[44] - 所得税费用3380.50万元同比增长722.28%[44] - 财务费用增长13.1%,从6454.52万元增至7297.53万元[149] - 所得税费用激增722.3%,从411.11万元增至3380.50万元[14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76.15%[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8亿元同比改善76.15%[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3.3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85亿元改善76.15%[1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8亿元改善45.26%[1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10.4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76亿元下降116.78%[1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89亿元,期末余额为15.05亿元[15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4亿元下降24.25%[157]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3.96亿元,与上年同期的3.94亿元基本持平[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下降2.6%,从11.97亿元降至11.66亿元[156]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7.21亿元,其中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7.2亿元[160]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21亿元[160]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6.99亿元,全部为借款所得[16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8亿元,较期初增长118.88%[160] 业务线表现 - 出口销售额2.60亿元同比增长50.71%[45]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8.18亿元占比74.74%同比增长9.69%[45] - 科技创新服务收入2.50亿元同比下降10.14%[45] - 新材料产业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1.00%[45] - 子公司丽星科技海外出口业务增长超50%,通过自动化升级和供应链优化实现降本增效[34] - 科技创投业务聚焦"更早更小更科技"策略,投资阶段覆盖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28] - 创新基地平台服务覆盖惠州/珠海/佛山/重庆4地,聚焦能源电子/海洋光电/新材料/医疗器械产业[32] 投资和资产处置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69亿元人民币[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59万元人民币[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所得税影响额为4864.36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896.47万元,合计12663.44万元[24] - 投资收益为1.8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59.02%,主要来自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及理财收益[48]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93.77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5.17%,主要来自非流动金融资产估值变动[4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37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9.42万元[5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2.1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68.21万元[53] - 芯海科技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2671.61万元,报告期公允价值收益327.97万元[58] - 投资收益增长143.5%,从7719.93万元增至1.88亿元[149] - 母公司投资收益下降32.0%,从1.78亿元降至1.21亿元[153] 投资组合和项目 - 公司持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4家及香港H股1家,期末持仓市值分别为华金资本4166.76万元、力合微4004.21万元、*ST清研1247.36万元、芯海科技267.16万元、宜搜科技127.07万港元[31] - 在投项目总数248个,行业分布为先进制造47.35%、新一代信息技术16.06%、新能源新材料15.44%、生物医疗7.98%、其他13.17%[31] - 报告期内完成投资交割项目11个,覆盖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先进制造领域[30] - 与6所高校(含清华大学/哈工大/西安交大等)保持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9][32] - 已投企业基本半导体/安序源/亦诺微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9] - 报告期投资额1.15亿元,较去年同期1.62亿元下降28.58%[5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64.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6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15%[19] - 货币资金减少至15.9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51个百分点至9.67%[50] - 长期借款增至37.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67个百分点至22.70%[51] - 存货规模为45.01亿元,占总资产27.30%,其中19.88亿元存货用于抵押借款[50][56] - 受限资产总额达34.15亿元,包括质押应收账款1.12亿元及冻结货币资金2762.34万元[55][56] - 公司期末总资产为164.892446亿元,净资产为83.32349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9.47%[72]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95亿元,较期初减少13.99%[1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37亿元,较期初增长77.82%[14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73亿元,较期初增长2.15%[144] - 存货期末余额为45.01亿元,较期初下降1.27%[144] - 流动比率为3.82,较上年末增长20.50%[140] - 资产负债率为49.47%,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140] - 利息保障倍数为2.18,较上年同期增长70.31%[140]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87.74亿元,较期初87.70亿元基本持平[145] - 长期股权投资为21.69亿元,较期初21.81亿元下降0.6%[145] - 投资性房地产为17.25亿元,较期初16.68亿元增长3.4%[145] - 短期借款为1.05亿元,较期初3.04亿元下降65.4%[145] - 应付账款为9.49亿元,较期初10.55亿元下降10.1%[145] - 长期借款为37.43亿元,较期初33.23亿元增长12.6%[146] - 应付债券为13.07亿元,较期初13.29亿元下降1.6%[146] - 货币资金为1.28亿元,较期初0.40亿元增长219.0%[147] - 其他应收款为17.14亿元,较期初10.95亿元增长56.5%[147] - 应付债券为13.07亿元,较期初6.11亿元增长113.8%[148]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子公司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99076104亿元,营业利润为3004.87807万元,净利润为2827.144936万元[63] - 子公司深圳市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09.66545万元,营业利润为1.7774616926亿元,净利润为1.4670136561亿元[63] - 参股公司太仓仁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8.3436079077亿元,营业利润为5905.616434万元,净利润为4429.212326万元[63] - 公司对深圳市力合天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48%但拥有控制权[64] - 公司对深圳市力合光明科技创新创业投资企业持股49.50%但拥有控制权[65] 融资和担保活动 - 公司中期票据余额合计1.3亿元(24力合科创6千万元、25力合科创7千万元)[137] - 公司202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总额7亿元,发行利率2.18%[116] - 