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超导(68812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西部超导西部超导(SH:688122)2025-08-27 16:45

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27.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6%[18] - 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34.76%[3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7.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1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72%[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2%[18] - 利润总额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4%[1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56.72%[36] - 净利润为6.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6%[15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7%[150] - 净利润为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6%[154] - 营业利润为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15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53%至16.69亿元人民币[71] - 营业成本为1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14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4.57%至1.35亿元人民币[7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5.18%至1.52亿元人民币[71] - 研发费用为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150] - 利息费用为2799.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150] - 资产减值损失为1.01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87.2%[150] - 资产减值损失为-9249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08.2%[154]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超导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5.75%[36] - 高端钛合金收入同比增长22.06%[36] - 高性能高温合金收入同比增长56.68%[36] 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73%[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7.73%至2.04亿元人民币[7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7%[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5.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1%[1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6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1%[15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8.7%至22.097亿元[1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222.3%至2.684亿元[1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0%至1.647亿元[15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激增895.6%至2.895亿元[159]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激增291.6%至1.941亿元[15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6.2%至4161万元[159] - 支付职工现金为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156]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9.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5%[157]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总资产147.1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09%[18] - 公司总资产147.1亿元,较年初增长8.09%[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8.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91%[18] - 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68.12亿元,较年初增长1.91%[36] - 负债合计为6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14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47]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32.82%至20.09亿元人民币[75] - 公司货币资金增加至20.0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2.8%[141] - 货币资金增至18.66亿元,较期初11.76亿元增长58.7%[145]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7.65%至11.50亿元人民币[75] - 短期借款增至11.50亿元,较期初7.79亿元增长47.6%[143] - 母公司短期借款增至10.81亿元,较期初7.04亿元增长53.6%[146]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激增771.32%至4697万元人民币[75] - 其他应付款同比激增518.03%至4.25亿元人民币[75] - 其他应付款激增至4.25亿元,较期初6879万元增长518.1%[143]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8.94%至2.27亿元人民币[75] - 合同负债增至2.27亿元,较期初1.43亿元增长58.9%[143] - 应收账款增长至32.9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21.6%[141] - 应收账款增至37.55亿元,较期初31.60亿元增长18.8%[145] - 存货规模达41.5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7%[141] - 存货增至30.54亿元,较期初29.63亿元增长3.1%[1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7.4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13.9%[141] - 应收票据下降至11.6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21.7%[141] - 在建工程增加至2.84亿元,较期初2.32亿元增长22.6%[143] - 使用权资产减少至143.51万元,较期初302.22万元下降52.5%[143] - 长期股权投资增至5.43亿元,较期初5.26亿元增长3.2%[1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1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17.615亿元,较期初增长69.6%[160]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407元/股,同比增长56.73%[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8407元/股,同比增长56.73%[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7595元/股,同比增长58.33%[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85%,同比增加2.53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09%,同比增加2.33个百分点[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407元/股,同比增长56.7%[15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7%,同比减少3.2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1.489亿元,同比下降14.96%[5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47%,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58]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45亿元、3.21亿元、3.42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5.80%、7.72%、7.42%[39] 研发团队和项目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04人,占总员工比例23%[64]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7550.76万元,人均薪酬18.69万元[64] - 研发人员中博士占比26.73%(108人),硕士占比69.55%(281人)[64] - 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1.685亿元,累计投入6531.69万元[61][62] - 钛合金棒材研制项目投入438万元,累计投入2707万元[61] - 高温合金棒材研制项目投入789万元,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61] - 超导线材项目投入565万元,完成千米级带材制备[62] - 本期新增发明专利80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507个[56]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50,050,120.47元[2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13,537,912.06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52,744,088.38元[22]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本期确认收益为13,188,709.42元[23]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结构性存款期初数为862,140,100.8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537,912.06元[80] 业务与技术优势 - 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材料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40%至60%[28] - 国内高温合金市场近年保持快速增长但仅少数企业实现批产供货[28] - 高温合金产品存在冶金缺陷如黑斑脏白斑碳化物偏聚及硫元素含量波动大[29] - 国内高温合金返回料利用率偏低工艺稳定性差导致废品多成本偏高[29] - 公司是国际唯一NbTi铸锭棒材超导线材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29] - 公司定位产品为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服务国家战略[30] - 公司采用面向订单生产为主预测性备货为辅的生产模式[32] - 国内业务采用直销出口业务以自营出口为主少量代理出口[32] - 公司全面加快生产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应对智能制造及AI技术发展[33] - 公司是全球唯一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流程生产企业[40][41] - 公司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7年、2023年)及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54] - 公司连续三届(2018-2026年)获评航空用钛合金棒材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4] 超导产品技术成就 - Bi系高温超导线材产能达2000千米/年[34] - 公司开发出单重达450公斤的大型复合包套一次组装技术用于核聚变用NbTi超导线材生产[45] - 公司生产出最大长度达9万米的多芯NbTi超导线材满足ITER项目要求[45] - 公司实现高性能MRI用NbTi超导线材量产并为GE、SIEMENS批量供货[45] - 公司高性能内锡法Nb3Sn超导线材最大长度达10,000米满足10T以上高场磁体技术要求[47] - 公司超导线材在线无损检测技术解决万米级长线连续检测难题[47] - 公司MCZ磁体实现批量出口并应用于磁控直拉单晶硅领域[47] - 公司向美国能源部稀有同位素加速器项目批量出口超导磁体[47] - 公司低温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获中国工业大奖[44] - 公司直径1米以上大孔无液氦高场超导磁体技术成功应用于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44] - 公司9.4T高场强磁体用NbTi超导线材获得客户认可并开始批量供应[44] - 公司制备出千米级MgB2带材并参与研制国际首台0.6T MgB2磁共振成像仪[48] - 公司Bi系高温超导线材单根长度达千米量级且年产能达2000千米/年[55] - 公司Bi2212线材在4.2K/20T条件下临界电流密度达3600 A/mm²[55] - 公司低损耗NbTi超导线材损耗(4.2K,±3T)降至20mJ/cm³以下[55] - 公司青铜法Nb3Sn超导线材损耗(4.2K,±3T)降至200mJ/cm³以下[55] 钛合金和高温合金技术成就 - 公司钛合金棒材最大规格达到Ф650mm[51] - 公司实现Ti45Nb等合金材料完全国产化并解决特种材料铆接"卡脖子"问题[51] - 公司成功制备晶粒度极差2级的GH4169、GH907及GH738合金棒材[53] 2025年上半年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三大业务领域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高性能高温合金均取得优异成绩[33]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人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报告期内发生金额为1.2219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预计金额5.1715亿元人民币的23.6%[103] - 公司向关联人销售产品、商品报告期内发生金额为3111.64万元人民币,占全年预计金额3.88亿元人民币的8.0%[103] - 公司接受关联人提供劳务报告期内发生金额为3472.94万元人民币,占全年预计金额1.4623亿元人民币的23.7%[103] - 公司向关联人提供劳务报告期内发生金额为998.39万元人民币,占全年预计金额3357万元人民币的29.7%[103] - 公司租赁关联资产报告期内发生金额为69.45万元人民币,占全年预计金额350万元人民币的19.8%[103] - 公司重大关联交易总额报告期内发生金额为1.9871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预计金额10.8845亿元人民币的18.3%[103]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合计6500万元人民币(不包括对子公司的担保)[109]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提供担保金额271.5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线材科技提供担保金额400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线材科技提供担保金额300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提供担保金额144.8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线材科技提供担保金额79.79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线材科技提供担保金额100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提供担保金额11.35万元人民币[109] - 所有担保均未逾期且无反担保[109][110] - 公司对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6500万元人民币担保为关联方担保[10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9,922,226.41元[11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46,872,226.41元[113]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担保)为111,872,226.41元[113]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64%[113] - 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65,000,000元[113]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25,950,000元[113] - 对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超导线材科技提供单笔最高担保额11,000,000元[111] - 对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提供单笔最高担保额10,000,000元[112] - 公司为自身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95%[114]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余额为4687.22万元[114]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20.13亿元[11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9.81亿元[116]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98.42%[116] - 超募资金总额为6.74亿元[116] - 航空航天用特种高温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投入进度为61.76%[118] - 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投入进度为27.38%[119] - 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投入进度为21.43%[119]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0.38亿元[116]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9.81亿元人民币[120] - 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3.73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4.66%[120] - 超导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3.06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50%[120] - 公司使用承兑汇票支付募投项目款项1451.57万元人民币[123] - 公司董事会批准使用95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25] - 报告期末现金管理余额为4.61亿元人民币[125] - 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间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120] - 超导产业创新中心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间延长至2027年6月30日[121] - 公司存在短期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空窗期情形[1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6,898户[130]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持股1.36亿股,占比20.96%为第一大股东[133] - 中信金属持股7725万股,占比11.89%为第二大股东[13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282.5万股,期末持股1631万股占比2.51%[133] - 全国社保基金112组合增持29.57万股,期末持股2058万股占比3.17%[133] - 华夏军工安全基金新进持股1074万股,占比1.65%[133] 子公司和投资 - 公司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额为11,063,000元,主要投向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9]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5,390,901.63元,期末增至46,971,999.44元[80] - 公司主要子公司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总资产122,755.06万元,净资产26,492.73万元,净利润1,807.26万元[82] - 公司报告期内注销北京西燕超导量子技术有限公司,对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82]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18,849,000元[80] - 高端装备用特种钛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资6,500万元[113] - 专项建设基金投资期限15年且年利率为1.2%[113] 人员变动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刘向宏因工作调动不再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85][88] - 公司副总经理张丰收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担任高管