公司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其中公司出资9500万元,全资子公司出资500万元,控股子公司出资500万元[119] - 全资子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延期三年,金额5000万元[120] - 子公司为入园企业银行按揭贷款提供阶段性担保总额不超过10亿元[121] - 控股子公司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不超过6.1亿元,并以自有资产抵押[122] - 全资子公司力合科创集团向其控股子公司惠州力合创新中心提供2.78亿元人民币财务资助延期五年[123]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人民币2.6亿元,涉及23家非关联方企业[107][108] - 最大单笔担保金额为人民币2,645万元,对象为广东惠州市瑞诚嘉达电子有限公司[107] - 担保类型均为连带责任担保,无抵押物或反担保措施披露[107][108] - 已完成履约的担保共5笔,总金额为人民币2,825万元[107][108] - 2023年新增担保金额最高,达人民币1.1亿元,涉及10家企业[108] - 单笔最小担保金额为人民币95万元,对象为镇江卓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8] - 非关联方担保占比100%,无对子公司担保记录[107][108] - 担保期限跨度从2019年3月至2023年12月,持续超4年[107][108] - 惠州市企业受担保数量最多,共6家,总金额达人民币6,452万元[107][108] - 2022年担保发生频率最高,共8笔,总额为人民币5,365万元[107][108]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10亿元人民币[109]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为3.650646亿元人民币[109]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10.548279亿元人民币[110]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19.53%[110]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余额10.548279亿元人民币[110] - 报告期内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为2894.86万元人民币[110]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9.293亿元人民币[110]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4028.86万元人民币[11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1,210,604,219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47%(1,204,142,290股)[12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0.53%(6,461,929股),全部为境内自然人持有[126] - 第一大股东深圳清研投资控股持股34.43%(416,812,955股)[128] - 第二大股东深圳市通产集团持股15.68%(189,844,504股)[128] - 股东黄杰持股3.19%(38,634,272股),报告期内增持1,665,800股[128] - 股东海南东汇富企业管理持股2.38%(28,766,100股),报告期内减持901,000股[128] - 股东海南东汇富企业管理持有9,716,000股处于冻结状态[128] - 股东清控创业投资持股1.14%(13,752,354股),报告期内减持1,150,000股[12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8,946户[128] - 无限售条件前两大股东持股合计6.07亿股(深圳清研4.17亿股、深圳通产1.90亿股)[129] - 公司控股股东清研控股100%股权无偿划转至深投控和深智城分别持有50%股权[116][117] - 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变动完成工商变更,实际控制人仍为深圳市国资委[114][115][116][117]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公司总经理变更,原董事长兼总经理辞任总经理后继续担任董事长,新任总经理由徐安毕担任[118] - 公司独立董事变更,原独立董事因任期届满辞职,新任独立董事由杨高宇担任[118]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审议通过19项议案包括2024年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等[115] - 公司定位为"深圳市国资系统综合性创新平台",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36] 诉讼和仲裁事项 - 北京中矿联合投资基金及其合伙人被判决连带支付未付股权转让款及违约金,涉案金额2857.43万元[90]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回购案判决支付本金及回购款合计2631.73万元,违约金年利率6%[90] - 广东力合双清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被二审判决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合计2455万元[90] - 世能科泰能源技术股份回购仲裁案裁决支付回购款1800万元及年化10%利息[90] -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获先行判决支付工程款1347.17万元,后续一审判决总额2203.80万元[90]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回购案执行终结,被执行人被列入失信名单[90] - 北京中矿联合投资基金案于2024年9月申请强制执行立案[90] - 广东力合双清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案二审判决于2025年4月8日生效[90] - 世能科泰能源技术股份回购仲裁案于2025年3月29日收到裁决结果[90] - 所有诉讼案件均未形成预计负债[90] - 江苏创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起诉江苏协兴建筑安装工程等公司工程款纠纷,涉案金额536.3万元[91] - 某地方政府机构起诉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运营合同纠纷,涉案金额5900万元[91] - 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反诉某地方政府机构合作运营合同纠纷,涉案金额2834.84万元[91] - 湖南力合长株潭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申请仲裁股权回购纠纷,涉案金额2483.58万元[91]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起诉江苏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工程款纠纷,涉案金额5839.45万元[92] - 广东佛高控股有限公司起诉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涉案金额10584.1万元[92] - 报告期内其他64项诉讼仲裁案件总涉案金额约3200万元[92] 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 - 关联方太仓仁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期末余额32300万元[98] - 关联方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款余额2000万元,利率4.96%[9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及担保事项[94][95][96][101][106] 分红和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派发现金红利8474.23万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34.52%[72] - 公司累计15年实施现金分红,总金额达7.18亿元[72] - 公司利润分配金额为84,742,290元[163]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金额为84,742,295.33元[169]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金额为108,954,379.71元[172]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分配金额为104,946,321.11元[167] 企业社会责任和ESG - 公司连续10年参与CDP碳披露项目及ECOVADIS社会责任评估并于2024年获ECOVADIS铜牌评级[79] - 员工互助基金报告期内资助员工及家属共7人[80] - 报告期内开展安全培训43次共计2806人次参与[81] -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完成率100%[81] - 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率100%[81]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企业数量为1家[78]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81] 财务报告和审计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6] -
力合科创(00224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